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读后感(通用20篇)

莉落老师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

  感谢孙校长,让我读了一本好书《当下的力量》,当时选书的时候是被书名所吸引,这应该是一本传递正能量的书,看过之后,的确如此,它有一种神奇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读过的人不知不觉中改善自身的生活,变的积极、乐观。这不是一本一口气读完的书,刚读前几页时,我甚至感觉读不下去,理解不了。一直读到第14页,超越你的思维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才有所领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绪,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进入临在的状态,只有在这种方式下,你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力量。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埃克哈特·托利,在书的第一章提到一个问题:开悟是什么?作者喜欢佛陀将开悟简单地定义为“受苦的终结”。作者本人在30岁之前一直生活在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中,时常伴随着自杀的倾向。而他的人生从此发生改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灵导师,是在他29岁生日后的一个夜晚,夜的寂静,房间内所有的一切都让他感到陌生,充满敌意,痛恨并深深的厌恶这个世界,想要毁灭自己的欲望超过求生的本能。而令他开悟的一句话,来自于他脑海中的一个声音:“我无法再忍受我自己了。”“我”和“自己”,这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此时,他的大脑完全停止了运转,感觉被吸进了一个能量的旋涡。当他醒来,每件东西都那么新鲜,生活是如此美好。之后的几年里,他读过很多灵修书籍并和几位心灵导师相处过后,他认识到:所有的不幸和恐惧最终都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想要自杀的是那个虚假、受苦的“小我”,而当“小我”分崩瓦解之后,留下的才是我的真正本质,那个始终临在状态的“真我”。

  书中探讨了人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焦虑中,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的状态。并指出我们实际上只能活在当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只有臣服于当下,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获得平和。书中有两个观点我很认同。

  首先作者指出我们人类受苦或受情绪所困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大脑思维。我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举个例子:现在已是深夜,你在温暖的被窝中,可是你却气得或懊恼的睡不着。引发你怒气的人早已安然入梦,那件事其实也已经过去了。但是你的思维却不放过你,一再用它旧有的模式来解释那个人是多么对不起你,这件事让你多危险、多丢脸、多麻烦,总之想不完的事!这就是一种病态的思维,制止不住大脑的思考,让我们陷入恐惧和痛苦之中。同一件事,诠释的角度不同,引发的情绪就不同,与其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来的省事省力。两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宽恕”这个词,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很有限,如果你的自我感觉总是源于过去,总认为他是如何对不起你,那你等于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副枷锁,宽恕别人何尝不是宽恕自己呢?

  其次,作者认为我们思索着过去,忧虑着未来,结果是我们永远无法对现在付出全部的注意力。如果想象的未来比现在更好,他会给你希望,或让你愉悦地期待,如果他比现在更糟,会让你焦虑——其实这两者都是幻像。过去的麻烦和未来的担忧控制着我们当下的生活。同时,它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告诉我们明天会更好,使我们生活在期待中。当期待的事情没有发生,就会产生很大的失望。文中引用了一个很经典的小故事: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院子里的落叶。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就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的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就像电影《功夫熊猫》里有一句台词:昨天是历史,明天谜团,只有今天才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其实我们一直想追求的美好事物,不用等到以后,现在就已经拥有。如果总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未知的未来,却忽视了眼前的一切,就永远不会得到快乐。

  如何摆脱痛苦,如何进入临在的状态,如何超越幸福和不幸,如何汲取当下的力量,深深地进入当下,寻求内心的平和,那就读一读这本《当下的力量》,它会让你更幸福、更快乐。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不为明日思量,明日自有安排!专注当下,把握今天!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

  《当下的力量》是德国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的著名代表作,被誉为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灵启迪之书。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往往在不停地追求着我们想要的东西:幸福、梦想、财富、名誉,执着于“明天”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明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啊,于是我们灰心了、失望了、意志消沉了。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已经拥有了并且十分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一书开篇引入了一个乞丐的故事。曾经有一个乞丐坐在路边乞讨了三十年。一天一个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依旧向他乞讨,陌生人没有施舍任何东西,而是问起乞丐坐着的是什么。乞丐说只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旧箱子。陌生人继续追问,“你打开过箱子吗?”乞丐说没有。然后陌生人坚持让乞丐打开箱子,奇迹发生了,箱子里竟然装满了金子。

  埃克哈特·托利借此故事告诉我们,有些珍贵的东西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全然不知。有些人向往美好的未来,有些人留恋辉煌的过去;有的人生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有的人生活在过去的痛苦中。不管过去还是未来,其实我们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只有当下的生活。埃克哈特·托利导师认为,只有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国人,毕业于伦敦大学,曾在剑桥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导师。在他29岁那年的一次意外经历,让他的生活从此改变。埃克哈特·托利擅于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人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埃克哈特·托利在xx年评选的世界百位灵性导师中位列第一,是一名伟大的心灵导师。

  《当下的力量》倡导人们从大脑中解放出来,超越我们的思维,摆脱过去的困扰与未来的焦虑,深深地进入当下的生活状态,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平和、宁静、快乐和幸福。《当下的力量》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畅销世界,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心灵启迪之书。它能够教予我们开悟,教予我们控制并摆脱不良情绪,教予我们结束时间的幻想,教予我们摆脱心理时间。它让我们认识当下的力量,并用这个力量去获得我们追求的快乐生活。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3

  本月我看了这本《当下的力量》,书中用最清晰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活在当下的真理,虽然我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但我能感悟到这是一个真正能帮忙我们移除障碍的心灵导师。它会提醒你:你是谁,为你指明前方的路。人需要用当下的力量,回归到爱的世界里,它利用古老印度记载灵性教诲经文的再现,透过阅读以下两条给我的印象最深:

