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是特感兴趣。好像是听腻了讲道理谈人生的话,不过作者引用的历史故事,或贴近生活的典型事例,有的挺有意思。
讲到人不要狂妄的时候,以杜审言为例,原来杜审言是杜甫的爷爷。不过也太夸张了吧?真的有人会在考完试因自己的作品太优秀考官会羞愧死而哭吗?
讲到不要死读书,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时候,说到了满腹诗书的梁元帝,大敌压境他还在给群臣讲做人要善良,最后惨死敌手,死之前埋怨书骗了他。
现代的故事,也多了去。大多关于职场,创业,各种为人处世。
书名中低配的人生,就是作者说的低品质的人生。不是简单以物质衡量的,而是看追求的境界。最高境界是“要体面,要尊荣,要在一定领域内要影响力”,其次是追求受人尊敬,最后是无所事事,没有目标的人生。这个划分,怎么看怎么功利,例如“尊荣”这个字眼。相反,王国维的划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教育的目的,说漂亮了,是培养孩子饱满的人格,自由的精神。说专业了,是帮助孩子,实现从以自我为中心到社会化的转变。说实在了,就是让孩子适时成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不能再是那种稍遇到一点压力,就狗急跳墙恨意丛生,拔刀子满街乱窜的那种人。
有些书过目就忘,但雾满拦江著写的《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他里面讲述的故事和道理对我却是“余音绕梁”,因为他的话语让我产生共鸣。在如今这个纸醉金迷,科技迅猛,信仰迷失的年代,我们或许得过且过,我们或许肆意挥霍,我们或许举步维艰苦,我们或许努力前行……
忙碌着,奔跑着,痛苦着,快乐着,焦虑着,疲惫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最后仍生活在我们越来越不懂的迷茫世界里。在这个纷乱浮躁的大染缸里,要想出污泥而不染,要想独起一支新秀,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身体力行,更需要思想的转变,而他的这本《我不过低配的人生》就是在和我们探讨人生,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让我们在迷失的世界里重新找到真实的自我,重新认识暂新的自己,拥抱富人的思维,过上更好的人生。
要想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必须要突破思维障碍与边界。普通的人物,只要找到自己非凡的一面,并将其体现出来,就会成为显赫的明星。再强大的人,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始终以最软弱的一面示人,那么他的表现,边普通人都不如。人可以强大无比,气势如虹,也可以卑微懦弱,愁苦悲凉。
人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激发自己的哪一面,刘邦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典犯嘛。我们不是郎朗,我们不是姚明,但是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熟知自己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会正确地思考,而不是伪思考,遇到冷静,能正反方面来看待问题,静心、温和,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就能够让心中的智慧浮现,遇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看重别人的是人品,而别人看重我们的是能力,如果你拥有其中一个,那就加快步伐提升另一个;如果两个都有,那你只要继续保持就好;如果你两个都没有,那你不得不反思你目前的状态了。因为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你也不是人见人爱的毛爷爷,你只能靠自己的实力慢慢往上爬。不要高估了自己的付出与劳作,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离了哪一个照样转得欢。不要时常抱怨,如果你有这个闲情,那就沉静守拙,在专业上面多付出点时间与精力,让你的努力体现更高的价值。
没有谁不向往美好的生活,没有谁不想过更完美的人生,但是你得找准你人生的杠杆,借助一切有力的机会,就像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但是前提是你得足够优秀。学会思考,学会付出,学会努力,懂得爱别人,更懂得爱自已,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术业也有专攻,没事多读几本通透的书,只有你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读懂你。
因为学习,所以优秀;因为付出,所以收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理解,所以相爱……你向往什么样的人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就好。纵然有风雨,但是终能见彩虹。因为我们都不愿过低配的人生,我们愿意过有深度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认知,要扩大个人的认知,就要不断地去阅读与思考,将所思所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个人所拥有的资源,不断实现个人成长。
当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才是真正对知识进行熟练应用,才是一种智慧。如果不能将所学用来解决问题,那些知识只是存在于书上,与个人是没有关系的。想达到智慧的认知,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增强认知能力。
现实世界中,自己所学的许多东西,不会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头脑中只存在一些理论,不是知识无用,而是自己不会用。将所学转化成财富,是一种能力,但当前个人不能有效地实现这种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会思考。
真正的思考是非情绪化的。这是自己在许多情况下所范的错,将情绪化当作思考,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无法有效地去思考,有效分辨情绪与思考之间的差别,需要调动个人的元认知系统,只有认识到个人的思考,知道自己在思考,或者通过大脑来控制自己的思考。大脑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功能,就是大脑可以控制大脑的行为,当自己能够认识到这个功能的'时候,就是在不断地调用元认识能力,调用的目的是控制个人有效地思考,而不是天马行空式的思考。思考能力的提升,不是简单地通过想象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基于一定的事实进行联想,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
突破个人认知的局限。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但是真正地改变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通过个人不断地去思考与实践,才可以改变,要相信人是会改变的,但是自己如何变的更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达到有效的改变,不仅需要进行相关学习,更重要的是反思复盘。
越低级的事物竞争越激烈,所要付出的代价越大,所以只有学会一些较高级的技能,才可以将人生过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当个人可以不为最基本的需求而奋斗时,或是实现了财富自由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或者从事更有价值的活动。由于局限于当下的生活,所以个人大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限的,而要突破这种限制,就要用自己的能力来改变当前的状态。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地实现个人的成长。
