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

阿林老师

  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1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三、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四、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五、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六、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调查发现集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2

  在办学6年多来,随着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截止20xx年3月,在校幼儿(小学生)353名,留守儿童288名,占学生总数的81.%,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以下就称“我校”)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该校留守儿童基本概况:

  XXX是XX省内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市州,XX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我校地处革命老区东瀼口镇二淌垭,服务范围以东瀼口镇、溪丘湾乡为主,辐射巴东江北沿渡河、官渡口两乡镇,是集老、少、穷、库、山于一体的贫困地区。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仍然处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的现实,很多人为了改变现状,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代同堂家庭,年轻人外出打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亲戚来照顾或者干脆送到我校校托管,这就是我校留守儿童的来源。

  在我校留守儿童中,79%的孩子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或不良习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也正是这个群体,为我们课题实验提供了难得的教育资源和实验资源。

  该校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我们对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占留守儿童53%。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学习懒散,喜欢惹是生非,规则意识特差。

  二是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占留守儿童35%。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孩子发展,引导孩子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三是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占留守儿童12%。

  在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

  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据调查的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低段的学生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但到了高段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我们调查中发现,四年级以上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

  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5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学习动机模糊。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

  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该校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

  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些都是他们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更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4、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网络游戏、色情影像等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当成白的,把对的当成错的,进而使他们在自己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抽烟酗酒好爽,奇装异服好酷,哥们义气拔刀相助是英雄,谈情说爱老婆老公成必须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

  调查中,我们通过电话交流和家访发现:社会因素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歧视农民工子弟。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弟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对策分析:

  从我们课题组实验,特别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提出“”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建议,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机制,使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受教育权益。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不要文件上写的“同等”,实际操作中人为地制造各种障碍。享受均衡的现代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包括农村孩子应有的权力,也是我国政府的总体教育目标。要限度地降低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学的门槛,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接受同等教育的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2、以民间组织为依托,培养和扶持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

  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利用社会优质资源优势,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成长服务。我们通过课题实验,创办的留守儿童亲情之家,解决了部分留守儿童教育、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

  3、动员全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千万不能搞一股风,每到六一或者春节做做样子,也不能把留守儿童工作甩给关工委、团委、妇联和工会,这些组织的力量很薄弱,没有政府的长期行为是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建立以县乡人民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责任制刻不容缓。县乡政府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基层政府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4、营造氛围,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这些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特别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在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的同时,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5、坚持全面发展观,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这就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时下,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精准扶贫如火如荼,贫困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区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从未盼到过大领导的现场办公,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有增无减。

  因此,落实党中央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锦上添花固然重要,雪中送炭更有必要。不仅要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要切切实实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3

  大学校园是我们求学求知的乐园,是为我们今后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的备战地。但作为当代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却已为时代发展所不容。我们有必要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基层,了解风土人情、生活状况、民情民意,以求对社会现实及基本国情有更具体的更直观的感受与理解,这也对我们成长成才大有裨益。为响应学校与系部的号召,在老师的提倡与引导之下,我利用暑假假期深入山区农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生活状况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调查,对调查情况做一些介绍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同时谈谈我的个人心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为了生计进入城市打工,因为他们受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到城市就学。所以在我国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我与一些同学一道,在7月上中旬来到了湖南省吉首市凤凰县腊尔山镇的部分行政村以及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正大乡塘边村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对这些地方的整体面貌进行了一些了解。我个人重点关注了当地留守儿童的一些情况,主要是教育与生活方面。

  一、教育方面

  (一)学校教育情况

  湖南凤凰县腊尔山镇属于丘陵低山地带,西与贵州省接壤,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自然原因,当地与外界相对闭塞,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据了解,这些地方的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输入地为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在地理上与本地相距较远,留下老人孩子在家,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当地大多数家庭都有3~5个孩子,故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及生活问题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地学校数量不多,且许多是由外面援建的,校舍、物资等方面的很陈旧落后。

  (1)学费负担:根据我国的法律、政策,小学教育阶段是免收学杂费的。我在一条公路上看到一张“板拉学校”的“代收费”收取公示,其中一、二年级一学期85元,三年级105元,四年级100元,五年级114元,六年级103元。按照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这种费用负担应该还是可以承受的,但考虑到每个家庭孩子的数量,很多家长仍会感觉到极大的经济压力。

