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的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马振华老师

  朗读者的读后感1

  正确的事情不要去犹豫,不要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是我在读完《朗读者》之后的第三点感悟。米夏与汉娜的交集可分为三个阶段,当他还是高中生时与汉娜相处而直到汉娜消失的阶段,在法庭上遇见汉娜而直到汉娜被判刑的阶段,开始向狱中的汉娜邮寄朗读录音磁带到汉娜出狱前一天自杀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结束米夏都会有后悔的如果来假想:第一阶段他假想如果在泳池边他能第一时间和汉娜打招呼,那么他就不会遭受汉娜消失带给他的痛苦以及念念不忘而影响到的爱情婚姻;第二阶段他假想如果在审判长面前如实道出汉娜是文盲的事情,汉娜就不会被判刑xx年,而他也不必在懊悔中度过xx年;第三个阶段他假想如果在联系到狱中的汉娜后,能够去看看狱中的她,也许就不会出现汉娜的自杀。以上三个假设,我感到最让米夏后悔的莫过于第二阶段,他与审判长的那次会面,他已经完全准备好了,但最终还是没能将实情呈述,他犹豫了,因为要说明情况也就意味着他曾经与汉娜之间的关系要公布于世,他犹豫了,他选择了爱惜羽毛而错过了那个最佳的机会,才导致后来的一系列懊恼和悔恨。

  朗读者的读后感2

  几个月前在精读《朗读者》的原书,有些许感想。

  好几个月之前就观看了《朗读者》节目,之后,又观看了《经典咏流传》,觉得还不过瘾,于是去书店买了《朗读者》原著回家看,一开始只是走马观花,但经过我的细细品味,发现有很多妙处。

  比同于电视节目,书本的内容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是一本让人们去读书的书,是一本讲读书的书。《朗读者》中介绍了许多古今中外名著,还有一些人们读这些书的感受,他们的感受感染着我们,并以此鼓励大家去阅读更多的书本,去精读更多的书籍。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读书吗?”也许部分人没有过高的思想意识。有的人说为了高考,为了工作,或者说为了家长,为了老师。其实,我想说的读书不是上学读的书,归根结底,人们都是为了自己而读书。也许,这句话,你们听别人说了很多遍。但是,我今天用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相传犹太人用蜂蜜涂抹在书上让孩子添,人们从小时候开始读书,上学之后还是读书,毕业之后继续读书一直把书带入晚年。书本是知识的容具,书籍是人们进步的阶梯。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看书,但是现在,网络发达,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看书了。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古代文化知识的重视,修改了中小学教材,出台了《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节目。《朗读者》用最正直朴实的文字让你读书,留下自己内心的感想。因为,你是为自己读书。

  所以,发下手机,拾起脚边的书香,细细品味,让书本陪伴你,这就是朗读的初衷。

  朗读者的读后感3

  《朗读者》是德国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小说,《朗读者》读后感。《朗读者》先后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奖,以及"世界报"文学奖。《朗读者》被译成35种语言并且使德语书籍第一次登上了纽约时代杂志的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2009年电影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

  第一次接触《朗读者》是观看由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电影《生死朗读》。温丝莱特的精彩表演,完美重现了小说《朗读者》试图带给我们的强烈思想碰撞,让我们跟随着温丝莱特的一举一动重新思考二战时纳粹所犯下的罪行究竟谁来承担?如何承担?

  作者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德国。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在人声鼎沸的审判场,面对无数人对原集中营警卫安娜的怒斥辱骂,米高泪流满面。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那就是,并不识字的汉娜即将承担当时下命令之人的罪。而此时,同为警卫的其他几人却一口咬定下命令之人即签字之人便是汉娜。汉娜凭借自己不识字的秘密,完全能够推翻大家的指责,法官的指控。可是,汉娜并没有这样做。深知汉娜秘密的米高也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

  身负纳粹之罪的集中营警卫,他们有罪吗?他们说自己无罪,理由是:我们是士兵,长官下令,我们必须执行,所以我们无罪。这样的辩护逻辑,也可以这样认为:别人让我杀人,若是人死了,那么杀人犯便是那个教唆我杀人的人,而不是我。现实真的可以用如此强盗逻辑解释吗?

