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调研报告三篇

张东东老师

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调研报告1

  网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事关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带来贫富差距拉大,人员流动频繁,经济关系复杂等新情况,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置帮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我县*新农村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迎难而上,开拓性地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摆在我县各级安置帮教组织及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一、当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1、刑解人员衔接管理不规范。按照中央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刑解人员在释解前一个月由监所以《通知书》形式将释解人员基本情况通知释解人员户口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机构以便做好管理、监督、考察、帮教、安置工作。但部分监管所没有完全按规定去做,因此安置帮教组织对刑解人员情况得不到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可能造成释解人员脱管失控。

  2、部分释解人员不回原籍,导致漏管失控。有部分释解人员释解后直接外出打工,不回原籍,造成户口空挂,导致漏管失控,基层安置帮教组织对其行踪无法掌握控制,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如城关镇东风村民吏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关押在平凉监狱,20__年11月获释后,县司法局收到了释放通知书,但此人却没有向司法所报到,镇司法所反映此人没有到过家,无法落实帮教措施。

  3、基层安置帮教组织机构编制、工作经费不到位。目前,竹溪县基层司法行政系统内部还没有设置专门的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充当着“消防队员”的角色。加之工作中必要的经费和装备得不到落实,影响安置帮教工作的深入开展。

  4、社会保障乏力。当前我县对于释解人员的救助能力有限,安置帮教实体建设等社会保障体系没能完全建立起来,政策规定不明确,不具体等,导致释解人员社会保障工作乏力。

  5、释解人员自身因素影响安置帮教工作的效果。一是社会压力大。社会上目前还存在对释解人员的歧视和偏见。城镇对释解人员安置感到非常困难,因为许多下岗工人、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尚无法解决,根本无暇顾及刑释解教人员。在农村由于免征农业税后农民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责任田调剂难度加大。二是大多数释解人员文化水平低,就业技能差。调查表明,释解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很难适应当前的就业岗位对求职者素质的需要。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置帮教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强化领导,落实保障,严格责任,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总体要求,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央八部委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因不履行职责造成衔接和管控不到位,落实帮教措施不力的做法进行严肃追究。在基层要设立专门的安置帮教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以保障安置帮教工作顺利进行。

  2、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安置帮教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安置帮教部门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管理工作,制定落实帮教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工作。并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那些走上正路、勤劳致富的刑释解教人员典型,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良好氛围。

  3、努力做好衔接管控工作,减少脱管和失控现象。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层层建立责任制,责任到人,落实各项帮教措施,帮助释解人员重新就业,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减少脱管和失控现象。对在监所接受改造不彻底、有重新犯罪苗头的,或有一次以上违法犯罪记录的,要由其亲属和当地司法所从监狱、劳教所接回,从而彻底杜绝断档衔接。

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调研报告2

  为全面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安置帮教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更好地推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近期,笔者就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谈几点粗浅的认真,供领导决策和参考。

  一、__县安置帮教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__县安置帮教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各级安置帮教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在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安置帮教工作组织建设情况。__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狠抓组织和工作责任的落实,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司法局。成员单位由县直机关工委、工会、妇联、团委和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组成,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在全县22个镇(乡、街道)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具体日常工作由司法所负责,基本实现了每名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都有人管,有人帮,有人教。

  (二)安置帮教对接机制建设情况。 过去,由于监所和司法局衔接机制不完善,部分刑释人员出监后就流入社会、去向不明,成为社会管理的盲区,对社会治安构成潜在威胁。为此,从__年8月份起,__县在司法局设立了无缝对接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无缝对接”机制,对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 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责任到人,将刑释解教人员的接回率纳入镇(乡、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社区矫正股及时与监所保持联系沟通,确保不遗漏、不脱节。严把经费发放关,每月25号之前由司法所长携带交接单、释放证明等相关资料到县无缝对接办公室申报工作经费,按照“据实统计、严格把关、认真核实”的要求发放工作经费,打入司法所的专项账户内,按时发放到刑释解教人员手中,并及时做好经费发放的登记工作,做到月清、季核、年结,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由此,“无缝对接”率达到100%,接送费和生活补助费发放率达到100%,有效地解了刑释解教人员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从而减少了我县的重新犯罪率。

