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德育思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孙小飞老师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私学第一人。你知道孔子德育思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孔子德育思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

  孔子德育思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

  我学习了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代价值感触很深。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要做学问,先学做人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世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仪、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他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他一律谆谆进而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孔子的称颂,也是孔子高尚师德的主要内容。孔子经常以此来要求自己。当他的学生以“圣”和“仁”来称赞他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教育学生,不但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因而赢得学生们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敬仰。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有说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四.学思并重,传习结合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他把“教”和“学”理解为一个整体,主张“教”“学”并重。他不仅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学思并重,传习结合便是其中重要内容。

  孔子德育思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2

  作为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其德育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对世界教育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这样评价孔子:“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之中国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之中国文化,赖孔子而开。”世人亦称孔子为“万世师表”、“文化圣人”。他的德育思想长期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敦促着我们去研究和重视。

  一、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

  德育是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论语》一书记载了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其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仁”,以“孝”和“悌”为根本。

  “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和规范,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范畴。“仁”的含义,《论语》中多次提到,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等。“仁”为众德之首,而作为最高准则,孔子的“仁”学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先天的道德范畴。《论语·宪问》中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从中可以看出,“仁”是先天的道德属性,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仁”,小人是绝对不行的,从而“仁”成为先天的道德精神。

  其次,是主观的道德修养。依孔子之见,“仁”是天赋道德,故小人中不会有仁人,君子当都是仁者。然而,现实却会有相悖现象,所以能否达到“仁”又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所以,孔子又谈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等。从中可以清楚看到,孔子思想中的“仁”,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以求达到思想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孔子的德育标准和目标。

  “孝”和“悌”是孔子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孝”是父子之间的爱,“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这是“仁”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孔子“仁”的学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的这种三位一体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这也正是我们德育的首要目标。

  二、孔子的德育实践

  孔子强调德育,并且把他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其实施德育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培养学生的道德知识。孔子在认识论方面虽然承认有“生知”、“学知”,但他更重视“学知”。其本人也承认:“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并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其大半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并认为首先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才能不迷惑,是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才能把遵守规范视为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是所谓“知者乐”(《论语·雍也》)。孔子亦强调知德的重要性,“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第二,孔子强调道德信念与意志的培养。人不仅要知德,而且还要把它转化为道德信念,才能乐之不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必要时要为道德而献身,即“志士仁人,无求生而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孔子还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为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的意志,方能为学修德,他自身的德育历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更要求学生要经得起艰苦的锤炼,“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道德的成长,必须克服内外障碍与困难,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对做不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

  第三,孔子强调“行”的重要性。孔子认为“行”比“知”更重要,“行”是德的归结,“的”不能离开“行”。所以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孔子的德育过程,就是要求言行如一的过程,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是听其说,而是看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不能做到知行如一的话,则意味着德育的失败。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将知行合一并纳入德育过程,形成了古代教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对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孔子的德育方法

  孔子在毕生的德育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第一,志恒。孔子在德育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要立志有恒,进行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故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立志就要不怕吃苦,不能追求享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不应追求眼前小利,造成半途而废,悔恨终生“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善人,无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论语·述而》)孔子为宣传自己的学说,为天下太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毅然选择苦难之路,一生不变。

  第二,律己。孔子的德育重视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孔子言传身教,要求别人做到时,自己先要做到,是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自己先做到了,自己的学生必然也会做的较好。自己做不好,又怎能要求别人优秀呢?“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主张先做后说,或者言出必行,视为“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第三,扬弃。道德的规范就是公共的社会契约,德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过程。人要修德、讲学,否则,会令人担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有错非但要不怕别人知道,而且要决心改正,“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他反对有过错而不改的做法,“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论语·卫灵公》)。他有特别强调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不断地自我监督与反省,“克己复礼以为仁”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同时要勇于自我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对别人的良性发展,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这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修养,对我们今天加强自身之修为,实施德育之目标计划仍为良策。

  第四,爱生。今天讲求遵守师德,不体罚学生,其意无外乎是爱生。故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对待学生,坦率真诚,主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弟子情深似海,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被剁成肉泥,孔子闻耗,在院子里仰天恸哭,其情动天地。孔子爱生如子,其德也高,其情也深,所以深受弟子敬爱。他去世后,学生们为其守坟三年,而子路还是不肯离去,又守了三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四、孔子德育思想的地位与启示

  孔子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春秋末期,在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动荡时期,孔子以其丰富的德育思想和毕生的实践,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局面,为后人披荆斩棘,杀出了一条德育的道路。他以渊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培养出了许多品学兼优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这在当时和以后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成为“万世师表”。这是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不曾有过的历史地位。

