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观察与反思报告

孙小飞老师

幼儿教师观察与反思报告

幼儿教师观察与反思报告1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饭后,我又让小朋友先折纸,按照规定折完的小朋友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看。小朋友好像很愿意这样去做,他们纷纷拿了正方形的纸之后,就坐在位置上,或跪在椅子前面折了起来。有些小朋友自己会折的,就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折着,有些小朋友不会折,就跑到别人的座位边,去求别人帮助教一教。不一会儿就有小朋友拿着折好的作品来给我看,告诉我他会折了。我看了他们的作品之后,有些看作品还成型就算通过了,有些我让他当着我的面展开后重新折一遍。但是,我发现其实他们不会折,也许是其他小朋友帮他完成的。今天折的是知了,我看见浩浩前两天已经会折了,浩浩妈妈来的时候,我还告诉她浩浩已经会折了。但是浩浩妈妈却告诉我说,浩浩其实不会折。我觉得还挺惊讶,于是把浩浩叫过来又让他当着我的面折一遍。我真的发现浩浩在一些小细节上面确实还没有掌握。

  我的反思:

  折纸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最近小朋友好像对折纸更加感兴趣了。但是如果他们一直局限于一些原来的折纸内容,不求进步,可能他们的折纸兴趣会慢慢消退。所以我在想一直要要让他们有新的内容学会。所以,我一般是对孩子的折纸内容一个个地进行过关,学会一项,再进行下一项,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学下去。

  本来以为小朋友告诉我说自己会了,应该就真的已经会了,但是从今天的表现来看,可能孩子的所谓会了还是有含有水分的。所以我应该更加细致地确认他会了,才算通过。

  所以,今天中午接下来,我让浩浩又一次折了,发现不会的地方也及时帮他教会了。

  我庆幸自己细心的问了浩浩的妈妈,如果不问的话,想当然地认为浩浩会了,会使他产生随便应付的心理,而且对他后面再学习也没有好处。

  所以以后,对于孩子的表现,我还是要多观察,再观察。要以实事求是的方法来下定义,要做到眼见为实,才能对孩子更负责,对自己更负责,对教育更负责,也才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有促进作用。

幼儿教师观察与反思报告2

  餐后活动时,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小火车的游戏。可无沦他们怎样拨弄小火车的开关,小火车就是不动。承走来对我说:“老师,小火车坏了。”“是吗?它怎么啦?哪生病了呀?”“我也不知道,反正它就是不会走了。”我用和蔼的眼神看厂看他:“我们一起来当医生吧。找一找它哪里生病了。”承看了看小火车说:“我找不到它哪儿生病了!”我用鼓励的口气对他说:“慢慢来,我们一起找找!”“我不找,我就是找不到广!”承急躁地说。面对他的急躁,我没有把结果直接给他,而足期待他能自己找到问题。“哎,不好玩,我不找r。”当他要放弃时,我拿来两节5号电池给他,“看老师这里有什么?”“电池!哦,是不是小火车没有电了?”“你去试一试吧厂我鼓励他自己装上去,但当承把电池装上去后,打开开关,小火车还是一动不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他是没有弄清楚电池是有正极与负极之分。同样的,我所做的仍是给予他充足的时间,鼓励其进行探索,相信他能行。另外,我还鼓励其他幼儿帮助承一起来解决问题。通过多次的摆弄、尝试,他们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在安装电池时,必须看清楚“+”和“-”,电池上有“+”、“-”的标记,小火车的电池盖上也有“+”、“-”的标记,只要按电池盖上的标记相应地放好电池,小火车就会动了。由此看出:期待,也是对孩子很好的鼓励。

  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是过程,精彩是结果。我相信,我们的期待一定会让孩子这么想:老师对我这么有信心,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失望呢!