  (2)上课情况:在凤凰县腊尔山镇流滚村民建学校设有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开设一个班,每个班的人数为20到50不等。据校长介绍,这在当地小学的规模算是比较大的了。另外,有些学生因为上学路途遥远,往往要翻山越岭,所以碰上恶劣的天气,很多学生就无法或者不愿去学校上课,甚至有些顽皮的学生经常无故旷课,这就导致实际上课人数的相对不确定性,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无法面面俱到。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设置了语文、数学、品德、音乐、体育等课程。在山都村山斗小学,一共才几十名学生,就有两间教室。

  (3)师资力量:民建学校只有几个老师,主要靠校长负责日常事务,同时还要负责几个年级的课程。在每年暑期,在湘西大部分地区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支教团,给这些小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但这毕竟不是长久的解决之道。民建学校由社会捐建了一间图书室,叫“远方图书室”,但据我的实地查看可以发现,这间图书室基本成了摆设,因为里面布满灰尘。我认为这首先是因为里面的图书并不丰富,对孩子不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再者这里的许多孩子都没有培养阅读的爱好与习惯,课外时间极少用于阅读。师资薄弱是困扰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各方都应予以足够的关注与帮助。

  (4)安全教育:民建学校的教室墙壁上虽然贴着“不准下河游泳”、“不准下课窜马路”之类的“六不准”行为守则,但我在调查期间经常看到学生坐在教学楼二楼的走廊栏杆上,甚至还有学生从二楼爬到旁边一楼的屋顶上,其间身体直接悬在半空中,看得我出一身冷汗。学生中午下河游泳也是常有的事。根据上述情况,我认为学校的安全教育虽然表面上有,但落实起来难度相当大,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理念也没有上升到足够的高度。

  (二)家庭教育情况

  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尤其在孩子的幼年阶段,家庭教育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因为它属于孩子培养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与成长。遗憾的是,在我的走访与调查中,我发现这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状态。我总结了几点原因:第一,由于大多数孩子属于留守儿童,父母都出门打工,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就基本无从谈起;第二,农村劳动力外流,留守的老人由于繁忙的劳作,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第三,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到位,很多家庭有多名孩子,导致一些家庭对孩子“不在意”;第四,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改变“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妥当”的想法,观念比较落后。

  二、生活方面

  (一)衣食住行。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状况直接体现和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与长远发展。山区孩子在衣食住行方面是怎样的现实情况呢?我主要在贵州铜仁松桃县个别地区对此做了一些访问与了解。

  在服饰穿着方面,虽然当地有很多少数民族,随处可见一座座苗寨坐落在山脚,但很难见到身着民族服饰的人。我问一个小学高年级的苗寨同学她们是否经常穿着苗服,她的回答是:“家里有苗服,但我们几乎从来不穿。”伴随着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这里的服饰风格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但孩子们所着服饰大都比较陈旧而且数量有限,并且社会捐助的衣物也不在少数。日常饮食方面,这里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首先由于风俗习惯,这里是一日双餐,第一餐上午九点,第二餐下午六点。留守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对食物的需求应当是比较大的,所以我看到很多小学生中午会带一点干粮到学校吃。另外还得考虑营养搭配的问题。我在贵州松桃县正大乡塘边村的一户马姓苗家进行了一天的生活体验,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做的是不够的。当地人热情好客,所以在接待我们的时候会做一些鸡蛋、肉食,但是据我了解,平时餐桌上是见不到这些的。在吃饭的时候,家里的小孩也从不拣荤的吃,以示对于客人的尊敬。现全国都在下力气解决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餐桌问题”,这的确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有待深入和广泛。除了吃饭之外,饮水也存在许多弊病。那边的山区饮用水都是直接从井里打出引用,虽然当地环境保护比较好,水质也不错,但饮用水没有经过任何消毒措施,有害物质、微生物都没有被消灭,这对健康无疑是一大隐患。

  第三就是家庭住所的条件。我所走访的苗寨大都年久失修显得相当陈旧,家庭卫生状况也不好。当地的厕所普遍由两块长木板搭建,旁边为牛栏、猪舍,蚊虫叮咬厉害,卫生状况极差。最后是出行问题。当地几乎见不到硬化路面,大多为崎岖的小山路,尤其在我所调研的这一块,连摩托都走不了,故没有交通工具一说。孩子上学都要经过一两个小时的山路行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娱乐活动。

  身处湘黔边境的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跟城市孩子们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童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玩具上。我在那里的小学看到很多孩子在课余的时候在玩滚铁环游戏。在富裕一点的农村,类似这些“土玩具”也几乎绝迹了,我小时候就玩过这些,但现在,也只有在这些落后的地方才能看到。我不是说这样的玩耍方式不好,我想说明的是,从这一方面来看这里的孩子课余活动是很单调的。所以,很多孩子去水边钓鱼捉螃蟹、甚至下水游泳。我们志愿者给腊尔山民建学校的小朋友带去了一些毽子、跳绳之类的活动器材,孩子们拿到后都玩得起劲。

