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打开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他对教育的执着与付出而感动,更为他身为教师、班主任二十多年来恒久的幸福与充实而感染着。我想他对教育的热爱以及一如既往的痴情源于他富于激情、永不服输的人格魅力,高瞻远瞩、敢想敢为的豪迈情怀,以及他对于人的崇敬与自身的责任感,而这些正是一个好教师必备的素质。他全身心的付出让他得到了来自学生纯真的爱,在良性循环下,这种职业幸福最终成了以后教育工作不竭的原动力,成就了他今天的幸福和事业。而这些品质也正是我所缺少的东西。长期以来的墨守成规,不求钻研让我一点点地失去了教育的激情、追求的勇气。看来,真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恶习”,以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为榜样,与学生一起迅速成长起来。
回想前几年的教育之路,不,是教学之路,弯弯曲曲、迂回盘旋、充满矛盾、装满困惑,苦思冥想却苦于教不得法。我想主要原因是我的保守封闭,没有“拜师学艺”。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周围的技艺高超的各学科的同行。我没有悉心听课、请教,他们的言传身教定会让我少走很多弯路。二为教育专家和教育论著。由于我不去研读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论著,所以就很难做到高屋建瓴,也就不可能用一种先进、科学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获得教育上的成绩。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超越时空,获得教育大师们的支持和指导,让自己插上一副无形的翅膀,在教育领域展翅高飞。
李镇西老师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朋友。想想我自己的形象,就像一个蹩脚的警察,企图像征服囚犯一样,通过专制、强迫去制服一群朝气蓬勃、渴望赏识的孩子。我的字典里很少民主,缺乏沟通。更多的是一堂堂单调的,缺少真情的,无法打动学生的教学脸谱,只有沉重的责任感才能一点点地推动他们前行的脚步。这样的课堂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师生之间在这冷冰冰的课堂上更是丧失了起码的温情。而之前我一直无法理解的学生对小卢老师的首肯也在此有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作为一个班主任,他一直勤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任何一个小事都能成为他心中的大事;而真诚、民主更为他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他的课堂富于激情与创新,与同事的交流及虚心的请教帮助他得到了更大进步。相比之下,我的努力太微不足道了。
我想我自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在这些优秀的教育家及教师的引领之下,我会取得进步的。
我有幸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觉得心中涌动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越读我的心越是无法平静: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的最大震撼就是本书的核心……师爱。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正是他,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深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正是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另外,这本书中最使我感动和反思的是第六辑:《在写作中成长》。李老师教给我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课堂上真正闪烁着灵感火花的精彩片断、和学生间发生的曾经感动着自己、感动学生的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其实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都有很多值得记忆,值得研究的东西。他的价值胜过任何荣誉称号,胜过任何的赞誉。他是一种可以使人丰富和充实的东西,是一个做教师的一生的财富。如今,只要我写下只言片语的教学随想,我都能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愉悦,感到一种久违了的充实。我现在才顿悟可能就只有文字才可以帮助自己记录下和学生曾经走过的日子,曾经的感动,曾经的精彩和心灵的触动。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我要用一颗善良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孩子,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快乐,用爱伴着孩子们的成长。有了李老师的人生引导,我前进路上如同有一盏明灯照耀。
高尔基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直对这句话颇有感触,也正是不断践行这句话,便在我做教师这几年里有了格外深的体会。
前些日子,偶然读到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力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受益匪浅,也为我的教育之路指引了方向,更是激励着我在教学管理艺术和创新上去努力打开一扇明亮而精彩的窗。
李镇西先生是一位语文老师,在书中,他以才华横溢的美丽文笔,以细致入微的辛勤工作与认真态度,以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以班主任的责任感和爱深深地激励与感动了我。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教师方方面面的日常工作,文字朴实而真切,就像是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事情一样,但是李镇西老师处理问题和在班级管理中的艺术性却让我望尘莫及。做为一名优秀的模范人民教师,李镇西先生凭借着几十年科学的班级管理经验,教导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和班主任如何去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市井的喧嚣,在平凡而伟大的三尺讲台,在"半亩田园"辛勤地耕耘着,收获着,也感动、激励、影响着每一个执着于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
在读过李镇西老师对待"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做法后,给了我很大启示和警醒。以前我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有些过于"豁达",而对待"差生"却没有给予正确而合理的指导和鼓励。教师必须懂得,学习成绩的好坏不能作为判定"优生"、"差生"的标准,或者说不是唯一标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在其它方面表现都好,而学习成绩差些的学生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方面。其实我们有时会发现,"优生"很多时候只在专注于课业,有的不喜欢和其他同学交流,性格偏于内向,甚至与老师迎面走来却不曾向老师问好。而"差生"正好相反,虽然在课业成绩上落后些,但很多学生往往都很"合群",有一定组织力和凝聚力。所以我们该了解,犯错并不是所谓"差生"的专利,对于"优生",班主任也要给予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书中,我为他的一些别出心裁的教育设计、教育艺术所打动,如他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的"特别礼物",有创意地编写"班级史册"等等。这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教育的确需要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除了需要爱,还需要智慧,需要创新。所有这些特别的方法都是他教育智慧付诸于实践的表现,而这些教育的智慧和创新的来源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持。然而有些班主任认为坚持是乏味,每天要面对很多复杂烦琐的小事,面对有些不听话淘气的孩子,每天会冒出的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奇怪问题,可能有些教师和班主任已经厌倦,因此把它仅仅当作一份工作,有的甚至当作走过场,敷衍了事。教师是多么神圣的字眼,毫不夸张的讲,祖国的未来都承载在我们的肩上,这已经不是简单责任感,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讲,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而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书中提到一个学生张超威的事例,其实我们也常会遇到,这也是年轻班主任必须度过的一道难关。他很淘气有些叛逆,常言说淘气的孩子都很聪明,只是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还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过程中让他自己发现乐趣,主动学习,李镇西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确立了标杆和榜样。中学生正处在青春的萌芽阶段,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叛逆的情绪已经产生,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越是刺激他,他越不服,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作为老师真的要有足够的耐心,其实这也是我要克服的困难和需要具备的能力,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多鼓励多交流,不出现重大原则性问题和错误,尽量不要随便通知家长,这样会造成学生更加对班主任的不信任,无法让学生与班主任推心置腹,表达他们的想法。
