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导游词(通用五篇)

张东东老师

  哈尔滨的导游词1

  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龙头品牌,于1999年底在美丽的松花江畔诞生,每年举行,汇天下冰雪艺术之精华、融世界冰雪游乐于一园,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体,场面恢宏壮阔,造型大气磅礴,景致优美绝伦,被誉为恢宏壮阔的“冰雪史诗画卷”。

  本届冰雪大世界将全面展现俄罗斯风情,整个园区将由冬宫、红场、十月广场、风情小镇、列宁广场、欢乐城堡、彼得广场、尼古拉广场8个主题景区组成。总体规划占地面积,

  28万平方米,计划用冰量12万立方米,用雪量8万立方米,景观数量近2000件,规模、数量、景观高度、展品文化内涵、精品设计水平都超过历届。

  哈尔滨的导游词2

  也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也许你曾游览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严。而哈尔滨展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

  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耀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优美自然风光的象征。但朋友们可曾知道,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同样迷人。

  遥想在100年前的松花江边,勤劳的人们在这里渔猎牧耕,过着悠然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与安逸。忽然有一天,一艘来自俄国的考察船溯江而上,发现了这片世外桃源,于是一切都改变勒。隆隆的汽笛声把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推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当然,发展中也夹杂着屈辱和无奈。

  也许哈尔滨注定是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而其建筑艺术更是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舶来文化岂知。因为远离中原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思想及观念上较少束缚,因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以说哈尔滨在被动开放的状态下,广泛吸收了西欧、俄罗斯、日本的建筑文化,才逐步行程了今天色彩纷呈、丰富的建筑风格。而且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历史,哈尔滨的建筑才会带有如此浓郁的异国情调。

  哈尔滨的建筑大体经历了近代和现代两个发展时期,而其近代建筑的发展则包括初期、发展期及晚期几个阶段。我们所熟知的异国风情即指其多样的建代建筑。

  从1898年至1917年,是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的初期,也是其建筑风格奠定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势力的扩张,兴建立阿东正教堂、铁路职工住宅和高级官员住宅以及当时西方正盛行的新艺术风格的官方建筑,如提路系统所属的铁路管理局大楼、火车站、铁路局旅馆、商场、铁路技术学校、铁路商务学堂等。这些建筑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基本风貌。

  从1931年至1949年,可以认为式近代建筑发展晚期。众所周知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哈尔滨建筑风貌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日本30年代的近代式建筑在哈尔滨有所建造;另一方面折衷主义、浪漫主义及古典复兴倾向的建筑仍受青睐。1946年哈尔滨解放,但城市尚处于调整时期,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哈尔滨开始进入全新的现代建筑时期,同时也为近代建筑画上了句号。

  (东方莫斯科)

  哈尔滨素有众多雅号,东方莫斯科既是其一。漫步在哈尔滨街头,你会为不是跃入眼帘的精巧的建筑所吸引。极具俄罗斯风韵的建筑,主要又木结构及砖构的教堂、住宅及小餐厅。

  即使没到过哈尔滨的人想必也听说过喇嘛台,它是建于1899年的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今天的博物馆广场。这座木构井干式帐篷顶叫嚷堪称东方莫斯科的象征。可惜的是十年动乱中已被拆除,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今天朋友们只能从图片及模型(现存哈尔滨建筑艺术馆)领路其风采。

  该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东翼为圣坛,其他三翼设入口。以整齐的圆木水平叠砌成墙体,透出豪放粗犷的气质。主入口上层为耸立的钟楼,下悬一口大钟,两侧各悬挂几口小钟。每当夕阳中雄浑的晚钟响起,余晖中正脊上方三个似小洋葱头的屋顶便会显得那般轻灵飘逸。建筑正中耸立着向内收缩的八面体鼓座。鼓座之上是高高的帐篷顶,其顶部以一个小洋葱头造型结束,使屋顶形态更加丰满。当年这座优雅精致的建筑不知曾给多少虔诚的教徒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另一座体现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是圣˙索非亚大教堂。教堂平面呈十字形,墙体为清水红砖。整个建筑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央耸立的巨大而饱满的洋葱头造型的穹顶,它坐落与16面体的鼓座之上,成为四翼校长彭尖顶的统率。这座教堂精致的砖砌技艺与严谨而完美的拜占庭风貌,成为东方莫斯科的又一标志。