  1、活在当下。我们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被自我的思维所控制,于是忘记了“当下”,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尽管什么都不懂,但是拥有完整的自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睡就睡,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集中在当下,所以笑时笑的那么开心,哭时哭的那么悲哀,小时候的喜怒哀乐会感染每个人,儿童时代的我们就像完美无缺的艺术品,没有瑕疵,我们身体和内心不会积累负面的能量。随着年龄思维渐渐长大,我们的内心慢慢丰富起来,思维和经验慢慢左右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渐渐地被思想奴役了,失去了自我的意识,所有负面的能量随之而来。从表面看,当下仅是生命中的片刻,生命中似乎有无数个片刻组成,然而当下,是唯一永远无法逃离的现实,无论生活发生多少改变,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你总是处于当下。

  2、真实的你。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很多,但绝对重要的只有一件——“你究竟是谁”。在世俗的眼光中,成功与否很重要,健康与否很重要,富裕与否很重要,这些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事项确实重要,但不是绝对重要,生活中有一件比上述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你究竟是谁”,寻找内心的平和,靠梳理你的生活是做不到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深刻的理解你是谁,地球上所有的苦难,皆源于“我”或“我们”这样的人意识,不明白自我是谁,就像水一样,时常有固态、液态、气态。

  总之,我们要将生活和工作中的负面消极减到最少,事实就是用“当下”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减少过去和未来非现实的东西,对我们生命中的影响,懂得了当下的力量,或多或少能帮忙我们体会到心灵的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和压力,使我们集中精力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我。不活在当下,就无法体会生活的乐趣,当下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当下也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与当下成了朋友,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感觉到自在,念头、情绪、生活、工作以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构成了生命的全部,活在当下、顺其自然,就像孩子一样,透明、喜悦、宁静,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无常,我们内心都要完整,真正的幸福就是内心的完整,幸福使我们共同的目的,学会随时随地感受到爱,学会活在当下!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4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我读完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要静下心来,用心体会的书。他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得到我们自我的体会,然后我们才会由这本书得到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过去、此刻和未来的一些想法。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很容易理解,许多语句都是比较晦涩,比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的,但是一旦我们理解这些有点深奥的语句,对于我们的内心都是深刻的震撼。

  由于我们总是习惯于理性思考、喜欢用脑子,也沉溺于过去的经验构成的小我的自我认同,还有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东西能够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能够去拼搏呢?”“事物和生活条件能够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最打动我的是第84页的资料,上面提到,此刻的人总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自我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对啊,我们总是推迟了自我快乐的时间!我以前想过,当我得到某个工作我必须是最最开心的人了,那时我必须会每一天很满足;我以前想过,当我得到某个人的爱的时候,我必须要好好珍惜,那时我必须会很幸福;我以前想过,如果我此刻有了什么东西,我会多开心啊,我必须会是最知足的人,但是此刻呢,因为我没有得到那个工作、没有得到那个人、没有得到那个东西,所以我此刻怎样也快乐不起来,或者说我有什么理由快乐呢,那么多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之后,我得到了这个工作、得到了这个人、得到了这样东西,但是我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快乐和幸福,烦恼依然存在,我仍然不开心。所以我又在想了,我此刻不快乐是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其它的东西,如果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那么我那时候才会幸福。

  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貌拒绝当下的,生活在等待中,读完这本书,我的体验是: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躁了,不再因为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也不再为不可预知的未来产生焦虑、不安、害怕。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让我明白下一秒的重要。我理解的当下就是理解此刻的自我。我明白做到这点很难,但是我会努力去做的。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5

  偶然的机会,看见同事在学校班车上看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一书,她极力向我推荐此书并将该书的英文版全文,作者的《与神的对话》音频等素材一幷拷贝给我。我整整用了几周时间把英文版内容看完,接着又下载了中文版仔细品读,觉得的确是一本好书,可谓是心灵的鸡汤和与自己灵魂的对话,幷不时地向学生们推荐此书,毫不吝啬地奉上中英版素材及音频等素材,偶尔会与学生们探讨读书心得,颇有收获,现与大家交流分享我的体会,说说我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当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告诉人们当下(即现在)的重要性。告诉人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该书前半部分告诉我们:应该学会清空自己。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类似,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时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们也一样,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时才能听到或者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只有清空自己的思想才能学习到曾经没有意识到的知识。其次,在清空我们自己的思想的同时,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最淡定的人是最无敌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没有把破绽暴露出来。正如今年的澳网,李娜苦战3盘,艰难淘汰大威。李娜所显示的是她的淡定,关键时刻不急、不躁,最后一举将大威拿下进入澳网四强。接着谈到,无欲则刚,现在的我们应该学会淡定,努力做事、认真学习。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看到朝阳的美丽。

  该书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诉我们: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曾经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曾经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曾经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现在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回有所收获。其次,专注你的身体,学会聆听你的身体,从而学会聆听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爱护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从而营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身体,学会包容,有良好心态。

  作者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到要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望,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没有思维不会影响到意识,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所以别担心,当你关注当下时,你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满足感,不会有不安,不会有烦恼,你的每时每刻都是充满了喜悦与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维的见证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脑,你的痛苦情绪,都是你大脑的思维制造出来的,而实际上,你的意识根本没有创造这些思维(痛苦),是思维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来的,它利用了时间,而如果你去观察这些思维,做为一个见证者,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静静的看着思维在变化,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会吞噬你的思维(痛苦),慢慢的思维(痛苦)将会消失。如果你的身体里面有两个人,那是两种思维,你要去观察他们,当他们制造出来一种情绪时,你不要认同他,你越认同他,那你就会被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思维控制。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6