通读全书,给我感觉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韩愈的《师说》中写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身为教育者的三个层次和境界。如果把这三个层次比做文化的涵义,那授业和解惑属于物质文化,而真正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在心智上有健康、科学的教育导向,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有一个真正强大的精神支撑的,那精神文化当之无愧,也就是传道这个层次,且传道也应该是每个教育者终其一生的教育追求。从本书中,我便可以深刻体会到,教育其实是一门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所以说传道是最难的,却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去追求的境界。
李镇西先生在书中谈到: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我认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拥有教师的身份,更要把自己演绎成父母或家长,这样才会让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现代教育,班主任早已不是教授学业的单一角色,在授课的同时,班主任更要学会如何让孩子们懂得去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因此,除了课业,德育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们要保证青少年在正确、健康的轨道上学习、成长。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坦白讲,做教师不容易,尤其是做班主任。但既然做了这个选择,就应该真诚地做好。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我需要学习和改进的方面还很多,一方面多阅读教育类相关书籍,学习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另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学会以学生们的立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果知道了他们想的是什么,那教育工作之帆才有了真正的幸福之风,而学生们才会把我当作永远值得信赖的港湾。
很荣幸能加入名班主任的行列,我倍加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当一本本书籍作为阅读教材发到我的手中时,我很兴奋,迫不及待的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品读起来。第一次翻开它,很是激动,囫囵吞枣的粗略的看着,但慢慢地阅读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李镇西的世界,如同学生一般融进了李镇西的班级,一次次的被感动,被激励,被启发。
教师陪着“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起成长,和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因此,教育事业是永远年轻的事业,是幸福的。而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教师的责任更为直接、更为集中地体现在班主任身上,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既然做班主任是幸福的,为什么老师们都不愿意做呢?李镇西这样说到,是因为丧失了幸福感,产生了厌倦感。厌倦感从何而生呢?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我与李老师所说感同身受,听到的老师们的说法非常契合。“现在的学生不行了”“生源不好,家庭教育跟不上啊”等等,这是身边的老师和班主任们经常感慨的。特别是常常感叹“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我也是这样想的。李老师说得对,其实是我们自己拒绝变化。这种拒绝是潜意识中的,如果没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甚至意识不到,更谈不上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按经验办事”,是的,经验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经验有时恰恰是阻挡我们前进最大的障碍。我们的思想就限制于经验的圈子里,所以遇到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真心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确实,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的变化,无论我们对这个变化持何种态度,我们都改变不了社会的什么,可是我们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
那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幸福的班主任呢?现在想想答案是多重的,而良好的心态则是第一位的。只有沉下心来读书,才能磨砺出良好的心态。于是,为了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班主任,我总在夜深人静时,独坐灯下,如饥如渴地研读教育书籍。当我捧读起《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时,心灵有了一次从未有过的震撼: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这正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他那平凡而伟大的经历令人向往。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师爱”多么沉甸甸而富有诗意的字眼!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字里行间的言语,李镇西老师行为的点滴,李镇西老师的言传身教,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足以让我这位年轻的班主任教师感动和愧疚、自责,如同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
每次读书中的那黑黑的铅字,我的内心便会触动于他与他学生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也许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他在给一个“后进生”写信的末尾写道:李老师今天很忙,本来想的是今天下午批改同学们的作文,但一听说你有进步我就高兴,就决定给你写信,及时鼓励你。虽然花了一个多小时,但如果你能够理解李老师,我就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字里行间,看到李老师的良苦用心,更清晰地看到,在他的努力下,学生真实地成长,慢慢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好。
他经常说,写信或者找学生聊天,不能等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才进行。教育不能太功利,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是的,我们希望的是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文凭,失去固有的个性和应该有的良好品德。李老师用真情实感践行着爱与责任的教育。
其次,《做最好的班主任》告诉我:班主任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爱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爱的方式。我们不能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能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正如李镇西所说:“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所以让我们真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我想:以后生活中的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的确,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就是现在,每次交流的时候,他们学校的老师也是无拘无束的。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因此,他向我们推荐了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书,作为徒弟们的必读书目,每周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沙龙,这两个人的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生命将更加精彩!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直接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评判与超越。对我而言,要向他学习的是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说:当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自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班主任”的称呼便丰富着我的教学生涯:一班之主,任重而道远。虽说风雨一肩挑,甘苦皆品尝,没有八小时以外,但我还是从辛苦中享受到了幸福,因为学生前行的路上有我。
