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深入探讨扩招后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规律,以便有的放矢地改善教育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校环境,近年我们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情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根据多年对大学生学习问题研究的成果自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情”分为6个维度: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焦虑、学习策略、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其中学习策略包括课堂学习、阅读、自我监控(目标监控、时间管理和自我调控)、对环境的利用以及创新性学习。问卷的总体信度为α=0.9044(Cronbac(本免费公文来自 转载注明)h系数)。各维度的系数在0.61~0.78之间。内容效度除由专家认定外,还采用了单项与各维度总分的相关分析,经检验,显著性程度均达到高度相关(P=O.000)。
本次的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全日制大学本科生。采用按专业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5所不同类型高校中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4330份,回收有效问卷4123份,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男、女生分别占50.2%和49.8%;各专业所占百分比与总体结构基本一致。
为了对北京市大学生总体的以及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成绩、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群体)的学习状况进行估计,对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推断,我们运用了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以及逐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的结论正是基于这些统计方法并以SPSS为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经过课题组认真考察、讨论而得出的。因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具体分析过程,仅将所得结论作一概述,以供高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参考。
二、主要结论
1.对大学生总体的调查结论
(1)学生初步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学习目的明确具体,但相对浅近。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不辜负父母的希望”和“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在选择第一位的学习目的时,“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占30.4%,“找到理想职业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占26.3%,“不辜负父母的希望”占21.4%,而将“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第一学习目的的仅为12.6%。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具体、实际,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提高自己的能力(42.8%)或学到知识(31.5%)。总的取向是“个人—家庭—国家”,如何使学生将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起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个需要广泛关注的问题。
(2)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部分学生对专业和学习的兴趣不足。4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自己的专业,34.2%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浓或比较浓,39.6%的学生认为“平时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60%左右的学生按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对教师指出的错误能及时改正,考试时70%的学生坚持独立完成。但27.1%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具体表现在:
第一,多数学生强调对专业的兴趣靠个人内在兴趣。64.5%的人不赞同有意识地培养专业兴趣,近26%的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30%的学生学习兴趣不太浓或不浓,学习动力主要是来自外部。
第二,77.4%的学生缺过课。究其原因,对己比较强调“有更重要的事要做”(25.4%),对同学更强调“对课程提不起兴趣”(33.3%)。但“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均排在第一位。
第三,20%左右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作业,抄同学作业;48.5%的学生有不及格的科目。究其前三位的原因,对己认为是努力程度不够,对课程没有兴趣,学习方法不当;对同学认为是努力程度不够、对课程不感兴趣和沉迷于网络。
(3)学生对考试作bi行为的态度暧昧,需引起学校的重视。40%的学生认为学校考试作bi现象很普遍或比较普遍。值得关注的是:有25.7%的学生对同学作bi表示理解,38.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气愤但不会举报的为22.6%,三者之和达到了86.9%;真正勇于举报的只有1.3%,认为应该给予处分的为11.8%。
(4)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学习焦虑应给予关注。对目前的学习状态,34%的学生认为很好或较好,11.3%的人认为较差或很差,44%的学生对目前的学习状态持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态度,50.1%的学生对考试成绩不够满意或不满意。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有30.9%,34.7%的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有24.5%的学生情绪不够稳定或不稳定,有36.3%的学生感到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目前各种苦恼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就业形势压力大”、“学习压力大”和“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上述三项被列为前三位苦恼的百分比之和分别为62.9%、49.0%和47.7%。
(5)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不高,主动利用学校学习资源的意识不强。多数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不高,不会为自己选择恰当的学习目标,时间利用率不高,不会主动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具体表现在:
第一,课堂学习与阅读策略的运用。课前预习的学生只占7.9%,47.3%的学生不预习;课上能够做到“边听课边思考”的占45.7%,23.7%基本做不到;27.6%的学生基本抓不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只有22.9%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理解的话记,43.9%照抄黑板,拷贝老师的课件、复印同学笔记的占39.8%:15%~25%的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够抓住内容的重点和结构,不关注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第二,自我监控策略的运用。57.6%的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比较明确,20.3%的学生不甚明确;52.9%的人设定的学习目标偏低;只有21%的学生基本能监控自己的学习目标;有31.6%的学生对零碎时间的利用率不高;能将浪费的时间及时补回来的为27.2%,不能的为26.5%;只有22.6%的人能够坚持对时间做统筹安排,38.5%的人基本做不到;67.5%的学生对自己学习方法基本上能够做到经常反思;44.8%的学生能够基本上做到灵活运用学习方法;36.5%的学生注重借鉴同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1/4的学生注意力不能做到高度集中,26.9%的学生需要提高调控水平。
