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
一、新员工入职手册修订:
今年年初,完成了新员工入职手册及须知的修订,完善员工入职流程,制度中重点修善的“转正考核流程、加班解释、过失管理”有效的降低了用工风险。
二、修正了加班申请流程:
该制度严格了加班申请和审核环节,有效阻断了员工私自加班,虚耗加班费的情况。
企业文化建设
配合总部“读书年”活动,今年分公司再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每月优秀读书心得分享:
今年共计从一线收到400字以上读书心得112篇,其中每月抽出三篇内容丰富的心得发到员工群内分享,并且有2篇读书心得被总部采录,刊登在公司内刊上。
二、读书角建设:
根据总部推荐书单及员工自选书单,丰富了读书角的图书储存,便于员工取阅。三、优秀阅读人评选: 以季度为单位,共计评选出4名“书海盟主”、8名“书海大侠”及12名“书海新秀”并予以表彰奖励。
员工招聘
校园招聘:
10-27,滨海教育园,面试人数12人,录取0人;
11-11,职工技术学院,面试24人,录取1人;
11-17,商业学院,面试33人,录取2人;
11-23,滨城职业学院,面试26人,录取1人;
12-01,海港技术学员,面试16人,录取1人;
网络招聘:
全年,一线营业员使用赶集+58同城,业务经理层级使用智联招聘,共计面试422人,录取36人。
人才会招聘:
3-5,面试12人,录取1人;
3-19,面试8人,录取0人;
5-14,面试6人,录取0人;
6-18,面试8人,录取1人;
8-20,面试7人,录取0人;
9-16,面试16人,录取2人;
9-23,面试14人,录取1人;
10-14,面试22人,录取1人;
10-21,面试11人,录取1人;
内部推荐招聘:
全年,面试36人,录取8人;
全年共计录取56人,其中8人未能通过试用期考核,12人入职一年内离职,共计留用36人;从招聘成功率来看,内部推荐是成活率最高的,且新员工对品牌和公司的认可程度较大;招聘会的投入产出相对较低,单场费用高但收益较差。
员工培训
一、产品知识手册:
今年年初,编撰了产品知识手册,并且根据上市的新产品进行了随时修正和内容补充,有效的支援了一线,解决了实践过程中新品知识培训缓于新品上市时间的问题。
二、培训项目:
A、6月,市区域一线培训:共计参训学员54人,主要授课内容为“品牌知识+产品知识+实操演练+素质拓展”,反响较大,对一线业绩促进、尤其是经销商导购业绩促进有较大推动作用;
B、7月,区域TOP10重点终端述职交流会:整理、汇总了TOP10店的优秀管理模式和经验,总结成可复制的模式进行了推广;
C、9月,商务礼仪培训:参训学员24人,外请专业礼仪师对一线进行妆面、体态、微笑等方面培训,有效的提升了一线人员的精神风貌,提升品牌服务。
D、小型培训:本年度共计进行15人以下小型培训12场,其中,市区4场,外围市场6场,滨城市场2场,主要内容以“新品培训、售后服务培训”为主。
团队建设
一、梯队建设:
完善“区域经理-督导-店长-营业员”的岗位职责划分,新增3名督导,5名店长,目前分公司人员组成为:4名区域经理-4名督导-7名店长-52名营业员,分工明确,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团建活动:
1、2016年共计进行两次团建活动,所有入职1年以上员工均有参与。
2、8月,举办了分公司首次趣味运动会活动,主要为入职1年以内的新员工及部分老员工。
2017年重点工作规划
一、完善月度考核机制:
细分、量化巡店标准,将评分融入月度考核之中,以数字考核方式量化员工日常表现,为评优、晋级提供数据支持。
二、“创新年”活动:
紧跟总部“创新年”计划,鼓励一线进行工作创新,优化流程、提升服务、冲刺业绩。
三、招聘题库:
整理招聘题库,汇总提炼招聘面试问题,建立“无领导小组讨论”题库,方便统一招聘标准及难度。
【事件一:摇晃的招聘】
我所在的事业部新成立之初,全国分公司有8000+个业务人员编制,而我到事业部报到时,全国只有大概1000不到的人员,事业部总部的各职能部门也都还有约40%的人未招募到位。
没有业务人员,就没有合作的商家,没有商家,就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就没有业绩,没有业绩,事业部就没办法存活。这一个链条该从哪里下手?答案看起来很明显,就是招人。好,招哪些人?该怎么招?
