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叙事范文1
晨间游戏结束了,孩子们坐在小椅子上,我请他们分组去洗手。
我说:“请小朋友卷好袖子,用皂液把手洗干净。”不一会儿,新新跑来说:“洋洋冲一下就走了。”过一会儿,周周也来说:“西西不用皂液。”楠楠在旁边也说:“东东也没用皂液”……我听了真是无可奈何。在小班的时候,我们着重培养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孩子认真洗手,还编了有关洗手的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甩甩甩,甩干净。”到了中班,我们依然重视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把洗手、擦皂液、冲手等过程都用图标的形式画下来,贴在卫生间洗手处以提醒孩子不要忘记。可是每天仍然有孩子不认真洗手,长此下去,对孩子的身体肯定不利。怎么办呢?我苦苦思考。
于是,中午吃饭时,我给大家讲起了故事:细菌毛毛长着红头发,绿眼睛,不过他很小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他得意地说:“谁也看不见我,我想到谁肚子里就到谁的.肚子里。有一次,点点不好好洗手,我趁他用手啃鸡腿的时候钻进他的肚子里,在他的肚子里吃好东西,还翻跟头,弄得点点肚子疼得要上医院,看我多厉害。今天我得换一个人。”说完细菌毛毛就躲进了宝高玩具里。明明来玩玩具了,(讲到这里,孩子们纷纷“说别去别去,有细菌”),可他不知道,细菌毛毛就趁机贴在了明明的手心上。“快去洗呀!”孩子们忍不住了。到吃饭的时候,明明去洗手了,他应该怎样洗手呢?
大家纷纷举手说:“洗干净。”我反问“怎样叫洗干净呢?”“用力搓”“用皂液”。“对了,明明就是这么做的。”与孩子们互动完了后,我接着讲故事:明明玩得很开心,要吃饭了,他第一个去洗手,他把手打湿了,细菌毛毛说:“用水洗我不怕。”明明又挤了一些皂液,两只手开始搓。细菌毛毛喊起来:“别搓了,我要掉下来了。”(孩子们插话喊着“用力搓用力搓”)明明用力来回搓手心和手背,搓呀搓,搓出了几个肥皂泡泡,细菌毛毛看见泡泡可害怕了,大叫说:“泡泡来了,要把我带走了。”果然,当泡泡来到毛毛的身边时,把它一包就包在泡泡里了。明明用水仔细冲,把泡泡全都从手上冲到了水池里,细菌毛毛呢?大喊着“救命救命”,没等喊完,就被水冲进了水池里的小洞,流进了黑黑的下水道里,再也不会让小朋友肚子痛了。
“现在你们谁会和明明一样消灭细菌?”“我会!”全班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怎样消灭呢?”我又问。“要用力搓”“要用皂液”“还要搓出泡泡,把细菌包在里面”……
大家去洗手了,我再也没有听到来告状的声音,只有前来汇报好消息的声音:“老师,我搓出泡泡了”“我把细菌冲到下水道里了”……
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泛灵心理,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我通过故事赋予了细菌生命,促使孩子把外部的、被动的老师说教“认真洗手”,转化为内在的、主动的“我来消灭细菌”,使孩子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行为,逐渐将形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教学叙事范文2
可乐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变得很“自由”,不是在集体活动时插嘴、乱跑,就是用拳头解决纠纷,做些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提心吊胆,以至于到了大班只要班上出了什么事,孩子们想都不想就说“肯定是可乐干的”。为了让可乐的行为有所改变,我决定找可乐妈妈谈一谈。
听我简要地说了可乐的表现,可乐妈妈大吃一惊:“小家伙那么调皮,我回家要好好找他!”我忙说:“是啊,如果现在还不开始调整,上小学时就要成问题了!”“我已经做好上小学后天天被老师找的心理准备了。”可乐妈妈回答得有些无奈。我听了觉得有些奇怪,可乐妈妈怎么那么快就说泄气话呢?于是劝她道:“现在班上一出什么事,小朋友就说是可乐做的,我很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小朋友都是在看的,可乐确实总是做一些违反班级常规的事,所以小朋友才会对可乐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帮助可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到了小学这个新环境,可乐是有机会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的。”我希望以“新环境新起点”来鼓励可乐妈妈,让她重新树立信心。果然,可乐妈妈似乎精神一振,眉头也略为舒展了。
