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0篇)

刘莉莉老师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

  关于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研究结题报告

  组长:蒋艺莹

  组员:林泽漩、吴玲、李秀珍、符青坛、陈桂银、陈艺绮

  指导老师:刘小红

  一 .研究背景

  偶尔看见一则新闻,内容大概是桂林市有一名女生误吞修正液而导致食道被严重灼伤入院。这激起了我们研究小组的兴趣。我们想,小小的一瓶修正液,居然可以把人的食道严重灼伤,可见其中包含了多少有毒物质。反观同学们的书桌,99%都放着一瓶瓶各种各样的修正液。如果修正液里真的含有如此多的有毒物质,那么对于每天都依赖于它给我们修正错误,又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多大的危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以“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作为此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内容。

  二 .研究途径

  通过查阅报刊、互联网、访问、调查问卷、课堂演讲,板报等形式

  三 .研究内容

  1.修正液的主要成分

  2.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3.修正液的危害

  4.修正液的用法

  四 .研究目的

  现在修正液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使用着,可以说是“人人手有修正液”。但是,对于修正液的毒性和危害性,我们又知道多少呢?为了向广大同学们宣传修正液的危害性,我们小组就做了如下的研究性专题报告。

  五.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1.确定分工:

  搜集资料 :蒋艺莹

  资料整理 : 林泽漩、吴玲

  会议记录 :符青坛、陈桂银

  资料研究 : 陈艺绮、李秀珍

  2.确立课题

  对于修正液灼伤食道的新闻,我们小组成员都深有感触,且我们对修正液中的成分都颇有兴趣,于是课题就被迅速确定下来了。

  3.制定计划

  (2) 实施阶段

  按照分工,各成员开始工作,并将搜集回来的资料逐一整理,并做好有关实验,填写好实验报告。

  六.研究成果

  我们小组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修正液的成分:

  修正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环乙烷和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我们使用修正液时闻到的那一阵刺鼻的气味,就包含有这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

  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除此以外,修正液中还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二)修正液各种成分性质:

  如下表所示

  三氯乙烷 甲基环乙烷环乙烷

  易燃 × √√

  作为主要溶剂 早期 近期 近期

  快干√ ××

  破坏臭氧层√ × ×

  误食毒性轻 轻 轻

  刺激部位 眼睛 皮肤 呼吸道 眼睛 皮肤 呼吸道 眼睛 皮肤 粘膜系统

  吸入造成的危害 轻-中度中度 轻-中度

  中毒症状 可致癌引起心脏痉挛 头痛、呕吐、昏迷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三)调查问卷分析

  1.你一直在使用修正液吗?

  是:98%不是:2%

  分析:由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一直在使用修正液,且有依赖现象

  2.你对修正液的知识懂得多少?

  很多2%一般 23% 几乎不知道 76%

  分析:由数据可知大部分同学对修正液了解甚少,包括它的危害

  3.你认为中学生应该使用修正液吗?

  应该 45% 不应该65%

  分析:由数据可知同学们虽然知道修正液有害,但用还是不用仍十分矛盾

  4.当你使用修正液时,是否闻到一些刺鼻的气味?

  是98% 不是2%

  分析:显然,大多数同学都发觉修正液的害处

  5.你知道那些气味的成分吗?

  知道1% 不知道99%

  分析:大部分的同学都不知道修正液气味的成分,即使知道,都是一知半解。

  6.你知道这些气味对人体有害吗?

  知道 100% 不知道0%

  分析:很明显,全部同学都知道那些气味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7.你知道这些气味对人体哪些部位有害吗?

  知道 32% 不知道68%

  分析:同学们对气味有害作用的部位也是一知半解的

  8.市场上所谓的香味修正液无害吗?

  有60% 无9% 不知道30%

  分析:有部分同学认为,香味修正液甚至比普通修正液更具毒性

  9.修正液的价钱上涨后是否会继续购买?

  会20% 不会80%

  分析: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修正液的依赖不容忽视

  10.平时的作业是否能不使用修正液?

  能87% 不能13%

  分析:看来同学们都有信心摆脱修正液,脱离它的危害

  (四)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实验:

  把草皮平均分成二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把一样多的修正液和水,分别倒在草皮上,隔12小时观察一次。

  结果: 次数 浇修正液的草皮 正常的草皮

  1 茎部微黄 正常

  2 黄色增大 正常

  3叶片中间枯萎 正常

  4 死亡正常

  (五)修正液的危害:

  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修正液如果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对肝脏、肾脏等造成伤害,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另外修正液含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另一方面这些化合物极容易挥发,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加剧臭氧层空洞,极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六)研究建议

  我们发现了修正液中含有大量会造成人体危害的铅、苯、钡、甲基环乙烷、二氯乙烷等化学物质。它们会影响、破坏人体组织,严重的更会导致白血病等癌症,修正液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上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它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性很强,还会使使用者得上白血病等不治之症,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使用修正液时应避免对鼻、口过于靠近,使用过修正液的表面,还应避免将修正液溅到皮肤上、手指上,千万不能为了图一时的快干而用手擦拭。有关专家提醒,在使用修正液时,务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比如不让修正液与人体接触,不要让儿童接触修正液,要把修正液局限在一个恰当的使用范围。尤其对于中小学生, 家长和学校要切实注意引导,教育孩子尽量不用或少用修正液。

  (七)总结:

  修正液,尽管它对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多大好处,但在现今繁重的功课中,它仍是学生重要的修改工具。尽管修正液方便,但毕竟对身体有害,而且长期使用还会使我们产生依赖性,错了就用修正液,导致不认真做功课,这也是它对学生生理以外的一个重大危害。况且根据普遍的考试大纲,在考试中使用修正液是作为作弊处理,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考试中不能依赖修正液。在这些条件下就要求我们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培养小心谨慎的习惯,认真写,认真做,摆脱修正液的控制。

  七.研究感想体会

  我很喜欢使用修正液,但它却总有一股令我难受的气味,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使我懂得了更多,知道那种气味是什么东西和如何小心地去使用修正液。

  其实,我也每天在用修正液,尽管知道它对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多大好处,但的确它仍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修改工具。但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让我们加深了对修正液的认识,即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仍需要修正液,但我们也会懂得正确使用的方法,减少它对我们身体的危害。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我们曾经对自己学校的初三和初一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窄、时间短、量少、不得法,每天阅读时间少得可怜,4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0%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2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15%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并形成学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呈现单一性和简单性问题。对文本的阅读,处于浅阅读阶段,一如大众对影视作品的需求,追求故事情节的波澜、跌宕起伏,让自己知道的故事比较多,从而多些生活谈资;再者获得些心中有却不甚明朗的理性认识,殊不知这些理性认识是很廉价的。而对作者的行文思路,构思技巧,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比较专业的阅读要求,学生们表示没有想过。显然学生的阅读需求是较低层次的,没有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阅读目的、需求亟待提高。

  课外阅读的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大量的阅读中既训练思维,增长心智又接受美的熏陶和浸染,养成自己的文学素养。在阅读中关注作者对某一现象是怎样思考的,即作者是怎样想的,把握他的思维脉搏,学习别人的思维。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是怎么思考的,从而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中我们要感受作者所刻画的美,品味美,沐浴美,形成美感。最终用思想养成思想,用美生成美。

  针对以上情况,我、周秀华、曾岚岚三位教师确立本课题并在所任班级实施,期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提中学生名著阅读质量的新难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据了解,我校初三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这一要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间少,方法有待提高,为此,在学校教研室指导下,与学生讨论后开展此项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名著积极性。对初中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外研究性学习呈多样化趋势,其特点或围绕着问题等的提出和解决来进行学习活动,或使研究性课程呈现出多层面的开放性,或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过程。在我国从教育文化积淀和现实条件来看,实施研究性学习既是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又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过程,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他们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教师对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通,使学生能望其门而入,领略名著的无限风光,读出滋味、培养兴趣、领悟内涵,最终就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而如今的中国,各种流行阅读正在迅速兴起,阅读的通俗性、功利性、休闲性和大众化,使中学生的阅读重心发生了转移,也使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和危机。

  (四)创新之处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课堂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学生对年代久远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有自己的解读,能够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生活经验理解和诠释书中的故事,学生的课堂发言、讨论、表演、提问以及课后的总结,读后感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老师的讲堂变成了学生的发言堂,教师退居幕后,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看法,有效提高了阅读兴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了改变,尝到了“当家作主”的甜头,极大增强了自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这种阅读方法的益处。

  2、关于名著阅读方法的自我探索,找到自己喜欢的有效的读书方式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3、对《名人传》《格列弗游记》《傅雷家书》等中外著名小说以及鲁迅冰心等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名家散文名著进行研究性学习,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从研究之日起,针对参加试验班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和阅读水平进行调查分析。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动态,不断提升教师认知能力,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挖掘、整理、分析,探索学生名著阅读方面及阅读方法上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及时矫正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针对各阶段的分期工作,适时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还可以采用对比研究法、谈话法、抽样调查法、统计法,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检测、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并能取得实际效果,我们初步设想,本课题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名人传》为例来说明各部名著阅读的实施步骤)

  (一)导读阶段(安排1—2课时)本阶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名著导读”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补充导读材料,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布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统一阅读进度。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积累性阅读阶段(安排10周左右)本阶段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十回左右的内容。每周设计作业如下:

  1、摘抄语段:摘抄本周阅读到的精彩语段,并做简单点评;

  2、内容概括:概括本周阅读的内容,不少于500字;

  3、写读后感: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少于500字。(考虑到学生差异,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以上作业中任选其二来完成。)本阶段,教师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中心目标,每周抽查学生作业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逐回阅读完全书后,安排1课时,由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安排2周左右)

  1、分析人物形象(2周):本阶段安排学生精读有关情节,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的形象,并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作文,然后按学生作文所分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组交流,最后推荐出优秀作品展评。

  2、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安排2课时)由教师开设一次“名著欣赏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讲座指导,查找资料,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尝试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四)总结阶段(安排1周左右):本阶段准备开展《名人传》影视欣赏、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方面继续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活动评价

  每学年进行一次活动评价,包含参照学生读书笔记等材料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和通过设计名著阅读试卷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五、课题组顾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钱明霞:中教一级,语文组组织,负责本次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撰写开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曾岚岚:星村中学高级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主要负责课题组研究的理论指导工作。主要负责活动课摄影安排和总结整理工作。

  周秀华:星村中学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深深地爱着学生。有着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都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负责材料的收集,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学生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手抄报等相关材料。

  2.研究课题组“活动课”“研究课”相关资料。

  3.课题研究反思、阶段性总结及结题报告等。

  4.撰写相关论文等。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埃明达。美法韩日《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j]。内蒙古教育,20xx(8)

