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读后感1000字

莉落老师

  在故事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童年,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创伤……我们不断追溯与求索犯罪者的动机,探寻其中最幽默的喜怒哀乐,不是为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乃至于原谅他们,不是为了给罪行以开脱的理由,不是为了跪服于所谓人性的复杂,更不是为了把自己也异化成怪物——我们只是在给自己、给仍然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的人——寻找一个公正的交代而已。

  Priest的这部作品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由这个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电台投稿人“朗读者”、这群对正义失去希望的人为线,串起了一个令人愤怒而又悲哀的真相……

  主角费渡表面是一个纨绔子弟,实际上却是个懂得伪装的冷血动物。因为从小受着家里畸形的教育和影响。父亲费承宇是一个蔑视生命、残暴、骨子里充满了犯罪因子的人,而母亲则长期被费承宇折磨,但她不屈于黑暗。每晚她都将自己的价值观悄悄地融入睡前故事,讲给年幼的的费渡,她不想让他成为下一个“费承宇”。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费渡,因为童年的创伤,令他对犯罪行为和手法有着天生的敏锐,而他本人也徘徊在红线的边缘,在深渊和暖阳的选择前犹豫不决。

  另一位主角是骆闻舟,一个市局警察,同时也是正义的化身。虽然他平时缺点不少,有时还吊儿郎当的,但他大义凛然、阳光、积极向上。永远不放弃,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光亮,这些是费渡没有的。他是文中不可缺的人物之一,也正因为他的存在,用自己的光亮填补了费渡身上的空缺,治愈了费渡,拉住了这个身处悬崖绝壁上的少年的手。

  书中很多地方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对同样具有童年创伤的苏落盏等人和费渡做比较。同样的开始,不同的'结局,一个坠入深渊,一个拥抱暖阳。

  看到结局的我其实挺悲哀的,这种悲哀不是给主角,而是给那些曾经是被害者的施害者。文中提到过一家孤儿院,曾经那里的孤儿每天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因为心中的怒火,他们变成了施害者。一直推动案件走向的“朗读者”,他们都是在寻找正义和公道是屡遭碰壁而灰心冷意的人,警察在他们眼里不再是公正的化身,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他们的“正义”。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从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

  童年的创伤、追寻正义时的次次失败,这些确实让人心疼,但这都不是一个人可以放弃底线,走向犯罪的理由。只要心存善念,创伤最终都会得到治愈。

  “我心中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淹没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默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