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最新五篇

黄飞老师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接下来给大家带来高三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高三地理教师教学反思1

20_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但作为一名送过这一届高三学生的地理教师而言,我的工作并没有完成,还有好多东西是我必须反思的。比如,认真总结今年高考试卷的特点和思路,分析自己在复习中的不足之处,为明年的高考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并反思自己在新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得更好。

总体看来,今年高考地理卷比较平稳,基础知识考得比去年多,粗看不难,但得高分却不易。试卷在难度上比去年略有增加,主要表现在人文地理的试题内容大幅减少,而自然地理的考察内容显著增加,最后五个大题中,有四道是涉及自然地理的。试卷的特点为,首先,整张试卷强调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比如海洋航线,海水的盐度,气候,铁路线等,这些都是书本中的主干知识,尤其是试卷的最后一题,太阳高度的计算与运用,主要就是考查能力与学生的双基。第二,试卷更关注社会生活,体现出开放性渗透性,重视探索性与联系实际。今年高考地理卷的几道综合题都是如此,一道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东经108度以西农业以及基础设施;一道江苏海洋开发的题目,要求学生从中拓展开来,谈谈海洋资源,滩涂,港口等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一道红色旅游的题目考的更是今年的热点,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第三,充分体现出地理的学科特点,强调图文并茂,地图知识考得较多,符合地理学科特点,这对于基础扎实,有较强的地图分析能力,特别是各大洲经纬度意识强的考生比较有利;第四是新题比较多,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新。以往关于地球运动等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今年却都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尽管内容相差不大,但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再比如红色旅游,这个内容教材里并没有完整答案,其涉及选修教材,必修教材,初中地理等,知识面比较广。在今年的地理考试中,还出现了空间定位题,这类试题要求考生有此类试题的考前专项训练,是属于教材没有明确要求但考生应该掌握的高要求试题。第五,江苏地方地理知识考题不多,只有一道试题涉及到江苏海洋资源内容。

从我们学生的高考分数来讲,缺少高分,大部分集中在60-80分之间,虽然比几次模拟考试都有了进步,但与我的期望还差了一些。由于试卷在难度上比去年略有增加,人文地理的试题内容大幅减少,而自然地理的考察内容显著增加,这对我们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综合能力都不占优势。比如,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一直以来是难点,以往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占分值不大,而今年作为最后一道综合题,就有12分。而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在我估计是极低的。气候内容也是难点,今年考的也比较多。选择题除外,综合题就占19分。但由于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平时也练了很多,估计得分情况比上述一题要好得多。当然,学生的考试情况与教师的复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综合题第34题是有关海洋资源的,虽然我们在复习基础知识时一一过关,但平时缺少综合练习,也没有引起重视,所以这道题中第一小题海洋开发利用的这张图表填起来有些费劲。另外,我们关注了,红色旅游就考到了,而我们复习时反复地绘制了铁路分布图,这应该给学生答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的复习思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地理考点何其多,出题又千变万化,抓基础还是最根本的。

认真研究今年地理高考试卷的命题特点与思路,对指引新高三的地理复习有重大的意义。

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印度的陆上邻国、我国的重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海洋资源的分布与开发等。基础知识是形成地理能力的基石,千万不能忽视。高考试题一般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考查的落脚点依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在今后的高三复习中,夯实基础永远是地理复习的"主旋律"之一。

突出地图的考查功能,是历年地理试卷的特色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且对地图的精确认读有了更高的要求。如第2题要求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边界范围有准确的把握;第3、4、10、11、12、26、27题,需要学生能用直接或间接给予的经纬度大致判断出所在的区域,从而结合该区域的地理特点解答各地理问题。面对高考,读图训练必须常抓不懈,比如等值线图、示意图、区域地图的阅读等都要掌握其阅读的方法与步骤。特别重视各类变式地图的判读,熟悉世界和中国区域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线)等。学好用好地图是复习地理的基础,经常动手画图填图可以帮助你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把重要的地图变成"心图"、"脑图"。因此加强地图的教学,强化地图的精确记忆,形成较为清晰的"心理地图",是提高地理能力的关键之一。

