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风易俗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08年至2012年,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7917元, 实际增长率分别为8%、8.5%、10.9%、11.4%、10.7%。国家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集中体现为建设*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但与经济建设相比,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乡风和民俗方面,还存在着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协调的现象, 尤其
是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状况及其后果令人担忧。在许多农村地区,结婚费用不断攀升,动辄几十万元的“天价”娶妻成了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有些家庭甚至因婚致贫。如河北省邱县有结婚彩礼要“三斤”的说法。
为了客观、真实、具体地了解我国农村青年婚事消费状况,我就近深入家乡所在地,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证调研。
一、农村婚事消费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对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部分婚姻对象作了详细调查和访谈,发放/农村青年婚姻消费调查0问卷80份,收回68份。收回后,对问卷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借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今青年农民婚姻消费的一些特征。
表1 被调查人的文化教育情况
被调查人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之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偏低。这种现象是造成一些农村青年不正确的婚姻观念的原因之一。
表2.被调查男方彩礼花销情况
如表2所显示,彩礼是男方除了建房之外的最大花销,近七成的男方家庭会花去3-5万元的彩礼,少数人甚至花销5万元以上。
表3.被调查人新房及购置物品的花销情况
如表2所显示,彩礼是男方除了建房之外的最大花销,近七成的男方家庭会花去3-5万元的彩礼,少数人甚至花销5万元以上。
表4.被调查人婚庆花销的情况
调查显示,所有青年在结婚时都新建并装修了住房(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在城镇购房),添置了家电等生活用品,但也有11.8%的夫妻投资生产资料。
在表4中,我们发现办酒席几乎是农村青年结婚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都在十桌左右,多的能达到二十桌上下,每桌平均花销五百元左右。但也有少数年轻人选择在酒店办婚宴。另外还有三对夫妻选择集体婚礼,两对夫妻选择旅游结婚。
表5.被调查人结婚总花销的情况
被调查人数中,近一半农村青年结婚费用在8万元以上,还有十分之一者高达10万元以上。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近些年农村青年结婚消费高涨,已经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虽然大家都希望简办,但又习惯了相互攀比,导致花销都比较大。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有所萌芽,虽然很微小,却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二、畸形消费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农村青年结婚呈现出过度消费、畸形发展的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传统习俗等因素。
(一)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为结婚高消费提供了物质条件。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实施力度,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7917元,实际增长10.7%,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在农村,人们需要解决的不再是温饱问题, 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农民更愿意住大房子、买高档家具电器、办豪华婚礼, 不断提升的需求和欲望导致结婚费用不断增加。
(二)文化素质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是造成结婚消费过高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大部分农民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储备不足,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在婚事消费问题上,未能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婚姻家庭观念,缺乏合理、理性的消费意识。很多人对婚姻存在错误认识,将结婚视为一种“买卖”,女方父母为了得到补偿,通常会向男方索要大额彩礼。
(三)社会环境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人们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是城市人更加追求时尚、浪漫和排场,结婚费用普遍较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城务工人数不断增加, 导致包括城市文明和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青年。 受城市人结婚消费观念和形式的影响, 农村青年结婚的讲究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内部环境主要是本地的婚事消费状况。农村结婚消费攀比之风盛行。主要是很多农民要“面子”和从众心理强,尤其在农村这样的熟人社会更是如此。看到别人家娶媳妇办得很风光,为了“面子”,哪怕借钱,自己家娶媳妇也要按这个标准,可谓是“人前显贵,背后受罪”。由此可以看出,很多人结婚过度消费是“为了符合社会的共同价值规范以获得群体的认可和赞同,不被群体所排斥和鄙弃”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四)传统习俗
关于结婚,我国自古礼俗繁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西周起就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经过时代变迁,很多程序现在仍在沿用,只不过称谓有些变化。在农村,大部分人结婚还是遵循传统习俗和当地风俗,讲究各种程序和礼仪,觉得“讲究越多,婚礼越热闹,婚姻更圆满,人前才有面子”。如相亲仍被作为一种主要的择偶方式。从请媒人介绍、见面、交往、定婚、送彩礼到最后举办婚礼,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花销,而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花销数额越来越大,对普通的农民家庭而言,负担越来越重,苦不堪言。
三、引导合理消费,构建和谐的乡风文明体系
为满足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的需求,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在加强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理念。