我们当时采取“三个优先”招聘策略:
重点市场优先:优先招募,每天跟进分公司招聘进度,并进行滚动通报;
最高主管优先:各分子公司最高业务主管优先招募,有了将军,将军就可以招募他管理的兵将;
合作商家优先:业务主管寻找合作商家,根据合作的商家开展情况,优先招募一线业务。
看起来觉得还不错,可是培训出身的我,没有招聘流程管控的概念,出现了几个哭笑不得的几个事情:
一线人员无所事事:个别分公司无业务主管,无合作商家,一线业务人员入职了,但是入职后没事做;
商家和与业务人员到位不一致:找到了合作商家,于是赶快招募一线业务,一线业务招募到了,但是商家不愿意合作了(量不多,但是也有约15%),一线业务没事做;
群龙无首:个别分公司最高业务主管迟迟招募不到位,于是整个分公司人员无法到位。
这3个问题,可以说是沟通不畅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流程管控的问题,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做了一些调整:
加强与总部HR中心沟通。制定每周追踪计划,明确数字到简历提供数,并根据重点地区、核心岗位的情况制定KPI考核,与分公司总监和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得分挂钩;
明确业务人员招募流程与标准。做一个文字版的详细说明给到分公司,违反规则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将已入职无合作商家的业务人员分配到其他事业部;
加强与分公司总监的沟通。让分公司总监更清晰的了解集团对于我们事业部的战略布局,以及人员招募需求情况,请分公司总监协助。
人员招募的深度分析。从招聘类型、层级、地区去分析内部推荐、招聘网站、合作商家介绍、竞争对手挖角等几种招募渠道入职的人数整体占比与环比,并根据此结论建议分公司招聘人员选择更优的招聘方式。
这一定不是最优方案,但是它把我们的招聘工作拉入了正轨,即便后续依然还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出现,招聘算是先稳住了。
【事件二:告别“鸡肋训”】
人员入职后,就要接受新员工培训,可是我们一个新成立的事业部,所有的内容都是全新的。
我到岗的时候,连一个整套的新人训课件都还没有,更不用谈讲师和标准化授课,集团采用的新人训是事业部课程+集团标准化课程的模式进行新员工培训,我们没有讲师,没有事业部课程,自然也没有办法跟着集团的整齐步伐向前走。
相对来说,培训的问题没有很复杂,主要是集中在:无讲师、无课程、无流程、无标准和及时性的问题,尤其是及时性,当我到事业部时,有几位分公司员工已经入职两个月了还没有参加过新人训,对他们来说,新人训已经成了“鸡肋训”。
当时的我的操作步骤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
培训课程内容标准化。分层级设定课程内容,总部统一标准化课件,课程分“须用”、“须知”两大类,先用自学+考试的方式完成“须知”的学习,再采用面授+演练进行“须用”类的培训;
培训内化机制常态化。中高层统一至总部培训,在学习课程后回分公司进行复制,给基层主管及一线员工授课;
培训管控流程规范化。指定各分公司授课人员,固化培训周期、流程与内容,与集团新人训快速对接,完成标准化操作,由分公司统一进行,以上试行2月后,再进行调整。
可是以上的3个步骤,无法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及时性”,我曾经到一家分公司督导培训,一位一线业务人员跟我说:他入职1个半月了,只在入职时见过自己的直属主管,后面又见过2-3次,因为直属主管到他所服务的市场要1个半小时,只是每天通一个电话,我当时只问了他一句话:你为什么还不离职?
新人入职后,因为人数有限,不能第一时间就举办集中性的培训,那么入职后的几天内就尤其重要,而及时性的问题只能通过OJT进行,基本要靠直属主管去解决,入职后的基础带教流程才是培训的排头兵,也是所有培训的基石。
我所在的公司,在带教上面一直具备优势,明确完规则后,基本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事件三:绩差人员改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放在绩效考核中来说,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考核。考核的指标如何设定的,如何推行的在这里不再赘述,只说一下绩差人员,作为HRBP的我们,当时是如何去做的绩差管控。
其实在这之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把精力花在一个绩差人员的身上?尤其是作为我们一个新成立的事业部,时间成本绝对不容忽视,这件事值不值得?
《荀子.富国》中有一句话:不教而诛谓之虐。一个不教而诛的组织只是一个利益结合体,不是一个团队,如果想要一个团队,就需要有人才培养的机制。
绩差的`人同样也是人才,不能单纯用绩效一刀切,而且,如果不给予绩差人员培训,直接干掉,那新一轮的招聘又要进行,招聘的延时性,市场的多变以及对合作商的影响都会干扰业务的推展。结论是:还是要做。
我们当时推行的方式是这样的:
怎么做的?通过带教+绩优案例分享的方式:
1.带教方式。强制要求其直属主管带教,带教的流程及标准都进行了明确,带教表单并必须由两人签字,列出工作改善计划持续跟进;
2、绩优分享。筛选出绩优人员,进行电话访谈,从合作商开发、人员管理、产品管理等几个维度在全国范围内去寻找优质案例;梳理完案例提供给需带教的主管。
何时做?每月绩效评级结果出现后两周内做,至少1天的时间进行带教。
给谁做?基层业务主管以及一线业务人员由其直属主管进行带教(带教人不得为绩差);中高层主管由地方最高业务主管带教,HRBP部门重点追踪绩差主管层级人员的带教结果。
连续两月出现绩差的,根据情况参照集团标准进行惩处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看这个方案,感觉是HR关于绩差人员的常规做法,过了一个月,发现了绩差带教不及时和绩差带教不标准这两个问题。我要给这些人记行政处分,总部的业务主管有些疑问:
他们市场都没时间开发了,哪还有时间去处理那些绩差员工?
