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亚当·斯密》读后感

张东东老师

《拯救亚当·斯密》读后感

  亚当·斯密被称作“经济学之父”。经济学家把斯密当作他们的偶像,如果说经济学家是天主教牧师的话,斯密的思想就是他们的马可福音。然而,斯密的在天之灵却对这种膜拜越来越不耐烦,他感觉到自己的思想被后来的经济学家们误解,并一代一代地让这种误解谬种流传。这真是“大多数虔信者使我们对虔诚感到厌恶”。最后老人家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出马,重新解释自己的思想。于是,斯密通过灵魂附体,附身到一个弗吉尼亚的移民老工人身上,重返人间。当他刚刚出现在伯恩斯——一个快要毕业的经济学博士面前时,伯恩斯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一定是个疯子或骗局。然而,伯恩斯随后跟随斯密经历了一段令人心跳的冒险,期间有凶杀,有爱情,甚至还目睹了斯密、休谟、卢梭、伏尔泰等一群名人集体复活,坐在一起打牌。这就是乔纳森·怀特所写的《拯救亚当·斯密》一书的故事情节。

  斯密究竟为什么感到自己的思想被人们误解了?这要从他最有名的“看不见的手”说起。斯密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利,反而会带来社会公共利益的提高。他举的例子是,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供应我们每天的吃喝,并不是出于对我们的善举,而是因为他们要从买卖中得到自己的利益。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后来的人们开始对斯密的观点庸俗化,借斯密之口宣扬贪婪是有益的,自私的行为反而对社会有益。这正是斯密最不能容忍的。

  在斯密看来,有了灯芯,有了蜡,但没有氧气,蜡烛还是不能燃烧。市场经济也一样,离开了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市场经济只能够带来堕落和失败。斯密谈到,“大多数成员贫穷悲惨的社会不是一个快乐幸福的.社会”。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让大家都珍惜的社会秩序?斯密特别指出,同情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说道,“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在这个人的本性中仍然会有一些原则使他们关心别人的命运,并分享到他们的幸福,尽管除了为他们的幸福而感到喜悦之外,他不会有其他收获”。这样的一种同情心源于人的本性,但是如何将其发扬光大,需要人们不断地培养。

  举一个类似面包师的例子来讲,在北京,有很多外地人早上卖早餐给我们吃,当然,他们卖早餐不是出于对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需要卖早餐来自己养家糊口。但是,我们从报纸上常常会看到小贩往油锅里放洗衣粉炸油条等报道,为什么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变得这样肮脏呢?经济学家对此的本能反应是,要么说竞争不够充分,等到市场经济足够成熟就会解决所有的问题,要么说市场出现了失灵,政府要加强管制,应该制定更多的法律,派出更多的质量检查员。但是,我曾经在王小波的一篇随笔中读到,他说如果你到了这些外地人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就会发现他们缺少起码的生存的尊严,在城市里也处处受到白眼和欺凌,既然别人从不把他们当作平等的人对待,他们为什么要尊重别人呢?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和同情别人,才能唤醒他们对于自己的尊重和赞赏,然后,他们才会真正地回过头来尊重我们。

  看来,在我们的社会中的确缺少了一些东西。书中也说到,经济自由没有道德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怎样找到这样的社会道德,按照斯密的看法,我们并不是要用一套利他主义的原则替代市场经济,让人人都当活雷锋,而是要找到一套和市场经济相得益彰的伦理。

  在他看来,对于个人来说,美德在于谨慎和克制,因为人们在寻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逐渐认识到,克制才是最优的方式。极端的自私自利反而会招致别人的反对,最后被淘汰出局。拉罗什福科爵士就曾经说过,过分精明是缺乏智慧的表现。斯密说:“在追求财富、名誉的赛跑中,他可以紧绷每一根神经、每一块肌肉,竭尽全力地跑在对手的前面。但是如果他要挤掉或击垮他的对手时,观众就不会再迁就他。这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是他们所不允许的。”

  对于公司来说,或许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有一部叫《华尔街》的电影,其中著名影星道格拉斯扮演一个华尔街金融家,在一次股东大会上夺过话筒,振振有词地说:“贪婪是正当的,贪婪行之有效。贪婪阐明、剖析并抓住了进化精神的本质。各种形式的贪婪——对生命、对金钱、对爱、对知识——促进了人类的突飞猛进。”颇具讽刺意义的是,随着安然、世通等大公司倒台引发的一连串华尔街丑闻再次提醒我们,贪婪仍然是最为糟糕的品质。《拯救亚当·斯密》中借一个硅谷公司经理的艰难抉择,为我们指出了另一种选择。这个经理的员工向他抱怨,一个客户非常傲慢无礼,但是,这却是一个带来大订单的客户。是牺牲员工的尊严选择订单还是尊重员工的人格放弃订单,经过艰难的选择,这个经理最后还是不卑不亢地向那个不可一世的客户说,我们今后不再接受您的指令。这种选择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企业不就是赚钱的机器吗?在面对丰厚的利润时,企业不去赚取,最后还会生存下去吗?斯密对此却大加赞赏。他认为,生产效率最终来自于人的活力和创造性,所以,如果尊重员工、更加慷慨大方地给工人以奖励,会促使员工更加勤勉。他们会更活跃,更勤奋,而且会比工资低时工作更加有效率。书中还说到,“在你没有树立正确的员工道德之前,是不可能逐渐向其灌输正确的顾客服务道德观念的,只有对内负责,才能做到对外负责”。这就是一种基于价值的新的商业模式。

  斯密强调谨慎和仁爱,并不是出于欲取先予的狡诈,他试图引导我们去沉思生命的真正意义。在斯密看来,财富是必要的,财富值得被喜欢,但是不应该被狂热地追求。权力和财富能够赶走夏天的阵雨,但是却不能躲避冬季的暴风雨。它们使得你仍然像以前一样,甚至比以前更糟,仍然暴露在焦虑、恐怖和悲伤之中。斯密有一句名言:那些在路边晒太阳的乞丐,拥有国王们奋斗终生也无法获得的安逸。

  书中有一段对白。斯密问伯恩斯,“什么能带来幸福?”读到这里,我合上了书本,试图自己也想出一个答案,我想到了我的青春,那无知而不安的躁动的心灵;我想到了在学堂里学习经济学时的激动,以及后来到了美国之后感受到的挫败和失落;我想到了我排得满满的日程,被贫穷和虚荣心驱使着每天忙忙碌碌……

  然后,我翻开书,读到这一句:

  “斯密举起双手:‘那是心灵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