最后,引用这本书序中的一段话——“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只要都能够自省自检,把准方向、恒心努力,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充满阳光。
纪伯伦曾在诗中说过: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半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在爱与不甘的交织下对“班主任”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我犹如春风拂面,被细腻的文字和认真的态度所打动。
我一直都很认同,工作需要有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初读这本书,第一章写到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我回想当班主任的幸福,就是学生给我带来的一个个小小的感动,一句句关切懂事的话语,一次次的进步……每一件细微的事情凑在一起就是我的幸福吧。
凡事都有两面性,班主任之所以被冠之以“容嬷嬷”的称号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纷纷发我的牢骚,说我关心他们的时间太少了,陪他们的时间太少了,瘦了,气色变差了,老是忙忙忙,脾气也变差了。后来,当家里的人理解了我这么做的原因后,他们也渐渐地转变了,学会了将心比心去理解我,也会给我一些教育学生的建议。就像李镇西老师的亲身经历一样:享受这个职业,才会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才会赢得尊严,家长学生认同爱戴,同行的认可和敬佩,家庭也会更加幸福和谐,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李老师还在书中写到,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不由得让人感叹,教育就像是霍格华兹魔法学院里的糖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糖果是什么口味的。而班主任,就像是侦探一样,不断地揭晓悬念的谜底,初体验麻烦来临的痛苦,后体验揭秘的快感。“周而复始,便是教育过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成长的奥秘所在。”如果做一份工作,是怀着体验魅力的心态的话,那还有事情是做不好的呢?
喜欢学者张端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个假期,严重疫情当前,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既要开眼看世界又要坚持学习,立足平凡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愿我终有一天,能做最好的自己,也能做到最好的班主任!
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一个个闪烁着教育智慧的教学案例让我受益匪浅,也刷新了很多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其中一条让我记忆尤为深刻,也将成为我今后教学和管理班级的主体原则。
李老师认为,教育需要爱,教育需要智慧。乍一看,这是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话,但是仔细思考,我们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真正能把它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的爱是指我们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爱,这样的爱有多少,这些爱是通过什么方式给学生的,而最终学生又感受到了多少。其实,真正的爱应该是指最终学生所感受到的那部分。
在平日的工作中,有时候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带给孩子们的感受。总以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方式粗暴一点也是合理的。看了李老师的著作,我才知道,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孩子们虽然年幼,但是在人格上丝毫不低于任何一个成年人。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时,虽然把正确的观念给了他们,却使用的是错误的方式,那么,无疑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种错误的方式甚至会影响孩子们以后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个叫夏吉祥的学生因为屡次不写作业又被叫到了办公室。我当时火冒三丈,长久以来压制的耐心终于消耗殆尽,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我数落完了以后,他蔫蔫儿地回班级上课去了。我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在他的.周记中,却深刻而又详细地诉说了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原来,他是那么渴望被尊重,那么渴望被认同。这件事情让我震撼!后来,我和他进行了几次平心静气的谈话,同时又在适当的机会给予了他几次表扬。慢慢他不再拖拉作业,上课的状态也有了改善。这时我才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温柔的爱来呵护。
李老师的书还有很多精髓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实践,慢慢咀嚼品味。我期待着自己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有着提升和进步。
在这个寒假假期中,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的内容我感觉在工作中非常实用,李老师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在工作中有了借鉴经验。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他在做班主任期间遇到的真实事件,我们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因为都是在工作中常见的小事情,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实现我们的价值,在与学生相处的小事中我却能看到李老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大智慧,这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与学生的相处是需要教育机智的,李老师善于抓住每一次教育学生的机会,比如说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发教材,碰到一本破了封面的音乐教材,学生都主动要领取这本教材,让出自己完好的教材,教育学生“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学生都有了为班集体奉献自己力量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迅速融入新的班集体,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唤醒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
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李老师从不以先生居高临下,相反,他总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新生开学时他就问学生,你们希望李老师是怎样的人?而我们在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因为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在班主任的权威震慑下,表现会好一些,可是慢慢地学生可能不再怕你,有了逆反心理,学生就不好管理了,师生之间有了距离感。李老师在讲自己的经历时说,他深受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你越忘记了你是先生你就变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好的先生”,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李老师的师生观--平等和民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教育才会发生奇妙的反应,我们的思想被学生接纳,我们的行为被学生模仿,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亮点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去细细品味,反思!
