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黄飞老师

2016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随着*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农村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农民经济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但在人们感受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喜悦的时候,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应运而生,由于长期受到忽视,农村环境问题越发明显,令人堪忧。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已经危及到农民的生存问题,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疾病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这些问题种种有悖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据我的调查,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和生活污染,其中农业畜禽养殖和生活垃圾是目前造成我所在的城市周边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二分之一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对于很多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农村的环境问题。为了进一步宣传党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有关政策,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了解农村环境现状,发现农村环境问题,更好的改善农村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我个人,针对我村环保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村进行走访式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口头叙述和观察方式展开。随机访问40人,获得较客观真实的原始材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村的`环境问题

  1、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我家在xxxxxx的一个村庄,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尤其是村头的养殖场。在这个养殖场中有两千多只家畜,畜禽粪便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许多小型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粪便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畜禽粪便经自然晾晒,臭气熏天,蚊蝇滋生。若有下雨天,水就沟内四处横流,以致地下水源遭受严重污染,这不仅造成村民饮水困难,而且给村民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这些已造成政府不投入巨资就无法治理的被动局面。

  2、农药、化肥污染问题

  为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全球每年有460多万吨化学农药被喷洒到自然环境中。农药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环境中的农药在气象条件及生物作用下,在各环境要素间循环,造成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极大扩散,致使全球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对大气造成污染。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在使用杀虫剂时,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或直接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近几年由于农药的使用在我村每年玉米上都有大量的蜗牛横行,这种现象又迫使农民使用更强的农药来提高产量。

  3、秸秆焚烧污染问题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好的,大部分人家不再用秸秆当柴火改用天然气,在田地中的秸秆就没有了作用,又碍于下季庄稼的生长,村民们就果断的将其焚烧,造成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4、生活污染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据我粗略计算村上每家两天产一袋垃圾,一共有200家左右30天就能把一个3米深10米宽15米长的坑填满。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也呈多样化的趋势,

  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村头的小河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经过雨水的洗礼以及太阳的照射发酵产生刺鼻的难闻气味。

  (二)对我村环境问题的分析

  1、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从走访中可以发现,对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程度:有1/10的人非常了解,有1/5的人表示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知识,,2/5的人表示不太了解,3/10的人没有概念;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在看新闻是,如果遇到有关环保方面的报到时,有极少的人会很认真的看、听,大部分人充耳不闻;对保护环境的认识程度:1/5的人认为是每一个人的事,自己也有一份责任,1/2的人表示是政府的事,1/5认为是环保人员,还有1/10的人不知道。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薄弱。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管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开展。

  3、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

  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4、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履行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和执法、专攻整治、环境投诉调处、环境宣传等工作中,乡镇环保机构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是健全环保监管组织体系,是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下移、向农村延伸的有效途径。二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将强化乡镇环境保护监控和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实施了面对面监管,增加了监管频次,弥补了监管空白,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三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能有效地提升对基

  层环境事故和环保纠纷的调处能力。一些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了及时调解,群众环境信访处理满意率增高,同时避免由于情况不掌握,与群众沟通不及时而使矛盾激化,引起群体性事件。四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会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环保部门为民服务的形象。很多基础性工作由乡镇环保机构完成,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了工作方便,提高了环保部门的服务和公众形象。五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在扩大环保宣传面,切实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有积极作用。

  5、治理模式不适

  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着技术、经济上的障碍。

  三、建议

  (一) 垃圾处理应列入村镇规划,在农村设立垃圾中转站 ,定时定点定人治理村头垃圾。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实行“户集、村收、镇(村)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在远离交通要道地点,设立临时垃圾箱、垃圾桶,配备专职的保洁员和专用垃圾车,定时、定点、集中清理。其次,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处理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要求,实行环卫设施有偿服务,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第三,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第四,推广先进、绿色农业科技,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大力推行农村沼气建设,既可消除部分垃圾,又可以解决生活用能,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收。第五,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回收利用。对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对各类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对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以减少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

  (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应该多派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到乡村去,给村民推广普及畜牧方面的知识,大力推广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和处理技术,对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三)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四)严格落实目标责任管理。 把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纳入乡镇(街道、开发区)政府责任目标,实行明确的目标责任管理制度。确保全村“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毁一棵树,不被国家卫星监控到一个火点”。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全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四、结束语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保护环境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政府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环境保护也取得了突破。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通过调查让我明白到树立起环村民的环保意识是重中之重。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