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

孙小飞老师

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

  12月18日上午,在2016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上,由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编著的《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发现,社会公益问题呼吁青年公益创业、以《慈善法》为代表公益创业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浪潮催生了公益创业的高潮,中国公益创业青年学历上升,近六成公益创业者可“自己造血”,但公益创业面临着社会公众认知不准确、政府支持力度小、融资困难等问题。

  本次发布会由青年恒好理事会主办,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青年报社承办。《报告》是继《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2014》之后的又一力作,本次报告完善了公益创业评价指标体系及关键要素的评价标准,同时,继续就公益创业面临的生态建设问题进行调研。

  “回报社会”与“挑战自我”为主要动机

  2015年1月,首部《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推出,旨在总结中国青年公益创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找出公益创业的问题并研究相关解决方案,这本书一经推出便备受好评,让公众第一次了解了公益创业企业和青年的情况。

  时隔近两年,上述《报告》推出,由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汪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汉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栓成等专家执笔撰写,他们发现了一些公益创业者的新变化。

  通过该《报告》,公众可以了解中国公益创业青年的现状:男性居多,主要集中在18~25岁,华东、华南分布较多。青年公益创业主要以占比51%的民办非企业和21.62%的商业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一半以上的公益创业组织的启动资金为10万元以下。

  《报告》发现,社会公益问题呼吁青年公益创业,包括环境、残疾人就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值得关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为公益组织的创业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以《慈善法》为代表公益创业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公益创业教育普及、投资机构多样化等催生了公益创业的高潮。

  汪忠指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创业青年比例达到74.2%,大中专学生的比例为25%,比上次调查增加10.4%,表明大中院校越来越重视公益创业教育,通过开展相关课程增加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公益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意愿。

  《报告》发现,在公益创业动机调查方面,72.97%的青年创业者的动机为“回报社会”;48.65%的创业者动机为“挑战自我”;45.05%的创业者动机为“学以致用”;创业动机为“兴趣爱好”和“解决就业”的创业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54%和37.84%。其中“回报社会”与“挑战自我”所占比例最多且比上次调查有所增长。

  《报告》发现,在公益创业组织的收入来源上,“自己造血”的比例接近60%,表明公益创业组织具有较好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收入来源具有商业性,能够为自己组织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企业赞助”和“捐款”的比例接近30%,表明公益创业组织的资金仍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完善了公益创业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社会性、公益性、创新性、持续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社会企业能否诚信是该企业能否持续得到民众支持的核心,也是该企业生存并具备社会影响力的关键。

  公益创业是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邓汉慧说:“商业企业一直在探讨什么是公益和商业之间的边界,我们发现,两者从最初的泾渭分明,变成今天的互相融合。有心做公益创业的人有一种使命感,内心始终对社会有善意。”

  此外,《报告》还着重研究了公益创业企业创办的法律,为创办公益创业企业指出了细致、有效的操作指南。

  公益产品能否被复制、推广、购买成关键

  虽然公益创业青年的使命感让人尊重,公益企业的现状良好,但《报告》中展现的一些问题仍急需重视。

  《报告》指出,公益创业面临的问题主要为:社会公众认知不准确,认为公益创业等于慈善,公益创业组织缺乏科学管理;政府和法律监管有待加强,公益创业主体的合法性审查缺乏有力标准;中介支持机构较少,资金短缺,公益创业组织缺乏专业的市场评估、支持和指导的机构。

  公益创业的实践者王胜对此深有感触,他创办并担任CEO的百特教育是一家立志于对青少年进行财商教育的机构。他坦言:“很大的挑战是,在公益创业者洞察到社会问题之后,如何提出解决方案及创造出可以进行大规模复制和推广的产品。”

  “产品是否可被复制、可被推广、可被购买是关键。”王胜提到,很多公益创业者有决心,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需要不断解决问题,做出在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公益产品,才能实现自己的公益梦想。

  汪忠指出,当前青年公益创业大多有较好的成长趋势和发展潜力,但普遍有融资的困惑,畅通融资渠道、提高筹资效率是促进青年公益创业的核心与关键。

  汪忠给出了针对性建议:银行应针对青年公益创业融资过程中获取能力弱、征信基础弱、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补偿能力弱等困境,以理念突破、制度创新为导向,出台有利于青年公益创业的贷款政策,加大对处于融资弱势群体的青年公益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可以有针对性地探索政府机构、商业银行和公益创业组织共同承担风险的新模式。

  不仅如此,他还建议,社会应加强建设公益创业生态系统,公益创业组织应当推进商业化运营,积极和政府合作,提高社会认知度。对于公益创业者自己,也应当提升心理素质,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重视公益创业教育。

  魏栓成提到,公益创业者需要比商业创业者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这时候仅仅有情怀是不够的,要从情怀中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引导青年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据了解,《报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搜集,在遵循自愿的原则下,由国内公益创业青年进行实名制填写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5份,其中有效问卷111份。调研区域覆盖24个省(区、市),主要由青年公益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和合伙人组成。

  本次调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您的公益创业历程;您对公益创业的看法与建议;您对青年进行公益创业的看法与建议;个人与企业基本情况。

  作为青年恒好的发起者之一,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顾红蕾表示,“青年恒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全景式了解中国公益创业的平台。恒源祥一直在探索企业如何做好公益,不仅是简单的捐赠,而是如何发挥企业独特的价值,持续不断地投资和创新,让青年恒好变得更加有影响力、生命力和价值感。

  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总干事、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董时说,我们希望,通过青年恒好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营造鼓励社会创新与支持公益创业的社会氛围,引导当代青年用商业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扩大公益创业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