  2、胡庆芳,程可拉《当今美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xx

  3、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4)。

  4、钱旭升《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xx

  5、黄朝兵《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人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

  6、李汉雄《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及方法》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20xx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3

  托·布·里德说:“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古今中外,也许没有人不知道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此,我于20xx年5月开始进行关于《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均能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立项以来,我做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索。

  一、针对课题,分析原因确定方法。

  我校虽地处县城,但仍属于农村学校,而且大多是留守孩子。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本身生活的环境也截然不同,许多家庭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如父母不爱学习,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形不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就只能在学校里,作为教育人的教师就必须担负督促教育培养这一重责。

  二、本阶段实验做法,取得的成果。

  《一、》预习和复习方面的习惯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60%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而70%以上的学生学完新课想不到复习,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更没有随手记笔记的习惯。学生在刚进入初中时,老师布置任务让预习下节课内容,很多学生只是把课文读完一遍就完事了,在他们的认识中,他们觉得预习就是看一遍课文。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教他们预习的方法,不光是看课文,首先解决生字词和文学常识,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一篇课文不再是把重点放到识记字词和文学常识上,但是不能说明这些不重要了,相反,基础知识在初中阶段所占比重还是非常大的,但是需要学生在预习时就能掌握。其次,了解写作背景,尤其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必须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最后,建构文章的框架,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由于一些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或者根本不会预习,所以前期我会经常提醒他们,通过这一阶段的慢慢培养,大多数学生已经能自主去学习一篇文章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复习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篇课文学完了,需要他们把老师讲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需要课下及时复习巩固,初中阶段语文课文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都能读明白,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讲解这篇课文?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课文,主要是在教学生怎样去理解分析一篇文章,教给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方法,所以学生在课下复习的内容主要是巩固阅读理解的做题方法,对待不同体裁的文章怎样去分析。

  《二、》听课习惯的培养

  在接手现在的班级后,上课时有一些重点内容,需要学生随手记下来的,我会加重读音,而且会重复两遍,但是,我发现学生仍是聚精会神的看着我,或者看着黑板,或者看着书本,他们不明白我重复的原因,我顿时了解了:原来他们还不会听课!于是,我只好放下所讲的内容,先给他们上一堂学法指导课。我告诉他们,如果某个句子我加重了读音,并且重复两遍及以上就是提醒你们该记下来,而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要养成随手记笔记的习惯,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内容那么多,就算当时记住了,可能一会就忘了。另外,听的时候自己也要思考,我们现在反对“填鸭式”教学,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要多问个为什么,否则一股脑的接受了,也不会灵活运用。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

  农村的学生极少能有在小学时就养成读书的习惯的,但是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不过直接经验需要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效力,初中生总是会拿没有时间阅读作借口,于是,久而久之除了课本上的几篇课文,有的学生甚至没再读过其他的文章,更有甚者连名著中的人物都搞不清楚。我在学习课文时遇到相关的名著总是会给他们拓展,然后,周末会布置他们看几篇文章,遇到暑假或寒假会让他们阅读一部到两部中长篇名著。另外,我还发现一个现象,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如果涉及到历史知识,学生竟也不知,所以,我经常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

  学生不喜欢阅读,归根结底是没有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它涵盖了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学生可以先阅读自己较感兴趣的文章,慢慢培养自己的耐心,对文章的阅读也要由短到长。阅读时,最好能养成随手摘记的习惯,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品或优美的语句要随时记下来,有利于写作的提高;读完一部作品,最好能写一篇读后感,一方面可以强化自己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写作水平。

  《四、》书写的习惯

  书写在语文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多数的学生能够书写工整,尤其女生能够认真书写,有少数男生书写比较潦草,首先要求他们端正态度,认认真真的书写。练字,其实也是在练自己的心性,其实,不必用专门的时间,专门的纸张去练字,只要平时书写时都认真去写就行,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上交的作业、试题等都认真对待,相信书写一定能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已有进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生往往开始的时候信心百倍,热情高涨,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身上天生的惰性就会表现出来。解决思路:在好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监督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督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教师不定期抽查、同学之间互查、学习小组长代老师检查等。经过如此经常性的训练,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会形成。

  (2)在良好的习惯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

  解决思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今后,学生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是一项重要环节,需要“反复抓”“抓反复

  四 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这一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已经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学习,但是一些不良习惯还是根深蒂固,比如阅读的习惯、书写的习惯等。语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这一学科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也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中学生要想学好语文,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密不可分,所以还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也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贯彻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都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显著提高。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4

  一、研究背景:

  平时我们都经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卖部买的,之后发现网上其实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向搁置着。

  此刻学农的时候能带给一个机会我们自己做酸奶,既能锻炼动手潜力。又能积累一门手艺,感觉十分高兴,就参与了这项活动。

  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我们想了很久,奶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奶质和形态都能影响酸奶的味道,所以我们选取了控制奶源变量的酸奶制作研究性学习,探究选取哪一种奶源才会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活动目标

  近几年,发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陷入了诚信危机。对于青少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对酸奶的事件,我们产生了恐惧与担忧。所以我们想透过自己制作酸奶,感受酸奶生产的过程,同时体会制作每种品牌酸奶的成本高低与口感来源。

  我们对于酸奶成品的期盼并不高,期望结果制作出来的酸奶,能在凝固中传递出当代酸奶的香气与奶味。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分组分工,选取实验材料,制定活动方案。

  二、材料

  1、发酵用的原料

  伊利纯牛奶、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香满楼鲜牛奶、伊利高蛋白脱脂高钙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发酵剂。