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句话是写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记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有关的教育理念。
在书的一开始写到了20年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场聚会中很多同学都回忆起了当年李老师做过的一些事。
包括当年李老师暑假出行给每一位同学都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导同学办小报,将同学的故事写在书中等等。从这一场聚会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时时刻刻都想着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总结。
书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过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很容易会出现“厌倦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并且不愿意改变已有的经验。
每天生活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累。如何能够增加自己教育学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冷静、宽容,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只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职业。在对待学生时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多想一想学生正在想的。
在接到一个新班的学生时,李老师总会设计很多“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集体的建设中。在一开始与学生见面时,李老师让每位学生给他写一封短信,内容包括:你以前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他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向他学习什么;你希望班级是什么样的集体、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可以在哪些方面为集体出力?
这一封短信不仅能够给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书中李老师提到,组织第一次活动时要淡化“教育痕迹”,动员全员参加,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并且最好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育中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将“人治”变为“法治”。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班规,并且与学生们一同遵守班规,实现让学生们自治。
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团结了起来,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民主思想。这样一种同学们自己制定起来的班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在老师出差时也能够保持住,让同学们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书中的第三部分写到如何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视来向老师倾诉的学生,要能够真诚的去帮助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当有学生来找老师倾诉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诉说。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悲伤表达出来,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聆听,通过一些眼神和动作的示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多给学生提建议,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少一些对学生的训斥。并且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独立的,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是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与学生的交谈。
在对于“优生”的培养中,李老师写到对于“优生”的定义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要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
在写到转化“后进学生”时,李老师写到面对这些学生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改变,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感情倾斜,先帮助他在同学中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融入自己的集体,对自己能够进步有信心。
在书中这一部分内容李老师具体举了两个学生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有所改变。这需要老师耐心去关注学生,并且通过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学生。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果少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很难成功的。如何影响学生家长?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来让家长有一些启发,能够让他们在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鉴的好方法。其次,要时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交流多关注。
最后可以通过孩子以及其他学生家长来转化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从生活中的各个小事关心着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发生的事,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做法。同时可以将一些家长的优秀做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能够借鉴,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今年暑假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一方面被李老师朴实又有激情的语言所吸引;另一方面,被李老师班主任工作的热情与乐趣所鼓舞。虽然也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但是读了这本书,很想说,为什么不在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初,就读一下这本书,会让自己更好地做好工作。由此,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推荐给所有的年轻班主任们来读一读,会有很多收获的。
李老师在第一讲“寻求教育的大智慧”中讲了*班主任必须经历的八个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技巧型向智慧型转变;由专制型向民主性转变;由单向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由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由老黄牛型向成功人士转变;由严师型向良师益友型转变;由专业化向个性化转变。
李老师还说:把“三座大山”变为“三座靠山”,说的是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校领导、家长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其实,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处理好这三个关系。作为每一个任课的老师,都应该时时处处把教育学生,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恰当地运用好多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还有在“宝贵的课前两分钟”中,谈到学生课前准备的问题。确实,在现实的学校中,很多班级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学生在预备铃响时,还是不能安静下来,非得到任课教师来到教室,才可能安静下来,甚至有时要到任课老师开始上课才静得下来。李老师说:“我理想中的班级,应该是打了预备铃,学生就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立即把书本等物品摆好,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或者相关任课老师不断地教导的,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最应该负责的。要不断向学生说明:课前准备好了,教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心无杂念,马上能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要让学生知道,这就是尊敬老师,这也是为自己上好课的必要行动,这应该成为自觉行动。
李老师的“评选先进不用愁”,也是现在各校都碰到的评选三好生等先进的评比工作。李老师的做法,不得不说有独到之处,即用电子表格来统计学生平时的各项表现,用各项得分来得出表现好的前几名学生,这也是我们现在用得比较多的“量化考核”办法,很有一点科学性。相比现在通行的做法:老师说了算,或以成绩说了算,抑或以学生投票决定的方法,李老师的做法应该更有说服力。李老师说是“自动生成的三好学生”,真的是有道理!
