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理念600字左右范本

王明刚老师

  作为班级组织者和教育者的班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指导和帮忙学生学习。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是学生和校园、校园和家长之间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班级管理理念以供大家阅读。

  班级管理理念(一):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这一思想对学生实施自主管理的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用心性,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一、改变观念,正确进行自我定位。

  班级实行民主管理,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管理者。而就应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感情的主动发展的主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把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利还给他们,不应做凌驾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的蠢事。

  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同学就是这个家庭中不可缺乏的一员。班主任应努力发挥主人的作用。否则,学生就会慢慢丧失自主、自强的信心,失去对群众主人翁的职责感。班级越是发挥学生的主人作用,他当班级主人的潜力就越强,对群众就越热爱。陶行之先生说:要解决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决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决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能把儿童的功课表排满。这段话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启示。班主任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物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活动组织,班干部换选,班规制定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充分吸纳学生的推荐,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潜力。让学生主持班会。组织班级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所有这些活动都让学生自己设计,躬亲自己主持,自己评价,全员参与。班主任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须的指导。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够出出点子,使方案设计更完美,实施更顺利,效果更明显,这样学生有事干,使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他们就有一种

  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职责心。班里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班主任就不必事不恭身,为班级小事操心。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今后我们认真的学习,脚踏实地,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想出具体的着数可行的去解决改善它,从而,使我们的班级管理更科学、更合理,班级更和谐,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班级管理理念(二):

  大学班级管理新思路是在当通用的固定班委,班长,团支书,副班长,生活、学习、组织等委员失去超多用心主动工作下。本思路的提出可能早就有了试用的地方和学院,但是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个新思路下面我们就一齐简单分析一下。新思路简单说就以一种传达和管理相容的新思路,以宿舍为单元,班级为整体下的新管理模式——宿舍长负责制和班长主任制。

  首先固定的班委样式和新思路的比较。固定班委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对立和容易让身心未成熟的学生构成“官僚作风”认为班委能够一手遮天能够享受特殊待遇。而新思路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民主和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具体分析。以宿舍长负责并不是撤销班长这个领头羊,而是更好的传达班长的通知让每一个宿舍每一个同学更好的掌握信息。因为在大学掌握的信息越多越有优势。班级越有认同感。

  其次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新思路的具体布置。一、为了解决大多班委不作为的表现能够废除委员制度改为宿舍制度这样选拔高素质的宿舍长就是基础,二、保留三个主要职务班长,团支书,副班长构成留一个管理层构成对辅导员直接沟通的主任班委,三、宿舍长对班长负责成为每个宿舍的管理员,从而能够解决班委荣多的局面,班长在的宿舍能够兼任宿舍长,这样在必须比例上就减少了管理人员,四、辅导员能够直接找班长和团支书安排班级和团委的工作而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而提高效率。五、民主表决宿舍长让宿舍长更加亲近学生,从宿舍长里选出三个主任委员从而明确领导。

  第三,新思路的作用:一、提高信息传达的高效率,二、保证了宿舍矛盾的及时解决不会轻易产生流血或者不愉快的冲突,三、对辅导员负责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量,从而也锻炼了基层学生,四、让学生心服口服做到民主与集中更好的管理班级,五、明确传达机制,不让学生产生官僚作风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

  第四,新思路的不成熟,新思路要就学生管理者素质必须要硬,务必做到民主服人。也要做到集中不乱。所以新思路还有必须的困难。但是我们能够小范围运用比如着重运用宿舍长的信息传达义务,这样做到了服务的全面性。从而激励大家努力工作。

  总之新思路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思路由于没有构成完整的思路只好以这篇文章代替其中的一部分。新思路不是反对固定的旧模式而是旧模式的一个补充和升华。

  班级管理理念(三):

