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霉变情况调查报告

阿林老师

东北地区玉米霉变情况调查报告

  2016年12月9日至14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对东北地区当年收储的玉米果穗和籽粒霉变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本次调研覆盖15个试验站75个示范县(农场)的1348个农户(合作社),调研内容包括:种植品种、播期、生育期、当地活动积温、收获方式、贮藏方式、当前籽粒含水量、果穗和籽粒霉变率、危害等级等9个指标,共获得有效调查样本1287个,其中,黑龙江省442个,代表面积57441.6亩;吉林省421个,代表面积16321.7亩;辽宁省215个,代表面积4520亩;内蒙古209个,代表面积8729亩。调研结果如下:

  一、数据结果与分析

  1.玉米品种庞杂,越区种植现象仍较为严重

  1287个有效样本中品种名称十分庞杂,达数百个之多,同一地点产量差距较大。许多品种所需积温超过或接近当地活动积温。此种现象在黑龙江省比较普遍,在吉林省也有发生。如鑫鑫1号是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品种,现已在该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的克山县种植;吉林省辉南县当地全年活动积温仅2750℃,但不少农户选择种植了需有效积温2800℃的天农九号品种。

  2.播种期适宜,收获期南北差异大

  辽宁、吉林、内蒙古和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播种期基本在4月下旬,少数在5月初;黑龙江省第二、三、四积温带播种期在5月上旬至5月中旬,均在适宜播期范围。辽宁省收获期最早,是9月下旬,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是11月中旬,为最晚,其他地区大多集中在10月上中旬。生育期(播种至成熟)最短104天,最长155天,其他品种生育期大多在120~130天,总体生育期偏长,很多品种成熟期已接近初霜期甚至在初霜期仍未达到完熟。

  3.穗收与粒收并存,贮藏方式多样

  收获方式以机械收获果穗为主,有119户采取机械收籽粒,占调查总数的9.2%,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其他地区大都采用机械收获果穗,极少数是人工收获。贮藏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露天堆放、简易棚、苞米站子、标准化贮藏设施和烘干贮藏。后两者共469户,占调查总数的36.4%,其中黑龙江省烘干贮藏的农户(合作社)有55户,占该省调查农户的12.4%;有简易贮藏设施最多的是吉林省,共254户,占该省调查农户的60.3%;辽宁省多种方式并存,而内蒙古多为露天堆放。

  4.当前玉米籽粒含水量普遍较高,黑吉两省尤为突出

  以亩单位作为加权平均基数,当前东北三省一区调查样本的玉米籽粒含水量加权平均为27.9%(图1)。有简易贮藏设施的籽粒含水量加权平均为29.2%;没有简易贮藏设施的为27.1%。黑龙江籽粒含水量最高为30.0%,依次为吉林25.9%,辽宁23.3%,内蒙古19.5%。内蒙古秋冬季风大少雨,有利玉米籽粒降低含水量。

  图1 当前东北四省区玉米籽粒含水量情况(截至2016年12月14日)

  5.霉变率总体较高,吉林高于其他省区

  90%以上调查样本将穗腐率和籽粒霉变率混合调查,因此,只能以亩单位作为加权平均基数计算霉变率,东北三省一区调查样本的加权平均霉变率为0.73%(图2)。

  图2 东北四省区加权平均玉米籽粒霉变率情况(截至2016年12月14日)

  吉林省籽粒霉变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1)秋季降温慢于黑龙江省,较高的温度导致籽粒霉变;(2)今年秋季多雨,收获前田间玉米穗腐病发生较为严重;(3)籽粒含水量明显高于辽宁和内蒙古两省(区),导致储藏期霉变的可能性增大。黑龙江省籽粒含水量较高,但霉变率较低,主要是因为12.4%农户采取烘干措施,减少了霉变的发生。

  有简易贮藏设施的霉变率加权平均为0.74%,而没有简易设施的为0.73%,二者之间霉变率没有明显差异,这与籽粒含水量的偏差情况类似。内蒙古没有简易设施贮藏,均为露天堆放,但霉变率较低,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内蒙古地区秋冬季空气湿度较吉林省低;二是吉林省调查的19个示范县2016年平均活动积温2955℃,而内蒙古调查的10个示范县平均活动积温3202℃,比吉林高247℃;三是内蒙古70%以上玉米面积采取覆膜栽培,成熟期明显早于吉林;但两地主栽品种所需活动积温相近,这就造成收获时吉林省玉米籽粒含水量及霉变率明显高于内蒙古。

  二、建议与对策

  当前多数玉米品种不适宜机械收获籽粒,强行机收籽粒不但破碎损率高,若没有现代烘干和储藏设施,容易造成霉变率上升。因此,农业管理部门要密切监测玉米籽粒的.含水量和霉变率,指导农户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加强品种管理,避免越区种植。建议农户选择低于当地活动积温200℃以上的较早熟品种,种子管理部门应对种子经销商和种业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和规范化管理。

  2.鼓励收储企业加快收购合格待售玉米。国家应通过各项政策,支持收储企业加快收购合格玉米。同时,建议农户人工挑捡出霉变果穗,减少玉米继续霉变的损失;对冬季降雪频繁地区露天堆放的玉米尽量采取遮盖措施,避免积雪加重露天堆放玉米霉变的发生。今后,各地在发展机械收获籽粒技术的同时,应及时投资建设玉米脱粒和现代烘干贮藏设施。

  3.选育早熟、耐密、抗逆品种。导致玉米霉变的首要因素是目前生产种植的大多数品种生育期偏长,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破碎严重;其次是品种抗虫性较差,苞叶、果穗和籽粒被啃食后导致烂粒,进而引起籽粒霉变;第三是品种苞叶偏短遭遇生育后期多雨水,果穗易进水导致霉变;第四是品种不抗穗腐病。今后要把选育早熟、耐密品种放在首位,给玉米后期站秆脱水留足时间;其次要考虑果穗苞叶长度,目前短苞叶品种以美国种质为主,一旦遇到异常气候,苞叶变得更短,雨水容易进入果穗,导致霉菌滋生。因此在利用美国种质的同时须加入本地种质,以提高品种的抗逆性;第三在机收籽粒情况下尤其要注意提高品种的抗穗腐病能力;第四要兼顾到品种穗期的抗虫能力。

  4. 改进储粮方式。推广标准化储藏和烘干后储粮方式,引导农户储粮由露天堆放改为科学储藏。建立收储粮监测预警机制。通过气象信息综合分析、成熟期调研、预判和测定籽粒含水率,对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及收粮储粮企业提前发布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