  2、工具及仪器

  RC-H2日创酸奶机(5个反应杯)、标签纸数张、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等。

  三、实验原理:

  在42℃恒温环境下7小时,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转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4.7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构成酸奶。

  四、实验的设计

  杯①用100ml香满楼鲜牛奶,倒入100ml反应杯,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②用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③用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④用100ml伊利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⑤用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经发酵后品尝5杯酸奶的味道,比较5杯酸奶的酸度、色彩、香味、状态、口感的不同。

  实验步骤:

  1、煮开水,并将五个玻璃杯、五个盖子、量筒、烧杯清洗干净并消毒;

  2、杯①:加入100ml香满楼鲜牛奶;

  杯②:加入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③:加入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④:加入100ml伊利纯牛奶;

  杯⑤:加入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

  3、待奶粉冷却到室温,五个玻璃杯各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

  4、酸奶机恒温42℃发酵7小时;

  5、品尝并比较各酸奶的味道;

  6、分享和总结。

  四、结果与评价

  酸奶的做法大同小异,而根据我们的探究。用不同奶源做出来的酸奶的味道会有较大的差异。由此实验我们得出,用鲜牛奶做奶源做出的酸奶酸度适中,色彩呈乳白色,香味浓郁,凝固程度较好,口感较滑,总体来说是最好的,只是鲜奶做的酸奶保质期较短,制作后需尽快食用。若在发酵前在酸奶中加入少量白糖,味道更佳。

  五、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我们很开心能参与这次的酸奶制作学习研究性活动,学会了做酸奶。

  在收集资料和制表的过程中,学习了如何集中和拣选有用的信息帮忙我们的制作,同时懂得了如何做研究性报告。

  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与同学更加友好地相处,亲近了我们的距离,学会了分工合作,不怕麻烦,耐心等待。

  在进一步完成研究性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珍惜这次的机会,期望往后能够多点参与像是这样的研究性活动。

  六、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物更加能吸引学生,所以学生对酸奶制作具有浓厚的兴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激发。但应对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学生来说又是一项“艰难”的选取,但也同时考验着学生的毅力和耐性,对学生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有巨大的帮忙。

  学生在完成该项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经历了分工、设计活动方案、动手完成制作过程、品尝评价等,学生能够共同商议解决难题,并能够从不同的提议声中迸发新的想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活动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活动报告,效果优异。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起到组织、指导和参与的作用,减少学生应对活动开展的盲目和迷惑感受。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因对环境的陌生、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感到迷惑,老师需要做好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指导的工作,让学生尽快投入到活动中。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5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我们明显的感到,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人的使用互联网,而在这些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我们中学生。那么,网络的魅力何在,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什么?网络传递的信息又裹挟着多少对中学生负面的影响?老师、家长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

  我校初二(2)班学生在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中,从身边众多问题中选定“网络对中学生影响情况的调查”为主题展开活动。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自主开展调查,自主组织活动,自己分析信息,自主提出倡议,号召全体学生都做“文明的网络人”。在学校和家长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二、实践活动的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上网的现状。

  2、了解教师,家长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

  3、了解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4、学习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5、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尝试写作调查报告。

  三、实践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专题调查、访谈、研讨、辩论等。

  四、课时安排

  共12课时

  五、教学实践过程

  整个教学实践过程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启发与引导,成立专题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课时安排:2课时】

  在这一阶段,教师从学校开设的电脑网络学习课中发生的种种现象谈起,并向学生提出了2个问题。 ⑴网络对中学生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有哪些?

  ⑵中学生上网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问题一经提出,全班学生都纷纷议论,稍后教师以提出建议的口吻说:“现在同学们对这两个问题也说不太清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些调查、分析呢?”学生听罢,兴趣很大,跃跃欲试。

  这些环节的设计,源于教师事先对学生生活背景的分析和利用,要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操作点,尤其是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很值得加以关注并及时利用。

  同学们决定在初二年级选取4个班的学生和部分家长为调查对象,来进行研究。并将调查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自由组合推选组长,形成专题小组。为了使本次调查活动更好的开展,在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下,还成立了调查总策划小组。各小组讨论后,分别制定了以下研究流程:

  1、调查活动总策划小组

  ⑴策划本次调查的活动方案

  ⑵督促,协调各小组的活动

  ⑶负责联系指导教师和指导专家

  ⑷收集,保存活动资料

  ⑸撰写课题调查报告

  2、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小组

  ⑴编制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参见附录一】

  ⑵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⑶汇总、分析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3、教师、家长对中学生上网态度调查小组

  ⑴编制教师、家长对中学生上网态度调查试题【参见附录二】

  ⑵对教师、家长进行调查

  ⑶汇总、分析调查结果

  4、网络对中学生积极作用调查小组

  5、网络对中学生负面影响调查小组

  这两个小组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查找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的事例和其它资料,并在调查活动总策划小组的协调组织下举行辩论会。

  第二单元调查与实践,广泛收集信息

  【课时安排:4课时】

  1、实践准备

  在开始设计调查问卷之前,各小组成员普遍感到棘手,这毕竟和她们平时完成的“作业”大不一样。指导教师首先和她们一起学习了关于课题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搜集了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调查问卷,加以认真分析研究,然后确定本课题的调查对象和内容。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各小组对于调查问卷的设计已经略知一二,各自很快拿出了一份初稿,然后大家在一起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问卷设计,力求将问卷设计得科学、合理。设计问卷的过程,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一张成功的问卷本身。她们开始感受到课题研究的严肃性和操作过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认识到课本之外还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