  “严是爱,宽是害”是许多班主任的口头禅,“严师出高徒”早已成为人们的经验之谈。就应肯定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过分的严厉,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往往会事与愿违,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张扬个性的时代里,对班级管理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班级管理中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释放学生的个性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班级不是纯粹来管学生、压学生,约束学生的,而是一个充满情趣、活力,充满吸引力的地方;是一个让学生身心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发展的地方。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此刻,教师们在一齐老谈论,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了,越来越害怕开家长会了,开完家长会也没有原先的效果了。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太严的管理让学生感到不堪重负,统一的要求让一些学生已经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经过十几年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摸爬滚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认为班级管理就应更多地深入学生的内心,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质的构成,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思想上要追求“真、善、美”,先做人,再做学问;言行上要遵守校园的基本规章制度。在做到这两点的前提下,我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感受,注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我觉得人生如一场长跑,人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有时犯点小错,我们不该大惊小怪,而是要对他们多一点宽容,点到为止。

  二、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别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它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的这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与传统教育在班级管理理念上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忙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以行动的整齐与否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用心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三是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各异。

  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创新教育提倡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它鼓励学生敢于对管理质疑,激活学生的生活热情和内在潜能;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班级管理中要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新课改氛围中的班主任,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群众也该有一个新的目标。以往,教师的管理都是以“抓两头带中央”为原则,对几个较好的学生紧抓不放,期望在他们的带领下把班集建设起来;对几个较差的学生时时关注,因为他们的稳定关系着整个班级的稳定。但对中等生很少过问,因为他们很乖,不会惹事。但是,我认为成绩好或表现突出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全部,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生吗?那么,如果说好学生能够具有一两个缺点,那么每一位学生就都就应是好学生。反之,每一位学生也都同样具有成为中等生甚至后进生的机会。已经冲到前面的学生,我们要为他们喝彩,使他们冲劲更大;一向落在后面的学生,我们要为他们加油,甚至使劲拉他们一把;而那些自觉地在中间努力着的学生,我们也不就应让他们承受寂寞,推他们一把或是为他们加加油,也许他们也能冲到前面。我作为班主任始终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管理中对无论是班干部还是

  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一视同仁。

  四、班级管理中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分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者被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多方面的功用。因此在某种状况下某些时候,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目前,中学生生理上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结构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个性是独生子女学生,常出现情绪不稳、感情脆弱、意志不坚的现象,经不起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想干扰。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后,就“惧怕”或“厌恶”学习。因此,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注重:1.磨炼学生的意志。坚强的毅力、坚韧的品质,是保证兴趣持久和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2.始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良好的情感,则必须会迁移到班级管理中,构成一种用心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应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教师必须要热忱帮忙,他们有进步,应及时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期望”之中。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构成教育合力。其他方面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如公物维修、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班务,充分调动学生用心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班务管理中来。

  六、要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学生,做到理解与尊重他们,严与宽有效结合

  中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学习,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如何交友,怎样遵纪守法,他们心中还没有清晰的准则。作为班主任务必肩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给学生以恰当的指点,常做学生思想工作,这不仅仅是出于爱心更要有耐心。

  常规性的问题要经常说(如卫生、纪律),容易出现反复的问题要反复说(如迟到、抄袭),个别性的问题要单独说(如早恋、吸烟),普遍性的问题要公开说(如安全)。对班级问题要有预测性,平时多打“预防针”,多提出严格要求。而问题出来之后,对捅了娄子被处罚的学生要私下做好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到他们心里去,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总之,学生是有差异的,班级管理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倡导的这天,我们的教育管理理念也该有一个新的变革,尽量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班级管理理念(四):

  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在本质上奉行“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的人来看待,珍视学生个体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进行管理方面的探究、自我管理与亲历实践潜力的培养,呼唤班级管理文化的重新构建,要求学生用心参与班级管理,树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此,对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作如下探索,力求到达上述目标。

  一、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撑起一片绿荫。

  瑞士着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以前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向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完美的人生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正是这样,学生完美的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我们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虽然学生最终要理解国家的挑选,但我们不能把目光仅停留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班主任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

