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窗外读后感三篇

马振华老师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3篇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一)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联结。看到这句话,不禁让我思考学校应该做些什么?继续看这本书,又让我有新的发现。

  以前提到学校就想到写作文、识字、学计算公式等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套装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抽象理解。往往到了现实生活中却用不上。因此总认为学校只是学习的地方,与生活是有脱节的。书中提到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广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确实这样,我的学习经历了若干年、从事教育工作若干年之后才发现学习与生活是可以在一起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学习者没有机会参与套装知识的编辑过程,由于他只被迫学习套装知识中那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抽象内容,被迫操作套装知识中那些代表普遍以验的文字符号,因此他了失去机会去了解,那些抽象内容与具体事物之间、那些普遍以验与特殊经验之间紧密无间的关联。所以,作为学校教育层面应该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架起通往普遍世界的云梯。如果学校又不能协助学习者去联结这两种以验,让他意识到他所学的知识只不过是无数人特殊经验的抽象,那么只好一知半解地流连于文字符号的公式堆里。当他回来看待真实世界时,缤纷多变的特殊现象使他迷惘,他只有回到抽象内容中搜寻现成的普遍法则,企图用套公式的方法,生搬硬套去处理实际世界的问题。这一点也是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也许是这样产生的!

  于我理解,学校教育就是能协助人重新对待知识,把知识当作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累积的经验,并随时与人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不断印证、不断修正。也就是科学、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学校还能帮助人发展抽象能力,帮助人意识到抽象是为了从特殊经验撷取普遍经验,再放回特殊现象。我们期待无数经过学校教育陶冶的人,都将会进行独立思考,作价值判断,对种种公式教条知所批判,对世界的普遍性能拿捏分寸,也随时能切换角度,了解他人的感受、他人的观点。

  当然,书中还提到一点让我非常认同的: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编舞、搞剧场、玩乐园、打球、办社团、让他们自由地运用时间与空间。看到这些文字,想起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感觉在大学里自己的成长最快的、才会尝试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似乎现在只有大学能做到这点,小学还稍微好些,而中学更像是囚房,禁固了学生通往普遍世界的脚步,课室里堆放着如山高的教科书,如汪洋大海般的作业不断压抑着学子。虽说学习需要磨砺,但仅仅是抽象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的学习是令人窒息的。高考完了毕业生撕书事件就是最好的验证了。

  书中不是单一地从学校的层面看待学校教育的角色,还从学习者、教者的角度看待教育。如书中提到教与学经常被混淆在一起,一般人常误以为有教就有学,误以为教师教某睦知识,学生就可以学到那些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师群众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教你很多次,你都不会。书中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现象。固然技能方面的培养或许能因教而学,换句话说,学习者可能因技能课程的加强教导而有效学得那些技能。如骑自行车之类。但其他方面像文化性的、感知性的、思考性的、探索性的、批判性的知识,有教无学,反而是常态。的确是这样,人真正学得知识一定要有经验印证,要以过经验的同化一顺应。因此,很多知识会因为无法转化成人的经验而隔几天便可能忘掉,由知道变成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观点让我想起建构主义理论,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读到书中文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对教育一词都在思索,但是含糊的,而书中文字把我模糊的思考清晰呈现出来。就正如书中所说的,为我打开经验世界、发展了我抽象能力,为理论与现实经验搭建云梯。感觉收获不少!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二)

  书本前面反复提到学校教育是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联结。带着对这问题的思考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越往后读,越能引发我思考。书本的前部分内容是作者阐述观点,而后面的内容是运用更具体的事例从不同角度详细说明问题。书本第四篇里的苏安对话最有意思。这里说的苏是大学问家苏格拉底,安是安底思。他们进行了一段精彩的`关于当前教改问题的对话。作者就是通过学习段对话把观点具体化的。

