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课文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知识点
一、作品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被称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五百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二、常识
芣苢:植物名称,即车前子,也称当道、牛舌草、车轮菜、蛤 蟆衣。全草和种子皆可入药。三国时期陆玑曰其叶可鬻作茹。北宋苏颂说它“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五月五日采,阴干。今人五月采苗,七月、八月采实”,“然今人不复有啖者,其子入药最多”。
三、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大家一起采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芣苢已经有了哎。
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把它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把它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把它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把它掖进怀。
四、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芣苢》教案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对《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其表现手法了解很少,这需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去努力改变。
【素养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诵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3.概括诗歌的主旨,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用语言为我们描绘的美妙意境,从小便萦绕在我们心头,培育着我们的民族心,文化根。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朴素而浪漫的时代,一起感悟这首《芣苢》诗歌。
二、文化常识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2.《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1)体例?
风:土风、民谣。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
雅:宫廷乐歌。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二雅”。?
颂:祭祀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2)表现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叙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起兴、发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解题?
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朗读之,初识《诗经》
1.听朗诵,划分节奏,标划重音?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自由朗读,感悟情感?
(二)细想之,理解意思
1.这首诗讲了什么意思呢?首先要理解这些字。(边说边展示:采、有、掇、持、袺、撷)请大家先看第二章里的两个字,“掇”和“持”,谁来说?
明确:只看注释还不能充分领略到汉字的奥秘,有时需要我们追根溯源学汉字。“掇”右边有四个“又”字。(出示“又”的古字)在古代,“又”字指的是手。从字形上看,“掇”字包含这么多手,指很多手在不停地拾取。?
“掇”是一个一个地摘,而“持”是一把一把地摘。??
“捋”指从茎上成把成把地向下抹东西。
2.再看“袺”,同学们又有什么发现?
明确:都是衣字旁。“袺”加个“页”就是“撷”,而且“页”是繁体字。这两个字与衣服有关。当时老百姓的衣服是这样的。上衣长到膝盖,腰间有腰带,类似现在人穿的风衣款式。这两个字意思也接近。(请同学用动作演示一下“袺”和“撷?”)就是提起衣襟装起来,扎起衣襟兜回来。字的意思都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就好懂了。自己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别忘了借助下面的注释。?
3.翻译。?
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持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4.这首诗最独特的地方就是“重章叠句”中仅仅换了六个字。这六个字究竟妙在哪里呢??
明确:这六个字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把姑娘们采摘的动作形象地写了出来。这六个字的顺序是不能换的。而且,诗歌相似的结构,反复再现了姑娘们采芣苢时的动作和欢快的心情。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情景的推进来写的。《芣苢》是一首劳动的歌谣。姑娘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颗颗“掇之”,一把把“持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撷之”,这一个完整的采摘过程,就是通过这六个动词体现出来的。?
(三)涵泳之,揣摩意境?
1.这首诗虽短,却很动人,我们还可以读得更有味道。怎么读呢?清代学者方玉润先生教我们这样读—(课件出示: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反复品味。在平心静气、反复品味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明确:风和日丽中,三三两两的美丽姑娘行走在田野间,看到满山遍野的芣苢绿得鲜亮,她们喊着:“咱们一起采芣苢吧!”一开始,姑娘们是一颗颗掇之,芣苢太多了,姑娘们兴致勃勃,一把把持之,手提衣襟袺之,扎起衣襟撷之,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对歌,清亮的歌声在田野里飘荡。
读诗,要“平心静气”“反复涵泳”;读诗,也要“抓紧节奏”“用心揣摩”,这样才能听到美妙的声音,看到生动的场面,这才是真正的会读诗。你们看,风和日丽中,三三两两的女子行走在田野间,看到满山遍野的芣苢,情不自禁地吟起来。????
2.?现在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姑娘们采摘时的场景和心情,你会用哪个字?说说理由。????
明确:
“欢”,采摘的过程是欢快的,采摘的场面是欢乐的。?
“喜”,整首诗传递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
“乐”,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快乐地劳动。?
(四)学吟之,感受意韵?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诗的源头是歌谣。姑娘们一边采着野菜,一边唱着歌谣。怎样读出其中的味道呢?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刚才所做的动作集体起立,边朗读诗歌边做动作,深化对诗句涵义理解,齐声朗读,读出热闹,读出欢快?
四、文本研究,对比阅读
任务活动:《十亩之间》与《芣苢》在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明确:?
①呈现诗经时代女子劳动场面的窗口???
《芣苢》写的是周地妇女在风和日丽的夏秋之季外出采集芣苢的场景。芣苢,即车前子,在各地方言中又称车轮菜、车前草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可食用,实可作药,有清热、明目、止泻、祛痰之效。整首诗直接用首句重复的手法,大量突出妇女们在采集芣苢时的动作,让人透过那些既简单又丰富且步步递进的动作,来看出劳动的紧张、热烈与心情的欣喜、欢快。???
《十亩之间》妇女们的采桑劳动似将结束,在疲劳与满足之中,自有一种悠闲与宽缓的闲情。当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后,她们以平静而满足的心情呼唤同伴回家作息。在桑林中,她们闲闲地归还,在桑林外的田野上,她们背篓携筐,迟缓地消逝在田野的深处,留给我们后代读诗者一个闲淡的背影。?
②省略与留白的典范???
《芣苢》一诗,省略了时间、地点、人物,甚至省略了劳动者除了手之外的其他部分,而只突出了采集劳动中手的丰富动作,但就是这一系列丰富、准确、互为关联的动作,为我们还原了一个诗经时代的劳动场景,同时把我们的思绪自由地引向了奇妙之境。???
《十亩之间》虽有人物,但没有明显的动作,没有具体的活动,只突出了一种宽闲而迟缓的情状,以及一种归还家园的向往与抒情。但就这寥寥四句虽无关具体的哼唱,却勾画出一个阔大的情感的存在,两情相悦者在其间自有天地,得大欢喜。?
五、体悟劳动,做*的劳动者
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明确:在新的时代,劳动的领域愈发宽广。袁隆平辛勤育种,张秉贵热心服务群众,钟扬探求生命的边界,这些都是劳动者杰出的代表。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作为*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六、感悟劳动,从我做起?
写作练习: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考甘肃卫生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陕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264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85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16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445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东北林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高一劝学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师说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登高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短歌行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劝学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师说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登高教学教案范文
高三基督山伯爵满分作文1000字左右五篇
专题片疫情大考中国答卷观后感范文五篇
高中苏东坡传读后感作文范文五篇
青岛工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915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2919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3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126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在宁夏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湖南高考排名57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213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84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31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753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15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491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9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87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85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江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贵州高考排名7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058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在云南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高中基督山伯爵读后感作文范文7篇
高中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范文五篇
观看疫情大考中国答卷思政课专题片有感五篇
高中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800字范文7篇
六年级被破坏的环境800字作文五篇
高一短歌行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哦,香雪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百合花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致云雀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红烛教学教案范文
高一沁园春·长沙教学教案范文
传统文化教学教案五篇
初中政治教学教案五篇
体育跳远教学教案五篇
体育田径教学教案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