  魏书生也以前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每个班都会有些学习和意志品质方面较差的学生,班主任首先就不应当歧视,相反却就应给他们以格外的关照,与他们定期联系,对于这些学生,激励永久比批评更奏效,让他们找回自尊与自信是至关重要的。该如何将爱的甘露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呢?就是对学生的教育用心灵去叩击心灵,用灵魂去雕琢那些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不具完美的一个个灵魂,它需要耐心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察,慢慢地发现这些灵魂地棱角和缺憾,慢慢地因势利导地削去他们的棱角,弥补他们的不足,慢慢地使他们的人格个性化、健全化,使他们的形象渐渐地完美。

  我们班有一名同学,成绩是倒数一二名,表现也很差,三天两头上网吧彻底不回家,就连他家人也对他没有信心了,当我了解状况后,主动和他靠近,有事没事常跟他聊天,最后走进了他的心灵,他告诉我家长不信任他,所以他就破罐破摔,故意跟家人斗气,其实他也想进步。了解到这些状况后,我立即和他的家长进行了交谈,纠正了其家长的作法,并帮忙他重新制定计划,时刻提醒他要约束好自己,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最后有了一些进步,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前进了十个名次。在我的倡导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论成绩有多差,表现有多糟,只要比上一次进步,就是成功者!”也成了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让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光辉中,我们的教育才可能顺利进行。

  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班群众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主任除了要有一份爱心,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成员都真正拥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职责心。

  1、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的用心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因人而异的,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群众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心理品性的活动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使他们各方面的个性心理特性得到强化和发展,到达寓教于乐、促进心理素质良好发展的目的。

  2.放权让位,培养学生班级活动的自主性。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讨论、计划、安排班级活动,从资料的确定、形式的选取,到具体的活动实施以及结果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进行。结合班级特点,安排有班级特色的活动。这个时候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班干部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研究并组织实施,这个时候的班主任就应是一个合作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一个用心的合作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他们是班级的主人。

  3.营造氛围,增强班级管理的感染性。

  (1)建立良好的班群众。班级不应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要发挥群众功能,组织群体竞争,让学生树立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群体观点。

  (2)构成良好的校风。一个好的校园风气比说服教育有力得多。优良校风的构成,良好的教师群体是关键,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透过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能构成良好的校风。

  (3)透过组织家长委员会、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创造学生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只有用心的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到达群众教育与个人教育有机结合的目的。

  三、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管理观念。

  传统教育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生的学习好了,那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就大功告成,如果有的学生成绩不好或是一塌糊涂,那他就“一辈子都完了”。这样的教育模式给学生、给社会、给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我们要的不是只会读书的学生,而是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新课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不但要学会求知,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所以,我们此刻就应理解到,教育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就应树立“为了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理念,作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发展性评价观”

  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简单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要以成绩高下论英雄。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秀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每个学生的智力不尽相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考100分,那些成绩平平,但有特长的学生,仍然是一名好学生。不能以分数定优劣,而要用心去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以健全。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用发展的眼观对待学生,个性是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纪律性不强的学生,我们班主任更要多些关心,少些责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道德观

  传统的教育管理比较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指导,而现代教育更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力图从学生内部去改变他们。

  1.“习惯铸就终身,细节决定命运”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法宝。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一是教育学生持续已有的良好习惯;二是引导他们纠正存在的不良习惯;三是用心培养他们尚不具备的新的良好习惯;四是帮忙他们提高识别潜力、预防各种不良恶习的感染和侵蚀。

  2.让学生构成正确的道德观。第一方面,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透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第二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各种道德观在我们的法律中有具体的体现,我国此刻也是强调依法治国,让学生多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会用法,这对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成为合格公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已成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好处。

  人的潜在的资质,潜在的潜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想到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并观察学生潜能的表现苗头,为他们带给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不断地出现新的面貌。

  新课改实施不仅仅冲击着我们的教学模式,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的革命。要全面促进学生进步,只有教师,先转变教育观念,关爱每一个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主动参与管理,才能真正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班级管理理念(五):