(一)从新从简,引领婚事新风尚
社会管理要关注民生问题, 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环保、简约时尚、科学文明”,倡导合理、健康、节约的婚事消费观念。
首先,倡导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新的婚礼方式。现在农村举办婚礼,需要耗费全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父母为孩子操办婚礼会提前几个月筹划、安排,费劲心思,有的甚至还大病一场。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结婚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经济花销和体力消耗, 而且还避免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现象,有利于培育文明、健康、时尚的乡风。
其次,倡导“科技型”、“致富型”等新型嫁妆。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男方家的一些生活物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嫁妆的档次也在逐年提升。嫁妆不仅包括被褥、自行车、电器等生活用品,现在还出现了电动三轮车、高档家电、汽车等。这些物品提升了农村青年婚后的生活品质,但也助长了其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习气。因此,应该倡导“科技型”、“致富型”嫁妆,比如将电脑、书籍、机械、农用运输工具作为嫁妆或参加农用技术培训班等。这些形式的嫁妆,不仅新颖时尚,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致富本领。
(二)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的.本质是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多样的风俗习惯,在婚事方面更是如此。构建*新农村,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抛弃愚昧、迷信、铺张浪费的陋习,树立节俭的新风尚,营造崇尚科学、文明的新环境。
婚事风俗是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 为特定区域内群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或模式。 要想改变其中的一些陈规陋习,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必须充分发挥村委会的职能。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引导村民理性操办婚事, 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应该实现婚事习俗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首先,制定情理相容的村规民约。村委会可以成立专门的“红白事管委会”,征求村民意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订立关于婚事的村规民约,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隆重与简约相结合,消费与发展相结合。其次,必须充分发挥管理和宣传的作用。村委会要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奖惩一体,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运行机制。同时,村委会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来加大宣传力度。
(三)加强学习,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 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广大人民群众是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同样,社会管理创新也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扩大公民参与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前提。为了扭转农村结婚消费畸形发展的态势,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关键点就在于村民个人。要让村民提高认识,合理规划自己的婚姻大事,根本途径就是加强学习,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村民可以通过阅读书籍,通过网络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内涵修养,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摆脱各种愚昧观念和不良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理性的婚事消费观念。同时,农民还应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将科学技术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从简办婚礼,把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生产当中, 这样, 才能实现增产增收,提高生活水平。其次,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政治学习,明确“八荣八耻”和“*新农村”的内涵,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摈弃愚昧无知、好逸恶劳等腐朽观念。
结语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引导健康、科学的婚事消费观念, 是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路径。 抑制农村青年婚事畸形消费,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应松年.社会管理创新引论[J].法学论坛,2010,(11):05. [2]刘利民.关于加强农村文明乡风建设的思考[J].求知,2007,(05):31.
[3]朱小连,方明.当代农村青年婚事畸形消费状况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58.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清明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通用7篇)
佳木斯大学第学生会工作总结报告
学雷锋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公司业务员个人辞职报告
佳木斯大学第学生会工作总结报告
公司业务员个人辞职报告
学生实习报告锦集9篇
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
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模板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语文教师学期述职报告范文
语言类实习报告汇总六篇
关于美丽家乡的社会实践报告
客服主管岗位竞聘报告(客服主管岗位竞聘报告优秀范文)
物流公司员工年终述职报告
优秀员工的述职报告范文(精选四篇)
实训总结报告(精选五篇)
仓库主管年终述职报告范文(精选三篇)
gis专业实习报告三篇
中专生假期社会调查报告三篇
教师离职报告的范文
银行员工离职报告
宾馆酒店餐饮部副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生物类实习报告合集九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