  《当下的力量》是当代灵魂成长大师埃克哈特·托利的经典之作。这本书,用现代化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求道者的核心思想。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这是一本手术指南,指导我们如何对自己的头脑做手术。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前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句神谕:人啊,要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这个神交给我们的任务,应置于人生所有事件的首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人类今日能够探索宇宙,靠的不是锐利的爪牙,强壮的四肢,而是拥有远远优越于其它动物的大脑。在人类诞生的早期,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都比较恶劣,大脑的功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存活能力,它是上天赐予人类最美的礼物。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在享受着大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人类还必须承受大脑带来的弊端。因为,大脑并不完美,它同时具有很多局限性。在度过了史前的漫漫黑夜,人类逐渐建立起发达的文明社会之后,大脑的缺点越来越多的显露出来。

  有一个比喻贴切的展示了这个问题。小时候,有人送给我一把刀子。这把刀很锋利,我非常喜欢。我拿着这把刀,用它来切身边的很多东西。切蛋糕,切泥巴,切蔬菜,切蚯蚓……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样保养这把刀,我从来没有擦拭过它,也从来没有用水冲洗过它。过了几天,这把刀上已经沾满了各种残渣和碎屑。一天,我用这把刀削苹果。在吃苹果的时候,我分明又尝到了蛋糕,泥巴,洋葱,昆虫等等的味道。

  这就是我们的大脑遇到的困境之一。

  初生的时候,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鲜活的,我们可以如实的看到世界。随着大脑里储存信息的不断增多,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越来越经验化,公式化。每个人都发展出了自己的公式,我们称之为性格。性格固定以后,我们所看,所说,所想,都是旧模式在这一刻的再次重复。我们已经看不到真实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头脑里的幻象。

  更可怕的是,大脑借助于自己对个体的巨大贡献,已经不满足于从属的地位。一个本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已经宣称自己是灵魂的主人。它一刻也不停的喋喋不休,怀念过去,担忧未来。强迫性思维是现代人的通病,我们无法停止思考,各种念头在头脑中接连闪现,我们不停的做着各种“白日梦”。我们已经不能活在当下,这就是佛家说的无明。

  如何找到真实的自我,如何突破头脑的局限,古今中外,已有很多的智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了相同的目的。今天的人是幸运的,可以从网络上快速获取大量的知识,可以了解到不同门派的不同法门。已有聪明的人敏锐的发现,万法归一,所有的方法,只有一个核心:观照。

  古老的语言对现代的人不太适合,容易有歧义,造成误解。过去的智者,受限于时代,有些描述也不太准确。与佛家经典相比,《当下的力量》所讲述的内容是相通的,但这本书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讲述更加科学,所介绍的方法也更加易于操作。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求道的路上快速入门。

  愿更多的人能与此书结缘,愿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当下!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7

  在我们年幼的时候,尽管什么都不懂,但却拥有完整的自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我们的注意力每时每刻都完整地集中在当下,所以当我们哭或笑时,表现的都是那么的淋漓尽致。孩童时的我们就像一件完整且完美的艺术品,没有瑕疵。

  随着我们的身心的日趋成熟,思维在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时显示了它的力量,思它让我们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我们获得了各方面的提升。可我们却忘了思维最本质的属性——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工具是被我们所利用的,但是我们渐渐地被思维所奴役了,渐渐失去了意识的自由性,而这就是我们负面影响的来源。也许你会说不,你是否感觉到你的大脑在永不停息地运转,即使在你刻意的想获得内心的宁静时,它仍在耗费你的能量。

  我们在做事时不再专注,会产生与此相关的诸多情绪,比如担心、后悔、疑虑和嫉妒等,并不是说这些情绪没有它的价值,它们其实是一种对现实的提醒,但我们大多数人无视这种价值的存在,而是一味地陷入这种情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中。这种情况下,思维无法体现它对于现实提醒的价值,反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阻碍着我们进入当下,使我们陷入对过去的后悔与对未来的疑惑当中。这样,我们的时间浪费在已经发生和还未发生的事情上,无法更好的专注于当下的现实之中。这种负面的能量充斥在我们的身体与内心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与心理疾病。

  当我们被思维所奴役时,就已经失去了自我。当我们自以为成熟时,却发现小时候能做到的事,现在做不到了,我们再也做不到单纯的哭与笑。我们每每忽略或忽视自己的内心,变得偏激或麻木、冷漠或迟钝。我们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我们的自我成就感,不再取决于自身的感受,而是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并且我们在这个外在的世界里无止境地寻找自我认同,比如财产、工作、社会地位、名望等。当我们获得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幸福,而我们失去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痛苦。外在的世界本质上是无常的,所以当我们从外界当中来寻找自我认同的话,我们注定会随时陷入无边的恐惧与痛苦当中。

  爱情对于很多人的意义也是这样。

  当我们日趋成熟时,我们潜意识地感觉到了自我的不完整,而我们又在从外界寻求自我认同中倍感疲惫。就在这时,当你突然碰到一段爱情时,你突然会感觉到你的整个世界变得完整了,因为你发现你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碎片,你发现因为“爱”,你和这个世界有了最亲密的联系,你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种爱情的感觉短时间内真得让你觉得有一种被拯救的意味,可是当有一天,它突然离开的时候,所有让你感觉到幸福与快乐的事物与记忆,反而成了痛苦与伤心的佐证。对于有的人来说,它甚至会变成恨。当它变成恨的时候,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爱吗?