  

幼儿教师观察与反思报告3

  像往常一样,我挨个给午睡刚起床的小女孩梳头。当轮到茂容时,她对我说:“我不要你给我梳头。”“为什么呀?”我很纳闷。她用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我,欲言又止。

  班上许多小女孩刚人园时都是理的短发,很少有扎小辫的。有的孩子为了亲近老师,硬是让妈妈给自己扎上了小辫,也不管好看不好看。有的实在扎不上,也挤到老师跟前让老师用梳子在头上梳理两下,才高兴地离去。为什么茂容不让我给她梳头呢?难道是我这两天表现得有些严厉,让她不敢跟我接触?但这些天无论是在盥洗室还是户外游戏,趁我不备“偷袭”我或挠我痒痒的就是她了。我感到有些奇怪而又不服气地把她拉到我怀里:“你为什么不让我给你梳头?”她的眼神有些躲闪,是十自我还是担心说出的话伤害我?我装着难过的样子说:“你今天要是不说,我会伤心死的,是不是你不喜欢我了?”她看了看我,咂了两下嘴,还是很难开口的样子。我又说:“你看你头发乱糟糟的,要是不梳的话,别的小朋友会不跟你玩的。”没想到她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待会儿让邵老师给我梳呀。”看来,还是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让孩子对我有意见了。让我最难受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儿做得不好。

  我借机上寝室,嘱咐邵老师问问孩子原因。过了一会儿,邵老师笑着悄悄说:“你知道茂容刚才说你什么?”我摇摇头。“她说你梳的头不好看,我梳的头好看。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邵老师家有个小姐姐,喻老师家没有。”

  听完之后我不禁感到惭愧,说到梳头的技术,我虽一头长发,但的确没有邵老师的手巧,经常给孩子们变换发型。我感谢孩子如此给我面子,如此不愿伤我自尊心。我惊奇于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一点儿也不亚于成年人。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成不变,都应该有创新精神。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不断地感受到有新鲜的东西充实着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你才会进一步受到孩子们的爱戴。

幼儿教师观察与反思报告4

  自然角之劫

  六月的一天,游戏时间结束,小朋友们收拾好玩具了。保育老师在整理桌子的时候大叫一声:“啊?谁干的?”看着她愠怒的脸色,我连忙过去一看:桌面上撒满泥土,旁边窗台上的自然角植物东倒西歪,还有一个花盆是反扣在台面上的。玩具柜里塑料小动物身上也撒满了土,柜底还有揉碎的叶子和草片。显然,小动物们和自然角遭遇了一场“浩劫”。清理这些玩具、泥土对于保育老师来说是多么大的一场麻烦,尤其在开饭之前这短暂而又繁忙的时间里发生这样的事件,她是有多么的着急上火!但是,当我转过头来,看到孩子们怯怯的眼神、紧张凝固的空气,我提醒自己这时候应该冷静。我请小朋友们安静地听故事,同时迅速地帮助保育老师将桌面和地面清理干净。但我知道,事情刚刚开始。

  找出真相

  小朋友们吃完饭,我端着一筐撒满了土的小动物玩具坐在小朋友中间。如果这个时候我用审问的语气发问,一定会有小朋友来汇报“元凶”是谁。但这样做会使那个孩子立刻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所遁逃,在小朋友眼中成为“坏孩子”。我想,还是让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吧!我说道:“小动物的身上都沾满了土,今天和它们做过游戏的.小朋友帮它们去洗洗澡吧!”立刻有三四个孩子站起来端着塑料筐走到水池边。洗玩具的时候,源源说:“老师,它们身上不是土,是雪!”嗯?我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黑黑的是雪?”“是涵涵说玩下雪的游戏!”一边的涵涵早已红了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了!

  午睡的时候,我坐在涵涵的床边,一边拍着他,一边和他说悄悄话:“你们今天和小动物玩的是什么游戏啊?听起来很有趣呢!”涵涵害羞地说:“老师,对不起,那些土是我撒的。”“哦。你已经帮它们清理干净了!能告诉我为什么撒吗?涵涵嗫嚅着:“我只是想让小动物们看看下雪!”多浪漫的想法啊!我轻轻地在他的耳边说:“小动物都很感谢你呢!它们和你一样都喜欢下雪的日子,看飘落的雪花。”

  下雪天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天气。大自然馈赠的洁白礼物让世界焕然一新,这神奇的变化让幼儿心灵受到震撼。每当天空中飘落雪花时,都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一个温柔的梦。