李老师做班主任工作真是认真又仔细的,如他制订班级公约、打造班级名片、创建最美丽的教室、集体过生日等,体现的是方法民主、关爱学生、从小事做起、教育有落脚点,事事都能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指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点一点地走出落后,不断地走向进步,走向成功。就说李老师让学生为包干区保洁的事,从动员学生做好卫生工作,到安排学生常去捡拾垃圾,到发现没人动手后的教导,坚持把这个看似小事的“卫生工作”做好了。这就是“从小事做起”,这也是教育的“坚持不懈”。
李老师书中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与话语,值得人深思,令人很有启发。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你愿意当班主任吗?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用心来做教育工作,是爱学生的。但面对这个问题时,扪心自问,我不敢做出肯定的回答。在思考答案的瞬间,学生的进步,学生的热爱所带来的幸福感可能在心头轻轻荡漾。但我更多的想到了班主任的披星戴月,想到了班级每天都要面临的繁杂琐事,于是,我动摇了。也许,动摇之后会有很多的不舍,会有暂时的失落,甚至还会有后悔的一刻。
李镇西,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坦言"真的非常愿意当班主任"的人。
利用假期,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获益匪浅!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李镇西老师给我最大的启示:
一、"苦"中的"甜蜜,幸福"
当班主任以来,我总认为"班主任"的标签是"辛苦,劳累"。李镇西老师说班主任是"甜蜜的‘苦差事’"。他说"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
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镇西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别说尊重学生了,轮换座位基本上是两周一次,这还是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时学生想调位,我总是怕他和新同桌讲话耽误学习而蛮横地拒绝他的要求,想想真是霸道。
李镇西老师说"对年轻人最好的培养,是让他做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没有比做班主任更能锻炼人培养人的了"。今后我会取长补短,再接再厉,争取做一名好的班主任。
寒假闲暇之余,我拿起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读中让我有诸多感慨: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你愿意当班主任吗?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用心来做教育工作,是爱学生的。但面对这个问题时,扪心自问,我不敢做出肯定的回答。在思考答案的瞬间,学生的进步,学生的热爱所带来的幸福感可能在心头轻轻荡漾。但我更多的想到了班主任的披星戴月,想到了班级每天都要面临的繁杂琐事,于是,我动摇了。也许,动摇之后会有很多的不舍,会有暂时的失落,甚至还会有后悔的一刻。
认真拜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李镇西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懂学生们的心,他才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这个假期,我利用空暇读了李镇西的《做个最好的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被李老师那种对教育的满腔热诚,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以及对学生深深的爱,尤其是他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的精神,所感动。
在文中,李老师提到解放班主任,就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求班主任用教育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的作为一个老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去学习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不断汲取新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学技能。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随手拈来。而这两位教育家对李老师的教育影响非常大,这正是李老师不断学习,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李老师之所以成为如此有名的教学大师,正是学习造就了他!
在《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中,李老师提到作为老师要成为一个专家:第一,课要上得很棒;第二,还要有某些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或一技之长。”的确是,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特别快过,然后在下课时,跑上讲台滔滔不绝地与你分享、或交流他还未说完的或者他提出他们的问题时,或者对你说:“我很想在下一节继续上你的课时,那种喜悦之感不言而喻,这样的一节课是吸引学生的,此时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拉近,当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时,他们会从内心信服老师,自然他们便会听你的指挥,就会爱戴你!学生对你的爱,这就是教育的幸福!
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不断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让课堂师生间的关系更和谐,当师生间形成朋友的关系时,当学生内心深处信服自己时,学生就不会故意惹事让你去处理,这时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会因为学生惹麻烦常要自己去处理而头疼烦心,幸福感就是这样来的!
在安排座位上,经常把我难倒,而李老师一套成熟的做法,和安排座位的原则“尊重学生,有利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给了自己一些参考。其中“小组固定”就是前后四人或六人就是一个整体,小组内部可以互相调整,给了我不少的启迪,我们的生本小组也可以采用这种调位方法,这样不大的调动可以免去不少的麻烦,有利于小组的交流与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其次“每周轮换”的方法,让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每星期全班都以小组为单位变化一次座位,让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几乎把教室的每个方位坐遍。他的“每周轮换”对于老是做坐后面的学生家长来说,他们一定很赞成!而且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坐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对每个学生来都显公平,而这样常调位,让一些熟络了的学生少了说闲话的机会。
《走进心灵的艺术》,使我深受启发,文中讲到一个女孩第一次远离父母,很不适应,心中的苦闷不能排解,她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可是老师的一番不解人意的话:你是不是太娇气点儿?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却让这个女孩很失望,从那以后再也不找老师谈心了!”李老师同样遇上这样的一个女孩,他耐心倾听,循循善诱,效果截然不同。李老师的做法让我知道了,跟学生谈心,我们要以真诚的眼光给孩子心灵的安全感,才能敞开大家的心扉,朋友式一样跟学生谈话非常重要,在谈话中多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建议,避免训斥。对学生要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在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只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李老师的这本书,还让我学到了如何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如何去转化后进生,如何形成和谐的团队教育,读了这本书收获真不少!