  关于班级管理的几个理念

  1、好的教育有超多的师生互动。

  一节好课的标准很多,而师生互动状况肯定算一个。学生没有广泛地动起来,只是一个人满堂灌,即使教师水平再高,也绝对不是好课。同样,教育管理的质量好不好,也不是仅看班主任的个人潜力强不强,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有动起来。没有学生,就没有了教育主体,也就没有了教育。这个道理十分简单,我们所有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学生。学生不参与,教师就成了自说自话。所以,教育是不是精彩,是看学生精彩不精彩,而不是看教师是不是精彩。当然,学生精彩的背后有教师智慧的工作。教师的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所采取的一切教育策略都指向学生发展,所有的方法都要以学生为本,否则,就不是好教育。

  好的教育,有超多的学生行动、师生互动,但这种动,务必有序、有效,围绕着明确目标的进行,正如一节好课不是看学生的动得热闹不热闹,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不必须是好课。

  2、好的管理是学生广泛参与的管理。

  好的管理必须是学生广泛参与的管理。有些班主任从早忙到晚,却忙不出什么头绪,而且事情没完没了,穷于应付?因为他们都是自己在忙,不见到学生的参与。教师忙教师的,学生却像局外人。班级管理全是班主任的事,学生被动服从,不“参政议政”,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只明白去找班主任,对疲惫的班

  主任雪上加霜。这当然是低效的管理。

  管理是靠人来完成的,班主任不会管理的关键是不会用人。很多班主任抱怨“一个人管几十个学生,怎样忙得过来?”这种说法从根本上就有问题,一个人的力量岂能和几十个人的力量相比?要让学生多多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中来。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在自己班级里能当家作主,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他当然会有主人翁意识。不要埋怨学生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生并不生来就冷漠,是我们教师没那他们当回事造成的。主人翁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透过具体的行为体现的,这也是这本书想要表达的观点之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所有管理策略顺利实施的关键。

  班级管理必然会用到一些策略,但是策略本身并不是关键。管理策略能否顺利实施,要看学生是不是买账。那么,师生关系就很重要了。本书中将介绍超多的班级管理方法,并附有如何操作的细节,但是,我由此产生的一种担忧是,会不会舍本求末?为什么有些班主任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学习了很多方法,最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却依然感到十分困难?为什么很多方法有人用得很好,有人却感觉阻力重重?当学来的方法不能用于自己的班级时,我们有时会怀疑这些方法是不是存在问题。那里的关键,一个是是否有因地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另一个关键就是师生关系了。我们发现,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都十分好,他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会得到学生的拥护,所以实施起来就十分顺,在外人看来,就是他带班很简单,不怎样费劲,却无法复制到别人身上。如果高明的班主任只介绍自己的具体方法,却忘记交代这些方法之所以有效的前提,就有可能误导读者。

  所以,我务必要强调,首先要在班级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管理方法畅行无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仅靠一些技巧或策略就能建立起来的。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关心学生和家长,要和学生交心,还要有耐心,假以时日,才能建立情感。师生之间心意相通,有了默契,才能同心同德,共同把班级管好。

  4、学生的主动性不是靠说教调动的,而是靠方法调动的。

  虽然前面强调了班级管理务必让学生广泛地参与,但是不能否认,当下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班级事务参与的用心性并不高,导致教育理念与学生实际状况脱节。这个问题不能都怪到学生头上,也不是靠教师说教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必须的方法来解决。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则提出,动机是一个不可测量和不可捉摸的东西,管理者就应关注员工外部可测量行为,而不是那些不可观测的内部动机。如果能很好地设定环境,就能透过环境来调整和改变人的行为。所以,研究外部环境和条件

  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应对学生的消极,不要束手无策,认为此刻的学生难以教育,要将心比心,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办法——你是校园的员工,你的用心性如何才能被调动起来?领导怎样待你你就会觉得干活有劲了?给你

  一个什么样的机制,你就能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学生为什么会没有用心性?因为他觉得在班级里没有位置,这个班不是他的,他自然漠不关心。常言道:“有位才能有为”,而我们比较多的是用“有为才能有位”的思路,指望学生自主发挥,殊不知人的用心性在很多状况下是“被调动”起来的。又有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要给予学生必须的位置、托付给他们一些事情,这会让他们产生当家作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