清明节手抄报荷花

莉落老师

清明节手抄报荷花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清明节手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清明节手抄报篇一

  清明节古诗词

  清明【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八声甘州【宋】罗椅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

  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

  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

  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

  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

  看人情如此,沉醉不须醒。

  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

  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百字谣/念奴娇》【宋】张倅

  榆烟新起,正清明节过,翠蓂九叶。

  欣会谪仙初度日,凤穴产真鸑鷟。

  心肠琅琅,文章锦绣,看镜期勋业。暂居马帐,后知有赖先觉。

  可想大器晚成,功名有志,未逊苏秦学。

  奈不在身先在子,果向秋风抟鹗。

  诗酒琴棋,风花雪月,养浩全真乐。

  寿觞五福,太公须遇文猎。

  清明节手抄报篇二

  清明节习俗之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 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