  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有机会沉冤昭雪,为何却抛之不顾?我想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理解。这就涉及到一个中西方文化区别的一个关键点--"罪"的理解。德国人大多信奉基督教。不管是东正教、天主教还是美国新教,尽管具体教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对"罪"的理解。人在出生之初便有罪了,也就是"原罪"。

  《朗读者》是一部非常沉重的小说,埋藏着极强的宗教意味。我在这里试图从西方宗教的角度来解释汉娜不合中国人常理的行为。在西方基督教看来,人是有罪的,人在世间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赎罪。人对自己罪的忽视,便是对上帝的亵渎,是远离上帝的行为。纳粹之罪,是人类之罪,是人在出生之时便带来的人性之罪。面对千夫所指,人往往千方百计为自己辩护,不为其他,只为苟且偷生。这便是人性的缺陷。在西方基督教看来,因为人远离上帝太久了,人堕落了,贪婪、伪善等罪恶便显现出来。

  《朗读者》中的集中营警卫中除了汉娜,所有人都忽视了罪性的自我。所有人都在逃避,只有汉娜一人敢于面对罪性的自我。

  西方基督教中对"罪"的阐述,为我们解决对纳粹罪人罪行的评判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意义。参与纳粹行动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是罪的程度应当有所区别。从士兵都长官,罪的程度应当逐步递增。而汉娜给我们的启示便是:我亦有罪。谁能像汉娜一样面对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时坦然接受呢?

  汉娜的罪毫无疑问是一种个体的罪,但在接受审判的语境中,她的罪已经成为了整个纳粹的所犯罪行的象征物,她所承受的是整体纳粹的审判。其次,汉娜作为曾经的纳粹体制中的一份子,无疑在接受审判时已经被先验地定罪了,审判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过场。也许在审判的过程中,公众通过这种治罪的形式可以转移或者转嫁出去自我的心理创伤,达到遗忘过去的伤痛,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自己的生活。假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逃避者的行列,美丽的伊甸园还会开满智慧之果吗?

  朗读者的读后感4

  同学给我推荐了一本德国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译本《朗读者》。读完这本书的感受,用一个简练而准确的词来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场好电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银幕上的某个场景,又或者听完一张唱片,关掉机器,依然余音缭绕一样。合上《朗读者》就是这种感觉。我并未能像书的结尾说到那样——每一个读者都会把它一夜读完,毕竟书中涉及的历史、道德、情欲、伦理等问题很复杂,让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难以自拔。

  故事讲述一个十五岁的中学生米夏因为偶然的原因爱上了三十六岁的汉娜。对于米夏而言,他在汉娜身上发现了一个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汉娜也因为有了米夏的朗读而安静且散发着柔和的光辉。但是,汉娜不久却突然不辞而别。等到再见到汉娜,米夏已是在法庭实习的法学系大学生,而汉娜却是嫌犯之一。汉娜的罪名是在纳粹时期当过看守,在一次空袭中造成了大批犹太人死亡。(战争开始时汉娜曾在西门子任职,本来还有提升的机会,汉娜却令人惊讶地辞职当了纳粹的看守。)在审讯中,别人把当年遭空袭后起草文件的事推在汉娜身上,她却出人意料地承揽了下来,结果被判终身监禁。

  在知道了汉娜越来越多的事情后,米夏发现了汉娜一生最大的秘密:汉娜不识字!正是为了掩盖这一点,汉娜屡屡放弃前程,几年前离开米夏也是为此。但是在法庭上和众人面前,米夏并没有作出任何透露,也没有替汉娜辩护。出于对汉娜的维护,还是对自己的维护呢?我不能理解。

