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年的到来,2022年的就业“秋招季”已经落幕。2022年,我国应届毕业生达1076万,大学生就业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毕业生们都去哪里就业?近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高校发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就业”二字的定位更加明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从 2021届起,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以更加准确反映高校毕业生升学、就业等毕业去向情况。毕业去向落实率包括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及升学率。
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0%。数据显示,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003人,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硕士生2657人(33.2%)、博士生2149人(26.9%)。其中,男生5135人(64.2%)、女生2868人(35.8%),男女比例为1.8∶1。
另外,根据毕业生去向统计,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选择国内深造比例为28.3%,出国(境)深造比例为7.1%,签三方就业比例为52.5%,灵活就业比例为10.1%。
在上海交通大学,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上海交大(含医学院)2022届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61%,赴国家重点行业单位就业率为71.08%。值得注意的是,校本部2022届毕业生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人数为373人,各省份录取定向选调生人数为230人,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就业人数为482人,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为应对严峻复杂就业形势,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以政策性岗位的吸纳作用,力求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作为地处东北的“双一流”高校,吉林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17373人。截至2022年8月31日,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86%,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3.69%,升学率为43.38%。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90%,协议和合同就业率为65.69%,升学率为10.65%。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林大学,有1183名毕业生签约短期科研助理及管理助理,其中签约吉林大学的1178人。毕业生中,报考选调生人数超过6000人次,公务员、选调生录取总人数近800人,其中定向选调生386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扎根基层,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地处西部的知名高校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66%,其中本科生深造率连续3年保持65%以上。2022届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58.82%。从经济区域分布上看,2022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的人数比例为59.52%,其中博士为75.15%,本科和硕士分别为66.33%和53.94%。
如今,选择读研深造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截至2022年12月1日,2022届毕业生总人数为8002人,已落实毕业去向6692人,毕业去向落实率 83.63%。
其中,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共131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999人。“不就业拟升学”是本科生未就业的最主要原因,占未就业本科生的比例为65.37%。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46.81%。2219名国内升学毕业生中,2130人被“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录取,占升学总人数的95.99%。
对于学科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校,毕业生流向则有更加清晰的倾向性。
截至2022年8月31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有2022届毕业生共4167人。按学历统计,本科生1921人,硕士生2121人,博士生125人,该校2022届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为96.08%(截至2022年10月31日,整体落实率为96.21%)。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28.22%,比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在华东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37%,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08%,非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74%。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学历类(50.67%)、信息技术(27.31%)、金融(6.64%)、公共管理(4.21%)等行业。
在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等重点领域是主要就业流向。该校2022届毕业生共7410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学校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73%。主要就业单位方面,本科生毕业生覆盖了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等重点领域,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研究生毕业生覆盖了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机关及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具体分布为阿里巴巴、华为、腾讯和字节跳动等。
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1929人,比去年略有增加。截至2022年8月31日,学校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13%。整体而言,事业单位是毕业生“最爱”。报告显示,38.32%就业毕业生去事业单位就业。各学历毕业生具体就业单位流向存在差异,其中,本科毕业生主要进入其他企业(47.06%),硕士、博士毕业生主要进入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43.40%、90.54%。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截至2022年10月31日,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26%。研究生的去向落实率(94.86%)高于本科生(92.63%)。毕业去向中,有1561人选择就业,569人选择升学,升学率为24.91%。其中,国内升学人数为239人,出国出境深造人数为330人。前三大留学国家分别是英国(103人)、美国(42人)、日本(31人)。
1、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著名的高等院校,在《软科》高校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学排在第十名,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的就业率约为65%,保送研究生人数所占的比例超过30%。本文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排名数据。
排在第一名的省份是陕西省,据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在陕西省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38.46%,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8.27%和61.83%。
排在第二名的省份是广东省。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9.58%。其中,本科生所占的比例约为7.49%,硕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约为11.03%,博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为6.12%。
排在第三名和第四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市和上海市,在北京市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6.7%,在上海市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6.39%,在北京和上海就业的人数中,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在北京市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约为8.32%,在上海市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约为7.93%。
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在其他省份的就业数据如下图所示。
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有4496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有4471人和856人。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国内高校升学的人数有2611人,留学深造的人数有314人,在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32.51%。
西安交通大学是985工程大学。曾经的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在陕西和上海两地办学,独自发展成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2000年和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所学校进行合并,组建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现在有四个校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4658亩。西安交通大学有30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90个本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高,在河北省物理类本科批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为633分,历史类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为618分。
西安交通大学在河北省物理类提前批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比本科批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西安交通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力学,数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在国内高校中排在前十名。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理工类公办本科院校,它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原985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的就业率约为86%。相对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选择读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有1850人,其中选择升学的人数有1380人,本科生升学率约为74.5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中,被保送为免试研究生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48.7%。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第七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是教育部评估的“A+”学科,学校有八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本文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数据。首先来说一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排在第一名的省份是安徽省。在安徽省就业的本科生所占的比例约为62.8%,其次是广东省和上海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广东省和上海市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均超过8%,在北京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6.6%,在浙江省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5%,在江苏省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排名
然后来说一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地域有哪些。排在第一名的省份仍然是安徽省,在安徽省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约为28.9%。第二名是上海市,在上海市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21.9%。其次是江苏省、广东省和浙江省,这三个省份就业的人数均超过10%。在北京就业的硕士研究生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8.5%。
最后是博士研究生的就业地域数据,排在第一名的省份是安徽省,在安徽省就业的博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约为33.1%。在上海就业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约为11.9%。其次是江苏省和北京市,这两个省份就业的博士研究生人数均超过9%。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2024年全国大学就业率如何 怎么计算
2024年全国大学排名,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
2024年全国大学排名,全国综合类大学排名情况
2024年全国大学排名,全国大学排名名单
2024年全国大学就业率如何 怎么计算
2024年全国大学排名,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
2024年全国大学排名,全国综合类大学排名情况
全国最好的二本独立学院名单 附独立学院名单
2024年提前批有哪些学校
2024年300-400分师范类专科名单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2024独立学院改名一览表
有哪些偏远的211大学适合捡漏
比较偏远的211大学有哪些 附所有211大学名单
偏远的211大学有哪些 值得报考吗
2024年民办北京专科学校排名 民办的北京专科学校名单
2024年全国大学排名,全国大学排名名单
本科几年制 本科非全日制是什么
本科几年制 一年制本科是什么
本科几年制 大学本科要学几年
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是几本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是211大学吗
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学校地址在哪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四川师范大学是985大学吗
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是双一流院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