  只要我们被思维所奴役,我们的自我感就是源于外在。我们从那些与我们的自我感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社会角色、财产、外表、成功与失败、信仰等寻找自我感。而当我们沉浸在爱情当中,彼此深深地需要与依赖,就像是药物一样让对方上瘾。当我们拥有这种药物时,我们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而当对方要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嫉妒,企图通过要胁、责备或指控来操纵一切,这源自于我们对失去的恐惧。如果对方真的离开了我们,这可能会导致我们最为强烈的敌意或最为深刻的痛苦和绝望。这时,爱又在哪里?爱会在瞬间就转向它的对立面吗?当初的那些是爱,还是上了瘾的控制和依赖呢?

  正因为我们失去了自我,这种不完整感使我们在外在的世界当中无穷无尽地寻找而一次又一次地被伤害,并且无法意识到思维已将我们奴役,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复自我存在感的意识,恢复自我对身心的完全支配。这样,当我们意识回归的时候,我们便回到了一个身心合一的状态里,就会像孩子一样透明、喜悦、宁静。这时,我们拥有了最完整的自我。无论外在的世界如何无常,我们的内心都是完整的。而当我们需要思维为我们服务时,我们的意识就会指导我们的行动。思维在这里恢复了它工具属性的本质。这样,当我们遇到一段爱情的时候,我们便会明白真爱没有对立面,它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是你真正拥有自我时,散发出来的平和、宁静与喜悦。

  我们便能理解真正的幸福其实就是内心的完整。每个人所选的路不同,但幸福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地。当我们学会随时随地感受到爱——内心的平和、宁静与喜悦时,整个世界都将为之绚烂,而回归到爱的世界里,回归到我们最初的本真,则需要利用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8

  说实话,读《当下的力量》很乏味,讲了一席大道理,结果是读着读着就睡着了。但我硬着头皮也要读下去,谁叫咱水浅呢?没想到,读到最后竟读出点味道,《当下的力量》告诉我——臣服最有力量。

  开始看到“臣服”这个词,我就想到了失败,放弃,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迟钝,退宿,屈服等。后来发现,真正的臣服是与这些完全不同的。它不是说消极地去接受你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情况。臣服是一种顺遂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在当下时刻,所以臣服就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它就是放弃对当下时刻的内心抗拒,接受当下的现实,你就会立即从你的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从而与你的存在相联接。当你接受了当下时刻的现实,然后采取积极的行动,智慧的大门就被打开,它比产生于愤怒,绝望或挫折的消极行为更具威力,直到取得理想的结果。

  回顾自己的人生阅历,无意识中有过类似臣服的例子,但过往的不舒服,大多是以不满,愤怒,消极等待,麻木等应对,其结果是低效或逃避过去,让自己内心得到一时的安慰,其实与事无补。

  东方武术中的深藏的智慧,因势利导,以柔克刚;道家的“无为”被看成是一个最高的成就或美德。所以我告诫自己,无论何时,即使是灾难降临时或者某些事情严重出错时——疾病,残废,丧失家园,财富,我会知道它们还有另外一面;一个完全转化的炼金术,把痛苦的金属变成金子,并且离它们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叫臣服。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9

  《当下的力量》是台湾身心灵导师胡因梦作序推荐,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倾力推广。这是一本2005年在美国出版的作品,但在去年年底,被美国著名黑人女主持人奥普拉(Oprah)无意问读到,她惊为天书,发心要大力推广,与更多人分享。奥普拉说,这是她二十多年来读到的各种心灵书籍当中,最棒的一本,能够帮忙人类整体意识得到提升和转化,她读后有“开悟”之感。当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够容纳世间万物时,内心会找到一种与世界共舞的宁静。

  自远古以来,花朵、水晶、宝石和鸟类对人类心灵就一向有着重要好处。它们对人类之所以会有如此特殊的重要好处,,以及人类之所以会对它们如此着迷并感觉亲切,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超凡空灵的特质。人类的认知当中,一旦有了必须程度的临在、定静和警觉,就能够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然而除非上述这种情形能够发生,否则在部分的人类,只能看到这些生命的外在形相,而无法觉察到它们内在的本质,就像人类只会认同于自我肉体和心理上的形相,而无法觉察到自我的本质一样。

  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总是需要更多”的本质,构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在这本书中,作者经由自我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类,而我们又如何能够借助于临在之光,也就是意识的觉醒从痛苦之身中破茧而出。作者向我们保证:那份对痛苦之身的知晓,就足以开始转化的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纳——允许自我在痛苦之身爆发的时刻完全地去感受当下的感觉。而随着全人类觉醒的到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个新世界——人类不再认同于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在自由。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0

  我是怀着期待的心情翻开这本书的。刚开始就觉得这是很清很静的一本书,褪去了世俗的繁杂和焦躁,仿佛进入了一个空灵平静的世界。所有的欲望和不安都飞走了。

  这个社会的节奏日益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似乎每一个人都在急匆匆地赶路,生怕被这个社会遗弃掉,我也一直是这个心态,从刚入学起就是这样,为了成绩和排名,老师和家长总是提醒我们说:你不努力就会被别人挤下去,你就会落榜。其实真的是这样,竞争让我们紧张不安,生活中的暗礁时常夺走我们天真的笑。开始相信:烦恼是随着年龄增长的。

  烦躁,恐惧,焦虑,不安,如果你被这些缠住了,那么你的世界就失去了它的真实色彩,你不会有心情去倾听花开的声音,也不会有心情去听燕子的呢喃,这个美好而又意蕴深厚的大自然对你来说不再有任何意义。如果活着没有乐趣和向往,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有人选择了自杀。