魏书生老师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书育人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策略可以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利用闲暇的时间,我阅读了魏老师编著的《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通过再现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经验和智慧的案例,魏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教育家们的内心深处,聆听他们对如何做一名最好的班主任的感悟。在学习、借鉴中外教育家的感悟和智慧的基础上,魏老师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魏老师的思想,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班主任在班级中所处的核心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所扮演的中坚力量,决定了班主任角色的关键而特殊。在认真阅读了书中三十二位中外著名教育家的内心感言之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
第一,建立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制度上提倡民主与科学性。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和以“法”管理的策略。魏老师班级管理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自我管理”,他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人人是管理者,人人不都是被管理者”。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规章,”融入到教学中,并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大胆转化了管理的机制。我想,传统的教育方法的确需要改革。魏老师的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魏老师说:“一名好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这学期,我就学着尝试魏老师的做法,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去承包一件小事,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人人当老师的助手,我想这样既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孩子的主人翁精神,提高责任心。
第二,管理班级需要爱心和责任心,需要一种享受的心态
班主任要具有奉献精神”。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魏书生老师永远抱着“用一颗平常的心,实实在在做自己的事情,在平凡中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的思想观念,把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看成是一种享受,并且把这种观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们体会。我想:魏老师一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具有这种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是一种享受,辛苦劳动是一种享受,助人是种享受,被老师批评也是种享受等等。学生们有了这种以苦为乐的思想境界后,就会不知不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对《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保证完成备课,授课,批改等基本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班主任代表着一种平和而阳光的心态,代表一种积极而不懈的追求,不断超越自己,尽可能的努力提升自我,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关心,事情繁琐。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像魏老师所说那样把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都看成是一种享受,做每一件事情都会认认真真,任劳任怨,极端负责,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阅读魏老师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老师的思想是对自己思想和灵魂的升华。通过这次对魏老师教育思想的学习,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努力端正态度,争取更好地去体会魏老师所说的 “无论干什么事应该是一种幸福与享受”的崇高境界!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书《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完了李老师的书,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作为班主任,我们称职吗?”心中的答案让自己感到羞愧。
李老师教会了我怎样爱学生。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深爱每一位学生吗?我会爱学生吗?我不否认,和我一样,每位班主任都很爱自己的学生,但至少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爱学生,或者说我们爱的方式不对。因为我们的这种“爱”不能被学生感受到,所以我们的爱就得不到学生的回应,我们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就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自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明白了,爱学生并不那么简单。
以前我总以为爱学生就是一心只为学生好,就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就是经常地嘘寒问暖,就是要坚决改掉他身上的毛病,就是即使是学生不领情也要不厌其烦的教育他,就是??现在看来我对学生的爱太狭隘了。爱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爱他,并感动于你的这份爱,你的爱才有价值。爱学生,就一定得尊重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走进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包容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理解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忍让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欣赏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倾听学生;爱学生,还必须忍受有些学生对你的“不爱”。学会爱学生,这不仅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一种境界。我想,受李老师的启发,我也会慢慢学会怎样正确的爱学生的。
李老师最高明之处就在于:不用任何批评的言辞,却收到比批评更好的效果。就像这本书,李老师从头至尾没有对我们的同行有半个字的批评,更没有一句话的说教,但对我心灵的震撼却如此的强烈,我迫不急待、认真仔细地反省自己在工作中的种种错误,我为什么会如此自觉的反省自己呢?因为他详细书写了自己的做法,在我们认同了他的正确做法之后自然就能够反省自己的不足了。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则往往相反:总是一味的让学生认同我们的观点,总是简单的说教,一味的训斥,即便学生有了一定的改变,也是不得已的改变,也是为了“变”给我们看的,而不是一种心灵需求。