  灵光乍现

  下午起床吃完点心,大家围坐在一起。我觉得应该对上午发生的事情给予一定的解释和引导,因为从班级常规和幼儿习惯培养方面来说,将土洒在玩具筐里的行为的确不合适。我对孩子们说:“今天上午,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和塑料小动物们一起玩。他们很喜欢这些小动物,还想带着它们一起看看下雪!可是现在是夏天,能不能看到飘落的雪花呀?”“不能。”“但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花盆里的土当成雪花,从天空中洒下来。让小动物们看到下雪。他们是不是很有爱心啊?”“是!”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是这样的办法合适吗?”“合适!”“不合适!”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开来。“请觉得不合适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理由。”彤彤站起来说:“雪花是白色的,泥土是黑色的,根本就不像下雪。而且泥土很脏。也许小动物们觉得不是下雪,是在下土。”她刚说完,小朋友们叽叽喳喳闹开了:“土不像雪,白糖才像雪呢!”“还有什么东西像雪呢?”“碎纸片!”“盐。”“面粉。”面粉?听到这个答案,我灵光乍现:能不能用面粉来玩下雪的游戏呢?当即就请保育老师到厨房要了一点面粉来。小朋友们看着我抓起白白的面粉从天空中洒下来,惊喜万分!这时源源说:“老师,下雪的时候雪花是飘啊飘啊的,不是直接掉下来的。”我一听有道理。看来要让这白白的雪从天空中美美地飘落下来,还得要想出新的办法。怎么办?我想到了小时候在外婆家用来过滤面粉的细筛子。现代家庭细筛子可能难得一觅,但是漏勺却是有的。当晚,我就给家长发短信,请他们找找家中缝隙最小的漏勺,明天一早给孩子带来。

  达成所愿

  第二天,我准备了更多的面粉,用黑色的KT板裁成方形当土地。小朋友们用从家中带来的漏勺舀出面粉,轻轻拍打漏勺的边缘,面粉就从漏勺细小的缝隙里飘飘洒洒落到黑色“土地”上的小动物身上了!孩子们看到这样美丽的画面不禁激动地大声叫喊着:“下雪啦!下雪啦!下雪啦!”随着白色的面粉渐渐飘落,小天地里落满了雪。孩子们嬉笑着:“雪太大了!我下的是鹅毛大雪!”“老师我这里已经造成雪灾啦!哈哈哈哈哈!”“快看,我的小兔子快要被大雪压死了!”涵涵把玩具兔子从“雪地”里拿起来,惊奇地叫道:“呀,还有一只小兔子!”大家循声看过去,发现落满面粉的KT板上,小兔子移走后,留下了清晰的黑色轮廓印记。小朋友们对这个奇妙的现象充满兴趣,纷纷尝试。大家小心翼翼地把小天地里的小动物们移走,雪地上留下了各种印记。“小猫咪的影子出来啦!”“小熊的影子出来啊!”“小狗的影子出来啦!”“老师,我发现这就是一幅漂亮的黑白的画呀!”教室里一片快乐的笑声。

  意外收获

  伴随着孩子们各种新奇的发现,我忽然意识到这不就是一节欣赏雪、玩雪的美术活动吗?于是我设计了一节中班的美术活动“下雪了”。在玩下雪游戏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中,孩子们运用漏勺洒面粉,创作出非常漂亮的面粉漏印画作品。后来,这个活动参加区好课评比,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案例反思

  孩子爱搞“破坏”是其创造性萌芽的一种体现,是对这个世界的积极探索。我们应呵护孩子这种天性。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最需要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鼓励幼儿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保持和发展其良好的兴趣,引发他们动脑去思考,支持他们动手去实践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职责。

  一切果必有因。孩子的每一件行为背后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和原因。而这样的理由和原因就是智慧的种子、兴趣的源泉。每一颗智慧的种子都需要我们去灌溉、培育。你选择的道路,决定了你的心离孩子有多远。

  经常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三个词的含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照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做得如何。一名智慧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让幼儿凭借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和重构新的经验。

