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沾论文读后感

刘莉莉老师

关于黄沾论文读后感

  人生如寄卡拉OK的出现,令音乐工业出现了个不太好的现象,黄沾论文读后感。作曲人因为迁就卡拉OK顾客,所以在音域上收窄了创作范围。从前流行曲的音域已在十一二度(即十一、二个全音幅度)里徘徊,现在因为要令完全没有受过任何声乐发声训练来扩阔音域的普罗大众唱得舒服,就把歌曲旋律用音,限制在十度之内。而且乐句写得特别易唱。迁就顾客,在商业社会运作,视为天经地义,但迁就到这种程度,就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90年代计算机技术,突发猛进,令全球音乐行业改写了规矩。起初,在70年代,价钱廉宜的电子组合器(synthesiser)MiniMoog出现令音乐行业注意力集中在键盘之上。然后可以一起演奏五个音符的复调(polyphonic)软件出现,鼓机(drum machine)又在80年代日新月异,令一组复杂的节奏,按钮即成。跟着再出现序列发生器(sequencer),复有简称为midi的(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软件面世,于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曲家。Midi软件,可以把任何种类的声音,转变成可回放的讯号,一旦储存计算机记忆系统,日后即可以随时捡出来使用。任何作曲的元素,例如旋律程序,乐句,节奏组合,变化,或者歌声,都可任意检出,和其它声音讯号作出种种不同组合。这等于说,任何可以按动电脑(computer)键盘的,都可以成为作曲人(42)。

  这等于音乐民主化。作曲再不是一小撮有天赋或是受过严格音乐训练的人才可以尝试的专利玩意。但这种横向发展有好处,也有缺点,科技机器令作曲人增多,却没有令水平提高,反而,很多时候,令水平下降(43)。

  --黄沾

  这个总结适用于大部分的流行文化,读后感《黄沾论文读后感》。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搞音乐的人越多,《爱情买卖》就越多。

  从现象上看,中国音乐创作没有进入普及阶段的时候,确实有过一段高潮期。《一无所有》、《黄土高坡》、《弯弯的月亮》…不过我觉得这次井喷和时代有关,并不能说明问题。文坛这个时期也是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家,比如朦胧诗派发展到最顶峰。

  现在作曲的人数是那个时段的几十倍,甚至更多,结果最红的是《爱情买卖》,和一些翻唱欧美日本的歌曲。整个中国内地,现在真正创作得是那么一回事的,好像也只有玩农业重金属的凤凰传奇。

  我觉得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流行音乐元素完全标准化,彼此对调,都不成问题,很多歌唱着就能唱串,诸如"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曲内容也是出奇的统一,全部是苦情歌。所以便连听众的反应,也因而标准化起来。

  文化工业毕竟不是真正的.工业。标准化,规模生产。歌迷往往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某某某自己抄袭。分别无外乎两种:抄自己,抄别人。

  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时段,这种毛病当然无所谓。香港音乐也有过这样的黄金时刻。词作家们实在太忙,大家的"时间都是借来的",以至于无瑕去修改自己写的歌词中的病句。

  但是一旦市场波动,这种可有可无的文化商品,往往死得最惨。97年开始,香港音乐一年不如一年,便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倪匡有一个论断,一个地区的流行歌曲能反应这个地区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取向。

  按照倪匡的说法,中国目前最火的题材应该是感情类别,而且是"我是受害者"的感情类别。所以那些宫斗穿越剧确实是投其所好了。虽然不知道LZ说的是什么,但总感觉LZ很利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