前两天,我致电某儿童产品进行投诉,原因是订购二十天后仍未发货。但临近过年,无论如何也不能保证我在年前收到产品。我一气之下又投诉了当时跟我确认订单的客服。
这不是我第一次在投诉中,从投诉某件事情转移到投诉某个人了。这类投诉有着相同的缘由,就是哪怕责任是商家承担,对方也无法解决我的需求。于是情绪被激发而忘记本来拨打电话的目的(尽快收到产品),转而将矛头指向某个倒霉的员工(投诉员工)。也就是,用找替罪羊的方式,缓解我内心被拒绝的失控和失落。
在亲密关系中,也常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对于某个观点进行争执,并不是源自观点本身,而是两个人在争夺谁才是这个家里更有权力、说话更有分量的人。他们在意的不是观点,是好恶,是输赢。
尤瓦尔·赫拉利在文章《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的信任》中,写了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战争,都不是为了抢地盘和食物,而是为了一些虚构的故事。比如巴以冲突,大家都以为双方是在争地盘,其实双方都有完全不同的虚构故事,而且彼此不认同。
这是真实的人性,这也是引起我们认知障碍的因素之一。
决定我们能走得多远的,不在于我们是否拥有更高的学位、更多的知识、更多的财富,而在于我们是否拥有正确的思维认知。只有正确认知自我,克制天性中的疲懒、懦弱与恐惧,绕过人性的陷阱,才有可能获得更充足的上升空间。
雾满拦江在《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中,从认知、人性、情商和教养四个方面,讲了如何跨过思维障碍和思维禁锢,找到自己内心中的力量。
第一,阻碍我们前行的最大障碍,是内心深处的恐惧。
有人担忧自己不被重视,有人担忧没有足够的存在感,有人担忧胜任不了现在的工作,有人担忧自己形象太差,有人担忧被女神鄙视,有人担忧智力不够用有人担忧家人,有人担忧事业,有人担忧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人因为担忧,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
除了担忧之外,恐惧还会化身为抱怨,甚至是愤怒。比如恐惧自己糟糕的困境或无望的未来,就放弃个人努力,并用借口和责怨先发制人,把问题归于世道黑暗,或责怨他人,消解了自我努力的价值。还有的时候,晦涩的人性为了保护自我不适感,还会让人常生嫉妒之心。越是对自己能力缺乏信心的人,越是不愿意承认别人的能力。
能够辨识内心恐惧并战胜它的人,才会让心灵日益强大。
第二,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
吴晓波说过,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这里的“富人堆”指的就是富人思维。
穷人思维主要体现在,穷人家的孩子更易于急功近利,难有大胸怀与长远眼光。另外,穷人家的孩子,抗风险能力差,不敢轻言冒险,因为恐惧一旦失败就难以存活。更重要的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有可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物质资源匮乏而形成自我设限的思维。这种思维让人产生恐惧,不敢相信他人会变得更好,也不敢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以及不敢相信自己也会有超过预期的表现及能力。
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就是受自我设限,思维禁锢的体现。在遇见一些内心强大的人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内心缺乏力量,很容易在现实遭受挫折时变得无助,从而失去改变的勇气,开始随波逐流。
罗斯福说过,人们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困住我们的只是一种观念,而没有实际价值。
书中说,要摆脱无能为力的疲倦感,首先要检查自我的归因方式。也就是你要意识到,在努力和人生成就之间,有一个概率很大的因果关系。拼搏一番却一无所获的情形不是没有,但那或许是还没到成就实现的爆发点。无论如何,你都要相信奋斗的价值,要相信生活会改变。没有什么固化的东西值得信守,拥抱一个变化的世界,才会豁然开朗。
遇到困境时,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一蹶不振,两者的差别在于对不确定性及确定性规律认知上。朝正确的方向努力能使自己变得优秀,这是确定性。努力但未必能成就事业,这是不确定性。那些遭遇逆境就瘫软如泥的人,是把这个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给弄反了。他们不相信努力的价值,认为这个世界坏人得志,自己一事无成。通过这样的认知,把自己人生颓废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外界。
第三,去除自我化是一种温和的智慧。
张晓楠说过,某种事物或观点,它的存在本身一定是有意义的,我们要用接纳的心来看待不同于我们观点的人和事。但心智不成熟的人,往往把他人与自己相异的观点,看成是他人对自己的否定,还容易把对方的观点、人和事物看成是同体的,讨论问题时,极易转为人身攻击。
过度的情绪化、自我化与对抗化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之一。
情绪化,指的是不成熟的成年人士,对外界的反应以情绪面居多。当他们遭遇否定时,立刻感到心理受挫,而不是将之感受为他人不同的观点。
自我化,指的是不成熟的成年人,不具备把事物、人物与观点区分开来的能力。这些人认为,人与事物、观点同体的,于是讨论问题时,极易转为人身攻击。
对抗化,是说自我不够强大,需要通过他人的关注来表现自我、刷存在感。
最后,有些东西,比知识更重要。
不知道你有没有受到“知识的诅咒”的影响,“知识的诅咒”是指学习了大量专业知识的成年人,仍无法理解他人的现象。他们每掌握一点知识,对不掌握这些知识的人,就失去理解。他们掌握的知识越多,不被他们理解的人也越多。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饱满的人格,自由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从以自我为中心到社会化的转变。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存在对抗社会化的本能,只有差异化的接触,才有可能改变。真正的成长都是逆人性的,一旦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挫折,甚至感受到了伤害,这就意味着你向成熟迈进了一步。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读背影有感400字
三好学生个人演讲5分钟
傅雷家书读后感650字
过年的演讲稿范文(精选11篇)
读背影有感4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650字
读秘密花园有感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书本傅雷家书读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精选7篇)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六个追问读后感范文
爱也是力量——读“精彩极了”和“糟
神笔马良读后感700字
狼王梦读后感四篇
小老鼠的魔法书的读后感(通用六篇)
老鼠开会读后感150字(精选7篇)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范文600字(精选10篇)
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的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