我接着说:“现在,可乐的自控能力还比较差,我们必须通过外部控制,帮助可乐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然而,可乐妈妈接下去提供的情况让我呆住了:“这孩子本身就感统失调,所以自控能力很差,我们已经在外面上课对他进行训练了。”我惊讶道:“感统失调?”“是呀。因为可乐是剖腹产,没有进行过挤压,所以感统失调。我们带他测试过,他还不算严重的。比他严重的孩子多着呢,有的到三四年级才发现。”我迅速在头脑中搜索着可乐妈妈一直以来对待可乐行为问题的态度,这才明白她为什么会感到那么无奈。原来,她把可乐的“自由”行为归结为生理原因,因此在思想上就放松了对可乐的要求,认为他天生做不到。我很希望让可乐妈妈了解可乐的问题虽然有生理上的原因,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良好的行为是在成人后天有意识的培养下形成的。我决定回去好好查一下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感统失调的信息,也希望可乐妈妈不要因此放弃可乐,而是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可乐。于是我说:“既然有一部分生理上的原因,那么成人有意识的干预就更重要了。我很希望您能和老师达成一致,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可乐严格要求,让可乐有所进步。我们可以先从小的方面开始,比如,要求他好好坐着吃饭,爷爷来接时要搀着爷爷的手,不要乱跑。您还可以和可乐共同商量定一个契约,比如,以一周为期限,对他提出一些要求,做到了有奖励,做不到就要罚。奖励和惩罚的内容也要和孩子一起商定,要以积极的为好。每次的要求不要多,一步一步来,这样可乐的压力也会小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好吗?”“好的,我们一定配合。”可乐妈妈点头答应。
大约过了两个星期,可乐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有些变本加厉。一天早上,我刚到幼儿园,配班教师就告诉我:“可乐昨天在集体活动时不好好听,随便跑开去玩玩具,而且我喊他他还跑,一直跑到活动室外面。”我听了非常生气,马上找可乐谈话,可乐一开始满不在乎,后来竟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不要放弃我!”这话深深地感动了我。我重新审视了我和可乐的谈话过程,觉得有必要和可乐妈妈再谈一次。
第二天中午我把可乐妈妈请到了办公室,我简单地将可乐前一天的表现说了一下,可乐妈妈非常生气:“真是的,这小家伙怎么这样,真是不得了!”“是的,我一开始也和您一样,非常生气,但后来我和可乐谈话的时候,又被这孩子感动了。”可乐妈妈一声不响盯着我看。我继续说:“我给您打完电话后,对可乐说:‘可乐,我刚才和你妈妈打电话的时候,我听得出来你妈妈很难过,心都要碎了!’可乐听完后就哭了,对我说:‘都怪你,是你告诉我妈妈的!’我说:‘如果你没这样做,我就不会告诉你妈妈了。’可乐听完没说话。从这里可以看出,可乐很在乎你这个妈妈,一个有爱的孩子是有希望的。”可乐妈妈听了眼圈霎时红了。我顿了顿,接着说:“我还问可乐:‘你知道什么叫放弃吗?’可乐说不知道,我告诉他:‘就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你变成坏人也没有人管你!你希望老师放弃你吗?’可乐摇了摇头说:‘不要,老师,你不要放弃我!’我听了这句话,真的很感动。所以,我把您找来,看看我们怎么做可以帮助可乐。”
可乐妈妈顿时流下眼泪,看得出她也被我和可乐之间的谈话感动了。这时,我拿出一份材料,是我最近收集的一些关于“感统失调”的资料。我将资料作了整理,给她看的目的是让她明白:感统失调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病,其实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感统失调,外面一些机构作的测试并不一定科学,而且这种生理因素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可乐妈妈边看资料,边听我的分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于是,我接着说:“在和可乐的谈话中我发现,可乐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他思想上知道,就是行为上做不到,这除了生理因素外,成人对他的影响也很重要。我们不能放任他的行为,一旦提了要求就一定要坚持。”
这时,孩子午睡后起床了。我对可乐妈妈说:“等会儿有个集体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可乐的表现究竟如何。”可乐妈妈点头同意。活动开始没多久,可乐就起身跑到玩具柜前玩起玩具来,可乐妈妈忙用手一指,并喊道:“可乐!”可乐羞愧地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可还没一会儿,可乐又站起来把椅子一推,走到活动室后面,可乐妈妈赶紧走过去把可乐送回座位,并在可乐的耳边交代了几句。
看完活动,可乐妈妈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想不到他在集体活动时会这样。”我点头道:“是的,现在的可乐需要成人时时刻刻在他身边督促,帮他约束他的行为。”可乐妈妈摇着头说:“我和他爸还是比较注意管他的,就是他爷爷太惯着他了,所以他一点都不怕爷爷,我们平时又忙……”“我知道你们比较忙,但是孩子只有一个,如果从小帮可乐养成好的习惯,会让他受益终生,而你们在这过程中也能享受到可乐给你们带来的快乐!”她略作思索,说:“我知道了,我回去和他爸爸商量商量,我们会和爷爷奶奶谈一谈,要不,我们就把可乐带回家自己带……
幼儿园教学叙事范文3
瑞瑞因为搬家的缘故在大班时作为插班生来到班上。他是个机灵开朗的男孩,但遇事有些急躁。他很喜欢交朋友,却不善言辞,一旦遭到同伴拒绝,由于缺乏韧性,往往会选择放弃。这使得他的交往常常不太顺利。我们和瑞瑞妈妈有过简单的交流,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家园合作,但收效不大。接下来的一件事充分凸显了瑞瑞的交往问题,也为我们和瑞瑞妈妈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提供了契机。
