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

秦风学老师

  初三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

  最近和同事聊天,无意间谈到《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再次燃起我的阅读兴趣。《礼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虽然几年前也囫囵吞枣地看过这部鸿篇巨制,这次的阅读依然给我诸多新的启示,犹如一瓶高浓缩洗洁净荡涤了我这颗坠入凡尘沾满污垢的心。不愧是矛盾文学奖里最耀眼璀璨的明珠,一部催人奋进的经典巨著。

  书中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匮乏,忠厚、老实的贫苦农民孙玉后老汉是黄土高原普通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怨无悔的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耕耘。生活的艰辛没摧垮他,但他却承受不了好吃懒做的女婿挨批,这事让他无地自容,羞愧万分。这个硬汉子能忍受物质的匮乏,却经不起精神上的折磨,这不就是平凡世界里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吗?

  本书的主人公孙少平,是在勤俭持家中长大的一位让人敬佩的有志青年。虽然他的物质生活一贫如洗,却在县图书室找到了精神寄托,迷上了高尚励志的经典书籍,这些优秀著作伴他走过人生最艰难、最关键的几步,填充了他“饥饿”的身躯,开阔了他的视野,抚慰了那颗受伤的心,找回了他的尊严,确立了更高的人生价值观。是书籍给他注入了无坚不摧的正能量,使他以后面对各种困难打击都能咬紧牙关,坦然面对;是书籍改变了他的命运,书籍将两颗圣洁相通的心连在一起,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

  在村长家,他的脊背被沉重的大石头磨得皮开肉绽,晚上仍坚持在土窑昏暗的灯光下补充精神食粮,用书籍减缓脊背的灼疼感。在煤窑又黑又臭的狭小洞子里,干的活又脏又危险,看到身边的同事一批批逃走,目睹至亲的师傅让生硬的机器夺走生命,感受着死神每天光顾的阴森恐怖,抱着努力为父母赚钱的坚定信念,他依然毫不退缩的从事着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种种困难。他负担着供妹妹读书的重担,实现了让辛劳一辈子的父母住上整个双水村最“雄伟”的窑洞里的夙愿。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看到自己挚爱的女友为救被洪水吞噬的儿童牺牲时,这个七尺男儿痛哭流涕,悲痛欲绝。这是平凡人真实情感的流露,哭过后的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全身心投入工作。

  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里,经历着不平凡的事,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正是这样的经历,这样的人生,激励着千千万万有志青年,在平凡的世界里努力实现不平凡的梦。

  初三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

  “不幸,是天才进步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巴尔扎特如是说。

  路遥先生笔下的《平凡的世界》,写出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陕北农村世故,还有改革更迭之时的沧桑狼狈,以及一览无遗的喜悦惊喜。

  孙少安、少平一家,起初同那时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家庭一样,被贫困的枷锁压得举步维艰。不幸,仿佛已在孙家生根开花,似乎穷一辈子早已注定。少安、少平不是天才,但至少不是弱者。不管选择致富追求扬眉吐气的方式为何种,他们都打开了枷锁,走进了新天地,走出了一番自己的人生。不幸,不是束缚,反而是一种动力。

  我们都活在这般红尘十丈,都是为自己的七彩梦想而奔波的芸芸众生。同时,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世界之人。我们在一次次的奋斗和努力中,收获喜悦与满足,在一次次不幸中选择接受。这便是我们的生活,平凡而又令人感动。在这等平凡的世界做着平凡之事,活出自己的平凡人生。

  有人似乎总是想在人海中脱颖而出,似乎总是在标榜着一份孤傲,想做不一样的,不同于众生之人。殊不知,在平淡之中开出七彩之花,这才是精彩的人生。像少平一样,时刻不忘学习,读书,对人对物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不随世俗漂流;像少安一样,时刻不忘本,致富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同时处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人民,恪守农民之心。我觉得这才是人生,这才是平凡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绝非平庸。

  “我们原是自由飞翔的鸟儿,飞去吧,飞到那乌云背后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洋,只有风在飞舞,还有我作伴。”

  我们原是鸟儿,自由的鸟儿,贫困并不能束缚住向往大山大海的心。我佩服少平,同时我也想像少平一样,不执于苦,不执于乐。在任何悲欢离散之中,记住自己的梦想,从不动摇,从不被不幸所压倒。老天从不会眷顾不努力之人,就像东拉河两岸的农民一样,不出门闯荡,怎会尝到生活百味瓶的苦与甜。

  一马平川的大道上,平凡的事如四季般轮回继续着。东拉河时而奔腾,时而缓慢,黄土高原上突来的大雨滋润了农民世代相依的土地……

  初三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

  《平凡的世界》是以孙少平一家的生活变化为主线,并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背景,通过写出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为获得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虽然这过程有许多不幸,但最终他们也找到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这本书刚开始写到了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但这一场恋爱却是注定得不到结果的。只因为他们的家世背景,而酿就了这样一场无底的爱情。田润叶是干部的女儿,可孙少安却只是贫苦出身的农民的儿子,他们两人相爱,但却因为身世背景而成了一道跨不去的门槛。他们的爱情是美丽的,结果却痛苦的。

  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通过自身努力,终于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却因家境贫寒而在高中里抬不起头。可是在孙少平的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他被学校宣传部选上了!因他和田晓霞在节目中的优秀表现,又被县里的宣传部瞧上了,就这样,孙少安有了第一次出去见识的机会。这一切都是出乎意料的,但这一次的经历,让那个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的少平,变得自信,坚强。