有的地方不是绩差,是这个地区本身就是弱势地区,你的绩效考核是全国排名,他们再怎么努力,也是绩差,就只能等着连续两月绩差,等着被降职了?
还有的地方,本身就是利好市场,他们稍微做一做就是绩优了,可也不一定是他不努力,这个公平吗?
我听完后,思考了下回答他说:
公司允许出差和支援,如果他没时间带教,那就带着绩差员工一起去开发客户,正好手把手教,效果更好;
绩优跟绩差虽然是全国排名,但是,业绩达成得分都是以目标达成率来考核的,利好市场的目标和弱势市场的目标不可能在一条线上,如果没有区分,那就是目标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全国的数据去看一下,有多少人的目标制定不合理?如果不合理,我们也不建议马上调整目标,反复修正目标=没有目标,建议我们手工去调整这个地区的绩效考核分数搭配,让整个绩效评比更趋向合理。
到这里,绩差的带教暂时告一段落,虽然有的分公司执行仍然不到位,但是已经有了一些可以参考的绩差带教样板,后续调整的细节不再赘述。
【事件四:离职分析中的反思】
刚到事业部第二个月的时候是我最煎熬的时候,常常到了凌晨1点钟还睡不着,早上还在迷迷糊糊睡着,突然想到工作上的一件事醒过来,然后就一边想,一边告诉自己:别想了,要保证睡眠,第二天才能工作。
我之所以压力暴增,是因为招聘问题与培训问题的暴露,让我意识到了:HR的选育用留4个模块一定要提前规划,串联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去思考。
作为HRBP,我是事业部最懂HR的人,我没有把这4个串连成一条线,如果再不规划调整改变,我会变成永远的冲锋队,可冲锋时已经晚了,因为敌人已经冲了过来,你一定会有伤亡,而这些伤亡的数据就会直接体现在离职率上。
我们事业部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远远高于集团的平均水平,除了一些客观的原因,背后的问题一直没有浮出水面。依然会有一些问号:
是不是离职率高就不好?
那些人我们想留没留住?
哪些人本身就是我们不需要的?
哪些人是因为人为干扰原因(主管带教方式,面试技巧)导致的离职?
一连串的问号也告诉了我接下来的几个动作:
第一步:我们调取了入职时间3个月以上,且月度绩效考核排名占前30%的中高层主管人员离职原因,并逐个电话访谈,记录离职原因;
第二步:我们调取了入职1个月内就离职的人员名单及原因,此部分人员与直属主管带教和面试时岗位描述偏差有较多关联;
第三步:我们又综合了合作商开发、目标达成率等情况进行了比对离职分析。
离职分析结束了,可是工作才刚刚开始,因为如果没有针对需要调整的地方改善,我们的离职分析就白做了。
更头疼的是,我发现根据离职分析的结论,我们能做的少得可怜,于是我准备从人为干扰因素着手:
1、针对中层(含)以上主管,我们HRBP每周一次电话沟通,确认他的工作状态,确认他们疑问有哪些,这也算是一种来自总部的员工关怀,因为事业部已经逐渐成熟,还有我们电话访谈的一点影响作用,我们入职1个月内离职的人数降到了3%以内。
2、针对基层业务人员,他们的士气听起来也都很不错,通过访谈,我们也认真记录了他们的反馈,并进行分析,优化了新人训的课件与主管手册的内容,并且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用微信推送的方式,快速进行传播。
【个人感悟】
作为BU的HRBP,有时候很尴尬,想要在遵循集团HR策略的基础上,找到合适自己事业部的一条路,但是很多时候又会处于两难的境界,因为HRBP始终是一个协助者,很难像炮兵一样可以决定让大炮转换方向,他扮演者一个类似于谋士的角色,希望为自己的主公招贤纳士,献计献策能使兵将人尽其才。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最新软件销售述职报告
化妆品消费市场情况调查实习报告
实用的汽车的实习报告三篇
建设银行实习报告范文
最新软件销售述职报告
公司职员辞职报告
个人调查报告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六篇)
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
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模板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语文教师学期述职报告范文
语言类实习报告汇总六篇
关于美丽家乡的社会实践报告
客服主管岗位竞聘报告(客服主管岗位竞聘报告优秀范文)
物流公司员工年终述职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八篇
护士见习报告十四篇)
计算机实训报告精选十五篇)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锦集10篇
岗位晋升述职报告六篇
关于护士长个人述职报告(精选7篇)
有关保险公司的实习报告四篇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三篇
认识与实习报告范文合集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