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创新思维,是今年试卷的一大特点。如第15题,常规思维认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其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塔里木河的最大径流量应在7月,因为7月气温最高,冰雪融化量最大。但实际上,考虑到冰雪融水汇入河流有一个时间的过程,因此塔里木河的径流量应在8月。再如第32题中的第(2)小题,要求表述a城市的气候特点。由于该城为地中海气候,因此答案极容易写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也是一种过分拘泥于模式或思维定势的结果。实际上从题中所给的7月平均气温图中,不难读出a城7月的均温低于20℃,因此a城夏季气温特点应写成"凉爽或温和"而不能是"炎热"。这两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复习过程中学生既要能掌握基本的原理与规律,又要能在实际运用中对原理与规律进行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死搬硬套。

关心社会现实、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地理知识与所具有的地理能力自觉地尝试发现问题、评价问题与解决问题,是新课改革的方向之一,在今年的地理试题中有所体现。如世界能源问题、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用手表定方向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又需要引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新的一学年又来到了,应该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教学工作,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做好地理教学工作。

首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探究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其次,强化地图教学。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教者,应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第三,注重活动教学。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地理新课程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力图每一项活动都培养了学生相应的能力,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等等。

第四,教学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地理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等。只有这样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才能不断地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高三地理教师教学反思2

细细分析今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Ⅰ)地理试题,仍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延续往年的题型和试题特点,整体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思路。以往的文综试卷中只有39题是历史、地理和政治三家综合题,36题是单纯的地理题,而在今年的试题中,第36题也体现出了综合性,其第(5)小题的设问,必须用历史知识切入才能得出结论。至于客观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有的试题因题干和选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又有一定的难易梯度,部分考生会感觉把握不大。总体而言,与去年的试题相比,今年的地理考题难度有所降低,且有其突出的特点:

1、注重能力考查

地理试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学科的特色,凡是地理题都以图、表引领或切入。强调能力立意,如考查运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只有掌握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能力之后,才能答好。

如:选择题3——5题,根据三条曲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各自所代表的地理事象,只有从题干文字材料和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调运所储备的“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气温、降水与雪线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才能进行选择判断,体现了高考加强对所获得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知识建立准确而有效联系的能力考查趋势。

又如:选择题9——11题,以日偏食作为切入点,考查计算能力,考生通过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之后,运用基础知识,就可得出正确结论。但稍有疏忽,则易失分。

2、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试题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如:选择题1——2题蕴含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关注;选择题6——8题涉及能源问题;综合题36题,以沙尘暴来设问,近几年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此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主题———协调人地关系问题。

3、试题答案较为开放

今年的试题还有一个变化,答案灵活一些,不强求一致。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

总之,今年的文综卷地理试题比较简洁、明了,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更突出了对学生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思维能力的考查由浅入深,难度适中,但要取得高分并不易。反思这一学年来的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在今后的高三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讨考纲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切不可盲目追求进度,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学科语言的运用,力求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在第二轮复习阶段,则要打破常规的章节,以专题复习的形式进行知识的重组,突出知识点的联系和迁移,力求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图表教学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从地理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历届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一个重点。但地理图像繁多、庞杂,在教学中教师应对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维能力、最能体现地理特色的地图,如: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日

照图、经纬网图、(中国和世界)区域图、地质构造图等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指导考生进行图文互换、变换角度,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对解题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加以描述,从而提高考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达能力。当然,对地理图表的分析、简图的绘制也应该成为考生经常性的练习。

四、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收集各地的`模拟试卷,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组合练习试卷,并对练习进行及时评讲,规范专业术语,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既能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而且常常以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倾注更多的关注,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农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的建设,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要指导考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但不宜过多过早地追逐热点。