  (三)社会交往。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以每个人都有与之相关的社会联系。而形成这一联系体的途径就是与周围的人、与其他各种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害羞,不善于表达、倾诉,容易形成自卑、自闭的心理。我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倒是与之前的印象有一些小的出入。我接触到的孩子,很多其实是很大胆很开朗的,反应快,说话也大方。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我去的地方每年都会有许多外面来的爱心人士、支教志愿者,所以他们对于我的到来并没有什么陌生的感觉。但也不尽然,部分孩子还是表现的很羞怯的。另外了解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就是,这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开始配置了手机,到初中就基本普及了。这是在外谋生的父母与孩子保持联系的方式,也是他们感情寄托的重要途径。所以总的来说,虽然与外界交流的频繁扩大了山区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但这还是不够的,比如与家人感情交流的偏少、交往人群单一等等。

  以上就是我暑期调研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由于时间、资金及经验、水平的限制,很多方面都做得不足,但仍然是有所收获的。

  据国家统计局估计,20xx年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有1000万人左右,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数字也大有逐年增加之势。据全国妇联统计,20xx年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据调查,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省份的农村留守幼儿数量都超过100万。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从我所做的小调查来看就可见一斑。这一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学者、舆论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关注基层,了解社会状况,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生活状况的调查活动,让我对社会基层、贫困地区的面貌有了最直观最细致的认识,这是在学校无法达到的。调研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与感动,也让我个人更加坚强和成熟。我也将持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这一社会问题,进一步深化认识。总之,这次调研虽然不能得出重大成果,但仍让我获益匪浅,可谓意义重大。

  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4

  金秋九月,我们从大二步入大三,从稚嫩走向成熟。成长的路上虽然艰辛却不孤单——九月学校组织全班同学集体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大家共同成长的见证。我们86个同学分成了10个小组,走访了田东县2个镇的近100个村,走访交流上万人次,调查问卷达千份,收获颇丰。每个人也都从这次的活动中了解到中国内陆西部地区农村的现状,展现了新的世界、打开了新的思路,受益匪浅。

  一、关键词解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改革开放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20年间,青壮年农民大规模进城打工、经商,强烈地冲击着我国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存方式。

  但由于受收入、户籍、住房、教育等约束,打工农民要携家带口在城市立足并非易事。所以,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家人留在农村,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庞大“留守群体”,人称“386199部队”。

  按照官方解释,“留守群体”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妇女与老人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人员。

  由此可见,留守人员产生的原因是农村人口的流动,而其中最主要在于农民进城务工。因此,留守人员的留守地多为农村,特别是农民工规模庞大的内陆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由于留守人员包括三个部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及留守老人,因此“386199部分”就不难理解了——“38”指三月八日妇女节,代表留守妇女,“61”指六月一日儿童节,代表留守儿童,“99”指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代表的是留守老人。

  二、现象呈现

  引发我对于这个话题探讨的,主要还是我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广西田东的亲眼见到、亲耳听闻的各种情况。

  在走访当地居民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青壮力都不在家,留在家的多为老人及孩子,或者就是负责照顾孩子或者耕作的妇人。开始我的想法还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表层:留在家的这些人,要么年老眼花,要么稚龄待哺,要么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不懂普通话或不识字,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后来经过仔细思量以及询问交流才了解到,农村的土地或者承包出去,或者自家耕种,无论哪种,耕作者多为妇女或老人。而年轻的劳力,不止男人、还包括年轻的妇女,大多出外打工或经商,极少在家耕作。白天的农村空空落落的,除了鸡犬相闻,一般听不太到人声。与此同时,村民们也是多有抱怨。光光种地不够家里的各种开销,必须要出去打工才能真正的养家糊口,甚至需要年轻的夫妻两个人一起在外打工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才能让孩子上好的学校、让家里盖上新房子。而了解所知,也确实只有那些在外经商或打工做得比较好的才能把家中的房子翻修一新,而能有能力盖房子的几家人也被周围的村民羡慕得眼红。而这修房的几万元在城市里的人看来不值一提,便是东部地区的农村也多有这份能力而有余的了,但在这里,中国的西部农村,却是极为光耀门楣的大事件了。

  我国农村俨然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转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男工女耕”的经济模式。

  除此之外,留守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也确实有相当的媒体报道及网络宣传,其中不乏各类数据及真人事例,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涉及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各类生活报道、情感访谈、甚至是犯罪案件的报道也是数不胜数。