  孔子的德育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可穿越时空的界限,其德育思想和方法,今天我们可以批判地继承,并进行发展,吸收借鉴先进合理的部分,充分改造利用,从而推动学校德育的开展和深化。保证*道德在吸收传统道德精华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

  孔子德育思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3

  我认为孔子的教育作用观就是“教育是和政治分不开的,教育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种形式”、“孔子之努力于教育,也就是为培养自己的实力,作为政治资本,以便更有效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基于这一目的,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他认为老百姓应该受教育,这些思想又比奴隶制时代前进了一大步。孔子承认知识和道德都是要靠学习培养出来的,教育是形成人的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因而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的“有教无类”主张,也是从“性相近”的思想源出的。作者在书中指出,“注重启发民智,使当时学术下庶人,把文化教育从‘官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有极大的进步作用”。书中认为,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是孔子对“学”的分类,并认为孔子的这一思想否定了人人都能学习向上的普遍性,是不正确的。而孔子对于“教”的态度,则是主张“有教无类”。他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精神,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传统。

  孔子德育思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4

  对于孔子的思想,一般认为“仁”是其核心,相关讨论也较为充分。其实,孔子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时”。由于学界对孔子思想中的“时”还不够重视,讨论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孔子是依时而定的“圣之时者”孟子曾对几位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作过评价:“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章句下》)伯夷就是商末不恋王位、反对战争、不食周粟的孤竹君长子,他被作为清正廉洁的楷模。伊尹是辅佐商汤伐桀立国的阿衡(宰相),后又辅佐三位商王,以敢担当、堪重任而著称。柳下惠是鲁国的贤大夫,以宽厚仁和而知名。对于孔子,孟子作出了“圣之时者”的评价。所谓“圣之时者”,就是说孔子能够不拘泥于成规,能相机行事、依时而定。因此,孔子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孟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源于孔子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论语·微子》中对被称为贤人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过褒奖有加的评价,但谈到自己时却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里的“无可无不可”,说的是万事万物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可与不可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也可以说,孔子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转化,一切都应相机行事、依时而定。《论语·里仁》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合理恰当就怎样去做。对孔子而言,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要顺应时势,相机行事,择善而从,力求得体,以获得最佳效果。《论语·子罕》中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戒绝的四件事情——不任意、不专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也从反面表达了要顺应时势而不要固执偏颇、任性僵化、一成不变的主张。

  孔子德育思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5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在奴隶制崩溃的春秋时代,官学衰废,私学兴起,思想流派随之产生,法家,道家,儒家先驱人物出现,宣传各自的主张。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改良,试图利用教育的力量改良社会。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并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华教育的主流,他主张自觉修养德行,树立了优秀教师的典范。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他提出了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中庸之道,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大浪淘沙以后,孔子的德育精髓已经深深渗透在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儿女们的灵魂之中。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鲁国陬邑人,生活在春秋末期,孔子三岁父逝,母亲颜徵迁居曲阜阙里,家教中重视对他的礼仪之教。当时,鲁都曲阜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着西周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社会的动荡,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在思想意识上,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响。

  (一)重视德育的作用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教育中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加强感化性的礼教。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就是说: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整顿风俗,人民就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与领导。所以,对人民进行整治伦理说教,转变人民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社会进行自上而下的整顿,朝着恢复周礼的政治目标前进。

  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呼唤德育的回归,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正在走向衰退,比如:一些人在电影院,公共汽车,候车大厅,候机大厅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一些人为了利益,不顾后果,不顾他人及后代,如: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仍然有人屡屡触碰这根红色道德底线:饭店里面地沟油依然泛滥,粮食中的农药严重超标,从前人们爱吃新米煮的米饭,喝新米熬的粥,如今连农民自己家留下来专门供自己吃的新米也不吃了,他们都知道,米里面有毒,需要放置几个月以后才能吃。应当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小学生在学校注意文明礼貌,见到老师和校长,孩子们都能主动问好,校园里到处荡漾着孩子们的声声问好,可是这些孩子,见到同学和不认识的同学,却缺少问好,甚至把追逐打闹当成是同龄人之间的交流问好;在家里孝敬长辈说得最多,做得却最少,最不好,父母长辈们烧好的饭菜嫌这嫌那的,没有常怀感恩之心把长辈们付出的爱当成是理所当然;应当重视对老师的德育教育,教育老师廉洁从教,不搞有偿家教,实在难为了现在的老师们,中国社会的生存竞争就业竞争,已经转化为孩子们的教育不能输在教育上了。而且更应当重视全民的德育教育。

