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散文》读后感范文1
《琦君散文》主要写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文章写了哥哥和我短暂而快乐的时光;写了做错事被妈妈罚跪的经历;写了邻居家的弟弟心灵受伤害后那敏感的童心;还写了妈妈那秀气的“三寸金莲”小脚。
但让我最有感受的是她写的《秋花远比春花净》。文中写到:作者自幼远离家乡在上海完成了大学教育。他乡游子,十分想念母亲,但回去后才知道母亲逝世已有半年了,悲恸之余回忆起了与母亲的点点滴滴;回忆起母亲最爱的花——桂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闻到了桂花香,想起母亲常读了诗句:秋花远比春花净,春月何如秋月明。于是写下了《故乡的桂花》一文,以寄她对母亲的思念。
看了这本书,让我想到写作的题材选择,我平时写作时都要用半天时间想题材,要么觉得太简单,没什么可以写;要么觉得太平凡,没什么亮点。但看了琦君的文章之后,我发现,她的文章题材都很简单,比如闻到桂花香,就可以想起和母亲一起的点点滴滴。虽然有时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趣,但是生活处处是题材、处处都精彩。
就如妈妈常对我说的:写作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小事也能写出好文章。重要的是要做到注意观察生活、多积累材料。
《琦君散文》读后感范文2
读《琦君散文》的第一印象就是通俗,我特讨厌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散文,不过这似乎避免不了的,她的散文散发的是引人入胜的味道。她主要以她母亲为主线,写出她真挚的情感,
琦君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纳妾娶小,使得“乡下女人”的母亲在情感心灵上备受冷落和打击。她从小就接受虔诚信佛的母亲的身教言传,到台湾曾有十年的在法院工作,目睹了人世社会罪恶的阴暗面。这正反两个方面对她创作活动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琦君为人为文始终一贯低调、低姿态,这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坛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不过琦君的低调、低姿态并不是装出来遮人眼目的人格面具,而不折不扣地是她人格的底色,是她历练修身养性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与她同辈作家中那种伟岸不逊、慷慨激昂、舍我是谁的霸气,几乎是绝然是泾渭分明的,她与某些闺秀作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同样程度的沾染或是张扬乖巧,或是媚世作态的做派,也是同样格哥不入的。琦君的平易谦卑不时自卑,而是一种伦理学和美学领域内的自信和明主作风。对琦君来说低调、低姿态是使一份免遭玷污进入红尘俗世、尔虞我诈社会的"解毒剂,同时它又是一张步入圣洁审美殿堂的入场券。低调低姿态在艺术上就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推心置腹、披肝沥胆,也就有了可能。低调低姿态也就是虚怀若谷,为琦君赢得了进行艺术创造所必不可少的广阔精神空间。
夏志清先生说,琦君的《看戏》、《一对金手镯》等作品,列入世界名作之林,也是当之无愧的。我很赞同这个建议。琦君的这两篇作品,在题材上与鲁迅的名篇《社戏》、《故乡》如出一辙,但写法上个有千秋,而在艺术境界和思想情感的深度上,则完全是同一个水平线上。至写母爱、写童心、民胞节,琦君在一定意义上超过她孺慕的前辈,这是因为她的母爱没有丝毫显示出普泛的缺陷,笔触所及均到了实处,旧制度压在中国妇女头上的沉重枷锁,未曾扭曲母亲的人性;慈悲为怀的佛家气度,淡化和弱化了强加在妇女头上的苦难,不是苦难已不再存在,而是母亲那坚韧的性格、博大的母爱惟有在苦难和屈辱中才能放大光芒。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母亲的小脚》,,比较有同感。琦君的母亲是一个农家妇女,对她们来说有一双三寸金莲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母亲是家里的长女,要一边在农田里干活一边带着年幼的弟弟,所以脚缠得比较晚,她成婚的时候还怕新郎嫌她的脚不够秀气,没想到一结婚后,她父亲就劝母亲把裹脚布解开,免得走路很吃力。可是布解开后,因为脚趾骨已经断了,再也恢复不了原来的样子了,母亲走路任是一副要跌到的样子。母亲的一双小脚却撑起了一家。是啊,脚已经裹了,再也恢复不了了,旧社会对妇女的毒害犹如那三尺长的裹脚布,虽然把它解开了,但是已经有了那样的后果了。她的父亲后来又娶了一格女人,母亲看到那女人的脚很大,感叹的说那时候不裹脚就好了。
总之在琦君的笔下,只有被扭曲的社会,没有被扭曲的人性。
《琦君散文》读后感范文3
最近对长篇小说有些厌烦。冗长的情节像迷宫般曲折。有时提着的心还未放下,又一次声势浩荡的生死离别赫然摆在眼前。这些大起大伏大悲大喜不断冲击着我,受不了。我需要一些宁静淡雅的文章,于是理所当然的,睡前读物定为《琦君散文》。
初次接触这个作家是在小学课文《桂花雨》里,如今具体内容已记不真切,却仍然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那幅画面,闭上眼睛就能嗅到扑面而来的桂花香,是淡淡的,朴素且不张扬,一如琦君的文字。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圆润似光滑的碗底。就像是和你对面而坐,用一种温婉的语气将人生的酸甜苦辣细细道来。我看了太多人的文章,他们以为好的文章,就必须要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和华丽的词汇,于是读下来一路跌跌撞撞手足无措,有些甚至都不能把握其中的情感。琦君的文章多写童年、故乡、亲人,有人说她的选题范围太过狭隘,但是她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不再写。”
独孤的时候,难过失意的时候,如果脑海里没有那些美好的过去,会不会更加心灰意冷,觉得明亮的月光也是冷的刺骨。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经过光反射后到达眼睛的,也就是在零点零零零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后。所以,所有人都活在过去。
如果有一天面不改色地谈起自己的故乡、童年,用一种高高在上事不关己的语气,这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读着琦君的文章,我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对家乡亲人深沉的爱。她用自己几十年的心血将这些眷恋精心雕琢,使其成为一件艺术品,随着时光的打磨沉淀出一种独特的美。她的童年,温馨而美好。《春酒》中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善良能干的母亲,每每想起总是让人会心一笑。