  我想告诉所有头脑里有消极思想的.朋友,用心去读这本书,你将会对你的生命有全新的认识,你会变得热爱这个世界。

  这本书告诉你,要活在当下。你所关注的只应是当下的事情,关注你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动作,关注与当下有关的声音和情境。不去担忧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

  深深地扎根于你的身体,确保身体的放松,当你能将内在身体作为清晰的单一的能量场来关注它时,如果可能,请丢掉任何的想象,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的感受上。与能量场融为一体,这样就不会有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二元性。

  这是一种深深的宁静与和平的领域,有着欢乐和充沛的活力。无论何时当你处于临在状态,你就会了解光不但从未与你分离,而且它就是你的本质。

  你根本不需要太关注别人的观感,并且当你明白生命的真相后,你就可以放下很多你一直执着的东西,外表和名利,你只需简单快乐地活出你自己的真性情。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十分美好,你很快乐很富有。

  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感悟到的灵性。真的,当你静静地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你的内心很清静很平和。

  发下这本书,回头看看自己的心灵,它是多么的无知和匮乏。总是追逐那些虚假的东西,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到临死那一刻留下遗憾:我这一生都没有很好地活过,其实上帝已经给了你很多东西,是你不懂得珍爱和好好利用,却反过来抱怨命运对你的不公,痛苦抑郁。还有很多人,他们有很好的条件,但却浑噩地过活,不曾认真感受过雨天,不曾细细品味过生命,那他们眼中的华美,享受的富贵,都是些什么?你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吗?

  不只是我,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活过,你有好好地爱过自己么?你总是责备自己,容不下自己半点的错误。你是否太过于追求完美,而最愚蠢的是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最美妙的好运也不该排除苦难,最耀眼的绚烂也要归于平淡。你该做的是利用生命每一刻来转化为内在。

  你或许生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你或许无法摆脱过去留给你的痛苦,你和你的伴侣或许总是纠缠在无尽相互伤害,怎样解决这些永远困扰我们生活的烦恼,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呢?

  阅读本书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发现之旅,在作者这位心灵导师的引导下,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1

  以往,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给你。”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乞丐回答说:“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向坐在它上头。”陌生人问:“你以往打开过箱子吗?”“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有时,人们不停地四处寻找成就、安全感或感情所残余的欢乐或满足,可是他们不明白自我不仅仅已经拥有了所有的这些东西,并且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自我的内在。一个人的真正财富并不是他拥有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他真正拥有着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齐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

  哲学家笛卡尔在写下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时,他自认为他已经找到了真理。实际上,他表达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将思考视为存在并且认同于思考。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存在呢?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个生命”。存在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仅超越并且还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也就是说,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能够在每个当下接触到它,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仅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你才会领会它的真正含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你就会感觉到存在,可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领会它的真正含义。

  是的,让你的思维处于静止并试着超越你的思维,思维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来说并不是最为关键的。事实上,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仅是重复的,并且还是无用的,并且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然而我们却对思维上瘾,因为我们认同思维,从思考的资料和活动中获得自我的感觉。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停止思维活动,我们将不复存在。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生的机器。攻击、防范其他的思维,收集、储藏和分析信息——-这是它所擅长的,可是这些不具有创造性。所有真正的艺术家,不管他们是否明白,都是在无思维的、内在宁静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即使最伟大的科学家都声称他们的创造性突破来自于无思维状态。对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调查令人吃惊,调查结果显示,“在那个短暂的、决定性的创造本身的过程中,思维只起到小部分的作用。”所以我们能够说,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的简单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身体或生命的奇迹不是经过思维来创造和得以维持的。很明显,有一种比思维更重要的智慧在起作用。

  禅宗大师用顿悟来描述短暂的开悟或短暂的无思维、完全临在的状态。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伟大和神圣,你需要临在意识。你是否在晴朗的夜晚凝视夜空,惊叹于它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浩瀚?你是否倾听过,真正地倾听,森林中山泉的声音?或者你是否真正地倾听过寂静的夏夜鸟儿的歌唱声?当你的思维宁静时,你才会关注到这些。你必须暂时卸下你个人问题的包袱、过去的和未来的包袱,以及你知识的包袱。否则,你将会视而不见、听如未闻。你需要完全地进入当下时刻才行。

  当你体验到了这些临在时刻,你可能不会意识到你是短暂地处于无思维的状态。这是因为这种状态与思维之间的间隔太窄。在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之前,你的顿悟可能只会持续几秒钟,可是它确实发生过了;否则,你就不会体验到这种完美。对于美的感知和创造,思维无能为力。仅有完全处于临在状态里,那种美或神圣才会产生。

  然而,你会惊讶地发现,自我一向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经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人们只认同生理和心理的形式(form),而无意识于本质的存在。又由于每一个形式(form)都是变动不定的。他们就活在恐惧里。这种恐惧造成了他们对自我、对其他人类很深的误解,也扭曲了他们对世界的知见。

  宇宙如果发生震动,而导致世界末日的话,隐含生命仍会如如不动,不受丝毫的影响。《奇迹课程》里犀利地揭露了这个真理:“凡真实的必不受威胁。凡不真实的必无法存在。神的平安自在其中。”

  如果你有意识地与隐含生命维持着连系,你就会珍重、会爱、会衷心地尊重外显世界,和生存于其中,以超越形式的至一生命而展现于世的每一个众生。你也会明白每一个形相终将化灭。究竟来说,世间的一切不再那么重要了。诚如耶稣说的,你已经“征服了世界。”,或者像佛陀说的“到达了彼岸。”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2

  为什么你还那么忧伤?为什么你过得不幸福?

