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文化广场导游词

王明刚老师

蓬莱文化广场导游词

  现在您来到了蓬莱文化广场。

  蓬莱文化广场地处城北的黄海之滨,北与海滨公园和观光大道相连,与蓬莱阁、八仙渡相望,东、西、南与市区相接,环境优越,是消夏旅游文化性广场,建于2000年,占地6.3公顷。

  整体布局:广场在整体布局上,以南北为主轴,沿蓬莱阁方向为副轴,形成“广场、八仙雕像、蓬莱阁”的空间视角通廊,成为与周边环境相呼应的景观之间的对景。广场东西南北的四个入口用方位和地域特征命名点题,分别为“东瀛海市”、“西探蓬莱”、“南望登州”和“北渡方丈”。命题的立意蕴涵了海上三山的传说和古城登州的情韵。引申开来,就是四组角园的寓意组合,即:“蓬莱-花海明珠”(万花园、明珠园);“方丈-蛟龙神迹”(双龙园、神迹园);“东瀛-海市佛境”(海市诗苑、四面佛苑);“登州-万花碑林”(万花园、诗文碑林)。

  广场景观组织采用“中心开花,一主四副”的格局,形成绿化包围中的景观层次,使广场具有既可休闲观览,又能表演狂欢的综合性特点,并使临场者融入仙、海、山、阁的景区环境之中。

  广场的中心是120米直径的圆形表演场地,共有六组观众看台围合,设5022个座位。舞台四周除通向表演区的演出台阶外,均用宽为3米的灯光喷泉水池环绕,形成水中明珠的观赏效果。舞台四周的扩大表演区,还设置了两层旱喷泉构成的音乐喷泉组合,可按音乐编程和程序切换控制,形成0.5米至0.8米高低不等的水柱,既可从任何一点逐个喷射,形成奔流的场面,亦可组成波浪长线、抛物线、分组等水景造型。它以水柱高低快慢的变化实时响应音乐旋律的变化,演奏经典名曲。四角的副庭园,以绿化为主组织成各具内涵的观赏与游乐结合的休闲空间。

  中心表演台:广场以“明珠仙阁”为中心,环形水池围绕直径30米的中心表演台。水池内设音乐喷泉形成水中明珠的形态,表现海中仙岛的喻意。以牌楼和城楼相结合的雕塑感屋顶组合与虚实对比,在喷泉、雾气形成的水环境中,幻化出云雾迷蒙中楼台叠映的奇妙景象。仙阁内的二层是茶座,同时展销书画和旅游纪念品。三层是观景阁,在那里透过雾霭与广场游人遥相对望,亦真亦幻,扑朔迷离,令人不禁平添几分对海市蜃楼的遐想。

  观众看台:广场的六组看台呈圆弧形,绕以绿化和台阶插入,把四周的绿环境引入广场中央,形成了有围有透的生态广场特点。广场舞台及中心表演区设有圆形喷水池和放射状旱喷泉,组合成三个层次的喷射水花空间形态,不仅可以降低夏日场地的炎热程度,而且可以产生观赏效果。从高处看,广场又恰似一朵盛开的花朵,彩色座位的看台是绽开的花瓣,舞台四周的喷泉是花芯,成为丹崖仙阁游人俯瞰饱览的又一新奇景观。

  外围浮雕墙:蓬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广场作为城市的标志和窗口,在六组看台后挡墙的外围,建有六组《登州史话》浮雕。自西一区至东二区依次是:“闻说海上有仙山”、“登州帆影溯上古”、“渡海有方即神仙”、“苏公遗爱传千秋”、“身到蓬莱即是仙”、“击楫沧波我独醒”、“海市奇观今犹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充分展示了蓬莱独特的地域文化。

  八景石雕立柱:在广场外围的绿化通廊上,设有八景石雕立柱。以蓬莱流传甚广的八景为题,依次是:“仙阁凌空”、“神山现市”、“晚潮新月”、“日出扶桑”、“万里澄波”、“狮洞烟云”、“万斛珠矶”、“渔梁歌钓”。浮雕画面配以清代徐人凤的诗文咏唱,充分展现了蓬莱地域文化的古意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

  衬景点染:

  明珠园黄海、渤海交汇蓬莱,以黄杨和冬青塑成色彩迥然不同的两条鲛龙,起伏在草坪之中,水池底部的抽象拼瓷龙头,在戏弄腾空的`明珠,传统而又脱俗。

  万花园在大片草坪绿树的掩映下,以台阶式下沉的方形展花池,含而不露地吸引游人进入一个花的海洋,其中以“水晶花宫”和“七星含月”形成万花园的中心,开展四季花展活动,成为旅游旺淡季节聚散相宜的休闲场所。

  海市诗苑蓬莱最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就是多发的海市蜃楼奇观。历代诗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丽辞华章。用绿色调栅栏长廊和海带草屋顶营造的诗苑,几十块海市诗碑相得益彰。其中心点则以苏东坡的吟诗塑像和荷池相衬托,在一组巨形的“曲水流觞”石雕的引导下让游人充分领略到诗境的超然和飘逸,古朴而典雅,形成了与“明珠仙阁”主景相配合的文化氛围。

  神迹佛苑是在观音苑四面佛园的一侧,用增加在大草坪上的散点海礁而产生神迹的艺术联想,衬托出海上仙山的传说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