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

阿林老师

镇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县加快侍郎湖景区建设,为镇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良机,于是,区位优势明显的一些村发展农家乐,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繁荣区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安置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发展现状

  为准确掌握全县农家乐的基本情况,镇10月份组织对全镇农家乐经营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统计调查。全镇现有农家乐共计24户,涉及三个行政村,其中村有13户,村有11户,村有2户。从投资规模上看,全镇农家乐投资合计约133.54万元,其中村农家乐平均每户个体投资3万元共计39万元,村农家乐平均每户个体投资1万多元共计10万余元,村有农家乐1户,投资约30万元。从经营状况上来看,全镇农家乐经营状况总体较好,其中村农家乐每户每年平均收入4万多元,经营最好的一户能达到10万多元;村由于人流量相对较少,农家乐经营状况一般,每户每年平均收入6000多元,经营最好的一户能达到2万多元。从接待能力上看,全镇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共计2.4万人,其中村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村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4000多人。从吸纳劳动力情况来看,村农家乐户均吸纳劳动力3人共计39人,村农家乐户均吸纳劳动力2人共计20人。从人均纯收入情况来看,村农家乐经营户年人均年收入3万元,厨师年人均收入1.5万元,服务员年人均收入9000元;村农家乐经营户人均年收入6000元,厨师年人均收入4000元,服务员年人均收入20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营管理观念不活。镇农家乐经营仍处在一种粗放经营的发展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农家乐经营者经营观念不活,发展眼光短浅,缺乏投资意识与创新意识。全镇24户农家乐经营户中有20户为季节性经营,没有作长期经营打算,品位不易提升。

  二是服务水平不高。镇“农家乐”主要是家庭式经营,从业人员的培训跟不上发展的形势,服务不规范,文化水平偏低,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了解不深。服务人员没有严格的、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是男女老少齐上阵,游客稍增就疲于应付,服务不到位。

  三是市场拓展较难。镇农家乐客源市场定位级别较低,没有供游客住宿的宾馆,缺乏娱乐设施和娱乐活动,难以吸引高端客源市场。

  四是政策支持较少。县、镇对农家乐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规划,支持农家乐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资金和培训方面的政策。

  三、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提升水平。建议县上相关部门重视农家乐的发展,要从发展布局、经营层次、经营规模、经营特色上进行整体规划,将农家乐的发展纳入全县整个旅游市场进行规划和规范管理,纳入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规范管理,从而全面提升我县农家乐的经营水平。

  二是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县上应明确农家乐的主要牵头管理服务部门,协调好与农家乐发展密切相关的旅游、工商、卫生、商务、城管、物价、安全等部门的管理责任落实。建立和完善上下连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对农家乐经营实施有效管理和高效的服务,促其增添必要的卫生设施,落实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和生活环境,促进农家乐经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轨道。为农家乐业主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对本地风土人情、典故传说、农业生产知识等进行统一包装和推介,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增强农家乐的经营特色。对农家乐经营用户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增强管理经营经验,对农家乐的厨师进行培训,以丰富农家乐的菜肴品种,增加特色,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对农家乐的服务人员进行陪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组织部分干部群众到其他农家乐发展较成功的地方学习和考察,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另外,还可以将农家乐经营户组织起来,成立农家乐协会,实行行业自律。

  三是突出个性,形成特色。我县农家乐季节性经营占较大比重,应引导经营者自我包装与营销,发挥我县农村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在民俗游、休闲游、生态游上做文章,发挥我县山、水、果等自然风光和农家特色,努力把农家乐打造成、市民城郊游的首选地。引导经营者在“农”、“家”、“乐”上下工夫,在“农”字上,应最大程度地保持和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如草编、赶牛车、干农活、摘蔬果、采野菜等参与性较强的农事特色旅游活动。在“家”字上,要善于营造“家”的气氛;在“乐”字上要改变“打牌”唱主角的现象,开发新的娱乐项目。

  四是多方帮助,合力共建。充分发挥各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发展农家乐。可以实行政策性资金捆绑使用,从林业、环保、农牧、卫生、新农办等部门涉农资金集中定向支持;考虑对外招商引资,同时还可以通过信贷措施,来缓解资金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