在这里,看不到气势恢宏的大场面,看不到撕心裂肺的爱恨情仇,所有的一切都与我们近在咫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亲情,友情,这些都是我们伸出手就能触摸到的,也正是因为对它们捻熟于心,开始司空见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然后置之不理。当周围的人都在为金钱、名利拼的你死我活时,琦君捧着茶,坐在摇椅上,回忆着过去的一点一滴,领悟着身边的一草一木,内心如一汪平静的湖,风起却不见半点波纹。她的语言精致而优美,描写细致入微,手法是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却如涓涓溪流从不枯竭。这和我喜爱的作家落落很像。可能最初读时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是回想起来,仿佛被电流击中,惊叹于自己的心情竟然被对方完完整整地述说出来,仿佛前世有缘。有时也会疑惑,为什么她总是放不下过去,一味地沉浸在回忆里,现在恍然大悟,承载这一切的,都是爱啊。
琦君的文是美的,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胭脂,是一种洗净铅华的美。读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好不舒畅。她没有刻意去描写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字字句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如此波澜不惊的平静叙述下是汹涌澎湃的感情。我有幸窥见这么高超的写作技巧。她得心应手地驾驭着文字,一个个人物在她笔下纷纷鲜活起来。也许在她心中,他们一直是有血有肉的吧。
放下书,我沉沉睡去。梦里有一个女人,她眺望着远方,继而低头,抚摸着相片上家人的笑脸,眼角沁出大颗的泪。
《琦君散文》读后感范文4
最开始了解琦君,是做一篇名叫“粽子里的乡愁”的阅读理解。那文章不过也只是写了琦君小时候过年时母亲包的灰汤粽和用粽子帮助乞丐的事。既没有描写灰汤粽的外观,也没有写灰汤粽的味道,也没有特别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华丽的文章对比,简直就平淡无奇。当时我就在想:这种文章也能放入阅读理解吗?
恰好老师的推荐书目里有《琦君散文》,便想买回来一探究竟。结果翻来一看,里面竟全是一些朴实无华的句子。写父亲:“笔挺的军装,胸前的流苏和肩徽都是金光闪闪的帽顶上立着一枚雪白的缨。”写桂花:“一阵风吹来,桂花就纷纷落在我头上、肩上,我就好开心。”这种文章,我也写得出来啊。
更让我不解的是,琦君写什么都可以在最后抒发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她的母亲。写新年看灯,回忆起小时候,思念母亲。写酒,回忆起母亲泡的春酒,又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也许她花那么多笔墨写。Net/亲人是因为她的亲人都早早地离她而去吧!她的哥哥在她十岁的时候不幸夭折,弟弟在她二十岁时因病身亡。父母因悲伤加上有病在身相继去世。琦君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客家人”。读完几篇文章后,对她本人不是很熟悉,但对琦君的家人,家乡的风俗习惯和她的阿猫阿狗了如指掌。
思乡和亲人一向都是中国文人写作的一大主题,而琦君更是把对身边许多人的思念发挥到极致。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她的文章就像一幅国画,仅用朴素的黑白,就描绘出一个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国画不像西方的油画,花里胡哨,五颜六色的。国画有的是一种淡雅的美,琦君的作品也一样。仿佛是用一个小姑娘的口吻在讲故事,想到哪说哪。完全不像一个五六十岁的奶奶写的。我也慢慢能理解为什么如此恬淡的文章也能放入阅读理解中了。
琦君的散文已有好多篇入选课本。也许老师们是想让我们学习琦君那种平淡而典雅的口吻吧!
《琦君散文》读后感范文5
《琦君散文精选》收录了台湾散文大家琦君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琦君原名潘希真,是和林清玄齐名的著名当代女作家,尤以散文写作著称。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她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从而可见人性的深度,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笔下的童年有趣而美好,而在童趣盎然的场景背后,你还可以看到长辈的温柔慈爱,亲人的生离死别,包括春日的欣欣向荣,夏日的炎热生机……例如《春酒》一文中写道,“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这么不经意的一笔竟可以感受到小孩子的天真以及母亲的勤劳无私仁爱。把特别的母女情描写得淋漓尽及。
不仅是母女情,老师对于琦君的爱也是显而易见,《三更有梦书当枕》曾写家庭教师辅导作者的儿时故事,家庭教师的严厉让作者不喜爱学习,认错了就要打手心她可不喜欢,所以琦君总是装病逃课。实际上,老师是很温柔的,老师只是希望琦君快点成为才女,教师的严厉便是一种师生情,滋润着作者,爱并不轰轰烈烈,它很平常,但琦君的笔把这种爱更美好地告诉我们,虽是卑微的爱,情谊却深。
琦君的文章不夸大,不煽情,只是把童年以及情感一一展现出来,她的文章可以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真切又动人,让我也融入那个童年欢快,融入属于琦君的快乐生活……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小学中秋节活动范文五篇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作文五篇
最新的军训的心得体会1000字五篇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范文五篇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作文五篇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范文五篇
女神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女生贾梅全传读后感范文五篇
琵琶记读后感范文五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五篇
柠檬蝶读后感范文五篇
刀疤豺母读后感范文五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范文五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400字8篇
蚂蚁和玻璃杯读后感范文五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范文五篇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