  (二)提倡“有教无类”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孔子的弟子中各种人物都有,孔子确实做到了“有教无类”。

  颜回:穷居陋巷,箪食瓢饮。

  子路:编制野人,藜藿为食。

  曾参: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

  原宪: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

  仲弓: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

  子贡:商人出身,曾从事投机贩卖。

  孟懿子:贵族出身。

  南宫敬叔:贵族出身。

  宋国的司马牛:贵族出身。

  凡此种种,导致南郭惠子问子贡:“孔子的门下,怎么那样混杂?”子宫回答说:“君子端正自己的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弓之旁弯木多一样,所以夫子门下人品较混杂。”孔子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人成才,这说明大教育家孔子的胸怀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正是体现了教育的有教无类,同时,世界各国的德育教育也体现了人权的有教无类,但是在国外,比如说美国吧:哈佛大学录取世界各个国家的学生也会体现有教无类,我有一个表弟虽然研究生分数超过了哈佛10多分,却不能被哈佛录取,只能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原因是哈佛大学对于世界各国都有录取的比例,这所大学不以分数线论录取的权力,也是体现了教育的有教无类。继续教育向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延伸,我的小学同事们可以不论自己的教育专业是英语,还是数学等,每年都有出国考察学习的机会,比如:我们楚水小学的教英语的老师邵媛媛到澳大利亚的教师家里,住过近一个月,接受了当地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我的同事陆文旬老师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今年也有机会到英国的一些小学的学校考察,回来后她把自己的海外学校见闻转播传达给我的同事们,大家都受到了发散性的再教育,现在的德育教育真是有教无类,人人平等。

  (三)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孔子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大同社会,他继承西周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张德政。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认为,能施行德政,就像北斗星受到众星拱卫一样,受到人民的拥戴。德政是依靠人来实施的,关键在于得人,改良政治就像举贤才。那些有道德有才能可以从政的贤才,就是君子。

  《论语》谈到君子,有107次之多。

  君子的品格可以归纳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应修养自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孔子对君子强调了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其中最为注重的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

  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那个执政党,都十分注重人才的德才兼备,像欧美许多国家的总统的选举,选举之前,总统要进行竞选演讲,宣传自己的德政,博得人民的投票选举,任职以后,人们要看总统的德政施行情况,是否说到做到,是否顺应民意,这将关系着总统下一届的选票,关系着总统的是否连任等一系列问题。

  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者和领军人物,这就是引领历史潮流的永远前进的话题。

  (四)德育教育,贯穿于“六艺”的教学内容之中

  《论语 述而》所载有学生的介绍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老师以文献,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其中,品行,忠诚和信实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在他的整个教育之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当时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之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理念,所以文化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

  孔子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晚年则致力于研究和传授《易》,整理和编撰《春秋》。

  以上教材,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的价值。

  《诗》使人态度温和,性格柔顺,为人敦厚朴实,而不至于是非不辨。

  《书》使人上知自古以来的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而不至于乱作评论。

  《礼》使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而不至于做事没有节制。

  《乐》使人心胸宽畅,品行善良,而不至奢侈无度。

  《易》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事物之理的精微,而不至于伤人害物。

  《春秋》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而不至于犯上作乱。

  纵管我们小学开设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地方课程:国际象棋,还有每天的社团活动:诸如二胡,合唱,朗诵,舞蹈,电子琴,小提琴,国画,手工,鼓号,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等,以上无一不体现了对人的思想教育的重要价值。

  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学生们从小将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灵魂洗礼,因而体验并懂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愉快。

  (五)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德修养。

  所以,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培养道德,就要认真学习知识,,应将知识教育纳入道德教育范围之内。

  孔子曾对子路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是:仁、知、信、直、勇、刚。

  道德教育有其过程,首先能分清善恶与是非,形成道德信念,最后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经常谈论仁,《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仁的意思就是“爱人”。他说:“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他的学生曾参也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不论何时何地,君子都要保持仁德。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培养仁德,应抓住根本,从家庭教育开始,培养孝悌的道德观念,然后发展转移到其他社会关系方面。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站在自己的立场,运用推己及人之所好恶的办法,便于实行仁德。

  他强调,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要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六)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践行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1、学而不厌

  孔子回答子贡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他时刻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时刻考虑不断进步。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如果不学习,不修养,,止步不前,就会失去为师的条件,这是值得忧虑的。