  三、背景解读

  (一)农村留守——与“城市留守”相对应

  城市或者农村,都是人们聚居的地区,但二者的不同在于,城市是物质经济的繁荣区,是更高级的生存模式,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利于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由此,城市形成了集聚效应,在经济、文化、人才、交通、政治等方方面面产生吸引力,向城市集聚,使得城市的发展不断良性循环下去。

  因此,随着改革开放下的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界限愈加分明,城市对人的吸引力也愈加明显。无论是想在城市中干一番事业、闯一番天地,还是想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条件,或者只是想在城市多赚一些钱、多找一份工,无论年轻人或是上了年纪的人,都不免向城市进军,在城市安家。

  但是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不仅意味着其工资水平的高标准,也意味着其物价水平的高标准。高昂的生存成本并不是外来务工人员能负担得起的,因此并不方便带上没有劳动能力的妇孺之辈一起生活,于是,他们就被留在了农村,成为农村的留守人员。

  与此同时,城市也是有相类似的人群,比如城市的“空巢老人”。顾名思义,空巢老人是指子女离家、家中除自己外无其他人的老人。他们作为“城市的留守人员”,与“农村留守人员”的不同点在于:一是城市的空巢老人经济方面较为稳定,不说城市老人许多都有退休工资可以领取,就是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落实的也会更为全面,在城市人良好的'经济条件与发展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支持下,社区、政府、媒体的帮助也会更多,从而大大减少城市空巢老人的经济担忧。二是城市的空巢老人的精神方面更有倚赖,城市相对农村来说文体休闲方面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都要完备得多,社区花园、城市公园、小区内的老年人休闲中心等都是好去处,广场舞、太极拳、象棋桌等都是好玩法。

  (二)西部地区留守——与“东部沿海地区留守”相对应

  我国幅员辽阔,因此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较大的差异。同样是第一产业,由于地势、水源、气候等的差异,西部地区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而东部地区更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在人文环境方面,由于人口以及交通灯条件的差异,东部轻工业和第三产业较发达,西部则偏重工业和第二产业。而自然资源的差异也导致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开展。总的来说,东部沿海地区更多属于开放型经济,西部内陆地区则多属于传统型经济。

  可以想见,西部内陆地区的农村贫困现象会更显著,农村人口流失现象也更严重,因此产生的农村留守群体现象当然会更多。而正因为东部比起西部地区更加发和优越,我国现在西部人口东迁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其中不乏大量城市中有经济实力的群众,更有许多西部农村向东部城市务工的农民。而在东部,由于整体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群体的经济实力有保障,即便是东部的农村地区,也不乏生活优越者;退一步说,即便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年老者在家务农,但是子女仍可以每天回家居住,而不用向西部年轻人一般长时间远离家乡、远离亲人。

  (三)中国的土地政策与现状——今昔对应

  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国家的科技政策支持使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但是,从总体上看,不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或是落后的西部地区,农业的基础还很薄弱。

  毕竟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男耕女织无法自给自足,更无法满足诸如教育医疗等各类价值不菲的现代化需求。况且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脆弱而低产,虽农业税减免等各类惠农政策出台,却也无法改变精耕细作的农业的低产出、农民世代贫苦的情况,更不要说这种小农经济一遇灾荒或恶劣气候就会彻底崩溃、脆弱不堪。

  基础设施达不到抗御自然灾害的水平,而人口多、需求大、压力大、技术有限,加上气候条件的不确定和恶劣性,使得保持粮食增产和扩大播种面积受到制约。此外,人少地多使得农村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少,导致消费力不足,也影响了其他产业和经济生活多方面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国家的政策是鼓励农业发展,但个人耕种实在难以获利。集约型的农业进行大规模化的投资农业无疑是的农业发展方式,但这恰恰排除了农村中传统的“单打独斗式”的耕种模式,对于小本甚至无本的农民来说并无适用之处。

  四、问题条陈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的问题就是成长的问题。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都会强调父母双方作为一柔一刚的存在,在孩子的成长以及人格的塑造上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别说父母陪伴成长,哪怕是见上父母一面都难于上青天。长期打工在外的父母将孩子们托付给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们,甚至有些时候是将年纪小一些的弟弟妹妹交给日渐长大的哥哥姐姐们照看,在他们成长的轨道中父母的角色虽存在却始终缺失着。而年老的爷爷奶奶不要说言传身教、教化育人了,他们虽有心,但单就是因为自身身体方面的原因,在大多数时候可能在生活方面都无力完全照看好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成长中的他们,每一步都要靠自己走出来。