  我们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是:等我拥有了足够的金钱,等我拥有了完美的感情,如果我没经历那段刻骨铭心的失败和痛楚……我想我有了我想要的自然就幸福了……

  于是你活在你的未来和过去,你焦虑、忧伤、浮躁、压抑、痛苦,惶惶不可终日,唯独没有正视当下,体会当下,安于当下。殊不知,无数的未来正是由无数点滴的当下组成,无数点滴的当下又会成为无数的过去,如果你连当下都把握不好,那么你将又失去今日、明天和昨日,最终幸福将离你远去,一无所有。

  直到前天我看完埃克哈特·托利写的《当下的力量》,我才深一步的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当下,在没有到达和拥有你想要的东西时,依然幸福和欢乐呢?

  书中用比较哲学的语言和逻辑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思维和无意识让我们偏离当下,我们一向活在思维的惯性和寻求自我价值的圆满中,当我们不能正视现实或不能认同自我时,焦虑的情感就攫住了我们,使我们不得平静和愉悦,更谈何幸福和欢乐呢!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要在当下发生,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时间只是一个幻想”。仅有经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它还告诉我们怎样经过临在状态到达彻底的愉悦、平和和宁静,从而积聚更多的能量,在每一个当下得以释放;怎样经过痛苦之身体悟当下,寻求解放;怎样经过当下连接本然的自我。他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爱,什么是真正圆满的感情关系。总之我们要不断地审视自我,正视生命的本然,“不扭曲,不变形”,安于当下,懂得臣服,不抱怨不焦躁,“以无为而有为”。

  在阅读中,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耶稣说,看那野地的百合,它们不耕不织却长在地上。

  这句话虽平常,可是却让我们懂得,应当怎样去顺应自然,到达天人合一。任何事物和存在都有它的前因和后果,何不去把握当下的每时每刻,积储能量,等待爆发,那么,您自然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同时我也懂得了,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幸福,如果他能够知足常乐、平静地应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波荡起伏、坦然应对周围的小麻烦,享受自我的小欢乐;富人若能够取之有道、心安理得地取得财富,造福社会,名利双收,他也一样能够尝到幸福之味道。而那些“坐在宝马里哭”的人并不必须幸福!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3

  当人们活在当下,与内在的寂静有所连结,便可超越复杂的心智与情绪,发觉潜藏于内心深处恒在的平静,满足与力量。——埃克哈特·托力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生命是由无数个片刻所组成的,当下仅是众多片刻中的一个,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当下。当下,使我们无法逃离的现实。我们总处于当下,既然如此,为何不顺其自然,与其友善相处呢?有多少人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盼望着上大学,盼望着大学毕业好工作,之后又开始盼望着结婚生子,然后小孩去上学自我回去上班。之后盼望着退休,退休之后回忆自我的一生,到最终生命快要终结的时候,忽然明白,自我一向忘了真正去活。劳碌了一生,时时刻刻想的是未来,每一天活在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之中,却忘了自我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思索着过去,忧虑着未来,结果是我们永远无法对此刻付出全部的注意力。”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每一天,每一个真实,精彩的刹那,失去了生活本身的乐趣。

  活在当下——放下对过去的纠结,放下对未来的迷茫,体验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把握当下,人生的意义就在眼前,生命的喜悦俯拾皆是。

  活在当下——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在顺境中学会珍惜与感恩,在逆境中也学会欣然理解,过一个充实的人生。

  活在当下——是一种清醒现实的生活态度。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可未知,仅有当下有我们自我掌握。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境。”仅有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活在当下,才能用心去感受,去欣赏这沿途的风景,也才能心无杂念,抛开所有烦恼与不快,享受人生的乐趣。

  《当下的力量2》是一本美妙,深邃的灵修读本。每一段虽然很短,但要用心用神去体悟。初次读这本书,领悟到的东西还不是很多,但若经常读,每一天读一小段,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并用内在觉知来吸纳其中的精髓,定能净化心灵,拂去疲惫,即使在喧嚣的都市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温馨与完美,到达内在的平静与和谐。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4

  《当下的力量》是德国心灵导师EckhartTOlle所著。从一个焦虑到想自杀的人,到成为现在的心灵导师,他是如何摆脱内心的痛苦,找到心灵的平静呢?答案就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蕴含着活生生的能量。这种能量已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

  一、痛苦的创造者——思维

  我们为什么会痛苦?作者指出,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大脑中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而一直处在“思维”的控制下。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沦为“强迫性思维”的奴隶。可能有人会对作者的观点有疑问,认为“大脑是我的,当然是我在控制大脑呀!”如果是我们在利用大脑来处理问题,那问题解决后它的任务就应该结束了,可是,你能找到让大脑停止思考的方法吗?你注意过你脑中那个一刻不停息的声音吗?

  我发现,我根本就没有能控制过我的大脑。我的烦恼都是源于大脑的思维。白天某个人惹恼了我,到了晚上躺在床上,我还在翻来覆去气得睡不着。记得之前学生上课跟我顶嘴,朝我发脾气,我失眠了一个星期,每天躺在床上就想到这个学生的行为,心烦意乱。现在我发现,真正让我心烦的不是那件事和那个人,因为那件事已经过去了。是我的思维在反复的重现,把我带到那件事情里去,当我不想那件事的时候,我是不烦的。我明白了痛苦都是“想”出来的。

  我们以为是自己在思考,并在无意识中认同了大脑中的声音。这个声音总是不停地在批判、比较、抱怨、指责、懊悔,它让你不断地回忆起过去的经历,陷在痛苦的泥沼里不能自拔;也经常想象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使你被恐惧笼罩:它喋喋不休,使我们的心里难有片刻的安宁。