  教师还组织学生思考调查中应预先考虑的各种情况。这些环节即是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又能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并能与学科知识挂钩,主动应用学过的知识。

  2、调查与访问

  由课题总策划小组与有关班级班主任联系,安排调查时间。由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小组对相关班级学生进行调查。

  对教师的调查安排在课间进行,对家长的调查安排在周末进行。

  对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小组集体研讨后无法解决的,可由课题总策划小组与教师协商后联系指导教师或指导专家解决。

  第三单元整理、交流信息,研讨、成果展示

  【课时安排:4课时】

  1、整理、研讨与小结

  调查结束后各小组当即运用已学的各种统计方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形成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各小组对调查统计表的各项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形成小结。。指导老师要求大家工作认真细致,养成严谨的治学作风,因为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将造成课题研究质量的下降。

  问卷数据统计之后,各小组对所有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将其分析在初步的分析报告中体现出来。

  2、交流与展示

  ⑴各小组向全班学生汇报各小组的调查结果和初步的分析结论。【参见附录一】【参见附录二】 ⑵网络对中学生积极作用调查小组和负面影响调查组则通过由课题总策划小组组织的“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会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参见附录三】【参见附录四】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图表、照片、投影、录音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进行汇报。

  第四单元应用与深化

  【课时安排:2课时】

  1、总结综合活动成果

  每位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各调查小组在研讨的基础上写出小组调查报告,总策划小组写出总的调查报告。要求调查报告能反映研究过程、资料翔实,符合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

  2、做“文明的网络人”活动

  根据调查结果,学生们提出了在网络时代,做个“文明的网络人”的活动倡议。号召全体学生都要模范遵守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参见附录五】

  六、体会与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它的效应产生于每个单元环节,它对学生的

  影响是全方位的。

  首先,促使学生多思、多疑,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活动促使学生更多地去留意生活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的思想更加开阔。

  其次,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学习知识与技能,课堂上学生的知识能实实在在的应用于研究工作,这让他们感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产生了切实有效的德育效应。此项教学实践的课题是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而选定的,直接涉及到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十分投入,效果好。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学生偷着上网、上网玩游戏的现象大为减少。

  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息。学生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广大同学的重视,学生真正感到自己的价值。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6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作为学生的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我们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为此我们做了此调查对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做了适当调查.

  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但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其自身素质不仅仅是具有渊博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高中生而言,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偏低的问题,而心理素质偏低的最大原因是来自于过重的学业负担和精神压力,能否正确地对待这种压力,将会对我们的学习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压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我们小组决定进行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

  研究目的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学习压力是如何产生的。

  2.如何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压力。

  3.了解一些关于如何减轻学习压力的方法。

  4.使同学们通过这些方法来减轻学习压力。

  5.使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愉快,能更好的来处理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规律:

  1. 从各个方面来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学习压力是客观事实,大多数同学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压力,这对于我们可是一个非常大的警示

  2. 很多同学有了问题,大多数选择了自我解决,这不失为一种办法。可研究组认为我们还应该找老师和同学,毕竟我们不是万能的。遇到困难求助是积极主动自助的表现。

  3. 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考前的心理压力的调节都做的很好,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是高一学生了,经历了许多次的考试有关。

  4. 很多同学都很有上进心,对我们而言,有上进心是好事,但过多的在意成绩,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太大的压力,最近就看到因为在乎公开考试成绩和名次而自杀残残后后悔的。我们不能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5. 大多数的同学对于这方面的事情都选择了听歌,睡觉等常见的方法,但还是有少量的同学,对于这些事情没有解决的方法,这是一件非常需要思考的事情。其实,运动如散步、打球、跑步,聊天,写日记,画画,包括练习书法,都可以让自己缓解压力。

  研究总结

  综合分析,我们了解:目前高一学生的压力来源,不是单方面的,但更多的来源是学习带来的压力。

  1、时间利用上: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一般从早上7点到中午12点,下午从1点50到5点30,并且在回家后还需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所以很多人反映睡眠时间不够。 2 、家长的期望:当代高中生面临的最大压力是高考,这是国情和中国体制造成的,他们希望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也是大多数父母给孩子的压力。根据报刊了解和专家分析,现在孩子因为学习方面的压力而自杀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他们也在找寻各种方法帮助孩子减少压力,从而降低死亡率。但我们在调查时,还是可以感觉到家长给予我们的期望与压力巨大。我们怕考试不理想而对不起家长。

  3、自我期望比较高:这在学习比较好的班级同学身上比较明显;很看重考试成绩,非常担心成绩下滑。成绩下滑后,自信会不断的减少。

  4、 学习偏科带来的焦虑:比如访谈里有同学就非常忧愁地问:我知道高考要考生物,可是我就怎么喜欢不起来生物学习呢?还有对数学、英语感到恼火、无奈的同学,都觉得

  偏科带给自己的压力大。

  以上便为我们这次面对高一学生做的部分抽样调查中,了解到的关于我们同学的学习压力问题。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比如高考体制的存在,让我们不能完全地解决考试竞争带来的压力,也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没有压力。有时候,适当的压力是前进的动力。但我们希望从这次调查中真正了解现在高中生尤其是我们高一学生的心声,从而尽量地减少我们自己的压力并学会调节压力。

  建议运用下列方法来调节学习压力问题:

  一. 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

  我们正处于青年期,自我意识在高涨,容易产生自我矛盾,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的难以统一。这样就容易导致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混乱,自我表现明显冲突,内心动荡不安甚至痛苦。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同学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将最终导致自信心的逐渐丧失。为此,要善于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能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善于正确对待自我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二.学会自我调节的各种方法:

  1、不要把学习目标定得高于自己能力所及。

  2、有效地分配时间。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3、课余时应做适量运动。

  4、遇到困扰或情绪低落时,可与家人或朋友倾诉。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

  6、学会转移注意力。

  7、养成持之以恒,平衡有序的生活习惯。

  8 培养广泛正当的生活兴趣。

  9 偏科的同学,抓紧补课。

  三.寻求专业帮助

  途径: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专业机构;青春热线;青少年法律求助热线、

  四、阅读相关报刊网站

  如:中国心理网、中青在线网、阅读《中国青年报》的青春热线、特别报道、《读者》《青年文摘》等栏目的心理小短文。到 读书馆借阅相关的心理书籍,阅读帮助自己认识提高,方法改善。

  五、心理研究性学习心得:

  在这次心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克服种种困难,在同学们的协作努力下,学到了许多心理知识和技能,包括如何建立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在这个的研究结果中我们懂得了如何对正确的缓解学习压力。这点尤为重要。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能使更多的同学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学会用积极心态来调整学习压力,让自己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能顺利地度过。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在期末、期中,甚至在高考中,都能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学习压力,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能考到理想的成绩。

  当然,时间以及各种原因,让我们的心理研究性学习,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面对学习压力,甚至各种压力,我们希望大家可以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换一副“眼镜”看世界,我们就会少些忧愁与烦恼,多些开心与快乐!

  我国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比初中生大,这是因为高中毕业面临的升学和择业更为迫切。

  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压力不止一桩。而且,因每个人遭遇不同,有幸与不幸;有的人因上进不成而有生活压力,有的人因健康不佳而有生活压力,有的人因夫妻不和而有生活压力,也有的人因子女不肖而有生活压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心理学家们研究生活压力时,企图分析构成生活压力的来源,藉以了解一般人在不同生活层面上有那些生活事件,会构成他的生活压力。以先三方面是一般公认生活压力的来源:

  1、生活改变

  因为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压力,都会给人以紧张的甚至痛苦的负面情绪经验。故而生活改变一事所指者,也多半指生活事件之带给人们负面情绪的事件而言。

  2、生活琐事

  所谓生活琐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且无从逃避的小事件。此等琐碎事件,虽在性质上每件事的严重性均不足危害于人,但日积月累的结果,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心理学家调查分析,在日常活动中成为生活压力的琐碎事件可归类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家用支出方面 (2)工作职业方面 (3)身心健康方面 (4)时间分配方面 (5)生活环境方面

  上述两类生活压力来源,在性质上均属于人与事或人与人关系的外在因素。除此之外,属于个人内在心理上的困难,也是形成人生活压力的重要原因。在生活压力的心理因素方面,挫折与冲突是其中最重要的二项。

  综合以上的资料可以知道学生的压力来源不是单方面的,但更多的来源是学习带来的压力。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一般从早上7点到中午11点45,下午从3点到5点30,有些住校生还要上晚修,很多学生反映睡眠时间不够。但由报告中也看出了,学校有减负的现象,很多学校将作业量减少,考试的次数也明显降低了,这也为学生的学习减轻了压力。当代高中生面临的最大压力是高考,这是他们的一个转折点,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很在乎,他们希望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也是大多数父母给孩子的压力。专家调查现在孩子因为学习方面的压力而自杀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他们也在找寻各种方法帮助孩子减少压力,从而降低死亡率。

  从我们的这次调查中,了解到了关于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学生压力问题的引发是多方面造成的,我们不能完全的解决它,也不可能让学生没有压力。但我们希望从这次调查中真正了解现在高中生的心声,从而更大限度的减少他们的压力。

  总结

  对于中学生课业压力的认识与建议(你要求的最后的总结)

  1 正确认识初中生压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学生是不同年龄群体中承受压力较大的群体。初中生虽然同高中生一样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高中生在心理、生理方面比初中生更为成熟,承受能力更强一些。有鉴于此,在保持对初中生适度压力的同时,要防止出现压力过高或压力过低的情况,因为这两种状态对于初中生的课业学习都有消极影响。

  2 减轻初中生过重的负担

  要减轻初中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应各尽其责。

  在家庭方面,首先,家长要注重子女人格的健全发展,对子女的学业给予适当要求,避免施加过大的学业压力;其次,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最后,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

  在学校方面,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教书育人,着力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培养其探究精神,使之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在社会方面,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多种人才选拔制度,从根本上缓解中学生的升学压力。

  3 把压力变为学习的动力

  初中生压力大小是有个体差异的。优等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弱,而后进生就可能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要区别对待。

  首先,要培养初中生的成就动机,将外界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立足成才,并争取获得成功。实验证明,以成就为动机的学生坚持学习的时间更长,即使遇到挫折,也能总结经验和教训,继续努力,直到成功为止。一般地说,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成正比。

  其次,要寄予学生合理的期望,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既不能太度,也不能太低,否则,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失却激发内在动力的作用。

  最后,要给学生以成功的激励。表扬是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励方法。对心理压力大的学生,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多表扬少批评;2)对于学业成绩较差且自卑的学生,要寻找其闪光点(如体育、音乐特长),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让学生准确理解教师的表扬与批评;4)适时而科学地使用奖赏与惩罚。

