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应该怎么写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下面是关于《大学》读后感范文,欢迎借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两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说的话。“大学”、“大学”非我们所上的大学,而是博大的学问。《大学》是部净化心灵的宝典!
孔子、曾子、朱子……一代代的伟人,写着这部弥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的人明史书。
我最喜欢是的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所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这样。“心不妄动,才能所处而安”这句话非常好。是啊,如果做任何事都不静下心来,是做不成的。只要心静,有专一的目标,这件事才能做好。这样,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不要以为至善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做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上的事,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
我还喜欢下面的这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凡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终结和开始,能够明白这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接近大学所讲的道理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要讲究次序。最重要、最紧急的事先做;次重要、次紧急的事后做。如果次序乱了,事也做不成了。所以我们做事一定要讲究次序。
很多人读大学读的是“修身”,而《大学》本身也将“修身”一项作为重中之重,提出“修身”是“大学之道”的根本,“修身”是“内圣”之学和“外王”之学两大方面的枢纽。我也是本着“修身”这个重中之重去读《大学》的,但当我读到传文第六章释“诚意”篇时,我停住了。此篇促使我必须停下来思考。
释“诚意”篇全文如下: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为什么读到此篇我要停下来思考呢?因为读到这里,我发现“修身”似乎对我们来说太过于大,扪心自问,意未诚谈何修其身?
也许大多数人都知道“诚意”或者“意诚”这个词,但却鲜有人知道这个词出处其实就是《大学》这本书。大学之道在于修身,而修身之重就是意诚。清代著名文学家、学者、政治人物纪昀,也就是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中如此写道:“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说明“诚意”在《大学》中的必要性。
而在我们现实工作生活中,“意诚”又有何指导意义呢?我想分三方面来说,第一,对身边的人意诚;第二,对所做的事意诚,第三,对自己意诚。
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人的价值,脱离了群体的人是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因此,我们身边的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到亲朋好友,大到公司同事。作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如何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群体,更和睦的与这个群体相处,以至于帮助这个团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这就需要我们怀着一颗诚意的心。就我们新进员工而言,怎么样才算是有一颗诚意的心呢?首先是对待老员工要尊重讨教;老员工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需要的经验,不管是技术上还是为人上,都将为我们快速融入这个团体给予帮助,因此我们也需要怀有一颗尊重讨教老员工的心,很多新员工好高骛远,可能觉得自己学历高就为人高傲,这种心理是极不能有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夫子这个大的教育家都有如此谦逊的态度,更何况我们呢?其次,对待身边的同事应该友爱互助;与我们同时进来的员工,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进入公司后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因为我们的不同,也提供我们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补充自己身上的不足,不要因为身边的同事与我们一同进入公司,就觉得他们身上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也正因为我们同时进入这个公司,这是个多么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我们该珍惜这种缘分,在生活和学习上互相关爱。第三,对工作在一线的工人抱有一颗感恩和平等的心;工人是工程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个工程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他们的一砖一瓦为我们带来了财富,我们该有对其感恩的心,平时的嘘寒问暖都会让工人感觉到我们对其的感恩,这样也能促进项目部人员与劳务人员的关系,对工程的建设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形于外不光是要对人诚,也要对事诚。作为新员工来说,刚进入公司对于自己的工作是白纸一张,所以对于我们自己所做事的态度全完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去定位。很多员工刚进入公司都是激情满满,可一旦进入自己的工作岗位,尤其是觉得工作与我们理想是有差距的时候,就开始得过且过了,降低了自己对工作的要求。我们建筑行业要求的就是严谨,一个螺丝钉没有上紧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事故,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而态度就取决于我们是否对自己所做的是怀有一颗诚心。诚意做事,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抱以诚意做事,才会做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所谓对自己意诚,即“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吾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要洁身自好,有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朱自清《论诚意》一文中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伪诈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小人和君子并不太多,一般人都沉浮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沉浮,就是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朱老这段话说的有深度,点到人无完人,又点到人需要自己把握自己。而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我们,有着各种诱惑在身边,我们是否可以抵制这些诱惑呢?与人交往时和自己独处时是否能保持表里如一呢?种种问号都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拥有一颗意诚的心,意诚而后心正。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然会经历磨难的,劝导每一位新员工都能慎其独。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正所谓心正意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只有真心意诚地修养道德,才能使自己达到心胸宽广、安泰舒适的境界。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释“格物、致知”原文无从考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朱子补转,所以并不知道原文如何阐述格物致知,但我想,只有先意诚了,才有心去格物致知。所以一切在于心而不在于形。若是让我重排七个条目,我必然是把“意诚”要排到第一位的。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诚是不是就是万物之源呢?我想《大学》不亏为“大人之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咀嚼。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著之一,成书于春秋时期,相传为曾子所著。唐代之前,《大学》倍受冷落,直至大文学家韩愈等人反复引用,宋朝程朱理学时期的大力推介,始受关注。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香港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格物”,台湾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等,包括我们贵州大学的独立院校,明德学院的明德,都源于《大学》。
《大学》的核心在于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读大学读了很多遍,不仅是喜爱,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明代思想家李贽(zhi)提出《大学》是关于内圣外王的学问。内圣是指具有内有圣人的修养,也就是要有高道德修养。外王是指能够推行王道、推行仁政。
而在今天我把这句话归纳为两个核心,一个是修内,一个是治外。
我理解的《大学》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修身。《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不论你是皇上还是平民,做人的根本是一样的,都要修身。
什么叫修身?中国古人的修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修身是指修正自己的身体或言行;另一层是广义的,由于古人认为人不但有形体,而且含有气和精神,因此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形、气、神。在《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大学》里的修身还包含有正其心、诚其意。
这就是我理解的修内。而治外就是进行社会实践中,讲究实际、实事求是。
《大学》提出了“人生三鼎”理念,它把八目归结为三个核心,一个是修身,是对自身形、气、神的修养;一个是治学,指学习和研究知识;一个是用世,是指进行社会实践。三鼎装载的东西越多,说明人的成就越高,最高的成就是三鼎满载,称为“三不朽”。
《左传》解释了什么是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就不会被后人忘记,这就叫“三不朽”。而“三不朽”的顺序是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
如何才能做到“三不朽”呢?古人认为需要从修身、用世、治学三方面下功夫,其中立德与修身有关,立功与用世有关,立言与治学有关。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不多,站在儒家的立场来看,明清两代能够称得上“三不朽”的,只有明朝的和清朝的曾国藩。
《大学》这本书说的都是大学问、大道理。可能很多人都不喜欢看,但我个人认为《大学》所倡导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张教育应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全书关注人的心灵建设,净化人的思想,纯洁人的灵魂,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是我们在工作之余,压力之下,应该细细品味的精品中的精品。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霸王的崛起读后感
工厂安全生产演讲稿模板
母亲节演讲稿:母爱无言
简爱读后感优秀范文500字
霸王的崛起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优秀范文500字
读爱迪生有感作文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幸福的鸭子优秀读后感(通用六篇)
小王子读后感范文五篇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
关于童年的读后感(通用18篇)
铁军执行力读后感
格林童话勇敢的小裁缝优秀读后感范文400字(精选7篇)
范爱农的读后感范文
初三名著1000字 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范文(通用18篇)
稻草人文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