  二、怎么摆脱思维的控制——进入当下

  问题是思维创造的,思维只能存活在过去或未来中。思维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通过向当下臣服,我们才能找到力量的源泉,发现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便放下焦虑和压力,获得内在的智慧和真正的喜悦。作者还指出,实际上,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只有当下。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幻象。我感觉这句话像一把利剑直击我的心灵深处。我明白了幸福的生活是过好每一个当下。

  当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当下时,我的生活有了两个明显的改变。第一个是我的拖延症大大的缓解了。以前,面对几项事情要做的时候,比如要备课,要做迎检的资料,要安排课表,我就感觉头皮发涨,心里很烦。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事要做,但就是没有心力去做。一边玩手机,一边焦虑着。等到实在拖不下去的那一刻,才不得不匆忙去做。我也知道拖延不好,但就是没有力量去做。因为我大脑中背负着很多件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我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我最烦恼的时候,是在我想到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而当我专注于做一件事的时候,我是感受不到烦恼的。于是当我再想到做一件事情有压力的时候,我就会去做。因为专注当下做的时候,我不烦,做完就更加不烦了。第二个改变是我更容易入睡了。以前,尽管劳累了一整天,可是一躺在床上,脑子里的想法就特别活跃,一会想到明天的工作怎么做,一会又想到怎么策划一个方案。在床上躺一个小时,都睡不着。现在,我会意识到,我又在被思维利用了,我现在并不需要思维。然后我会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临在当下。当我停止思维的时候,很快就睡着了。

  因为我们被思维利用惯了,进入当下是需要练习的。作者在书中有很详尽的冥想方法,教我们进入当下,培养更多的觉察力。我认为最简单又有效的方式是关注呼吸。观察我们呼吸的节奏,感觉空气的流入流出。每次当我的思维又喋喋不休时,我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内心就会平静下来。

  三、为什么进入当下会有力量?

  为什么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会有解决烦恼的力量?我想给大家分享这本书开篇的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乞丐坐在路边乞讨了三十年。一天一个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依旧向他乞讨,陌生人没有施舍任何东西,而是问起乞丐坐着的是什么。乞丐说只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旧箱子。陌生人继续追问,“你打开过箱子吗?”乞丐说没有。然后陌生人坚持让乞丐打开箱子,奇迹发生了,箱子里竟然装满了金子。

  作者说,那些没找到他们真正财富,也就是本体的喜悦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就是乞丐,即使他们有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他们四处寻找成就,安全感,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的这些东西,而且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

  我发现原来自己和乞丐一样,看不见自己已拥有的价值,而在拼命向外寻求认同感。比如我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努力变得优秀,更多时候不是我享受做这件事,而是我觉得我做了,会得到一个好的评价。

  作者通过乞丐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存在于我们体内的道路、真理和光明。我们内在本身就是平和,喜悦,有价值的,我们不用向外寻求真理,我们只要走进我们内在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不用向外寻找力量,关注当下能让我们停止向外的追求,让生命本身的力量流露出来。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5

  最近读了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这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但如果踏下心来真正用心体会其中的文字,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专注于当下,是专注于当下的时间和空间,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快乐?我们想想是否身边的人常常会说:这件事本不该发生……如果……早知道……,等等,甚至有人一直生活在过去的悔恨当中,影响了现在的生活。

  著名网球运动员德约科维奇曾说:“我想多活在当下,少活在过去和未来。”网球这项运动不仅仅需要良好的体力,更需要平静坚定的内心力量来支持。而德约科维奇就可以做到专注于当下,发好每一个球,找好每一个球的击球点。不为上一局的输球而沮丧,也不为未知的结果而感到压力,只要做好当下,就赢了全局。

  这让我想到了大学期间,在大一结尾的那段时间里,我报名参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但同时又有英语四级考试、大一各学科期末考试和文艺汇演的彩排。当时各种事情加在一起让我焦头烂额。当我复习英语的时候脑子想着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该怎样着手,可做职业生涯规划PPT的时候又去想文艺汇演的彩排。过了几天后,我发现哪件事情都没有进展。于是我调整心态,专注当下,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去想别的事,一件事一件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慢慢地,我发现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工作中亦是如此,当我入路之后,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想学好业务,参加背规比赛,又想每天锻炼,读书充实自己,于是我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表,每一个时段专注于一件事情,慢慢地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很多事情便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看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生活,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让我感受到专注当下的重要性。张德芬曾说过:我们所能拥有的,就是当下这一刻,未来就算一定会来临,它也一定是以“当下”的方式出现的,不是吗?

  所以,不为过去的事情感到悔恨、自责、愧疚,也不为将来的事情感到忧虑、惶恐、压力。专注当下,创造更好的未来!

  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曾经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曾经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曾经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现在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有所收获。其次,学会聆听这个世界,不能妄加自己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学会包容,有一个良好心态。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必须立足当下,给自己一个目标,专注的做好一件事情,其实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6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对“当下”的感悟,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国人。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若非当下,何时?”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当下——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心境调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可以憧憬和期待未来,但不能依靠未来。可以总结和反思过去,但不能沉浸在过去。一切都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当下——感悟过程,体验生命。有句经典的语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当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从今天起,当一个幸福的人。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7

  被灵性世界吸引,读灵修书籍的人!