第三,对学校环境的利用。学生普遍缺少充分主动地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的意识。只有不到1/4的人喜欢找老师答疑和讨论问题,49.8%的人不找老师;51.6%的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29%的学生不能与同学经常进行交流;36%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学生参加最多的三项课外活动依次是: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科技活动”排在了最后一位。有48.3%的人认为课外活动促进了自己的发展,但也有24%的人认为课外活动对自己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6)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信息,对少数学生有负面影响。没有上过网的只有1.8%,每天上网的学生占10%,经常上网的占27.7%;有68.6%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有10.2%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有负面影响。事实上,如果我们请学生分析“上网对同学的学习”有何影响,有负面影响的百分比可能会更大一些。多数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不是课程学习需要,而是“浏览各类信息”、“查找资料或下载工具”和“娱乐”,上述三项被列为上网的前三位目的的百分比之和分别为63.2%、59.2%和45.7%。
(7)学生喜欢创新性活动,但在学习中探索和在研究中学习的观念不强,训练不够。有36.2%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停留在“会做就行”;只有30.4%的学生能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有25.8%的学生喜欢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或科研活动,喜欢花时间解决复杂问(本免费公文来自 转载注明)题的学生占40.8%,有40%的学生做事喜欢打破常规,28.7%的学生会经常提出别人想不到的问题,38.6%的学生对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和新技术等比较关注;28.1%的学生不常思考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如何应用。
(8)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不高,满意度较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满意,认为教师讲课没有吸引力。有55.9%的学生认为只有“少部分”或“极个别的”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55.5%的学生认为只有“少部分”或“极个别”的教师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75.5%的学生认为只是“少部分”或“极个别”的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有42.1%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63.9%的学生认为开设学习指导课“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2.不同学生群体在学习上的差异
(1)重点建设院校与一般院校学生之间的差异。重点建设院校的学生对“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有较强烈的要求,学习压力大,学风相对好,作bi现象少,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多,受网络负面影响大,学生对本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相对较高。一般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以“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为学习目的,就业压力大,考试作bi多,对自己学习状态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在创新性学习上,两类院校的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2)不同学科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 工科学生以“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习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学习负担重,平时情绪稳定的百分比最小,学习态度最差,考风较差,不及格率最高,对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和新技术等关注程度高,喜欢创新性、挑战性的工作,科技活动参与面大。 理科学生目标监控水平、创新性学习水平与自我评价最高,参与科技活动的百分比最大,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评价最高,学习负担重,学习情绪稳定性不好,学习状态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听课的全勤率最低。 教育专业的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以选择“继续深造”为前三位学习目的百分比之和最高,达45.8%,近60%的学生喜欢自己专业,苦恼于“不知道发展方向”的百分比最大,学习负担轻,焦虑水平低,考试中坚持独立完成的多,但对作bi行为持暧昧态度的比例也最大,目标监控、时间管理、创新性学习上水平最低。 医学专业学生将“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学习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学习态度认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百分比最高,就业形势压力大,学习负担最重,焦虑水平最高,自我评价及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最低。 农林专业学生,把“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作为学习目的的百分比最高,为“经济困难”和“个人感情问题”而苦恼的问题突出,比较看重知识的获得,学习态度最好,考风也最好,参与勤工俭学的百分比最高,但他们参加文体活动的百分比相对较低。 文学专业学生在许多方面处于中间状态,自我调控、时间管理方面水平较高,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能够经常思考在实际中的应用”所占百分比最高,学习状态最好。 经管专业学生以“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为学习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学生中“做事喜欢打破常规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的百分比高达42.7%,接近1/4的学生更喜欢做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对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低。 法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浓或较浓的达40.5%,居各专业之首,自我调控水平较高,对作bi持暧昧态度的百分比之高仅次于教育专业,认为“可以理解”的百分比居各专业之首,参加文体活动的百分比也居各专业之首。
(3)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一年级学生最大的苦恼是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他们对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和心理调适的需求最高。二年级处在分化前相对稳定的时期,多项指标的离散度均比较明显,或处于中间状态。三年级处于学习的低谷,学习动力最弱,就业压力是他们的第一苦恼,学习负担重和情绪不稳定,考试作bi最严重。四年级学生以“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为学习目的的达八成,喜欢做具有竞争和挑战性事情,主要苦恼源自就业的压力;学习自主性强,读书善于抓住内容重点,目标监控和时间管理都好于其他年级。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考试成绩和学习方法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学习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对于自己实践能力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四年级对学校教学的评价最高,三年级对学校教学的评价最低。
