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宁成语故事寓意和意思解读

王明刚老师

【成语】鸡犬不宁

【拼音】jī quǎn bù níng

【简拼】jqbn

【近义词】鸡飞狗走、鸡狗不宁

【反义词】鸡犬不惊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你弟兄窝藏强盗,闹了两座军州,自去落草。官府着落地方搜缉,搅得鸡犬不宁!(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六回)

【英文翻译】even cocks and dogs are not in peace.

【谜语】鸡飞狗走

【成语故事】公元805年,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他目睹了民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写了一篇《捕蛇者说》。该散文描述一个捕蛇者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愿种地,因为贪官污吏们搞得当地鸡犬不宁。

【成语正音】宁,不能读作“nìn?馈薄?

【产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