  (三)安置帮教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__县采取有效措施对刑满释放5年以内和解除劳教3年以内的人员进行了有效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我县__—__年上半年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428人,其中刑满释放人员379人,占总人数的88.6%,解除劳教人员49人,占总人数的11.4%;农村籍的刑释解教人员401人,占全县总数的93.7%,城镇籍刑释解教人员27人,占6.3%。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后,逐一建立个人档案,签订安置帮教协议,落实帮教责任,跟踪管理,帮教率达98%以上。在日常管理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生活、工作、家庭中的具体问题,使其体会到社会、组织的温暖;坚持定期走访谈话,及时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抓好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防止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目前,我县农村的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上落实了责任田或外出务工,在城镇的刑释解教人员,通过帮助联系工作单位、自主择业等方式进行了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达到92%以上,企业每安置一名就业满一年的“两无”刑释解教人员,补助工作经费1万元。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协调相关部门为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

  二、__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丰富了帮教形式,拓展了安置渠道,积极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安置帮教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少数基层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不够,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认识不足。各级综治部门虽然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内容,但所占的分值不多,比例不大。管理上政出多门,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管人管事的又不管钱,还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衔接与齐抓共管机制。社会各界普遍对刑释解教人员存在着歧视和偏见,一些单位和企业不愿接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

  (二)司法力量不足。虽然明确了基层司法所为县司法局与镇(乡、街道)双重管理的副科级单位,但由于多种原因,只是公开选拔了司法所所长,但是司法所工作人员迟迟没有收编到位,都还是由镇(乡、街道)干部兼任,除了安置帮教工作外,还要承担镇(乡、街道)的综治、信访、计生、土管等其它工作任务。而__县每年接送的刑释解教人员都在 200人左右,安置帮教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人力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到安置帮教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工作经费不足。虽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文件规定,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这些文件均是原则性要求,缺少具体可操作的刚性标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费难以保障。目前,镇(乡、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经费与地方财力和当地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往往得不到落实,有限的安帮工作专项经费,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对外出打工的刑释解教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到他们的动态。

  (四)自身素质不足。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能奉公守法,诚实劳动,但也存在少数人错误思想根源还没有根本矫正,在物欲的驱使和诱惑下重操旧业。有的自以为有一定违法犯罪经验而再度挺而走险,有的由于家庭变故,经济纠纷或受社会歧视转而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还有极少数人格扭曲,对社会、对政府存有报复心理,存在反政府、反社会意识。少数刑释解教人员长期与社会隔离,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不积极谋求就业,一味等待政府的救济、安置。

  三、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对策

  切实做到了“放出有人接、接回有人管、无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必须强化四重保障。

  (一) 强化安置帮教组织领导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必须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安置帮教工作长效机制。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评、同奖惩。要加强对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安置帮教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细化、量化考核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二)强化安置帮教工作力量保障。基层司法所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实施机关,只有把司法所建设好,才能更好实施好安置帮教工作。要尽快理清基层司法所的管理体制,做好基层司法所的收编工作,进一步充实基层司法所人员,彻底改变基层司法所机构不稳、体制不顺的状况,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同时,要加大对从事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安置帮教基本知识,以扭转应付检查式的工作模式,为搞好安置帮教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安置帮教工作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经费、安置帮教志愿者工作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以确保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出台刚性的安置帮教工作经费保障文件,按区域人口或刑释解教人员数预算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并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年有所增加。

  (四)强化安置帮教工作政策保障。认真做好安置帮教对象的就业促进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把刑释解教人员纳入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中,统筹安排,适时培训。加大就业推荐工作,适当预留一些公益性岗位,安排少数经多次推荐难以就业的人员落实就业,支持刑释解教人员自谋创业。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安置原则,创新信贷、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调动社会企业积极性,积极吸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

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调研报告3

  近年来,我们XX区城南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始终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放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来抓,坚持“服务、引导、感化”与“监督、教育、挽救”相结合,努力加强和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积极探索、实践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的新思路,从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作出了贡献。

  一、城南街道刑。

  释解教人员的管理现状及分析。

  几年来,我们城南街道形成了以街道、居委会、居民楼、企业四级组成帮教网络,做到了层层都建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全街道共有刑释解教人员34名。近10年来,无一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重新犯罪率为零。目前帮教对象中,除凤凰社区的于某、陈某,锦绣社区的陈某3人退休在家养老外,其余刑释解教人员在帮教小组的关心下,通过他们个人的努力,都能以各种形式就业,有的打工,有的搞个体经营当起了老板。