高三地理教师教学反思3

地理二轮复习总的任务和目标定位为:在巩固双基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综合,实现地理能力的提升,概括起来就是“深化”“综合”“应用”三个方面。

一、深化

1、深入研究考纲,重视能力要求,注重培养学的读图能力,和描述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2、构建知识结构,二轮复习应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书本,整理学科知识结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把握知识点之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

3、调整复习方法,以相同或相近范畴为线索,打破现有教材的顺序,立足专题,着眼全局,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如何查缺补漏,切忌简单地重复。

二、综合

是指专题的设计与落实要以高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基础,以主干知识为线索,突破教材原有的逻辑体系,建立新的逻辑体系,建立“选、讲、练、评”的教学模式。

(一)专题选择

1、精选内容

(1)涉及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内容。

(2)涉及自然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主要过程的内容。

(3)涉及人文地理,区域开发和整治的内容。

(4)和地理热点相关的内容。

2、主要专题。等值线专题,地球运动专题,气候专题资源和灾害专题及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治动,城市等专题。

3、专题的复习方法

第一步,教师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专题整理示例。

第二步,建构、分析专题的模式。

第三步,学生自己完成专题,老师在方法上进行具体指导。

第四步,对基本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典型习题解法指导。

第六步,对考试中出错内容进行补偿考试。

三、应用

是指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是学科能力和高考能力的最高层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特别关注三点:

1、由已知知识推未知知识。

2、掌握解题方法,注重小专题知识总结学会知识迁移。

3、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掌握运用书本基础理论解决社会实际

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这是二轮复习的最高目标。

高三地理教师教学反思4

进入高三以后,学生的心情开始变得急躁,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近既定目标?作为高三教师都紧紧围绕如何教学,如何端正学生思想,如何抓学生的身心健康三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地理教学也不例外,本文就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教学和如何端正学生的思想两方面作几点思考。

分析学情与考情,把握教学起点,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学会获取知识、拓宽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适应高考,适应社会。

1.认真分析学情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

2.认真研究考情

所谓研究考情主要是指研究高考题命题的思路和走向。老师只有知道了考情,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教学、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高考时才能“命中目标”。

(1)体验高考实战题,把握复习方向

每年高三复习的第一节课,我都把当年的高考题发给学生,并引领学生一起分析试题的类型,以及各题是从课本上哪章演变来、考哪些知识点。这样做了以后,学生才会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高考。

(2)吃透《高考说明》

首先要读懂《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阅读《高考说明》的每个部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的大方向。

其次根据《高考说明》明确当年高考的知识范围。《高考说明》对当年要考察的知识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而每年的知识范围较前一年都有所修订,所以,作为老师要留心《高考说明》对知识范围的修订,尤其是修订过的知识范围往往是当年考试率较高是部分,教师对此要心中有数。明确了高考的知识范围才能够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中也才不会产生遗漏现象。

再次要正确认识题型示例。这几年文科综合的题型有两大类,即“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1至11题,非选择题的36题和39的综合题中的部分题是地理题。高考题中虽然只有两种题型,但是它们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有助于备考和应考。我们只要能够合理地将题型与所学知识和能力要求相结合,就有助于梳理思路,深化对考试要求的认识。

(3)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参加省市的高考研讨会等渠道是获取当年的高考最新动态,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

高考研讨会和大家交谈是获取高考的最新动态,最新信息,也是提高自己师德的重要途径。参加高考研讨会,除了听取有关专家讲解外,还可以同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交谈,那样收获会更大,所以,每次高考研讨会我都会尽可能和主讲人单独交谈。有一次和中科院院士王极盛探讨了二十多分钟的“怎样把体育锻炼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以及关于中学生脑神精衰弱的一些解决方法”。这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作用是巨大的。

3.教给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使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是高三地理课教学的要求。如果高三还不会自己学习,在高考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

首先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高考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时间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时,老师应该先把自己的总体计划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