事情是这样的,一次春游活动中,在中午聚餐时,我们让幼儿选择同伴自由分组。由于怕小组人数太多会影响交往,我们对人数作了限定。瑞瑞和班里几名同伴同住一个小区,所以想和他们分在一组,谁知其中一名女孩乐乐拒绝了他,并试图向他说明他们组人数够了。可是瑞瑞一听说被拒绝,气呼呼地转身就走,根本不听乐乐解释。回家后,瑞瑞伤心地告诉妈妈分组时被拒绝的事,还说:“乐乐自己不同意,还叫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同意。”瑞瑞妈妈听了很生气,觉得孩子受了委屈。第二天早上,瑞瑞妈妈在幼儿园遇到了乐乐和她的妈妈,她生气地质问乐乐,并责备乐乐不该这样对待瑞瑞。乐乐妈妈看到女儿受委屈,也很生气,但碍于在幼儿园,并未争辩。回家后她找瑞瑞妈妈理论,结果不欢而散。之后,她就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
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马上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瑞瑞妈妈不仅对乐乐一家不满,也对我们组织的活动有所不满。于是,我陆续找来几名幼儿,分别询问事件经过,进一步了解事件细节。然后,我给瑞瑞妈妈打了电话。瑞瑞妈妈果然情绪很激动,不仅直言自己的不满,而且说自己正准备上网站论坛发表对聚餐分组的意见。在短暂的电话交流中,我发现瑞瑞妈妈对事件经过的认识仅来自瑞瑞片面的叙述,而且瑞瑞的失败经历使她对“自由分组”的认识有失偏颇。同时我也意识到,瑞瑞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充分显示出他的交往问题,如果能利用这个机会让瑞瑞妈妈认识到这一点并与我们达成一致,说不定可以很好地帮助瑞瑞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我首先安抚瑞瑞妈妈的情绪,然后邀请她下午来园谈一谈。
下午,瑞瑞妈妈来到幼儿园。我觉得她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于是特意给她一个倾诉的机会,以便了解她的真实想法,了解瑞瑞平时在家的表现。她刚坐定,我就宽慰她:“您有什么想法尽管和我说。”瑞瑞妈妈本来还有点气呼呼的,见我们以诚相待,便平静下来,向我说起了瑞瑞伤心的诉说,以及她对乐乐一家和自由分组的不满。其中有两个中心意思:第一,她听说乐乐让别的孩子也不要同意瑞瑞加入,以为他们都排斥瑞瑞,心里又气又急,由此也引发了她对小区里孩子形成小团体的不满。第二,她认为自由分组对瑞瑞不公平,因为瑞瑞是插班生,和同伴的关系肯定没有其他孩子那么亲密,再加上瑞瑞本来就不善言辞,自由分组对他来讲太吃亏。
我想,瑞瑞作为插班生,客观原因确实存在,然而,瑞瑞自身存在的交往问题,以及自由分组对孩子发展的价值,瑞瑞妈妈也需要了解。于是我对她说:“这件事让您感到很难受,我们非常理解。瑞瑞作为插班生由于和同伴不够熟悉,在交往方面确实存在难度。我们希望这件事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千万不要影响到您和乐乐妈妈的关系,毕竟两家住在一个小区里会经常见面,孩子们也会经常在一起玩。其实成人之间良好的交往会给孩子树立榜样,不但能给孩子创造更多交往的机会,也能引导孩子学习如何获得别人的认可。”瑞瑞妈妈点点头说:“我是应该和老师先商量商量,不该冲动。”见她被说动了,我继续说:“对,如果我们没有亲眼看见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矛盾,最好先问问老师,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接着,我将询问几个孩子的经过以及从中了解到的情况一一讲给她听,尤其让她明白我之所以分别询问几个孩子,是想避免孩子之间互相影响,希望能获得更为客观的信息。当听说瑞瑞没听完乐乐的解释就跑了时,她马上说:“瑞瑞就是这样,急性子,开窍晚,经常弄不懂别人的意思,认为是人家不要跟他玩。”我进一步分析:“瑞瑞为什么会误会?如果他能耐心听完乐乐的话,可能就不会感到那么沮丧、失落了。”瑞瑞妈妈一个劲儿地点头。看到她这样,我认为她应该是接受了我说的事实,也承认了孩子自身的问题。于是,我试着进一步帮助她分析瑞瑞的主要问题。我对她说:“我们让孩子自由分组是希望给孩子一个自由交往的机会,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会很自然地暴露出各种交往问题。每个孩子遇到的问题都不同,比如有的孩子怯于表达,不能主动向同伴表达交往意愿,而瑞瑞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发现,瑞瑞虽然刚来我们班,但比起有些孩子,他的交往频率高得多。这是因为他开朗活泼,喜欢交往并能热情地提出要求。可见,并不是插班生的交往就一定更困难。”听了我的分析,瑞瑞妈妈若有所思。我继续说:“当然,光有热情并不够,还要有策略,要能关注别人的感受。刚开学的时候,瑞瑞和一个叫菲菲的女孩玩得很好,可是后来我们发现菲菲总躲着瑞瑞。我们悄悄问过菲菲,她说瑞瑞总是追着她玩,还不让她和其他小朋友玩。我们观察了几次,发现确实如此,瑞瑞经常用手臂圈住菲菲,不让她走,菲菲被弄得很不舒服。”