  凡被灵性世界吸引,读灵修书籍的人,多半是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痛苦或损失,我亦不例外。

  在我29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焦虑不安之中,在我29时父母双双得了重疾。有那么一阵子觉得世界如此充满敌意,如此没有意义,让我如此厌恶这个世界,最令人厌恶的是我自己。

  然而,经历了这些事情,忽然发现或许我所一直焦虑的成功对我来说空洞且毫无意义。宇宙的循环本质与万事万物的无常性紧密相连。佛陀将此作为其教诲的主要部分。所有的情况都是高度不稳定的,都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或许无常即我所经历的这些事情的特点。我开始更多的思考生命的目的及意义,暂且得到的答案是活着本就没有任何目的以及意义,俗世歌颂的成功,在万物的无常,也无法给予我们持久的满足。若非说目的也许就是感受自己的本体,活在当下,以保持内在的宁静。

  这也不是消极,只是简单承认万物的本质,从而余生中不再追求“未来”这个幻象。未来是过去的复制品、表面的变化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真正的变化却很少发生。所以未来即是你当下时刻的意识质量,那么决定你意识质量的又是什么呢?是临在的程度。真正能够发生变化以及瓦解过去的唯一地方,就是当下。

  最近读的畅销心理学书籍,多半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讲自己的的一些感悟,而《当下的力量》全篇200多页基本都在讲述意识,抽象玄乎。逻辑上自相矛盾,翻译用词不精确。然,至少失眠时思绪繁杂,我默念着“当下、当下、当下”很快就能入睡了。所以某些所谓“开悟”的状态我好像又感知到了,似乎确实又是有这样一个状态。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8

  体会到该如何“觉察”是在张羽的鼓励咨询课上,通过对一件事连续一周的记录书写,我学会了如何觉察当时的情景、自己的情绪。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用书上的话来说就是察觉让我脱离了一般无意识。但随后我就又被一个“急于寻求解决方法”的小我所支配了,仅仅只是觉察并不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我会很快的回到老路上。这困惑了我很久,每当张羽提醒我让我察觉并深挖一下背后的东西时,我往往不知从哪儿着手去挖,除非她陪我一直聊下去。

  如果没人聊该怎么办呢?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角度,单单看到下面的词句就能获得启发、思路,去挖掘觉察到的情绪背后的逻辑、信念,或者发现那个小我。

  比如:观察思考者以及观察者的临在;痛苦之身;小我;一般无意识;痛苦之身被激活并且你被它所控制的深层无意识;臣服;你是一个习惯等待的人吗?进入当下,临在……

  仅仅这些词句就能引领我更深入的觉察,这本书的内容很多,仅仅这些就足够我修炼上许久了。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19

  《当下的力量》如果没有团队带领精读开了头,我只会草草翻看就放下,感谢伙伴们的领读,昨天我终于看完。沉静下来,它作为实践指导书分章节做刻意练习还可以;对于习惯快速阅读的我,这本书仍是不小的挑战。文中记忆最深刻的有二个词:

  临在:让人沉静下来,类似于冥想调息让自己在一呼一吸之间达到平和,不指责不抗争不纠结。

  多年前刚接触艾扬格时,每次瑜伽前的内观调息都让我非常痛苦,能感觉到体内气息不稳无法下沉、犹如笼中困兽,真实地面对并接受自己在那个当下的心态,无法坚持的我逃离半年之久才终于可以重返艾扬格的习练课程。真实地面对并接纳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找到和自己情绪对话的引流方式,但不设限刻意强调自己在某个时限内必须怎样,咖啡虽苦亦有人爱。或许因为没有压力下可怕的反弹作用,临在就不期然地降临。

  臣服:之前一直以为这个词含有被迫的、微贬的含义,但文中的臣服一词通篇传递的只是悦纳并积极改善的涵义,悦纳他人、他物和自己,不将意志将加于别人也不勉强自己,欣欣然地将跟随自己的心意做最自然的尝试,居然会迎来喜出望外的结果。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20

  这周看了《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最初是我在微博上看见有人写的关于这部作品的读后感,看了之后,怀着好奇的心态开始阅读这部作品。甚至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还没有把这本书完全看完,但心里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书中目前给我最大的启迪就是活在当下与做真实的自己。活在当下,说的就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与学习中,常常陷入到自己的自我情绪当中,被自己的思维所控制,而忘记了当下。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差不多都集中在当下,想哭的时候就哭,想笑的时候就笑,想睡的时候就睡。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内心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和孩童时的我们一对比,就发现小时候我们能做到的事情,长大了之后,似乎变得不太可能做到了。我们的自我感,不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了,而是来自于外在,并且渴望通过外在的力量来得到认同,比如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财产等力量。当我们获得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幸福,而当我们失去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痛苦。我们在写学习总结或者工作总结的时候,总是会回顾过去以及展望未来,是的,回顾过去没错,因为我们要通过过去的失败以及教训,来进一步的加强与改进,从而使得未来能够得到成功。这部作品的作者在书中曾经这样说过“过去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时刻,未来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在当下”。

  而做真实的自己,其实对于现如今的我们来说,这或许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了。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是谁。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许多角色,但在这些角色中,你要自己清楚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就拿现阶段的我们来说,你结婚了没有很重要,你成功了没有很重要,你富裕了没有很重要,这些是很重要,但这些却不是完全重要的。因为这些只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一些外部因素,马云在我们看来已经很成功了,可在他自己看来是这样的吗,答案或许他自己才知道吧。是的在别人看来你已经结婚了,但是又有谁知道是因为到了年龄该结婚了而结婚,还是因为遇到了对的人才打算结婚的呢。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在意外界的眼光,重要的是你自己,你自己愿不愿意,想不想要去做。学习也是如此,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结果,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因为有的人想要通过学习得到一些知识,想要通过这些知识来使自己得到提升,所以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积极的,而有的人天生就不爱学习,尽管你在他耳边说了上千次要好好学习,要努力,要奋斗,可到了听者的耳里,他就觉得这是一项差事,只有在别人的督促下,才可以完成的一项差事。

  活在当下,把握住现在的每分每秒。做真实的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