  4 加强意志磨炼,提高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首先,要帮助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的学生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教会学生认识并理解生活中的压力源,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再次,要教给学生消解压力的方法和能力。

  5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由各种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和情感反应,会经常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过程,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缓解与消除其紧张反应和不良情绪的方法,树立自信,保持健康心态,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具体包括如下一些方法:1)及时适当地疏泄不良的情绪;2)暂时转移注意力;3)学会自己放松;4)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系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7

  在近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组织指导了初二年(7、8)班中的10位同学参与了《一次函数与生活》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使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用函数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有了许多心得体会。

  一、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研究性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尽情地发挥。在指导小组成员研究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基础课成绩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却是令人大为赞赏的。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之后,他参与到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会空前地高涨,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幅度地提高。

  二、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途径,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学生应该具备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为这不仅仅是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的方式,更是为学生将来开展个性化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维基础。自从确定课题以后,研究小组同学就开始利用平时在校的空余时间去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利用双休日去不同的地方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汇总。通过这样的寻寻觅觅,查查找找,不断修正,研究小组同学对这一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键是培养了学生的治学精神,使他们具备踏实严谨的作风,体会做学问的艰难曲折;同时进—步明白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这种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

  三、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学生一起外出调查,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研究性学习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涌现出不少奇思妙想,用科学、创新的精神去学习、探索成了学生最大的乐趣。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是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此,研究性学习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8

  一、调查背景

  很多初来乍到的寄宿生对我校的食堂总是不太满意,无论是高校或是中小学校,学生对食堂的笑料或评判层出不穷,近年来食堂问题也接连不断,十分有必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引子

  2003年,国内各地上半年学校接二连三发生了多起食物中毒事件,海南省连续发生了12起中毒事件,其中学校食物中毒占7起,学校中毒人数占了中毒总人数的七成;暑假开学前后,江苏省共有10所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300余人有消息说,今年卫生部收到的重大食物中毒报告在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方面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学校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几乎每一次学校食物中毒的调查结果,都会出现“食堂卫生存在多种隐患”类似的字眼。校食堂引进社会化管理后,饭菜的品种确实丰富了,这是现实。对食堂饭菜质量的不满,导致了不少学校的学生外出“觅食”,这使得许多学校周围的小饭店和小饭摊繁荣昌盛,生意异常红火。然而,这些饭店和露天小饭摊,大部分的卫生状况极其糟糕,也许是另一次食物中毒的起源地。

  三、收集资料

  1、通过寄宿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校食堂的评价;

  2、通过县里的学生了解各县食堂作为对比;

  3、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四、研究过程

  (略)

  五、建议

  1、卫生管理待加强;

  2、清理校内小卖部,校外饮食小档应严管;3、投入资金改造硬件,加强卫生检查。

  4、每周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食谱,既要适合学生的口味,又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和吸收。

  5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学生的食欲。

  6、不断推出新款菜肴。

  7、面向全体、照顾个别。

  六、总结

  让全社会都关心校园食堂吧!我们只从小方面上进行调查研究,不到之处或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出!谢谢!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9

  近年来,初中生早恋现象十分普遍,极端个案屡屡发生,在这个背景下,有野外玩耍夜不归宿的,有偷了家里的钱离家出走的,还有寄居校外留宿异性朋友的,更有甚者就在学生公寓内,在公寓管理员的眼皮底下女生跑到男生寝室和男生们疯玩过夜的。如果说这些属于个别现象,那么课堂上昏昏欲睡混日子,下课后情意绵绵玩微信、聊QQ的,则实在是太寻常了,面对陷入情网不能自拔的少男少女,教师们痛心,家长们揪心,社会闹心。滋生早恋的土壤是什么?它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为了帮助初中生走出早恋的困境,20xx年新春伊始,宋市中学组织部分老师和学生成立了《初中生早恋现象》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始了这方面的调研。

  调研时间:20xx年3月9日—20xx年3月27日 调查对象:七八年级302名学生

  调研方法:①问卷调查;②采访当事人;③网上查阅资料;④现

  场座谈;⑤咨询专家和教师。

  预期目标:①了解农村初中生早恋现象的真实状况;②帮助部分早恋的同学走出心理困境;③逐步掌握研究性学习中常用方法,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二、活动过程记录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关于青少年早恋现象的问卷调查

  青少年朋友:你好!感谢你参与本项调查,以下问题无所谓对错,你只需根据你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即可,我们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当今初中生在对待早恋问题上的真实态度和做法,有了你的参与,我们离真相就走近一步,谢谢各位!

  1、你所在的班级是否存在早恋现象? A、是 85% B、否 15%

  2、你怎样看待青少年早恋现象?

  A、正常,可以理解 94% B、不正常,不可理解 6% 3、你觉得早恋现象:

  A、利大于弊 41% B、弊大于利 59%

  4、你是否对异性特别好奇?对心仪的异性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A、是 59% B、否 41%

  5、如果有符合你的审美标准的异性出现在你的面前,并且你们有较多的交往机会,你会:

  A、主动接触他(她),主动示好 18% B、暗恋他(她) 41% C、不为所动 41%

  6、如果有异性对你表示特殊的好感,你会怎样对待?