  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通过阅读,可以简单归结为: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书中提到:一些结论性的抽象论述,若没有具体生动的故事或专题讨论作为背景,去归结出来,学习者只有接受而无思辨,更无法参与其抽象过程的经验,所学得的东西,便只成为记诵的片断,无助于发展真正的抽象能力——在复杂的具体现象中,看到关键性的东西亦无助于其经验的联结。书本还提到一个非常显浅的例子。一个村庄有七户人家,每家都养三只羊,总共这村庄有几只羊?三七二十一,用这个乘法口诀很快地计算出来,而且这便是乘法口诀的效用。计算这道题时,内心首先要懂乘的意思,我们才能知道村庄共有几只羊,而且我们的内心要先知道三乘七的意思是七个三叠加在一起,那么操作九九乘法表,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有时候,我们可能通过学习记住了一些公式、一些知识点。但如果仅仅是记诵不去思考知识的意义,那么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接受无思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无助于发展真正的抽象能力。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大学时期学习的微积分等数学,现在除了这个名词以外,其它都忘得一干二净。想想是什么原因,应该是当时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记诵。相信,很多学生与我这经历相似。本人觉得这也是当前学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学习过程,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深奥难懂的抽象知识。抽象知识代表的是人面对世界所撷取的普遍以验,因为它所描述的是经验的普遍性,所以必须诉诸抽象的文字与符号,才能明白而简洁地表在它的意义。如一些公式、概念等。学生在学习中常因为这些文字符号的意义不易掌握,而感到挫折。事实上学校应该通过操作性的知识逐步积累培养抽象能力。但目前学校教师不知自己在教的是底层的抽象能力,不是表面的操作性知识。因此常常会出现没有意义、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操作训练,于是孩子只有牵着鼻子走,这便是学校教育进行驯化的本质。要知道孩子对于意义不清的事,是无法引起兴趣的。

  其实,这此问题与当前考试制度缺失也有密切关系。目前的考试制度不易检验出人的深度抽象能力,却能有效检验出人对操作知识是否纯熟演练。在考试的压力下,孩子的抽象能力培养不起来,因此对抽象知识本身也就更加畏惧。回到前文童话故事《好多月亮》,虽然大臣、巫师、数学专家等精英,知识渊博,但缺乏抽象能力的他们只能照着原有的思维思考问题。最后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

  对于学校教育出现的这些问题,对于考试制度的缺失等等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我边读边思考的问题。最后在一段采访作者的对话中有所收获。记者问:你不认为师资与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作者:师资重要,但重要的不在他积极方面的教学或教法。而在他先去掉自以为是的权威,不要压抑学生,在消极方面先学习‘无为’。在启发学生兴趣方面,在引发讨论、解释疑惑等到方面显得‘有为’,这样就够了。对于这番话,我理解为两点。一是观念。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二是明确无为有为之处。其中第一点是最让我深思的。记得有一次磨课,每次试教都出现不同的问题,如老师讲得过多、一时忘记让学生练、抢了学生说的机会……一位特级老师向我提过,这也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会呈现在课堂的行为中。因此,我的问题在理念还没真正转变。虽然我知道应该有什么样的理念。一句句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教学理念总会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面前败下阵来。至今,自问还没有转变这种教学观念。看完书后,再次追问自己。看来我应该如书上所说的需要知道自己在教的是底层的抽象能力,不是表面的操作性知识。因此,可以从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开始转变,把一些内容上的教学目标重心转向能力上,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转变自己课堂的教学观念,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书上所说的无为与有为了。

  读完全书,合上思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会说:有意义地学,有意义地教。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三)

  《学校在窗外》这本书解答了多年来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曾经因为对于教授套装知识的厌恶,更因为痛心于一些孩子们在课堂中迷惘空洞的眼神,怀疑甚至否定过学校教育。那段日子是无比痛苦的,作为教师或者作为一个有情感体验的人,我只有两个选择,或自欺欺人,装作自己依旧是所谓灵魂工程师,或麻木地得过且过。然而,内心对于自己工作价值的渴望,也只有在那一段时间里最为强烈。

  直到某一天,很偶然读到大江健三郎关于童年的回忆,当时就为之一振,他用童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需要继承与互动,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须去学校。《学校在窗外》中,开篇即用了大江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果然,在接着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黄武雄先生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维生、互动与创造,在这三者之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互动这一要素,从而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在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了解自己,形成自己的人格。

  那么,我们一直津津乐道,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互动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我们的教学就一切像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套装知识,基本没有继承与互动。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让学生去学去研究考试,实际上除了拆联结与互动的台,什么也不是。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并且,在互动这一学校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就不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存在的只是每个学生与这个世界联结的点的不同,我们教师所作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联结的点。对于所谓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增加课时、多做习题、反复磨等方式,都是在其互动进行得不顺利的时候雪上加霜,就是屋漏时的连夜雨。学生学习的困难,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达到他要学的知识所相应的抽象水平,实现更顺畅联结的方式应该是降低抽象水平,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这一点其实每个学生是一样的,都有发展互动的权利。并不是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学得好就有机会更自由地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就应该被剥夺互动的权利,死楸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