  汉娜的身影一直索绕在米夏心里甚至贯穿于米夏的一生,婚姻失败的米夏在汉娜入狱八年后,开始重新为汉娜朗读名著,并把录音带寄给汉娜。这给狱中艰难生存的汉娜带来了希望,汉娜凭着录音,并从图书馆借到这些书籍,然后逐字逐句同她听到的内容进行对照,那台录音机也为此就要一会儿向前转,一会儿向后倒,一会儿暂停,因为反复退进使录音机坏过无数次。汉娜竟渐渐学会了读写,且开始满怀希望给米夏写信。收到了汉娜写来的信,内心充满喜悦安慰,但内在柔弱犹豫的米夏却始终没有给她回信。

  汉娜可以出狱了,由于没有别的亲人,狱警联系了米夏,他们这才见了尴尬的一面。米夏发现汉娜明显老了,几乎不知道如何面对她。而就在米夏去接汉娜出狱的当天凌晨,汉娜自杀了。

  这部小说,看后给人一种启迪性,那就是让人性的认知和对社会的思考,来洗涤你的灵魂。

  朗读者的读后感5

  读《朗读者》的时候,是去年9月底。

  德国人是很严谨的,他们的文字不华丽,不卖弄,笔触冷静而庄重,真实而简单。北大出身的钱定平先生更是把《朗读者》译得相当贴近中国读者:大气、正式,而又不失温婉的美感。

  小说写的是一位少年(米夏)与一个成年女性(汉娜)之间纵贯一生的爱情。

  米夏在15岁时遇到汉娜,他的情欲与爱欲都从她那里得到了满足。他是她的朗读者,每次见面,他都要为她朗诵华彩的篇章,他们都要用清水沐浴,然后行鱼水之欢。他们相约出游,他们一起看戏,他们也吵架。米夏慢慢长大,开始结交同龄女孩。后来忽然有一天,汉娜走了,从米夏的生活中突然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音讯。

  两人再见面,是在法庭之上——米夏是法院实习生,而汉娜,曾经是纳粹。由于自己的秘密(她不识字)与强烈的自尊心(她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她不识字),她放弃了升职机会而去做了一名纳粹看守。同样由于这个秘密,在审讯时造成了众人对汉娜的误会。米夏凭着对汉娜的了解发现了她的秘密,他在救她与维护她尊严之间徘徊了很久,但最终选择了沉默,汉娜被判终生监禁。

  一段时间后,米夏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朗读的磁带,而汉娜竟然慢慢学会了读写,经常写些字条给米夏叙述日常生活,在我看来这就像一个小女孩一般可爱,在自尊与爱人之间,她选择过,也离开过,但她还爱,她想让他知道自己的一切,状态也好,心情也罢,无论她是20岁、30岁,还是50岁。是啊,女人爱你的时候,你就是她的全部,在她那里没有其它任何东西能和你相提并论。但是,米夏从未回过字条或者信,只是一次次地寄出磁带。这期间,米夏结婚又离婚,作为男人应该经历的似乎都经历了。

  有一天监狱长打电话给米夏,汉娜刑期将满,而米夏是唯一与汉娜联系的人,请他接汉娜出狱。米夏为汉娜今后的生活作了安排,然后去见了汉娜。原先健壮美丽的汉娜已显老态,米夏不由显露出失望。其实,这可以理解,现实的汉娜与米夏记忆里的那个不一样了,以前的汉娜有着迷人的'芳香与诱人的汗珠,现在只剩下老女人的体臭。他们的爱,永远有那么一种距离:米夏15岁时,是女人与男人、成人与少年间的心理距离;米夏30岁时,是犯人与公民、监狱与社会的时空距离;米夏45岁时,是一种由害怕产生的距离,似乎只有在某种距离外才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之间的爱承载不了那么多,他们都有最后的一点幻想,米夏幻想着重逢汉娜时仍有年少时的那般冲动,汉娜幻想着重逢米夏时彼此能有岁月过去后的看破红尘。可惜,可惜,可惜,米夏流露出了失望,汉娜吊死在那个即将出狱的黎明。

  是啊,汉娜有什么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呢!一切都要结束了,就在那个黎明,她将要出狱,她再也不会收到朗读磁带,她再也不会得到那种由距离产生的最真实的关心,她心中仅存的一丝温柔已经消散,仅存的一丝希望已经死去。她死了,上吊死了,死在那个黎明,就要出狱的那个黎明。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更让人欲哭无泪呢?!有些希望,并不该有。有些爱,注定不能。

