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读后感500字

莉落老师

  《三重门》读后感1

  《三重门》是韩寒的第一部出版作品,也是他创作生涯的始点。

  《三重门》的主人公林雨翔自幼天资聪颖,加上其父的影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然而这个极具才气的少年却在初中严重偏科,也因此遇上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马德保,还有占据他整个情感生活的女同学Susan。青春年少的他们,与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着情窦初开的情怀。有意无意的接触间,爱情的萌芽逐渐开花……在这个恋爱的季节里,充满幻想的男孩女孩能否找到那把钥匙,去打开人生的门、心灵的门、爱情的门……本书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韩寒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着、愤怒着、抗争着、改变着,透过那些犀利、尖锐甚至是刻薄的语言,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灵光闪现。

  本书最早的版本出版于2000年,一经问世就引起广泛争议。一方面对于天才少年作家韩寒的实力赞叹不已,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教育的现状提出颇多质疑。作品本身的优秀程度自不用提,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确实是中国文坛的一个奇迹,但更多的是激荡至今作品背后所隐含的深意。

  十四年过去了,重读《三重门》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新版《三重门》经全新修订,精美装帧,附赠特别订制的"三重门"主题原木铅笔,值得珍藏。

  《三重门》读后感2

  林雨翔的经历不禁让人为之扼腕叹息。学业,生活,恋爱处处不得意。但转念一想,当今又有几人能在三重门中活得潇潇洒洒呢?

  任何时代都有任何时代人的烦恼。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时时刻刻都在三重门中迂回、周旋。

  无疑林雨翔的经历激起了各时代人的共鸣。或许,现实就是这样的无奈吧。你适应了,不过多一个教育的牺牲品;你尝试去改变,却难于上青天。

  很庆幸我在大学,而且经历了那些炼狱依旧有着一个清醒的头脑。大学的包容性很强,我不是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但却依旧要去改变——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无奈吧。

  读完《三重门》后,我感受更多的是郁闷与惆怅。作者把一个消极的意味深长的结尾丢给了我们,让我们去无限地延伸。

  这是一个消极的包袱,但韩寒本人又点燃了一盏希望的灯火。那桀骜不驯的个性,沉着老调的笔锋和打碎枷锁换得自由的辉煌人生为我指明了方向。

  我,曾经而且现在依旧是在三重门中苦苦挣扎的人。每天为学业,生活,恋爱种种琐碎的是冥思苦想半天。我没有韩寒的黑色幽默,没有世故的思想,没有愤世嫉俗的满腔热血……

  可我有的是另一些东西。对改变命运的渴望,清晰的人生目标,宏远的理想,头脑中既定的方案,已然付出的行动和唤醒内心潜能的.钥匙……成功的航帆已启程,我万事俱备。加上对文学的天分,我如虎添翼。

  既是此,幸运之神也来垂青,何苦之有?

  苦尽甘来,我的时代就要到来!

  《三重门》读后感3

  林雨翔从小被父亲强迫背着那些《战国策》之类的古文,一开始父母常常斗嘴,后来因为母亲被“发掘”出了打麻将的才华,经常早出晚归,致使父亲想斗嘴的人也没有,一句“赌场出疯子,情场出傻子”说出了这个家庭的情况,一家人也过的心安理得。由于林雨翔小时候熟背的那些古文,使其十分骄傲,为此林雨翔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并不好,但是后来在学校认识了菜鸟老师,拍起了菜鸟老师的马屁,致使那位菜鸟的老师和林雨翔相处也是十分融洽。后来,文章中写到了林雨翔喜欢上了很漂亮的女孩Susan,写到了林雨翔和另外一名男孩对Susan的爱慕之情,以及林雨翔因为对Susan的痴恋成绩大退,又不得不即使补回来赶上平均分。在还有一个学期就要即将毕业的时候,父母开始担心林雨翔的成绩,而在他左右嘱咐,只可惜天空不作美,林雨翔并没有考上高中,最后无奈的父亲只好用钱将他送到市重点中学。

  读《三重门》,我会为Susan与林雨翔的朦胧爱情所感动,甚至流泪。心心相通却无以表达,朦胧爱情之美就在于朦胧。而对于林雨翔的遭遇,我更觉可惜。热爱文学却无以发挥,被其余学习所羁绊,与现实中的韩寒极为相似。

  或许它打动人的地方就在这儿,韩寒受同龄读者爱戴的原因也在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永远是一个值得品读的话题。看《三重门》总是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也是一个高中生,也身处在三重门的怪圈里面。只是我没有像林雨翔那样严厉的父亲,我应该感到幸运。

  《三重门》读后感4

  看了《三重门》后仿佛在回忆过去,而读主人公林雨翔时,我感觉到了他性格有些跟我很相似。

  正如后记中写的:这就是生活。的确,在这本书里作者写的都是实话,出自作者的肺腑之言,所有的语句都是直白、尖刻的。人物林雨翔表现出的是一个少年的狂傲、一段青春的不羁。也许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年龄,十多岁的少年处在一个不安分的年龄,爱表现、爱出风头、有一定的才华与能力,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赞美,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林雨翔想树立的是一个独立完全的自己。对于赏识自己而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仍然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现在看来也许这不能叫无情,而且这种名字为现实。

  与我们这些同龄人相处,父母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是父母把我们的饮食起居包办了的。为了我们也许父母宁愿他们自己少吃一些,也不愿让我们少吃。在这之中,可能会给我们造成无形的压力。看着白头发在父母头上越来越多,受着父母充满期盼的目光,一种肩负重任的感觉从心里涌了上来,于是不管怎样也要把书本中的东西死记硬背,在班里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最终,在无奈之余的发泄被说成任性;一阶段的失败被认为是不求上进。一个家庭的喜乐也受于自己的支配,如果考上重点大学,全家喜上眉梢,今天去新马泰,明天去港澳台,而败者却可以让整个家庭陷入死寂、无法自拔。

  在此小说告一段落,而大家仍在道路上走着,告诉自己,自己总能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