  除了这两座优雅的教堂之外,尚有东大直街尚的圣母守护教堂、哈尔滨游乐园内的圣母升天教堂、士课街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这些建筑都是俄罗斯式东正教堂的杰作。

  徜徉在魅力的斯大林公园内,你会看到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巧建筑,它就是建于30年代的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风格的江畔公园饭店。这座小餐厅更像一件精雅的艺术小品。最具特色的是其木柱外廊的柱头装饰,那是如孔雀开屏的雀尾装饰,镂空成羽毛装,饰以金色、蓝色等绚丽的色彩,彷佛时间都会随风飘去。在恬静的自然风光中,其错落的屋顶、精致的装饰、典雅的色调颇具梦幻色彩,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说到这里,也许朋友们会恍然大悟:怪不得哈尔滨会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的确,雅致堂皇的东正教堂,古拙精巧的住宅及小餐厅,它们又的点缀在城市广场,又的分布于居住街坊,成为谱写壮丽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主旋律的美妙音符。

  (东方小巴黎)

  也许大家曾听说过哈尔滨的另一个雅号东方小巴黎,也许你会猜想:莫非哈尔滨也有法国式建筑?的确如此,哈尔滨不仅有各种法国古典复兴、折衷主义建筑,而且20世纪初流行全世界的新艺术风格,在哈尔滨建筑中更有成熟的体现,其高超的`建筑艺术丝毫不逊于同时期的法国建筑,正因为如此,哈尔滨才会有如此美誉。

  哈尔滨的导游词3

各位朋友:

  下面我们要去哈尔滨市太阳岛参观浏览松花江公路大桥——公路大桥时赴太阳岛地陆路通道,松花江公路大桥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历时三年零四个月,大桥呈健字形状,给人以若大个松花江被一刀剪断之感,大桥全场1565米,当时全国公路桥之最,这座桥地设计者是一位女士,当时人们说女人总是喜欢剪剪裁裁,所以设计成剪刀形状,他的确好似园丁手中地剪刀一样,把松花江秀丽风景修剪得更加迷人。

  大家往车窗两侧看,下面就是松花江,大家有没有听过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故事呢?现在我给大家讲松树不开花就结果得民间传说。相传在黑龙江地区有一条白龙总是兴风作浪,造灾于民,一只来自关内得一条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决心为民除害,就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与白龙灾江中展开了生死搏斗。当江水翻白色浪花时表明白龙在上,两岸的老百姓就扔势头砸,当江水变黑时,表明黑龙在上,老百姓就往江里扔馒头以便补充实力,结果筋疲力尽的白龙被打走了,然后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富有正义感的黑龙,就把那条江命名为黑龙江。

  可落荒而逃的白龙还是好比腊月的大葱——皮干叶枯心不死,它又在别处兴风作浪,连续作恶,于是黑龙又沿着另一条江开始追缴,这条江的两岸长满了松树,那是的松树是开花的,并且是雪白的花。“吃一堑,长一智”的白龙闻讯后就腾云驾雾到了高空侦察,不巧黑龙游到那里,那里的江水就变成黑色,所以就暴露了目标,于是白龙就采取了“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战术,当黑龙疲惫不堪的时候连连出击打得黑龙防不胜防,只有招架之势,无还手之力。于是为了掩护黑龙得军事行为,这条讲两岸得盛开得白皑皑得松树花就纷纷落在江面上,罩得严严实实,黑龙有了松树花得掩盖,白龙就再也无法掌握黑龙得行踪,最后黑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了决定性得胜利,一败涂地的白龙一头扎进了五大连池在也不敢出来了。从那以后黑龙江地区就年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了。可是松树却从此再也不能开花了,为了纪念为正义之战做出巨大牺牲的松树花,人们把这条江命名为松花江。

