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哥的胡琴》读后感

秦风学老师

《祥哥的胡琴》读后感

  在一条碧清的小溪边,有一间又破又烂的屋子。屋子已经千疮百孔,风,阳光,月光都能穿过这些小孔,进入这屋子里。破旧的墙壁上挂着一把胡琴,衣着破烂但非常洁净的小男孩在注视着母亲为自己缝补衣裳。月光洒下,小溪边也树立着房子的影子,连半夜起来的鸟儿都注意到了。

  读到这里,我已经了解了,祥儿的家住在小溪边,家里边很穷,从他身上穿着破烂的衣服,母亲孩子为他缝补着已经烂了的衣服可以看出家里没有钱买新衣服了。祥儿很听话,在母亲为自己缝补衣服时,安静的坐着,不打搅母亲做活。

  这把胡琴是父亲留给祥儿的,是一把很旧的胡琴:青色的竹干,因为手经常把握,变得红润了,涂松香的地方经常被弓摩擦,成了很深的沟,绷着的蛇皮也褪了色。这时父亲经常拉的琴,现已经是祥儿的。母亲让自己也像父亲一样能拉出最美的音乐。

  祥儿每天都练习拉琴:这声音像是在锯木头,这是叫花子胡琴,难听死了,不如把琴给我们玩……只有母亲很欣赏自己拉出的琴声,祥儿拉琴进步的很快,越来越好听了!祥儿走进森林拉琴,这时,一个声音:小弟弟,我教你拉琴吧!祥儿这才看到,是泉水哥哥。祥儿就伴着泉水的声音拉起了胡琴,渐渐的琴的声音和泉水的声音荣为一体了。风哥哥和小鸟哥哥都教祥儿拉琴,聪明的祥儿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本领。小溪听着听着就忘记了流动停下来,小鸟听着就站在树枝上,微微闭着眼睛,风也安静下来,用自己的手抚着祥儿的头发,大自然都要沉醉了!

  听话的祥儿按照母亲的话,自己练习拉琴,尽管好多人都不惜欢听自己拉出的琴声,可祥儿依然不自卑,走进森林,伴着鸟儿,泉水和风儿的声音,将鸟儿、风儿和泉水的声音融入到自己的琴声里,使自己的琴声更贴近自然,更融入自然,美妙的音乐在自然中产生。

  祥儿从自然界的声音悟出了自己独有的音乐风格,母亲倍加欣赏:孩子,你现在已经比你的父亲拉的好,可以到城里参加音乐会比赛,把自己编的曲子拉给世界上所有的人听吧。

  当祥儿穿着干净的却又有许多补丁的衣服走上台时,所有的达官贵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这是哪的野孩子,也要在这表演拉琴,瞧他的胡琴真难看,就是个破烂。这哪是琴声啊!真难听,赶快下来!祥儿坚持拉完一首曲子,仍然向所有的.人深鞠一躬,走下来,留下那些咒骂声回荡在台上。

  祥儿在母亲的心中,已经是拉琴最好的人,可是在音乐厅里,那些有钱的人怎么会说很难听呢?难道大音乐家的表演只有他们才配得上欣赏?这已经说明,在音乐厅里的那些人看不起祥儿,觉得他是乞丐,冒充的音乐家,也不管祥儿拉出的声音多么优美,在他们眼里,祥儿就是冒牌的。可祥儿是坚强的,也很懂礼貌,从容面对发生的一切。

  母亲迎接归来的祥儿,聆听祥儿讲述的一切事情,笑着说:别人不喜欢祥儿的音乐,我最喜欢了,拉给妈妈听吧,听着你的琴声,编草席就更有劲儿了。

  琴声从破旧的小屋里传出来,风儿投过空隙钻进屋子聆听着,阳光投过小空隙钻进屋子聆听着,拉纤的纤夫听到琴声也顾不上滴落的汗水,走得更快了。小鸟儿落在屋顶上伴随着琴声唱起了歌,被红红的铁削灼伤了手的铁匠忘记了疼痛,琴声像棉纱一样盖在田野的农夫身上,农夫把锄头握的更紧了……大自然中所有的一切都被祥儿的琴声吸引了。

  谁聆听我的音乐,不是城里的达官贵人,不是那些看不起穷苦人的人,而是每时每刻都在鼓励自己成长的母亲,坚守在田里劳动的农夫,是背着绳子的纤夫,是温柔的风儿,和暖的阳光,皎洁的月光,同样有优美歌喉的小鸟,甚至是大自然中的一切,所有和自己一样有温馨家庭的穷苦的人。

  从祥儿的拉琴到自己的学习,每一点点的进步都能得到爸妈和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每一点点细微的进步都能得到大家的赞美,能融入到这大家庭中学习,是非常荣幸的,不仅是在家中能学习知识,还能在学校里学习更多的知识,还有在这互不谋面的博客大家庭里,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就像祥儿的琴声融入到大自然中,从大自然中吸收融合音乐的真谛。学习也是这样,除了书本的知识,还要学习大家之长,补自己之短。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表演给台下的人看,而是为了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