我把瑞瑞的事告诉瑞瑞妈妈,希望她能从中认识到孩子的关键问题,可她接下来的话出乎我的意料。她说:“瑞瑞在家也没什么耐心,动作又急又猛。我为了磨他的性子,就买了个智力球让他玩,可是他总是失败,后来就没兴趣玩了。为了不让他感到沮丧,我干脆不让他再试。对于交往我认为也是这样,他如果失败了,我就让他放弃。等他到了小学开窍了,再教他他会懂的。”听了这番话,我恍然大悟,意识到瑞瑞的交往情况迟迟得不到改善可能与妈妈的这一观念有一定关系。只有改变妈妈的认识,才有可能实现家园一致。
我试着从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的交往需要人手,为她作进一步分析。我说:“不用等到小学,瑞瑞现在就有交往的意愿,而只要他交往,问题自然会摆在他面前,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失败了就放弃,以后他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到了大班,这样的自由分组活动会越来越多,每次都被拒绝可能会使他失去交往热情。其实你已经发现了他的不足之处,如,他的表达方式很外露,多用行为代替语言,这样容易让别人不舒服,从而被排斥。要避免孩子因为失败而受伤,一味逃避是没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提供机会引导他学习。我们让孩子自由分组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看看孩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他怎么解决,需要我们怎样的帮助,他能积累哪些交往经验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一次次碰壁中能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调整。最近我们发现瑞瑞已经注意控制那些让同伴感到不舒服的动作了。”听到此,瑞瑞妈妈笑了,说:“是吗?那太好了!”“如果我们将这些经历看作是孩子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孩子从中获得的是对今后有益的交往经验、交往方法,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太焦虑了呢?”为了进一步缓解瑞瑞妈妈的焦虑,让她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我这样说道。
听了那么多,瑞瑞妈妈渐渐释怀:“听了你这样说,我觉得这确实是好事,那我该怎么做呢?”我说:“首先可以鼓励瑞瑞自己问问乐乐上次为什么拒绝他,了解到是自己误会了同伴,意识到交流时要耐心听听同伴的理由。鼓励他主动询问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促进他运用交往语言。然后,可以引导他想想:想加入的小组满员了怎么办?有没有其他办法?接着鼓励他尝试一下这些办法,直到自己和同伴都能接受为止。这样才能让他真正体会到交往的成功,知道如何说如何做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瑞瑞妈妈高兴地说:“回家我就和瑞瑞说说。”我也马上回应道:“我们在幼儿园会和您一样做,教他一些策略,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瑞瑞妈妈满意地离开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瑞瑞妈妈和我们共同努力,教瑞瑞一些方法,鼓励他尝试,避免急躁,最后他争取到了另一小组的接纳。有了这次经历,瑞瑞在和同伴商量时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能努力想办法争取别人的接纳,交往时也有了更多的自信。我们将这些情况反馈给瑞瑞妈妈,她高兴地说:“这几天瑞瑞回家情绪很好,还说有了新朋友,我也表扬他,要他和同伴好好商量。我以后还会多问他、多鼓励他的。”
经历了这次事件,我体会到及时了解家长的观念和态度对于家园合作来说非常重要。最初我们在发现瑞瑞的交往问题时,曾尝试和家长合作,但是一直没什么效果。现在想来,当时更多的是我们告诉家长有关孩子的问题,并没有好好去了解家长的想法。而我们把问题说得越多,越让家长对孩子的进步失去信心,放弃努力。而这次事件给了双方一个深度交谈的机会,我们诚恳倾听的态度让家长能放开胸怀坦陈自己的想法,使我们了解了她之前消极配合的真正原因。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这更让我认识到,平时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要给予家长充分表达的机会并耐心倾听,敏感地捕捉其中有用的信息。相信这样做会让我们在家园合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实、更远。
幼儿园教学叙事范文4
在幼儿园中,很多小朋友都非常爱“美”。特别是当新衣服买来时很多幼儿都急着要穿到幼儿园去,想让小朋友看看自己的新衣服是那么的漂亮,喜欢老师表扬表扬他。但是有些家长一味地宠着孩子,他想怎样就怎样,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更好的与孩子交流、沟通呢?
案例描述:
五一回来,衡衡有点不情愿地走进教室,我一看他的脸就猜到他肯定是心里不好受。这时我就过去问他怎么了,他不离我而且转身自己去玩了。他妈妈见此情形就过来跟我说:“五一休息时给他买来一双新凉鞋 ,在家里每天都穿。昨晚楼下一位阿姨夸他鞋子漂亮,他听进了。今天非要穿到幼儿园来,跟他讲了一早上他都不要听还哭了一顿所以现在心情一直不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我就又跟衡衡去交流,他仍旧不离我但是不象刚才转身去玩了。但是还是在听我讲话的,因为他爱讲道理所以我还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与他沟通。结果他愿意与我交流,我很高兴。我蹲下来问他为什么不高兴,他告诉我因为他想穿新鞋子可妈妈不让他穿所以哭了。这时我对他说:“衡衡,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穿吗?因为现在天气还有点冷,而且太阳公公也没有出来,你看老师、小朋友都没有穿凉鞋。如果你现在就穿的话很容易感冒的,万一衡衡感冒了,那就要上医院打针了 那就又要花妈妈钱了对吗?”他回答的很好而且心情也又点舒畅了。然后我又问他,爸爸妈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对吗?他迟疑了一会儿对着我笑了笑,他妈妈看到此情景也放心地去上班了。我也为衡衡听懂了我的意思明白了我的道理而高兴。
案例分析:
现在家庭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家境也都比较富裕。又很多家长一味的宠着自己的孩子,把他们作为掌上明珠捧着,祖辈家长特别明显。所以现在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爱“美”心理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尽管这种心理是在特定情况下能起积极作用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会给幼儿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家长、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幼儿的爱“美”心理。采取正确、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幼儿,特别是对于那些非正常爱漂亮的孩子。幼儿爱“美”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可以从教师、家长和幼儿自身的特点来看。教师的夸奖很有可能促使幼儿爱“美”心理的动因,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判别能力不强,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当孩子提出物质要求时总是一味地满足孩子。没有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也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促使幼儿爱“美”心理的形成。有些幼儿自身爱“美”,教师、家长就要更加注意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这种心理,导致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此时,教师、家长怎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就起到关键的作用。
案例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所以早期教育重视发现、保护和引导他天性中固有的品质。”还指出:“只有家园联系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1、发展的趋势去关注孩子小步递进的过程,抓住 发展的寻常时刻,学会了解行为的发展意义。
在幼儿园中我们要学会分析孩子行为的寻常时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智慧策略,以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应具有全面、正确的儿童发展的知识和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宜地把握儿童发展进程及其特点,努力支持和帮助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为每一个儿童的长远发展在早期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发展中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3、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
对幼儿来说家长最重要的不是对幼儿进行“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道德说教,而是帮助幼儿认清自己到底需要做什么,以及选择一种既能使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并接受自己的方式。
幼儿园教学叙事范文5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批被认为各方面都相当优秀的中国孩子被挑选出来,在节日里与外国孩子一起联欢,当外国孩子一片欢声笑语、狂呼大喊之时,人们发现中国的孩子不会欢呼,他们只是安静地坐着,全然没有那种狂喜欢畅的表情与神态!于是,有人便带着困惑感叹:中国的孩子居然不会欢呼!
