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游览全国四A级旅游区彩色沙林。她地处云南省第大坝—陆良东南部18公里处,距昆明130公里、石林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彩色沙林于1987年开发,2001年被评为全国四A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国际沙雕协会又授予了“中国国际彩色沙雕全球推广中心”,“世界彩色沙雕博览园”的称号。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与石林、土林并称为“云南三林”。朋友们,到“彩云之南,看彩色沙林、赏国际沙雕”,现在就跟随我开始一段神奇美丽的沙林之旅吧~
走进彩色沙林,您就来到了一个多彩的沙世界,您也许见过了许多名山大川,但是当您看到彩色沙子凝聚成的沙峰、沙柱、沙滩、沙沟时,您也会情不自禁的赞叹她的神奇和美丽。
她是怎样形成的呢?距今200~300万年前,在地质作用下,这儿形成了一个断陷盆地,盆地南端由于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了一个大型的三角洲,来自古陆地的各色石英砂粒堆积于此,在后来的地壳抬升运动中,三角洲经历风雨冲刷、侵蚀的发展演化过程,最终在大自然的精雕细刻下形成了如今壮观、神秘的彩色沙林这一自然奇观~
提到陆良,不得不说爨文化,这里是爨文化的故乡,也是爨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云南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攒文化不仅是云南三大文化之一,同时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她是华夏文化与西南夷文化的交融和凝聚。话说间,我们已来到了爨桥,爨桥上摆放了中国古老的文房四宝,请各位朋友找找,有朋友已经找到了,笔、墨、砚分别摆放在桥的两边,纸在我们的脚下,大地为纸,俗话说得好“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今天我们进行的将是一次文化之旅。有朋友问了,爨是什么意思呢?云南文化史上有句民谣: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就是这个“爨”字,而进入陆良,听到最多的则是“锅盖头,食物腰,石板下面用火烧”。爨是东汉末年至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
统称,是一个姓氏,有烧火、做饭、灶的意思。穿过爨府玄门,在我们前面的大型浮雕—爨史浮雕,面积达736平方米,她以碑中瑰宝《爨龙颜碑》为历史依据,通过九部分内容展现了爨氏家族的兴衰史。
《爨龙颜碑》是我国书法艺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奇葩,古人云:“登山需凌绝顶,习书当习魏晋”,爨体是魏晋时期书法的风范,是隶书到楷体的过渡,历代以来颇受书法家的称赞,清末康有为先生称其为“古今正书第一”。作为爨体的发源地,2003年,陆良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之乡”。各位朋友,如果您想一睹《爨龙颜碑》的真面目,待会儿返程的时候可到324国道旁贞元堡的斗阁寺内看原碑。
各位朋友,我们下一站就是彩色沙林自然景观片区了。自然景观占地6平方公里,分布在一个“丫”字形的彩色峡谷中,由多色彩色砂粒汇集成的沙峰、沙柱、沙屏等不同的立体景观,宛如进入了一个庞大的迷宫。彩色沙林的神奇地貌让各位一定惊讶不已吧?俗话说“一盘散沙”,而彩色沙林的沙子不但能够凝固成林,而且还能变幻许多不同颜色。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样的奇观呢?到这里的每位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请听我慢慢道来。彩色沙林的沙子之所以能够凝聚成林,不容易倒塌,那是因为这里的沙子含有硅酸盐和碳酸钙,当遇到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形成一种自然的保护膜,就是这层保护膜起到保护沙子的作用。朋友们又会有疑问了,沙子为何有许多不同的颜色呢?那是因为这里的沙子含有48种不同的微量元素,随着季节、气候阳光、日照角度的不同反射,而形成了不同的色彩,从而,五彩斑斓、五光十色的沙林就是像一幅幅光彩夺目、图案神奇、变幻多端的天然画卷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彩色沙林以其独特的沙峰、沙洞、沙柱而闻名,林内,奇峰林立,沙峦叠嶂,沙洞蜿蜒,景观构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正是因为沙林地形复杂,沙峰原始而粗犷,颇受众多电影,电视导演的青睐。自沙林开发以来已经拍过《三国演义》、《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三十多部著名电影、电视剧,并保留了很多永久性古建筑外景,享有“天然影视剧场”的美誉。
“彩色沙林,山川秀丽,自然奇观,天下一绝”,这是彩色沙林的真实写照。她吸引了众多的沙雕艺术家来到陆良一展技艺。并保留了很多经典的沙雕作品。走进彩色沙林,就是走进了世界最大的沙雕主题公园,它以得天独厚的`彩色沙子引起了世界沙雕协会的注意,并把这里作为所有国际沙雕赛事的一颗明珠来培育。自2001年至今,彩色沙林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彩色沙雕大赛,它们的主题分别是“千年梦幻”、“走进名著”、“五洲风采”、“音乐神采”、“爨史风情”。彩色沙林在2004年7月24日被世界沙雕协会授予“中国国际彩色沙雕全球推广中心”和“世界彩色沙雕博览园”是荣誉称号,而且开创了五项世界吉尼斯作品之最,即作品规模最大,色彩最丰富,单体沙雕作品最高,户外保存时间最长,作品摆放海拔最高,成为世界沙雕史上的一大奇迹~