  如今全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在工作、生活、遵纪守法等方面总体较好,但也有个别人在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好逸恶劳,工作不踏实,怕吃苦,畏人言;在生活中摆不正位置,容易造成生活上的窘迫和家庭的不和谐。

  二、关于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1、衔接工作要到位。

  一是与监狱工作做好衔接,收到监狱寄出的通知书后,走访其家庭,并把他们在监、所的表现和家庭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做好记录,建立个人档案,为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供数据和资料。二是与社区矫正工作做好衔接,把他们参加社区矫正的表现和个人特点、家庭情况记入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三是建立帮教小组,对于重点帮教对象成立3—5人的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对于一般表现较好的刑释解教人员组成二人帮教小组进行帮教,并根据各人不同情况制定帮教措施,明确帮教责任。

  2、引导教育要到位。

  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最初环节是他们今后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家庭、社会的宽容、接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的决心。此时也是帮教工作的关键,俗话说,闲则生非,引导他们就业就成为重中之重,刑释解教人员此时如果不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老是在社会上游荡,很容易再次“旧病复发”,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但是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加之刑释解教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又缺少工作技能,在就业问题上为弱势群体。但是现实中有的刑释解教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对出狱后的困难认识不足,一度对帮教人员产生了一些抵触。帮教人员找到其谈话时,居然能据理自傲,说自己刚出狱,作为政府部门就应该给他安排吃、住、工作,好象他服刑成了功臣,真是既可怜又可笑。因此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引导教育尤为重要,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犯罪行为曾经为社会所不齿,服刑期间他们是罪犯,出狱后,一定要珍惜重新做人的机会,牢记过去的耻辱,踏实做人,艰苦创业,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其次要引导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教育谈话中,我们经常向刑释解教人员贯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鼓励他们向成功的典范学习。我们XX区有几十年如一日的麻饼师傅全拯,是平凡岗位上的成功者,通过典型启发刑释解教人员要吃苦耐劳、立足现实,树立自信,找准自己创业的起点,重新走上社会。同时要提醒告诫他们必须做到遵纪守法,切不能重新犯罪,否则等待自己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

  3、跟踪服务要到位。

  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对自己不光彩的一页都羞于启齿,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否则帮教工作会适得其反。刑释解教人员从社会地位来说也是普通公民,作为帮教工作人员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个人隐私,跟踪服务要到位。“跟踪”是以合适的途径、方式了解帮教对象个人表现、家庭、工作情况,督促他们做到遵纪守法。“服务”是指经常开展帮教活动,在他们最困难时拉一把,帮他们解决难题。平时要多观察、多谈心,肯定成绩,指正缺点,做到“四必访”,一是思想波动时必访,二是生活有困难时必访,三是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四是社会交往有异常时必访。使刑释解教人员充分体会到社区帮教组织的温暖,尽快消除自卑心理,融入社会正常生活。如莲花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孙某,因所在企业倒闭,多年来一直多方上访,为自己的待遇讨个说法,帮教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多次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最终解决此矛盾,孙某对此非常感激,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支持社区建设,多做好事,报答政府和社区的关怀。

  三、关于安置帮教工作的建议。

  1、帮教工作与监狱的管理工作相结合。及时把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与期望送到监狱,让他们感到家庭和社会没有遗忘他们,鼓励他们在监狱要加强改造,为刑满后帮教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宝带小区吴某因职务犯罪20xx年入狱,在南京服刑,妻子没有工作,儿子26岁,痴呆、癫痫,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陷入了特困境地,帮教工作站第一时间了解了此情况,经协调,及时为该家庭办理了低保,今年4月,城南街道主要领导和帮教工作站成员看望了吴某的家庭,并带去慰问金和物品,希望吴某在监狱要认真改造,争取立功减刑,早日回到家中。

  2、帮扶政策、资金要到位。妥善安顿好刑释解教人员,对减少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我们城南街道地处新城区,每年的帮教资金虽然不多,但是发挥的作用确很大,有的帮教对象在监狱服刑时间较长,出狱后真是一无所有,此时给他们送去一份关怀,无疑是雪中送炭。今年3月下旬,帮教对象孙某因家庭困难,女儿面临失学,帮教小组了解情况后,及时与妇联联系,经协调,确定给其女儿减免部分费用,帮这个家庭度过了难关。如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帮教工作,政策扶持到位,对帮教工作的开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