这是一个故事吗?不,这是让每位教育者反思的导火线。古往今来,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孩子们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寻到最真的感悟,求得最全的发展。
记得有一次我组织幼儿开展社会活动,我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四幅画,联系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然后再分小组讨论:他们哪里做错了?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讲得头头是道。萱萱说:“小朋友在马路上玩球,汽车开得快,容易撞上去。”静静接着说,“即使来得及刹车,后面的车撞上去会造成几辆车一起撞上去的,妈妈说那是连环车祸。”我竖起大拇指夸奖她:“你真了不起,懂这么多呀!”她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我上次坐爸爸的车时,前面的车急刹车,害我们差点一头撞上去!”班里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我趁机问大家:“是呀!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多危险啊!自己受害不说,还可能危害到别人。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小朋友都不会这么做。但是,假如你碰到了这种情况又会怎么做呢?”辰辰立刻接口:“我会马上劝阻他!上次我看见姐姐在路上踢毽子,就喊她到院子里去踢。”我表扬他:“你做得真好!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这样的责任感。”讨论还在继续……
这时,我又把讨论引向生活:“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妨碍交通的不文明行为呢?”没想到,小家伙的话更多了,个个“大义灭亲”地把爸爸妈妈在平时乱闯红灯、横穿马路等行为都煞有其事地批评了一番。杨杨认真地说:“我爸爸送我来上学时就老是闯红灯!旁边的叔叔使劲按喇叭他都不听,还说这叫‘有眼光’!”“我来说!我来说!”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小脸涨得红红的,看来意见还真不少呢。文文的小脸红红的,激动地说:“我对爸爸说‘红灯停,绿灯行’,可爸爸却说,他这是和时间赛跑呢!”我趁机问小朋友:“假如你碰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做?”“那还用说?给他黄牌警告!屡教不改就不让他当我爸爸!”这时,我看见的是孩子们天真但是十分坚定的目光。毋庸置疑,这次讨论将绚丽的一笔写在了他们幼小的心中。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畅所欲言,我不由想起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我们的教育,的确应该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幼儿以生活,还幼儿以快乐,关注幼儿的整个生活世界,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考甘肃卫生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陕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264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85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16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445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东北林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二年级教育叙事范文五篇
三年级教学叙事范文五篇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范文五篇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范文五篇
二年级教育叙事范文五篇
三年级教学叙事范文五篇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范文五篇
高三基督山伯爵满分作文1000字左右五篇
专题片疫情大考中国答卷观后感范文五篇
高中苏东坡传读后感作文范文五篇
青岛工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915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2919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3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126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在宁夏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湖南高考排名57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213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84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31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753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15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491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9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87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85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江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贵州高考排名7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058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在云南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高中基督山伯爵读后感作文范文7篇
高中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范文五篇
观看疫情大考中国答卷思政课专题片有感五篇
高中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范文7篇
六年级被破坏的环境800字作文五篇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范文五篇
防灾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伤仲永说课稿范文五篇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范文
老师综合素质评语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老师评语范文五篇
三年级不懂就要问教案模板范文
三年级海滨小镇教案模板范文
四年级搭石教案范文
四年级蝙蝠和雷达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