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个人开的学校》读后感

阿林老师

  《为每个人开的学校》讲述了是北京十一中的学子们的成长故事。

  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十一年教学年龄的我总想尝试去改变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期都有小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年级也名列前茅,可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学生学习的状态。我觉得我的学生太累了,累不是因为学习。有目的的学习不会觉得累,有兴趣的学习是神采奕奕,更不会觉得累。而我的学生们所表现出的累,是一种机械性的累,他们每天复制的生活,而在这种生活里他们没有自己的思考,他们只是知道我什么时间上学,我什么时候学习,我今天上学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是没有任何思考,他们停止了思考,是为了上学而上学,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从早至晚,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他们唯一希望就是分数能多些,最大的希望成绩再高点。而学习“缺乏”天赋的孩子似乎更可怜了。刚开始,艰难的在老师的后面跟着,慢慢地,脚步越来越沉重,距离越来远。胆小的、懂事的学生,依然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目不转睛的看着黑板,听老师讲课。而耐不住的学生开始寻找事做了,看漫画、上网、上课打瞌睡……心思不在学习了,任可一件事情都可足以让他感兴趣,让他打发那无聊的时光。一个没有目标、没有斗志的学生,不会爱生活,不会感恩,学习的落后了促使了他成人的绊脚石。

  而在而《为每个人开的学校》里的学生们,我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他在学校的成长,从内向到积极;从无知到思考;从漫无目的到执着追求;从个人观到世界观。这是成长,也是蜕变。

  北京十一中是一个多元化的学校,学生不仅在这里学到文化课的学科知识,它是一个小型社会,学生也在这儿历练。

  (一)参与校园的管理,和学校一起成长

  刘毅伦的《创新校服》一个高一刚入学的新生把学校几十年的传统校服到具备功能性和舒适度的新款校服。在这个完型的转变中,他与负责校服的老师、同学团结合作,向校长提出改革方案,与家长交流沟通;他需要完成提案,完成校服设计,完成新校服的T台展,完成销售模式以及销售模式的改革。这让他改变了生活习惯,改变了性格从那个内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的的人学会主动沟通交流,解决问题,成为销售高手。

  王少琛,一位曾任年级不定期理学院院长。参与学校的管理,让他爱这个学校,爱这个学校的一切。他想尽办法去改革学校的管理,把权力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决策的权力。让学校的“自主管理”达到标准,得以实质的应用。

  (二)茫茫人海中,有方向,才能到达彼岸

  在北京十一中,有许多条路,学生行走其间,那是一个方向,让学生继续走下去的方向。

  梁紫珮,在众多学生中她是一位普通而内向的女生。一次偶然看到学校乐仁咖啡馆的招新海报,从此与咖啡结下了不解姻缘。从咖啡的无知者到专业人士,因为爱,所以的咖啡馆从死亡线中拉回来。她在各种挑战中充实自己,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做好准备,让她找到归属感。

  “没有人一开始就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擅长哪个方面,我们都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追寻来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就是王学思,她在学生会干了三年,她发现了她有出色的工作能力。为了筹备去香港的资金,她独立独立举办了“京城中学生年度校园刊物峰会,邀请赛18所重点中学、26所校园出版类社团的150名主编、社长或骨干。撰写并向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关于“如何促进学生自发性组织获得社会层面的保障与支持”》这些都让王学思明确方向。

  (三)小我至大家的转型,与学校一起成长

  每个学生都一样,进到一个新的学校,都要从陌生至了解,需要从不适应到习惯。他们没有任何目标,做任何事情都是偶然,喜欢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但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是从小我发展到大家的转型。

  张新迪像千千万万个中国孩子一样,从小就在妈妈的引领下参加了许多兴趣班。有一身本领的她把它用到了公益。她从公益中学会思考,她认为:人最重要的就是心怀爱、善良和感恩,对身边的人好,对不认识的.人好,对那些弱势群体给予关注。她已把身上载满光辉照在他人的身上,是一位大家。

  初到十一中的金亭藩,凭借优异成绩的她很狂妄。进入模拟联合国后,她把身上的刺激全部摘除。在戴老师帮助下,他明白做为一个国家的代表,应该发挥出怎么样的作用?她变得沉稳、冷静。更重要的是让他思考时更加全面,让他能够逐渐转考他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以世界的未来。

  我在这个学校,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他们成长中的转变,他们有了目标,学会思考,解决问题。他们明白每天需要做什么,他们正在做什么。他们是忙碌的,但是充实的。学校不仅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成长历练的小型社会,他们不仅关注自己,还关注社会,是一名学校的学生,也是一名社会的人。

  而我的学生,似乎只是学生这个身份,他们不了解自己所需,不知道社会的动态,目光的狭隘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事的他,让他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老师们也越来越辛苦,让教育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有些家长、学生把学校当成了避难所,只要来学校,就不会出什么事,安全就好。上学成为他打发无聊的时间,等待成人那一刻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没有一个人,从出生就知道他喜欢什么,能做什么,那是在许多不同的尝试中方能寻找到。每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离不开群体,我们需要团结合作,需要关注他人,我们在获得的同时也要付出,不然得到的太多,重力会把我们压垮。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切身的感受。任何的说教,只是沾其皮而不能进其心。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多了,要求也高了。大家忙忙碌碌,为了生活,负担重了,压力也大了。“残酷”成为了现实的代名词,大家悲观、无奈、甚至是绝望。在相同的境遇下,社会的生活状态似乎是灰色的,而在这个多元化的学校呈现更多的是红色,它充满着活力,生机与挑战。它不仅是学生的学校,也包括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每一个人。读过此书的人,能够从这些孩子们的字里行间获得力量,消除灰色,获得红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