走出彩色沙林,骑上战马,穿过一道古典建筑风格并书有“大战马坡”雄浑大字的巨大山门,我们就要进入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孟获交战的古战场,沿着这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可通向国家级原始森林“五峰山森林公园”,沿途经过“大战马坡”、“惊马石”、“盘蛇谷”、竹海、原始森林、清泉、流水等景点、景物,可以说是移步换景。“惊马石”、盘蛇谷两个景点,既蕴含了丰富的民间传说,又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现象。这块“惊马石”立于一段长约一百米左右的古驿道下方,民间将此古驿道称为“惊马槽”。“惊马槽”有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只要马从“惊马槽”进入“惊马槽”,便会惊恐的狂奔、非死即伤。相传,诸葛亮的入南中,蜀蛮交战,蛮军八纳洞主大鬼主—木鹿大王深通法术,开挖了大小两
条惊马槽,将蜀军战马引上大战马坡对阵,木鹿大王咒语一出,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如同暴风骤雨。只见豺狼虎豹、飞禽走兽乘风而出,个个张牙舞爪,冲向蜀军。蜀军敌不住,退入惊马槽,马惊人坠,败下阵来。蛮兵尾随追杀,蜀军死伤众多,哀嚎遍野,惨不忍睹。从此,每逢雷雨天气或夜深人静的时候,当地百姓常常听到古战场的交战声,俗称“阴兵过路”。现今科学考证,“惊马槽”里的石头具有磁性录音功能,叫“感应石”。蜀蛮交战时,时逢雷电交加,“惊马石”感应其声,记录下了交战时的呐喊声和马匹嘶鸣声,“惊马”就是马儿入槽后对古战场声音感应的缘故。
“盘蛇谷”因为谷中有两条蜿蜒曲折酷似蛇状的山而得名,当地百姓称“蛇盘谷”为“万人冲头”和“天火谷”。那为什么被称为“天火谷”呢?盘蛇谷每隔三至五年就会出现奇特的自然现象--自生火苗焚烧森林,火势虽然很猛,却不会蔓延开来。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自然熄灭。民间有个这样的说法,自然起火是因为当年孔明火烧藤甲军时的一道咒符忘了收回,至今还起作用。其实这纯属一种自然现象,各位请仔细看,盘蛇谷地形十分跌宕,容易形成巨大的风速流,将谷中的火石矿吹动撞击而起火,民间称“天火”。
好了,说了这么多,也看了这么多,我想,各位一定也累了,饿了。我们今天的行程也将结束。各位朋友,陆良历史悠久,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只是陆良美丽的冰山一角。要真正了解陆良,认识陆良,仅看彩色沙林和五峰山森林公园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朋友们有机会,还可以去浏览下白水塘万亩荷花,高山巨瀑大跌水、世界地理标志牛头山等等。我们真诚的欢迎您常来陆良做客!
河南高考排名1348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312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民航运输服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
福建高考排名289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1663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25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横店秦王宫导游词
神农架红坪画廊的导游词
龙泉山导游词怎么写
老师师德表现的自我评价(通用六篇)
横店秦王宫导游词
神农架红坪画廊的导游词
龙泉山导游词怎么写
四川九寨沟导游词(精选十五篇)
湖北省有名景点导游词
关于颐和园导游词(十五篇)
湖北高考排名1115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64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441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228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41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铜陵学院和荆楚理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北高考排名749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869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56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海关学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桂林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西高考排名275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厦门华厦学院和长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肇庆学院要多少分河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安徽高考排名1455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184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高考排名47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高考排名266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831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11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最新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通用7篇)
简短的乐山大佛导游词
广西景点导游词12篇
庐山的导游词(十五篇)
莲花池导游词
精选五篇重庆金刀峡导游词
敦煌阳关的导游词
平遥古城简短导游词
五台山的优秀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介绍语
云冈石窟介绍导游词(精选10篇)
“九寨沟 ”导游词十五篇)
兵马俑导游词
天坛精彩导游词
庐山景点导游词(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