  从前,人们总是说,教书的先生越老越不值钱,看病的先生越老越吃香,这是为什么?这不就是告诫人们,要终身学习,终身实践,这样才会活力无限,能力增强。

  从前的教书先生读了几本书,用了一辈子。当今社会,许多名教师的涌现,说明了一个道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的孔子魏书生,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他们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才成为了名教师。学习者,美丽着,探索者,成功着……

  看病的先生,看过无数的病人,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医生就能不停地积累给病人看病的经验,年代越久,积累的经验就会越丰富,名医的美名自然传播开来。

  2、诲人不倦

  孔子从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他从政5年间,也仍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他来者不拒,晚年也没有停止传授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以耐心的态度说服教育学生。有的学生思想品德比较差,起点很低,屡屡犯错,他不嫌弃,不放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

  如子路,被人视为无恒的庸人,恶劣至甚,但“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猛气消捐,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 把子路改造过来,成为突出的人才,是诲人不倦的结果。

  为什么他能长期诲人不倦?他曾表白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3、以身作则

  孔子曾多次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原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本身作风端正,树立了好榜样,不用下命令也能行得通;本身作风不端正,虽然下了命令,也没有人愿意听从。自己都不端正,如何能去端正别人呢?这些道理来自社会实际经验,不仅对道德教育是适用的,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教育孩子要有礼貌,我每天早晨中午见到孩子们总是主动问好,放学时跟他们道别再见。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中午,在孩子们看书的时候,我也静静地看书。在孩子们好好练字的时候,我也在黑板上练写粉笔字。在孩子们上体育课时,我也是到操场上跑步。孩子们大声读书时,我也做出快乐读书的样子指引他们。孩子们背诵国学经典时,我也能大声领诵。

  总之,能做榜样的地方,我总是有意给孩子们做榜样。

  4、爱护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孔子与学生休戚与共。

  冉伯牛患了不治之症,他亲自探望,表示非常惋惜。

  颜回病逝,他哭得很伤心。

  公冶长曾经坐过牢,孔子对他不存偏见,而是看他本人的思想表现。

  孔子爱学生,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在学生们的眼里,他的人格非常崇高,他的学识非常精深,他的教导是学生的座右铭,因而威望极高。子贡十分敬仰孔丘,认为他的思想学说犹如日月光辉,照耀人间。任何人对他的污蔑和攻击都无损于他的伟大。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总是注重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关爱,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每天我都会找各种机会对孩子们进行精神的奖励和物质的刺激。例如:早晨,学生一到学校就读书的,我会表扬他们,在他们的书上印上大拇指,笑脸,小红花的标记。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的同学,我会让孩子们报之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学生用过的书和完成的作业本上随处可以见到我表扬的痕迹:大拇指,小红花,笑脸,你真棒等表扬的话语。对那些有礼貌的和乐于帮助别人的小朋友,我经常会给他们拍照留下珍贵而美好的记忆。

  中午到校以后,绝大多数爱看书的孩子我还会经常奖给他们一些儿童读物,激励他们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我经常把巧克力、苹果等实物作为奖励,奖励给全天表现特别好的孩子们,每次拆开巧克力的盒子的时刻,小馋猫们的样子真的好可爱,我喜欢那样的美妙时刻。每天放学集队,我总会让那些有进步的小朋友做路队长,佩戴着值日班长的标志,很荣耀地行进在队伍的前面,高举着我们的班牌。

  我的班级有几个外地的打工孩子,我对他们特别偏心的关爱。

  来自贵州天柱县石洞镇的龙家姐弟俩,姐姐龙雪梅文静好学,弟弟龙家锴活泼调皮,夏天了,他们还穿着冬天的衣服,身上有一股汗臭味,我不嫌弃他们,经常找他们聊天,陪他们游戏,曾经发动过班上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旧衣服捐给他们穿。

  来自甘肃兰州的回族小女孩马秀兰一次进校门没有佩戴小黄帽,因此,班级扣分了,我没有批评她,反而奖给她一颗巧克力,因为她很诚实,课间我让她给小伙伴们介绍家乡甘肃的美丽故事,江苏的小伙伴一个个好奇得很呢。

  一直留在海南岛打工的洪成龙的父母离异,他和弟弟无人照料,76岁的爷爷和奶奶一条小船从安徽漂泊到兴化,在我的班级就读,小孩子聪明无比,十分懂事,就是不喜欢写作业,读书背书,真的让人头疼,我对孩子说:“好好学习,老师带你去海岛见父母,你给老师当导游,行吗?”孩子开心得不得了,不做作业的行为也有所好转了,当然,小孩子的行为经常有反复,改变孩子,爱别人的孩子这也是一件要有耐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