  对于留守妇女来说,的问题就是精神生活的空虚。她们每天起早贪黑,要去自家的田地里耕作,做本该是男人做的体力活;有的要外出做点走街串巷的小本买卖,以维持生计。但同时,她们还要兼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做饭洗衣,该干的活儿一样也少不了。家中经济的负担、生活的劳累、抚养孩子老人的艰辛,都由自己一个人默默承担,而本该是站在自己前方、给自己倚靠的丈夫却不在身边,没有支持、没有认可、没有安慰。即使知道丈夫是为了这个家才外出务工,但身兼数职、将所有的事都自己扛,同样身为弱势群体的脆弱的女人,怎能数年如一日的承受,她们的心里必定是不好过的。

  对于留守老人来说,的问题是晚年却不安逸。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无论是体力或是智力都会受到影响,这时的选择应该是安享晚年、颐养天年,而农村的留守老人却依旧劳心劳力。他们不仅要为家中的生计出力,下田耕作或者外出摆摊,还要担忧自己照看下的孙儿的成长,有没有哪里伤着了、哪时病着了、有没有被别家的孩子欺负了,等等。而同时,自己生活的条件可能并不好、自己的病也不舍得看、好饭好菜也要留给孙儿们吃,日子只有比从前更劳累,并无安逸可享。

  总而言之,无论是留守儿童也好、留守妇女也好、留守老人也好,由于他们群体性的弱势性,导致他们成为多数案件的受害者或利益被侵犯者。同时,又由于他们的心灵世界孤寂、精神层面空旷,找不到情感的寄托或倾诉的对象,更没有帮助和指导的“老师”,一定程度上情感扭曲,有的最终成为侵犯他人利益的人。因此,他们是弱势群体、是边缘化的群体,也是易走极端的群体。

  而除此之外,留守群体还带了一些共同的问题。如治安问题,留守的皆为老弱妇孺,没有自救、自卫或者反抗能力,极易受到伤害,妇女儿童被猥亵、拐卖、老人被诈骗抢劫伤害的案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如经济问题,留守在农村的人员劳动力低下,基本指望外出务工者寄回家中的钱用作开销,但生活中的花费远不止这些,他们仍需要为家中的经济状况担忧和出力。如医疗问题,在农村医疗等本就不够完善,人们也不够重视,有病有灾的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甚至因为费用昂贵而无力治疗。如精神问题,他们的精神空虚、心智弱化,极易被骗或被误导,引发违法犯罪问题或成为其受众。如教育问题,留守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低下,难以在子女学习或做人方面给予帮助,甚至因为农村中种种陋习或其他原因,孩子无法得到教育,等等。

  五、尝试解决

  (一)城市和农村的距离

  要缩小农村和城市的距离,要做到两方面的统筹。

  一方面,要认真落实*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加快农村的发展与规划。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新农村是指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但是,建设*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反哺之义也不止于增加农民收入。五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另一方面,要从城市着手,综合考量城市的接纳能力,完善城市的接纳政策。城市有其独有的魅力,20xx上海世博会也宣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因此前往城市发展的理念是无可厚非的,城市不应该将非城镇人口排斥在城市之外。但是,在接纳外来人口的时候,一定要调查统筹城市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城市的接纳能力,虽不排斥但也不能容纳过多、使城市负荷过重。因此,对外来人口还应做好完备的接纳政策。

  (二)西部与东部的距离

  要缩小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优化东西部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均衡东西部的发展。西部地区偏重重工业和第二产业,传统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东部地区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经济形式开放而多样化。要通过优化调整各自的产业结构加快当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要综合考虑东西部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相互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在优化产业的同时,注重东西部生活质量的优化与均衡。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经济、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工资与物价等涉及民生的事项不能放任市场,政府也应作出适当适时的调整。在教育方面,加强东西部高等教育学校的建设,均衡发展各地教育教学,发展特色的大学本科、专科或研究生教育,尽量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协调。对于医疗和交通的发展,要通过大城市、中心城市辐射发展周边卫星城镇的形式,使东西部各大小区域都能有便利民生的医疗和交通。

  六、总结

  综观古今中外,农村问题并不是中国或中国西部地区的独有现象,而是全球自始就存在的。农村会存在农村的问题,正如城市也有城市的问题一样。总之,农村问题避无可避,也毋须避开,迎头解决才是正理。

  另一方面,我对于将农村转型或发展成城市的说法并不认同。农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对于城市和社会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能强行把农村全部变为城市,就像不能把所有的城市都变成北上广这类的经济发展模板城市一样,而应该保持原有的农村特色、各地不同的农村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