李老师的做法则是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从心理认同后自觉改变,这种看似“不强求”却比“强求”效果好得多。书中提到一个住校生因为不适应而向他请假,要求每周回一次家的事,智慧的李老师就处理得非常好,他正是用非批评的方式达到了比批评更好的效果。在平时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正面的引导,一味的强调学生诸多的不好不如让他认同怎样才是好。有了这种认同,孩子就有了自我反思的欲望和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行动了。这一点,我们真的应该向李老师学习,让我们的教育真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真诚铺设一条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这一点也是和李老师比起来我们所欠缺的。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想起了多年前我教的一个叫宋立星的学生,他对我就像黄雅鞠起初对李老师一样是充满了敌意的,而我恰恰没有铺设好这条心灵之路,最后我们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当时我想:“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我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当别人感觉不到你对他的“好”时,你的这种“好”还有任何意义吗?而往往这时你对他越“好”,效果就越坏。当年就因为我和这个孩子之间没有铺好这条心灵的路,所以我对他的教育可以说失败了。
李老师对待黄雅鞠这样棘手的学生却是是充满了智慧的,而我们则缺少了这种智慧。我始终记得李老师的这几句话:“不能说一个学生被老师转化了,才能算是教育的成功,否则就失败。教育的成功也许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更是一种幸福。”教育学生不能只看短期的效果,我们平时这则常常追求“短时高效”,这是一种不合实际的期盼。的确,正向李老师说的那样,教育应该“不知不觉”的,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中关于指导学生上网的那一段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网虫,他们对网络的痴迷已经达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了。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真的很头疼。所以对于学生上网我们是明令禁止的,然而这东西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不让学生上网不就是让学生拒绝进步吗?正象李老师说的那样:网络本身是中性的,它对人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全取决于上网者自身如何对待网络。它好比一把刀,在厨师手里它是用来切菜的,在歹徒手里它却可能被用来杀人,在绝望者的手里他还可以成为自杀的工具。这和刀本身没有关系,一切都是由用刀的人决定的。
网络对于我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工作方式,还是一种交往方式,或者说网络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亲近网络,了解网络,走进网络,科学的利用网络,而绝不是让学生与网络隔绝!老师的确应该指导学生科学上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孩子们之所以沉迷于网络,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们对网络的初始认识是:它是玩具,不是工具。如果正确引导,认清网络积极的意义,那么孩子对网络越痴迷我们不是应该越高兴吗?老师首先要对网络有个科学合理的认识,然后才有资格指导学生上网,让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绊脚石。在这一点上,我以前的做法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李老师的书对我的触动实在是太大了,这几天我的耳边经常回响李老师的一些话: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永远不要对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的确不称职!但是很庆幸我及时看到了李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渐渐明白了怎样的班主任才是最好的班主任,怎样做才能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回忆过去的人,除非什么事或物触动了记忆的开关,否则长存于心的大部分是当时的心情或感受。象我这样健忘的人或许更应该在教书生涯中随做随记,随想随记。可由于自己的懒惰,工作中的一些案例、想法没有及时记录在案和总结,很快就湮没在了繁杂的事务中,无处可觅其踪迹了。
这次学校搞这个读书笔记的活动,开始还颇多抱怨,觉得书看了就看了,我本身也是一个爱书之人,勿需学校用这种方法催逼。感受也是自知即可,何需将其写下来呢。可当洁白的笔记本翻开于桌面时,除了写点心情日记久已不写什么的我竟有了往上填点什么的冲动。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其实刚发到手中就已经被我用了三天空闲时间看完了。因为我还记得一年前接到任初三班主任的电话时的心情。那天我带着对美好暑假的回忆及对新一学期工作的憧憬的愉快心情踏下飞机,可是手机刚一打开就接到了让我做初三八班班主任的电话。顿时,恐慌、焦虑的心情一下将我那种刚从云端回到地面的踏实、愉快的感觉一扫而光,仿佛又一次被升到了几千米的高空。这一次会摔到粉身碎骨吗?虽然我年纪已一大把,可并没有做班主任的经验。做这一届据说混世魔王颇多的年级的科任老师就已经让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这一下又将我提到班主任的高度如何让我不倍感压力呢。
当失眠开始成为常态的时候,校长发了这本书给我们。捧着它如得了一本武功秘笈,如获至宝的我很快将其读完。可是读完了我才发现这并非一本班主任速成教材,其中所蕴涵的教育观,教师、学生、家长观及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哪是我等资质平庸之人能马上领悟并得心应手地运用的呢。只有常翻常看,在日常工作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才是修行的正途吧。
不过虽无法速成却也有诀窍,那就是我发现在全书当中,李老师无论是在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时还是对他们的教育时,秉承了一个最基本理念,那就是——爱心。李老师的《爱心教育》一书也是在校长推荐下阅读的,受益颇多,感受颇多。其实和孩子们打交道,无论是普通老师还是班主任,只要内心有一个“爱”字,有一腔爱生之心,又哪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呢。这既是李老师所有教育著作中的基调,又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真理吧。
爱心我是不缺乏的,但这只是入门的必备素质,要想真正掌握班主任管理的艺术还得假以时日在实践中去探索和领悟啊。
李老师,多承你指教了。
对李镇西老师闻名已久,但真正拜读他的作品,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而感受他独到的教育智慧,这还是第一次。李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热情洋溢、激情满溢的班主任,这本书便充满“平凡的诗意”地记叙了他独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人生。
一、品味阅读人生