  在毕业后,班上同学各奔东西,少平也该要去找工作了。他不愿回农村,他渴望自由,渴望见识外面的世界。他在工地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小工行”里最苦最累的工。在他干苦工作时,有一位好友为他提供着精神养料,她就是少平的高中同学——田晓霞。她亦师亦友,每周都会借书给少平,并不断的鼓励少平,让少平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少平后来在煤矿找到了一份公职,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可是对少平一直恩重如山的师傅,却出意外去世了,留下了惠英嫂和年幼的明明。就这样,少平承担起了照顾孩子和嫂子的责任,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上给予帮助。少平的善良是美丽的,师傅的死却是痛苦的。

  与少平相爱的晓霞,为救一名年幼的孩子而英勇牺牲了,他们的这一段爱情,也是终不能圆满。晓霞的舍己为人是美丽的.,但她的离开却是令少平所痛苦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书中人物成长时的磨砺和他们对生活永不放弃的态度。无论是时代的改变还是生存环境的不同,他们身上的淳朴和善良仍然不变。

  初三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

  平凡也是一种伟大,一个人一辈子虽然不一定会活得轰轰烈烈,但一定可以尽自己所能,在这个世界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个位置。

  一个人究竟应该如何充实自己的生活,而不至于感到平庸和空虚?仔细品读这本书,便可以找到答案。

  黄土高原上,一个远离城市的农村——双水村中,演绎着平凡人民的经历与曲折。书中的孙少平,是一个高中学生,每天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因家境贫困,而只能过着贫穷的生活:吃着便宜的高粱面馍;穿着缀满补丁的衣服,但他却很知足,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充实。而自己的母亲、弟弟、妹妹和奶奶,都要由他的哥哥孙少安和逐渐老去的父亲来养活。他在这样的环境下热爱读书,想在班级里有些知名度,从认识郝红梅到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是背叛,什么是离弃,高中毕业之后走入社会,当矿工干农活,他明白了只有汗水才有收获……黄土地是他的家乡,他却曾经那么向往另一种生活,改变自己是农民儿子的命运。哥哥和弟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弟弟想走出农村,改变自己,过一种新的生活;而哥哥只想奋作于田地,养活一家老小,一辈子留守在孙家的大门里,过完平平淡淡的一生。

  在作者笔下,一个村庄便代表了一个世界,所有村民便代表了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每一个人,有穷人和富人;有为了理想而舍命追求的,也有碌碌无为,一辈子空守家门的人……人世间冷暖被描写得逼真动人,你永远可以对照书中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聪明善良的孙少平、勤劳朴实的孙少安、追去自己的幸福而落下凄凉结局的田润叶……书中的一切,不都曾是我们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吗?每个人心中都曾住着一个孙少平,为理想而改变自己命运,到最后才发现: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本应该过着平凡的生活。

  平凡不也是一种伟大吗?比起那些为了出名而放弃梦想,用各种手段来包装自己,希望得到别人关注的人,那些在路边上清扫大街,在田地里努力干活的人们,却显得更加可爱一些。你不会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它的厚度,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作者路遥先生从小便生活在贫困的黄土高原上,他尝尽了人世间的悲苦与凄凉,笔风也极具淳朴,写出了七十年代农村人民生活的艰苦与平凡。《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平凡的巨作,书中的情节没有科幻的联想与虚构,也没有艺术的夸张,都是关于孙家二弟兄在“平凡的世界”里追求幸福而又迷失自我,经历了多少生离死别?当我们为孙少安与田晓霞、孙少安与田润叶的凄美爱情故事落泪时,我们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悲凉,世界的变更本不就是淡然无奇吗?可你却曾被书中的一个个虚构的人物落下了眼泪,仿佛这些事就像在我们身边发生一样,多么平凡,多么伤感。

  《平凡的世界》更像是一部人物传记,通过对黄土高原人民的描写,道出了作者的本意,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名人与凡人之分,每一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活法,而不是虚度光阴,命运也许不公,而通向幸福之路,必须经过磨练和奋斗才可抵达,地位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可信仰和希望却是必须要把握的。

  平凡也是一种伟大,最伟大的人,永远是平凡的自己!

  初三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在暑假里,由于没有老师的监督、学习的压力,我整天都在玩。最后,百无聊赖的我找到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这才幡然醒悟——我错过了那么多,虚度了那么多光阴。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孙少平。他生活在偏远山村,渴望知识,注重精神,希望在外面的天地证明自己。他二十出头的时候,走出了农村,只身一人来到黄原市。最初,他只能像大部分流落异地的农民一样去揽工——在包工头承包的各种工地上去做小工,扛石头、提泥包、钻炮眼。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工作,给人家扛石头。他背着一百多斤的石头,从陡坡上爬上去,人简直连腰都直不起来,劳动强度如同苦役的牛马一般。三天下来,他的脊背被压烂了,血肉模糊,双手也肿了起来,肉皮磨得像张透明的纸。我无法想象这个原本在村中教书的青年是如何承受这一切的。

  “闲散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比生活中一切灾难都更坏些。”对于托尔斯泰的这句话,在看过孙少平的事后,我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我认识到,暑假中我的表现与托尔斯泰所说的大相径庭,因此,我决定磨砺自己的意志,学会坚强。

  孙少平之所以能够战胜自己,获得成功,不仅是因为他青春的激情,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才能够激励自己向前,战胜困难和挫折,不至于在前进中迷失自己。

  对于我来说,磨砺坚强意志还需要善于管理自己。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做一个计划,按照计划实行。这样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就能加强自己的意志力。

  孙少平自愿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却很“热爱”自己的苦难。文中说“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因此,磨砺坚强的意志,应该自觉地、适当地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这样就可以品尝到生活之蜜的甜美,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最后,用莎士比亚的名言结尾再合适不过了——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园圃,我们的意志就是这园圃的园丁。种莴苣,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是单独栽培一个草木,或是把全园种得万花纷呈,或是让它荒废也好,或是把它辛勤耕耘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