  我相信,并且觉得所有人都该相信,米夏爱,汉娜也知道米夏爱,只是,真的只是,真的真的只是,他们不能爱。汉娜死后,米夏尽自己可能做了一些事。后记说这是他一生的忏悔。而我觉得,不,这不叫忏悔,而是延续。把一件应该做一辈子的事做完,而且,也许,这是最好的方式。试想,如果汉娜出狱了,接下来将开始的新生活,对她,对米夏,有什么意义吗?这是他们的爱的延续,并不因为一方的离开爱就不存在,相反,在他们之间,这样的爱,这样的不能,才是最最最感动,最最最让人一次又一次默默无语凝神沉思的。

  法国《世界报》文学主编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在书后评论中写道:不管我问哪个读过《朗读者》的人,他们都说“我把它一夜读完”。我相信,这本书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至少,他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也相信,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所沉浸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这部小说承载了太多,爱与性,爱与被爱,爱与背叛,爱与社会,爱与死亡,爱与生命。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还有令人无比安静的思考。

  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这本书就是这样。

  朗读者的读后感6

  看了曹文轩教授对《朗读者》的推荐,于是,迅速找来了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就想一口气读完,正如书的结尾所说,“每个读者都会一夜把它读完”,我亦是在最快的速度读完的。

  《朗读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让我或者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故事。15岁的中学生米夏偶然认识了36岁的汉娜,他们成了一对很特别的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约会,每天他们都会沐浴、朗读。他们一起骑车出去郊游,住旅馆的时候以母子的名义登记。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他们在一次大吵又和好之后,汉娜不辞而别了。两人再度重逢时,米夏已是大学生了,在法庭当实习生,汉娜作为曾经的纳粹战犯成为被告。汉娜在被审的时候,为了隐瞒自己不识字这个秘密,从而接受了其他战犯的“污蔑”,从而被判终身监禁。米夏知道真相后,想替汉娜说明真相,但是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选择了缄默。米夏在离婚后,他继续为汉娜朗读,寄去了录音带。汉娜在狱中通过录音带艰难地学习文字,并给米夏写了一些小纸条,但是从未回信。当汉娜即将被释放,米夏接到典狱长的电话,他不得不去看望汉娜,并为汉娜找到了房子和工作。当米夏去接汉娜出狱时,汉娜已经自杀了。

  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的那样,这本小说的语言非常严谨,非常严肃,但是读之却不觉得沉闷。读过这部小说,让我联想到了三个词——自尊,经历和朗读。

  可以这样说,汉娜的一生都在捍卫自己的自尊。

  她最初是西门子公司的职员,当她要被提升的时候,她为了掩饰自己不识字,从而选择了去当兵在集中营做守卫。人说,一步错,步步错,正因汉娜这一个错误的决定,才造成了她悲剧的一生。纳粹时代结束后,她就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层层“隐藏”自己,因此她不停地更换居住地,因此,不管她多爱米夏,但是,她始终未将自己全部交给米夏。在米夏的心里,她是个谜一样的女人。

  一个36岁的女人,没有家,没有亲人,不敢爱,不能爱,她只能到处漂泊,过着不稳定的日子。其目的既是为了隐藏她当纳粹看守的历史,也是为了掩饰她不识字的秘密。

  汉娜将自己不识字当成了人生中的最大的耻辱,为此她愿意付出所有的代价,哪怕是爱情、自由或者是生命。和米夏不辞而别,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更是为了保守住这个秘密。汉娜被其他被告污蔑是她“主谋”,是她执笔写了当时的决策的时候,她为了不在法庭让众人知道她是个不会读写的文盲,她承担了所有的罪责,虽然她知道承认了罪责的后果。

  汉娜选择了“隐瞒”和“藏匿”来捍卫自己的自尊。我想,她捍卫自己的自尊是没有错的,但是,汉娜选择了错的方式。在她年轻的时候,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在她邂逅米夏之后,都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让她学会读写,但是她没有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