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王明刚老师

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首先我们来看看北京地区园林景观的特点

  一、落叶植物、乡土植物占主导地位,常绿树作为点缀,四季交替,时间概念明显是北京地区植物配置的明显特点。

  大家可以看这张照片,这是在朝外SOHO附近的小区入口,由多种乔木组成的纵深景观,色彩变化明显,常绿针叶树穿插其中,充分利用了北方丰富的色叶植物资源,得天独厚。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看回南方的植物,大家习惯了一年四季常绿的景色,反倒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喜欢落叶植物,但是色彩上又要追求丰富多彩,因此不断去培育多花色多叶色的植物。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二、绿化种植密度小,间距较大,林下植被较稀疏,难以形成多层次结构的群落。

  这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区的纬度较高,光照率不如南方所致,单位面积的光照强度不足以维持高密度的植物需求。但是仅仅这样是很不足够的,园林要体现生态的特色,要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态环境效益,充分利用墙面乃至屋顶,在可能的条件下设计人工栽培群落。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三、观赏草应用多,样式多样。

  南方特别是广州这点还需要很大的努力。目前我们公司在大岭山公园、共和公园等项目中已经做了观赏草的尝试,但是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种类和数量上远远不足以满足景观需求,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尝试一方面提高公众对观赏草的关注,另一方面培养市场加大对观赏草资源的投入。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其次我来讲讲对当代MOMA的园林景观的看法。

  当代MOMA的园林概念是生命园林,在于四季轮回,生生不息,所以在这点上来说,其里面的.植物不用多,点到即止,表达了理念就可以了。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但是换一个角度,当代MOMA整体体现的是一种生态理念,不管从恒温恒湿、置换新风、地源热泵、中水处理,我认为其园林的角色是在满足了功能需要后,还有一个层面是给予整体建筑一个绿色的基础,或许这个基础是人的主观层面上的。如果从这点出发的话,当代MOMA的景观就更不需要很多的植物进行堆砌,一个绿色的平面即可。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很明显得看得出这样的意图。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当然,从概念上来说我对他的观点是挑不出毛病的,但是从园林景观的功能上来说,这种仅仅从概念上解释园林的方法似乎在北京这种高密度的居住城市来说有点行不通。园林景观的基本目的是创造人类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场所,所以他对植物种植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停在一个面的层次,应该是组织一个立体复合并且稳定的生态环境。

  人们在抱怨居住在混凝土的森林中的时候,为什么还在不断建造这种所谓的“绿色”建筑?与其花大量的资金研究楼房的降温系统,循环系统,还不如种多些树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到底是应该为了艺术表现而牺牲环境,还是在发展艺术的同时兼顾环境的因素,这恐怕是各位建筑大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讲到这里,顺便提一下有位同事提出过的一个问题,“现代风格的设计中,植物的设计种类和层次相对简单,在南方地区,植物的设计能否这样通过,就值得思考。”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多是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大面积草坪和小灌木林拼成图案的绿化方式,并在一段时期内草坪加上色块图案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时尚(如是做法被称为“城市美化运动”)。虽然草坪加色块图案能给人宽阔和心旷神怡的感觉,也能使园林洁净明朗,但从生态学上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一、过多铺设草坪

  各地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土地资源紧张,虽然为了改善生活环境做出了努力,在市商业中心,公园、小区、街道等大面积种植草皮,但仅在草坪上点缀般地种植几株乔木,零星地配置些灌木丛是远远不够地。广植草坪缺点有三: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1、绿化、养护成本高

  草坪种播或铺设草皮工程造价在每平方7元以上,而草坪一年防病治虫、浇水、割草等日常养护费要每年每平方5至10元,又加之草坪数年后要老化、退化,需重新栽种,费用更甚,如种植大型乔灌木,虽说早期投入稍高,但后期管理费用较低,甚至为零。

  2、未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声污染

  据专家研究得出:每100亩草坪制氧能力还不及1亩乔木,在吸尘、减噪方面草坪也远不及乔木。

  3、参与性能差

  在没有大规模种植草皮以前,人们可在公园、小区地树荫下自在地聊天、娱乐,但到处种植地草坪却将人拒之门外,只能观赏,而不能融合绿色之中。

  二、未能栽种成片乔木林

  随着城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地是工矿企业不时向空中排放大量工业废气、毒气,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地身心健康。有科学家和园林专家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地环境污染。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按以人为本地观念,可在城市有限地空间里有规则地设计成片森林,树种无需名贵、珍稀,如南方地水杉、池杉、香樟、木荷、杜英、桉树等,北方地杨树、槐树、千头椿等,让树木起到改良空气质量就可以了,并使人们在城市森林中尽情郊游、娱乐、休息。北京园林景观考察报告(植物篇)

  三、缺乏立体、层次绿化

  立体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也调节了城市地小气候。我国人口众多,可用土地资源少,在城市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屋顶绿化地出现正好解决城市人多地少而绿化率必须提高地难题。

  在城市绿化设计中,可充分利用空间开展绿化。在地面栽种成片高大树林;在建筑物墙面上利用常青藤、薜荔、爬山虎等攀援植物进行墙体垂直绿化;在阳台上设计种植槽,以便用户种植花草;建筑设计屋顶,栽种矮小花灌木、铺设草坪。从而真正全方面多层次进行城市绿化,使城市建在森林中。

  四、植物景观“千城一面”

  部分设计师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导致“千城一面”。我国园林建造历史由来已久,如何将我们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和现代的景观文明相结合,还需要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