在整个复习计划中,高一年级地理上下册是重点,因为高考许多题都是以初中知识为载体,用高中的知识点来回答,选修课本是把高一知识加宽、加深。

其次是引导学生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真正掌握的学生还不多,而且,无论哪种方法,它肯定要回到这些老掉牙的东西上。但是,在高三讲这六个基本环节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要拿到高三的高度来讲,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学生学习方法

(1)预习

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学生可能会在速度、思路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据调查,的学生会预习的不足六分之一,这应该引起教师足够重视。

(2)听讲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学生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地理老师都只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地理教学,对地理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还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不但要引导学生听好课,老师更要讲好课。

(3)复习

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拿入图中才可能记住。

为了能够较好的进行复习,我的做法是除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复习。同时和地理科代表商量制定出复习每个章节的间隔时间,并且过一段时间,又通过练习、提问等方式检查一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

(4)作业(练习、做题)

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中的哪部分知识。

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精选题,我们应该让学生做“以一当十”的题。历年的高考题目、高中四册地理课本中每个单元后的“练习篇”都应该作为典型题来处理。历年高考题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的“无形指挥棒”,所以,应作为经典题来处理。最近几年高考地理题目,有许多题是从高中四册地理课本中的每个单元的“练习篇”中的题演变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透课本后面的“练习篇”,而且应该把它们作为每类题的典型题来对待。<

高三地理教师教学反思5

内容提要: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今年文综试卷与去年相比难度稳中有降,平稳过渡.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更突出了对学生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反思这一学年来的地理教学,今后的高三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认真研讨考纲;立足课本,夯实双基;提高地图技能,培养信息处理能力;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文理交融、学法兼用;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关键词:反思 地理教学

分析今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Ⅰ)地理试题,仍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延续往年的题型和试题特点,整体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思路。总体而言,与去年的试题相比,今年的地理考题难度稳中有降,分值比例基本保持往年水平,以往的文综试卷中只有36题是地理题,而在今年的试题中,单纯性的地理题包括了36、37两大题。至于客观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有的试题如6~8题的难度相对整套试卷来说稍大,部分考生会感觉把握不大。

1。注重能力考查

地理试题突出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学科的特色,凡是地理题都以图、表引领或切入。强调能力立意,如考查运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只有掌握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能力之后,才能答好。

2。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试题的另一突出特点是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如:选择题1——2题蕴含对我国“城市化”问题的关注;综合题36——37题涉及工业的合理布局、全国各地的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分析,近几年工业污染愈演愈烈、气候异为反常,此两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主题———协调人地关系问题。

总之,今年的文综卷地理试题比较简洁、明了,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更突出了对学生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思维能力的考查由浅入深,难度适中,但要取得高分并不易。反思这一学年来的地理教学,本人以为在今后的高三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讨考纲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切不可盲目追求进度,要稳扎稳打,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图表的判读、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学科语言的运用,力求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辨析和认识与人类生存或环境相关的具体问题。在第二轮复习阶段,则要打破常规的章节,以专题复习的形式进行知识的重组,突出知识点的联系和迁移,力求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地图技能,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复习时坚持图文结合实际的原则,教会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掌握绘制相关地理图像的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分析地图,提高广泛的空间联系和深入逻辑联系的能力,帮助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对图像信息的获取和综合。

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分析、评判能力是目前命题的趋势,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学材料,特别是各种图像,精心设计出知识联系广、思维量大的题目,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的能力。

四.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收集各地的模拟试卷,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组合练习试卷,并对练习进行及时评讲,规范专业术语,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既能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复习过程中,自然地理应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应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人文地理的复习,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主要思路、观点;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

六.教师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可换位思考,反思错题,请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便走进学生的思维,从中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或出错原因。教师若经常试着与学生同步思维,可使学生学得扎实、稳妥,学得“心安理得”,学得快乐、聪明。

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是文综高考试题的主旋律,热点永远是考点,热点冷拼是今年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的一大特色。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倾注更多的关注,要指导考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但不宜过多过早地追逐热点。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笔者认为,写教学后记是进行课堂教学自我反思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