  “我和孩子一起共成长”,在努力帮助孩子们实践自己的想法的同时,我也获得了很多启迪和灵感,我的收获源于孩子们的智慧。

幼儿教师观察与反思报告5

  星期五区域活动前,我找亮亮小朋友和我合作玩掷骰子游戏,并把这新游戏介绍给大伙。玩法为:两人玩。每人手持一支笔、一张记录纸(白纸),一个纸制的六面体骰子。骰子的每一面都有一个数字(1~6)或为1~6的圆点、数量1~6不等的物品图,准备好这些,游戏开始。甲乙两人以“石头、剪子、布”定出胜负,由胜者先掷骰子,用笔在白纸上记录刚刚掷出来的骰子朝上面的数字,如是“6”,就在纸上写下数字“6”,接着由另一方掷骰子,同样在自己的白纸上记录掷出来的数字,如:“4”,那么6和4比大小,掷出数字6的人就在该数字后面打一个“√”,游戏继续下去,直至游戏结束,看谁纸上的“√”多,谁就获胜,到老师这儿领一份奖品“一个小红花贴纸”。

  由于是新游戏,加上有贴纸的诱惑,因此人气挺旺的,这一次有诗媛、亮亮、雅雅、子剑、光光等8名幼儿进入,平常冷清的数学区由于操作材料的更新顿时热闹起来。我从游戏的合作者慢慢变成了观察者,从孩子们的记录情况来看,能力不一的孩子记录方式不一,针对杂乱无章的幼儿,发现这张纸很不够用,一会就记录慢了,需要换纸了。我提问:“你这么记录,这张纸很快就会记不下了,想想看,怎样记录方便又看起来清楚呢?”我继续观察着,突然发现能干的幼儿了,于是我把晞晞的记录纸给大伙看,并说:“晞晞把这张纸分成了三大竖格,写数字时一个对着一个,看起来真清楚。”亮亮和雅雅一看就学会这么记了,过了一会儿,亮亮的记录方式又递进了一层,他往大竖格里添上了几条横线,这不就成了一个一个小方格,成为了表格式的记录,哗!亮亮真可谓举一反三哦,我不禁为他喝彩。个别孩子也就依样画葫了。

  记录方式的演变图:

  1.游戏开始时的记录

  2.能力强的幼儿(晞晞等)的记录方式

  3.游戏末的记录

  孩子们从刚开始的杂乱无序的记录到有序记录再到表格式的记录,记录下了他们的游戏情况,也记录了他们探索、学习的过程。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并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做好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观察者,适时启发他们,发挥同伴同化的功效来,让个别幼儿对数字6的错误书写在同伴的影响下纠正过来。巧妙借助幼儿同伴的记录纸示范,远比老师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效果佳,给了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探索、体验、发现,在实践中满足了他们的探究欲,初步发展了他们的统计能力。

  骰子游戏还有好多种玩法,上面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相信我班的那些鬼精灵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玩、更有趣的玩法来。

幼儿教师观察与反思报告6

  病假后,我去上班,孩子们见到我问这问那,我一下子被“包围”了。清漪说:“老师,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啊!”家麒问:“老师,你生啥病了啊?”吕家欢偷偷地在我耳边说:“老师,我好想你啊!”“老师,你病了在家想我们吗?”……看到孩子们对我的关心和亲热,这一刻我感到好温暖,这群小东西还真的有点懂事啦。

  这时,梅天润眨巴眨巴小眼睛说:“看,老师像被记者采访。”

  对,何不来个“记者采访”?于是,我说:“你们想了解我吗?今天请你们做小记者,来采访老师吧,只要你们想知道关于老师的一切,我都告诉你们,好吗?”这样一来,孩子们可来劲了。

  梅天润小朋友第一个采访我:“你为什么会生病呢?”

  “我啊,平时缺少运动和锻炼,累了不注意休息就病了。”

  接着,采访我的孩子一个又一个。

  “你在家做饭吗?吃点什么菜?”

  “你吃过晚饭做点什么呢?”

  “你夜里睡觉做梦吗?有没梦到过我?”

  “你小时候上过幼儿园吗?尿过床吗?”

  “你有男朋友吗?”

  “老师要读书吗?”

  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问得我还真有点招架不住。不过,面对孩子们的采访,我真过足了“明星”的瘾头,我一一给予回答,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有时,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灵感。我们和孩子都是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孩子有权利了解老师,这样我们的心和孩子才能贴得更紧,我们也才能和孩子的世界走得更近。同时,也让孩子在了解老师的行踪,观察老师的行为,思考老师的言论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