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读后感范文

张东东老师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1

  不知道花了几个月了,才勉强将E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看完。因为涉及到的细节较为复杂,这篇所谓的读后感,我也不做什么展开,在文章的后面会放上我的读书笔记,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但我上传的目的只是为了保存,免得以后笔记遗失的时候,会造成一些损失。在这里我只是简短地写下我读完整本书的一些感受: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与人交流,是我们一生避免不了的事情。在交流的时候,我们会做出自己的反应,我们也会感受到一些东西。历史长河中,总是有那么多的事件,我们想要去深究,到底是为什么导致了那些事情,那些所谓的大事,那些生活中的小事。本书可能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一些实验来揭示那些我们认为的疯狂背后的原因,那些我们理所应当背后的可能性。通读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终归只是一个人。

  可能我说的都是废话,搞的好像谁不知道我们是人一样,但是很神奇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将人分成三六九等,总是喜欢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群人,甚至可能单独对待一个人的时候也是如此。我并不是否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只是开始慢慢了解到,其实我们欠缺的只是一双相对公平公正的眼睛。我很喜欢作者用实验去验证,但我觉得心理学的事情,用几个所谓的实验来验证,其实是非常荒谬的,虽然我们都是人,拥有人的共性,但个体的差异,细微处的变化,我想很有可能会影响最后每个人的决定。而且,这种妄图操作别人的实验,往往都是无疾而终的。我热爱心理学,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门非常神奇的学科,但可能是我不学无术吧,我恰恰觉得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那种不可预见性,就如同我的股票投机一样。我可以就未来的趋势做一个划分,并且安排好自己的相应的处理方法,但我并不能预测将来某一个阶段的结果会怎么样。我们都只是一个人,思考问题,感受情绪总有相似之处,而本书就是来揭示这种相似之处,我觉得是一本发人深思的书,也让我对于心理学这一门学科更加的有兴趣。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2

  近来难得闲暇,读了一本书叫做《社会性动物》。我确信了读书确实是会上瘾的,特别是在读自己想去了解的东西的时候。读书的过程中,感悟很多,皆由于懒惰,未曾记下。只在博客里略作记录。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如果要是评分的话,绝对是五星级的,号称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也是这本书,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欲罢不能的感觉,很爽快的就读完了。

  1、只要是人,都有不由自主、力不从心、口是心非的时候

  越是成年人,越会受到社会舆论的约束,这是毫无疑问的。人总是倾向于获得认同甚至是鼓励的,特别是自己喜爱或者关注的人,由此,我们的行为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社会性。但是要知道的是,作出同一行为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以同样的态度去做。

  由此得出的启示是,有些关于动机的问题,没必要去过度的询问别人,因为也许当事人自己的念头也许是刹那而过,随后被社会化的观点束缚,之后作出行为。

  2、每个人都倾向于证明自己是对的

  无论自卑还是自大的人,排除心智不正常或者获得大智慧的人,都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于是,我们喜欢和强大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权威言论的保障;我们喜欢听肯定的话语,因为那是对我们的认可,如果是出自在乎的人,那效果更好;我们喜欢别人主动向我们倾吐心事,这说明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一切,无非是要满足我们的存在感。

  佛教中有我执的概念,意为人都执著于自我的存在,所作的事情,无论善事恶事,皆是为自我的满足。除非发菩提心,愿为大众做事。想起了凡四训中重要的一个故事:打人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帮助人这件事情是好还是坏?答案是不一定的。如果我们是为了制止坏人而动手打人阻止,是善的行为。帮助小偷藏匿东西,就是恶的行为。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拘泥于表面现象,只看到行为当下产生的利益。因而产生了各种情绪,看到打人,第一念头是不好的,看到帮人,第一念头就是好的。这就是我们常年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导致的结果。

  心理学上认为这种偷懒式的思维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为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左思右想。只是,对于事情的判断以及情绪的控制方面,我们应该常做如下思维:从长远出发来看待一些事情,不要过早的做决定或者做反应。

  而对于情绪,当别人诋毁我们的时候,我只想引用索达吉堪布的一段话: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著的。

  作为我自己的体会来讲,我曾经是个脾气特别急的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别人讽刺或者说我的不是的时候,我几乎是暴怒。从佛教来讲,一是动了嗔恨心,烧了不少功德;二是发怒的样子难看不说,煞那间智商减为零,说出的话几乎毫无逻辑可言。但是,这些发怒有必要么?别人的话不会改变什么,正如堪布所言,而你发怒却正是先把对方的言语当真才会发怒,有时候做如是思维,就不会很容易发怒了。我们的存在感,是需要我们有内而外的去证实,去获得。只有发自内心的存在感,才不会过多的受外界影响。而当我们不再为外境所动时,发菩提心,多为别人着想,渐渐的使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意义,不会再为外境所苦恼。这一点我还没有做到,今后要多加努力。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3

  记得在考研那段时光,我读了很多关于社会学、传播学方面的著作,而这周重试这本《社会性动物》读到的一些观点仿佛又把我带回了几年前,但感受却截然不同。下面我来讲知识点吧。

  从本质来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无法脱离所在的群体去离群索居。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基本观点,下面的观点就可以展开了。

  社会心理月有一个共同的因素:社会影响。即人们对他人的想法或行为产生的影响。每个人都会出现时候聪明偏差,这种偏见指的是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如果我们无意中(背后)听到某人在讲我们的好话,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会喜欢这个人。

  从众

  从众可以定义为,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例子:三人成虎;电梯实验;线条实验。两种原因会导致从众。

  1、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

  2、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例如被拒绝或嘲笑)或者获得奖励(例如得到喜爱和认可)。

  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划分三个类型:依从、认同、内化旁观者效应:其他的旁观者在场会一直人们采取行动。例:扶老人

  说服

  中心路径:对观点加以权衡,对相关的事实或数据加以考虑,在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边缘路径:没有经过多少深思熟虑,人们并非依据对观点力量的权衡和思考过程,而是不做过多思考的依据那些简单的、往往不太相关的线索对观点做出正确、错误或者有吸引力的反应。

  可信性增加:方式就之一就是不计较他们的个人利益。如果一个人在说服我们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而且还有可能失去一些东西)我们就会信任他,他也就会更有效力。

  观点呈现的次序: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接受者的特征:自尊:自我感觉不好的人比那些认为自己了不起的人更容易受到宣传说服的影响。

  社会认知

  认知吝啬者:人们总会金利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考虑到我们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我们会试图采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策略。在采用这一策略时,我们活着忽略掉一些信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

  为决策设置框架:引导对提问的回答。引导型提问不仅可以影响对事实的判断,而且看影响人们对所发生事情的记忆。

  信息的信后次序:

  人类认知的保守性:证实偏差和事后聪明偏差都支持这样一个命题:人类认知倾向于保守。我们会尽力去保护已经形成的认知,去维护我们先前存在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定型。

  当我们看到某件事情发生在某人身上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会假定,所发生的事情是和这个人是有关的。而当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会觉得事情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自利偏差:人们总是将好的一面归为己有,而否定坏的一面。

  自我辩护

  每个人都有认知与行为保持一致性的要求。

  减少失调:减少失调的行为是一种自我防卫行为,通过减少失调我们便可以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

  登门槛技术:通过请人帮小忙,制造了一种让人们同意提供更大帮助的压力,实际上他已经为人们将来按照更高的要求办事提供了理由。(温水煮青蛙)内部归因,外部归因。

  充分的惩罚造成更大的吸引力。

  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目的,有过某种困难或者痛苦的经历,那么这个目标或者目的便会更具吸引力,这一过程被称为为努力进行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