初读李老师的这本著作,我便被他洋溢着温馨气息、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文笔所打动。都说李老师是一位充满书生气、书卷气的班主任,不仅如此,他字里行间又何尝不折射出一种老师特有的哲学气、浩然气、人文气呢?不管是对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的如数家珍,还是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教育理论的信手拈来,都表现出李老师的文学底蕴之深厚,这自然离不开李老师长久以来手不释卷的阅读积累。不光是读,李老师也坚持笔耕不辍,天天毫无功利之心地坚持写教育随笔,已经成为他难以舍弃的习惯,就像他对教育的执着那样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窦桂梅老师也曾说过,是阅读给了她飞翔的翅膀。李老师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做最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学会阅读,热爱阅读与写作。
阅读是成就一名优秀班主任的必需条件。只有善于阅读,喜爱阅读,才能在课堂上“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有足够的话语和思想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虽说不上“日理万机”,但每天的杂事琐事经常让人心力交瘁,时常因为这样的借口而放弃了阅读,遗忘了那一份沉浸在书海里的宁静与美妙。古人有言,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如若这样,望望镜中的自己,该是多么的面目可憎了。老师要读书,班主任更要读书,拟一份书单,觅几本值得久读咀嚼品味的好书,从现在开始,与李老师共同沐浴于智慧的灯下读书。
二、品味大爱人生
李老师是一位有大爱的人,他爱学校、爱老师,尤其爱学生。当他将凌飞从不太优秀的学生转化为优秀学生的典型,当他充满耐心地教育好张超威,当他劝回那位厌世抑郁的小闵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展示了李老师毫无保留的师爱。他常常在繁忙的旅途中给学生写信,与学生分享快乐与忧愁。他也会在百忙中抽空与学生在QQ上无拘无束地交心长谈,为他们解开心结,排忧解难。他与学生的关系,甚至比友谊比罗曼蒂克的爱的体验更能深刻地影响学生。
论起爱学生,我也许还能自信地挺起胸膛。但是,我能拥有像李老师那样“一个也不能少”的耐心和毅力吗?假如我遇到李老师的那些学生,也许只会无谓地发火,将师生矛盾激化,让问题更加严峻而已。教育智慧的差异难道不就是师爱的差异吗?不能教,教不好,那便是爱得不够,对学生倾注的心血还不够。这也许就是李老师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题中之义吧。
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李老师这些充斥着满满师爱的话,总是在我耳边缭绕,令人时刻难忘。
李老师从一位普通的班主任做到一位著名的校长,他不光爱学生,他还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同事,热爱着所有的班主任,所有的老师。他总是不断地思索着教师的幸福,班主任的幸福。在外出讲学中,他总是坦然而坚定地表示,他从未对教育失去兴趣和幸福感。他竭力主张提高班主任待遇,甚至曾经提出,在一个学校,同等条件下,收入最高的应该是班主任。他总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不断支持着班主任和老师们。
三、品味智慧人生
李老师的智慧,是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智慧,是一种以心换心的谈话智慧,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教育智慧。他秉承着“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的理念,在与学生的心心相印中,不断升华发展着他的教育智慧。他善于思考,这从他那一篇篇内容充实的教育日记上就能明显看出来。处处留心皆学问,李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成功成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的典范。
像我这样的班主任,最大的不足,也许就是缺了那点教育智慧。有时候,明明能看见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难处,但苦于没有良好的补救和应对,只得搁置下来,待耐心耗尽,便就此作罢。多思考、多学习、多理解、多求学,如此我也能滋长些智慧,收获些能解学生燃眉之急的方法了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跟随着李老师的步伐去“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许“上下求索”的路上并不是那么平坦,至少有李老师与我们一路同行。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刚开始拿到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样的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标准是什么呢?毕竟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是名师,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首席班主任。陈老师在书中提到:所谓“最好的班主任”,并不专属于某个人,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在学生心中最好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最好的自己。我个人理解为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运用教育智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成全学生也成全自己。
在整本书中,陈老师提出了不少自己成功的经验,同时还伴随着许多真实的案例。我们每位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些教育经验和案例,而陈老师的善于总结和提升,语言精炼,案例易懂实用,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因为我本身是一位热爱搞班级活动的老师,所以整本书中的第五章《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让我十分受用。受用的并不是陈老师组织活动的流程,因为毕竟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活动流程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陈老师总结的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组织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陈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当下学校班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尤其是“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自上而下,自说自话”,所谓自上而下自说自话就是活动是官方的,并不是学生乐于参加的,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比较低。而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这个问题让我立刻联想到每过同一个节日都搞同样的活动这个现象,例如母亲节就是捶背洗脚送礼物。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行政办公室主任竞选演讲稿范文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
信用社副主任竞选演讲稿范文
孤独之旅的读后感600字(精选五篇)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
孤独之旅的读后感600字(精选五篇)
宝葫芦的秘密三年级读后感300字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大卫科波菲尔的读后感700字初中
落花生读后感400字
初中家的满分读后感
爱读书的孩子读后感范文
恐龙百科的读后感
居里夫人读后感1100字
风鞋与火鞋读后感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精选十四篇))
吹小号的天鹅读后感范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