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村导游词三篇

张东东老师

昭君村导游词1

  出了西陵峡口,便进入了秭归的香溪。香溪河似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她挽起了三峡库区新辟的美丽景点——高岚风景线,又架起了通向奇妙的森林公园——神农架的桥梁,并勾起你寻幽猎奇的水中探险——神农溪漂游。

  从秭归香溪口至巴东的官渡口,这段长45公里左右的江段便是香溪宽谷。宽谷中有卓绝一世的中国诗坛之祖——屈原,建功塞北的名妃——王昭君,年少出众的文臣——寇准等名人出现,还有至今仍是一个谜的神农架野人,他们在这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和令人难解的悬念。

  香溪河口,在秭归下游7公里的长江北岸,香溪发源于鄂西的神农架林区,这里是汉朝妃子王昭君故乡。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口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有香气,故名香溪。每逢桃花争妍时,香溪河中可以看到一种形似桃花、分身四瓣、晶莹透明的鱼,这就是香溪河特有的稀有鱼类——桃花鱼(桃花水母)。鱼的主体如伞,触手繁多,约有250条,依长短可分7级,因伞部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它与桃花一起出现,也同桃花一起消逝。

  桃花鱼的传说与昭君有关。传说昭君出塞前,从京都返乡探亲,泣别乡亲之时,正值桃花盛开之际,一路弹着琵笆,念及从此永别故土,不觉泪如雨下,那泪珠与水中的桃花漂聚在一起,化成了美丽的桃花鱼。“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溯香溪而上至湖北兴山县境内,有一宝坪村,历代相传明妃村是古代第一美人王昭君的故乡。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被选入宫中。晋朝避明帝司马昭讳,改为明君、明妃。昭君诞生于山清水秀的宝坪村。入宫后,因未贿赂画师,像被丑化,居冷宫数年。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求亲,昭君自请“求行”。临行前,元帝才发现她容貌出众,但已无法挽回。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元帝为了表彰昭君,改年号为竟宁。两年后,呼韩邪单去世,昭君依匈奴风俗改嫁新单于(呼韩邪与前妃水阏氏之子)。昭君和亲,对结束汉匈的长期战争具有重要作用。兴山原属秭归所管辖,三国时置县。故秭归县有一“汉明妃王墙故里”的石碑。宝坪村还有许多纪念昭君的名胜古迹,如昭君祠、昭君院、楠木井、梳妆台等。通往梳妆台的台阶正好16级,表示昭君在这里生长了16载。

昭君村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位于香溪河畔,面积2.7平方公里。昭君村,因西汉时诞生了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出塞和亲”的一代名妃王昭君而改名昭君村。村中有粉黛林、佳丽岛、浣纱处、彩石滩等20余处胜迹。王家崖云雾缭绕,香溪河九曲八弯,娘娘泉古朴典雅,梳妆台花荫满地,昭君像亭亭玉立,抚琴台琴韵悦耳。特别是昭君村多美女的千古传说,引起中外人文地理学家的极大兴趣,更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游客瞻仰于斯,乐而忘返。

  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村中昭君纪念馆收藏陈列的汉唐文物均出土于昭君村,昭君书院珍藏的各种版本的古典书籍,记载了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对昭君的评价和褒扬。博大精深的文史资料,使纪念馆成为当今中国研究王昭君历史文化的中心。馆藏的名人字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为同类馆所之最。特别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名和村名更是增添了游览区的文化底蕴。昭君别乡几千年,但村中仍保留着西汉时代的生活习俗和劳作方式,婚、丧、嫁、娶原始古朴,被专家学者誉为“绝无仅有”的汉代历史文化景观。

  昭君宅院中有一花台,台上花草繁茂,花草丛中伫立着一座高约3米的汉白玉昭君塑像。这是昭君的“婆家”内蒙古自治区上世纪80年代送给昭君“娘家”的礼物。这尊昭君塑像,体态丰盈,昂首挺胸,衣裙飘逸,亭亭玉立,显示出昭君美艳超群、卓尔不凡、雍容大度的风姿。游客至此,都要争相合影留念。昭君村还新增了一台内容丰富多彩的昭君文化大戏,有蒙古族迎亲仪式、汉代宫廷歌舞、编钟歌舞、兴山围鼓、兴山山歌、地花鼓等表演。整场表演场面壮观,生动感人。

昭君村导游词3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昭君村,因西汉时诞生了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出塞和亲”的一代名妃王昭君而改名昭君村。村中有粉黛林、佳丽岛、浣纱处、彩石滩等20余处胜迹。王家崖云雾缭绕,香溪河九曲八弯,娘娘泉古朴典雅,

  梳妆台花荫满地,昭君像亭亭玉立,抚琴台琴韵悦耳。特别是昭君村多美女的千古传说,引起中外人文地理学家的极大兴趣,更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游客瞻仰于斯,乐而忘返。

  每到春季,昭君村前的香溪河中,就会出现大量的桃花鱼,乡亲们说那是昭君告别家乡时洒落的泪水幻化而成;溪畔一处彩石斑斓的滩头,相传是昭君少年浣纱的地方;村东有口楠木井,井水清甜可口,四季不绝,相传是因为昭君当年每天在此取水;村西有条石龙,身卧青山,摇头摆尾,常年口吐清泉,相传是昭君当年和乡亲们在此挖掘七七四十九天,感动了东海一条青龙飞到此处化作一眼清泉;村中的满园紫竹,相传是昭君当年作画时引来天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霞仙帮她着色,后来昭君离村入宫后,七色霞仙依然常来村里,其中的紫霞仙认定昭君总有一天会回村,便旷日持久地在竹林里等待,身躯渐渐地化在竹叶、竹枝上,形成了一片紫竹园……村中的一个个遗迹和传说,无不寄托着乡亲们的无限思念。

  昭君村只有300多人,大多姓王,据称皆为昭君娘家后裔。依山而居的村民将田地修整得层层叠叠,种满了柑橘树。兴山旅游部门的同志介绍,该村是展示昭君遗址遗迹和自然生态景观、展演昭君故里独特地方文化及汉代宫廷仕女文化的首批国家3A级旅游区,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村中昭君纪念馆收藏陈列的汉唐文物均出土于昭君村,昭君书院珍藏的各种版本的古典书籍,记载了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对昭君的评价和褒扬。博大精深的文史资料,使纪念馆成为当今中国研究王昭君历史文化的中心。馆藏的名人字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为同类馆所之最。特别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名和村名更是增添了游览区的文化底蕴。昭君别乡几千年,但村中仍保留着西汉时代的生活习俗和劳作方式,婚、丧、嫁、娶原始古朴,被专家学者誉为“绝无仅有”的汉代历史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