  当然这是个美丽的传说,因为它和我们前面说的满语“松戈里乌拉”是相矛盾的,但这个寄予了古代劳动人民没好愿望的传说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下面我们就到了太阳岛,大家一定听过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吧!太阳岛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市区仅一江之隔,总面积达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很多年以前,这个岛屿盛产鳊花鱼,女真族鳊花鱼的发音是“太宜安”所以这个岛就被人称为太宜安,久传至今被称为太阳岛。太阳岛四面环水,是著名避暑胜地,我们到了太阳岛上,主要参观太阳岛公园,在公园里树木茂密,全岛遍植各种树木100种30多万珠,树种有江松,樟子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还有丁香等。整个公园面积是114公顷,园内建有水阁云天,青年之家,水榭,哈尔滨中日友谊园等游乐场所,一幢幢别墅式的建筑隐现在树丛中富有浓厚的欧式情调的“水阁云天“是园中之园,园内有长廊,方阁,荷花湖,太阳湖,太阳山和瀑布,平台遥望可以观赏到不同角度的岛上风景,冰雪节期间,还在此举行每年一次阿的国际及国内雪雕比赛。

  雪雕也叫雪像,它是以雪为材料调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形象以供人们观赏和娱乐,他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雕和塑,雪雕则是选用雪和水进行塑造,在零度一下将雪和水搅合后,通过冻结粘合,可以塑造各种形态,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我国的雪雕艺术活动是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1988年1月在太阳岛公园组织了首届群众雪雕比赛,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吸引日益众多的中外游客。

  夏天的时候这里湖光山色,特别美,其中中日友谊园,是园中园,全明哈尔滨.新氵舄友谊园,是哈尔滨和日本的新氵舄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之际,在太阳岛公园内部投资修建的日式庭园风格的友谊园。

  东北虎林园——坐落于松北开发新区内,与太阳岛相邻,林园占地面积96.6万平方米,现已开放养虎园面积约36万平方米,园内放养30余只成年猛虎,作为世界上最大地东北虎群放养地,自96年1月份对外开放以来,已经接待40万中外游客。到了虎园我们会换乘林园内专用地封闭车进行游览,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开车窗,大家可以买食物喂给老虎,老虎每天上午10点喂食,冬天时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老虎地皮和草的枯黄色比较接近。到了远去大家先去博物馆参观,导游去购买票,然后排队坐车参观。

  哈尔滨的导游词4

  下面我们要去参观索菲亚教堂广场,路过兆麟街(提及一曼街,靖宇街和尚志大街)是一烈士得名字命名得,现在我们旧到了索菲亚教堂,它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那么为何在哈尔滨建了这样一座大教堂呢?二十世纪初叶,随着中东铁路建成正式通车,哈尔滨迅速成为中国近代一座很有国际影响的北方大城市,华洋杂处,商贾云集,东正教空前发展,建立许多教堂,始建于1920年3月的索菲亚教堂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她原来是西伯利亚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原为木质结构,规模较小,随着东正教徒的增加,1920年9月索菲亚教堂在现在地方进行了重建,1932年11月竣工,历时9年。教堂全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教堂外观富丽堂皇,典雅脱俗,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目前,我们看到的修复后的教堂与当年教堂风格保持了一致,这矩形的洋葱头式典型的俄罗斯建筑的屋面形式,索菲亚教堂的蓬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分布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装饰十分精美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东正教同教堂的十字架相比,东正教十字架上方有一处平行略短的横杆,下方有一处倾斜的横杆。在战争年代,这座教堂曾经洗礼虔诚的教徒,这座曾经满载历时见证的文化遗产,竟然遭到了无情的洗劫,是教堂主体伤痕累累,七座乐钟全部遗失,六处十字架全部被拉倒,教堂面目全非,人去楼空。后来教堂周围又建起乐商用住宅大楼,将教堂包围在里面。

  哈尔滨的导游词5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1986年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96年1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圣索菲亚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公元1920年,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通车,沙俄军队也侵入了哈尔滨。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1920年,圣索非亚教堂破土动工,当年落成。1920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