  A、坦然接受 3% B、可以考虑 65% C、果断拒绝 32% 7、如果你看到你的同学或朋友有早恋现象,你会怎么做? A、劝阻 41% B、视而不见 56% C、心生羡慕,希望自己也有异性好友 3%

  8、你的父母就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及社会上的早恋现象等问题和你交流过吗? A、有过 38% B、没有 62%

  9、如果你正处在“早恋”状态之中,你的父母得知后通常会: A、很生气,严厉呵斥 47% B、细心柔声地疏导、劝解 53% 10.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早恋?

  A、学习压力大,情感苦闷需排遣 3% B、家庭关爱少,寂寞情怀无人懂 15% C、青春萌动,心向异性情难已 67% D、好奇异性,觉得好玩 15%

  上述十个问题至少透露出了如下信息,不能不引起大家的警觉。

  1、85%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存在早恋现象,这表明青少年早恋已是不争的事实,程度之严重超出你的想象。

  2、认为早恋现象正常,可以理解的同学高达94%,这一方面表明早恋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令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

  3、早恋对成长期的青少年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可调查显示,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引导,澄清认识很有必要。

  4、能理智地抵制早恋的同学占少数,再次证明了正确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暗恋”和“主动示好”,说明早恋的存在有丰腴而广阔的土壤。

  6、同上一题,能果断拒绝早恋的同学仅占32%,将近七成的同学选择可以考虑或坦然接受心仪的异性。

  7、由于对早恋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能自觉抵制早恋的人少之又少。

  8、大多数父母没能与子女交流过青春期心理问题,这也是导致初中生早恋的外部原因之一。

  9、出现早恋现象后,近半数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应对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加强对青春期子女教育的指导。把早恋的苗头杜绝在萌芽状态。

  10、对于早恋的原因,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必然结果。但必须注意到:家庭关爱少,学习压力大也是早恋的诱因之一,对子女(学生)的关爱不到位,子女(学生)就从其他方面寻找情感方面的寄托,家长、教师都应该肩负起关爱孩子的责任。

  四、研究成果:

  1、关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结论分析。 2、《初中生早恋现象》座谈记录。

  3、学生撰写的《“阳光生活,拒绝早恋”倡议书》。 4、学生论文。

  5、《初中生早恋现象》结题报告。 五、教师点评:

  在这三周的调研过程中,老师精细指导,对小组各位成员作了合理的分工,明确了职责,每位小小调研员都倾注了高度的热情,他们上网搜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精心设计问卷,调查了300多位同龄人对待早恋问题的心态,听取了数名早恋少年及其父母的认识看法,了解到了

  特殊案例当事人的心理,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了问卷资料,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还认真组织了座谈会、办好的主题板报,帮助绝大部分同学澄清了对早恋现象的认识,还认真组织了《“阳光生活,拒绝早恋”倡议书》签名活动,同学们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次调研活动,我们的收获是很多的,特别是如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是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大家发扬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不仅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从中学到了许多调研方法,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口头表达、问题设计、版面规划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二是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学生家长)对农村初中生的早恋现象的现状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明确了青少年思想工作的方向和方法。三是帮助部分早恋学生走出了青春期心理的困惑,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今后,条件成熟时我们还将就社会热点问题和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调查与研究活动,把研究性学习办成宋市中学极富特色的校本课程。

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0

  一、 研究背景:

  平时我们都经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卖部买的,后来发现网上其实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搁置着。

  现在学农的时候能提供一个机会我们自己做酸奶,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积累一门手艺,感觉非常高兴,就参与了这项活动。

  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我们想了很久,奶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奶质和形态都能影响酸奶的味道,所以我们选择了控制奶源变量的酸奶制作研究性学习,探究选取哪一种奶源才会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 活动目标

  近几年,发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陷入了诚信危机。对于青少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对酸奶的事件,我们产生了恐惧与担忧。所以我们想通过自己制作酸奶,感受酸奶生产的过程,同时体会制作每种品牌酸奶的成本高低与口感来源。

  我们对于酸奶成品的期待并不高,希望结果制作出来的酸奶,能在凝固中传递出当代酸奶的香气与奶味。

  三、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一、 分组分工,选取实验材料,制定活动方案。

  二、 材料

  1、发酵用的原料

  伊利纯牛奶、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香满楼鲜牛奶、伊利高蛋白脱脂高钙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发酵剂。

  2、工具及仪器

  RC-H2日创酸奶机(5个反应杯)、标签纸数张、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等。

  三、 实验原理:

  在42℃恒温环境下7小时,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将乳糖分解为2分子单糖,进一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胶粒中的胶体磷酸钙转变成可溶性磷酸钙,从而使酪蛋白胶粒的稳定性下降,并在PH4.6 -4 .7时,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四、 实验的设计

  杯①用100ml香满楼鲜牛奶,倒入100ml反应杯,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②用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③用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④用100ml伊利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杯⑤用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经发酵后品尝5杯酸奶的味道,比较5杯酸奶的酸度、颜色、香味、状态、口感的不同。

  实验步骤:

  1、煮开水,并将五个玻璃杯、五个盖子、量筒、烧杯清洗干净并消毒;

  2、杯①:加入100ml香满楼鲜牛奶;

  杯②:加入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③:加入14g伊利高蛋白脱脂奶粉,加水到100ml,搅拌均匀;

  杯④:加入100ml伊利纯牛奶;

  杯⑤:加入100ml伊利高钙低脂纯牛奶;

  3、待奶粉冷却到室温,五个玻璃杯各加入0.1g家用酸奶发酵剂;

  4、酸奶机恒温42℃发酵7小时;

  5、品尝并比较各酸奶的味道;

  6、分享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