(4)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异。前5名与后5名学生群体除在创新性学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前5名学生以“提高素质实现自身价值”为学习目的的较多,看重“在班上的名次”,学习兴趣浓、争取成功的心理需求高,喜欢自己的专业,全勤率高,作业认真,学习焦虑水平相对低,学习过程中情绪比较稳定,在对实践能力的评价上,前5名学生比后5名学生表现得更自信。后5名在学习目的上考虑得更多的是“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他们的关注点在“是否及格”,对自己的学习状态的评价、考试成绩、学习方法的满意度以及学习策略水平远远低于前5名,“沉迷于网络”的百分比相对高,缺勤率高,有条件就会作bi的百分比高。
(5)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差异。男生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上大学目标的百分比高于女生,创新性学习水平比女生高,更关注新发现和新技术,对解决复杂问题感兴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百分比男生也高于女生,对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的满意度男生比女生稍高,在考试成绩上满意度比女生稍低。女生更多的是以“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为学习目的',喜欢自己的专业,关注在班上的名次,重视课堂学习,在实践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女生要比男生差一些。
三、对策与建议
1.真正确立学生的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中心的观念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然而,我国高校历来“重教轻学”,此次调查中反映出的大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不高,认为只有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当前的教学改革也主要是“教”的改革,很少有人关注“学”的改革。我们认为,只有在观念上实现从“重教轻学”到“为学而教”的转变,在理论上实现从“经验传递”到“发展能力”的转变,在实践中真正把学生放在学校之本的地位,将指导大学生学习和促进大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的发展才是高校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
2.全方位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学习指导含义有三:
第一,内容是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应把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因素包括在内。
第二,人员是全方位的。学习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所有的任课教师做出努力,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为工作的中心。
第三,途径是全方位的。指导的途径还包括开设学习指导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建立学生学习与发展咨询机构和页等。
本次学情调查也显示,多数学生有改善学习状态、接受学习指导的需求。建议在各校心理咨询中心设立学习与发展咨询室,以专兼职结合的形式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专事研究和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咨询服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开辟一个专门讨论学习问题的园地。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不同学生群体关心的学习专题开设讲座,也可以利用这个园地将有关学习方面的资料、成果经验介绍给学生。
3.对不同学生群体分层次开展学习指导 包括根据重点建设院校和一般院校学生群体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等学生群体的学习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
4.加强教师对“学习问题”的关注和指导 本次调查显示,多数教师没能给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从现象上看,我们认为,教师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不想做,不做”,这是价值观问题。这类教师没有把学生的发展摆在教师职业的首位,因此不想做。第二种为“不知做,没做”,这是教育观问题。这类教师没有理解只有不断解决学生“学”的问题,“教”的效果才能好。第三种为“想做,不会做”,这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 尽管第一种类型的教师是少数,但他们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影响却不可低估,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在职业价值观上,要教育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位责任。为此,建议学校通过人事制度和考评体系改革,引导和鼓励教师走近学生,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育素养和教学艺术,做合格的人民教师。
5.紧密结合“学”的实践,深入开展“学”的研究 要从根本上改善北京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还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培养重点建设院校学生的专业情感和改进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
(2)提高一般院校学生的抱负水平,强化学习动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
(3)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学习的研究,如理科的课业负担、工科的专业情感、医科的课程兴趣、教育类的理想信念等;
(4)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研究,特别是加强对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和学习指导;
(5)女大学生学习状态和自身角色定位的研究;
(6)在高校教师中如何开展“学”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研究。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简单的银行员工辞职报告模板
最新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食品厂社会实践报告
模拟实训课研究报告五篇
简单的银行员工辞职报告模板
最新的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食品厂社会实践报告
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
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模板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语文教师学期述职报告范文
语言类实习报告汇总六篇
关于美丽家乡的社会实践报告
客服主管岗位竞聘报告(客服主管岗位竞聘报告优秀范文)
物流公司员工年终述职报告
模拟实训课研究报告五篇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精选五篇)
市场调查报告9篇
电子信息工程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数学一级教师职称申报的述职报告
助理实习报告锦集六篇
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四的实习报告汇总五篇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
学习虹鳟鱼养殖的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