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读后感

张东东老师

安妮宝贝读后感

  (一)

  《春宴》是这个寒假认真看下来的一本书。读这本书试着这样一个清冷、寂寞、沉静的严冬,在家中免除了外界的纷纷扰扰,仿佛更容易融入作品,并看到自己的真实与怅惘。《春宴》与安妮以往的作品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婚后的生活让她对爱情改观,还是女儿的降生让她对这个世界热爱加深。无所谓否定与肯定,我只看到一段真实的爱恋,哀爱到骨血,爱到不能再爱下去。

  庆长与清池,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他们在万千人潮、拥拥挤挤中,恰好遇见,无所谓早晚。庆长,这个从小被父母抛弃、被欺骗过的女子,在上海这个物质大都市里坚韧地生存,她充满警觉、不信任和自我保护地活着。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的她可以过得洒脱无牵挂,她没有遇到爱情,所以宁愿相信她不需要被爱。但是她知道她需要爱情,她仿佛是为了等待一场爱情而降生的。

  许清池,这个拥有优越条件的男子,他集金钱、地位和家世于一身。被无数女子万千宠爱。但他们相遇时注定要爱上彼此,因为他们都被对方身上所特有的气质所吸引。庆长说过,初见他时便觉得彼此如此熟识,仿佛骨血相连,难分难舍,但是也注定拥抱太深而使对方受到伤害。

  横在他们中间的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而是能否爱的问题。因为许清池是一个有家室的男子。但是清池为了庆长却可以甘愿在窄小房间里尴尬的行动。而庆长愿意为他停留、为他束发、穿裙、化妆。恋爱中的庆长没有了那个山巅上野鸢尾的骄傲与凌然。而是变幻成一只自爱、优雅的蝴蝶。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就会让我们发现另一个自己,并爱上自己。这点在庆长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然而,许清池最终还是无法为了庆长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现实中的许清池不可能对一切无所谓,而仅靠与庆长的爱情而活,她是一个被太多社会关系所牵累的男子;而庆长也不可能像其他女子一样委屈求全。于是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无法收场。当他们发现无法再爱对方更多一点时,放手成了唯一的救赎。

  他们因为差异而相互吸引,又因为差异而注定分离。爱情的.吊诡之处也许就在这里吧。

  但是,他爱过她;她也爱过他,彼此爱过,拥有过就好。

  安妮宝贝用大量的笔墨去描述他们的爱恋,不肯漏掉任何一丝一毫,让我们看到了一场爱情轰烈的起落。

  (二)

  书的后面点出了这本书探讨的是边缘人的内心生存状态。我觉得这里的“边缘人”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指的就是像贞谅、信得、庆长这些女子一样的人。他们内省,敏感,没有人际交往障碍却又在精神上离群索居。书中的解释是“在所置身的时代里不合时宜又一意孤行的人。他们是时代的局外人”。边缘人的情感归向何处,安妮宝贝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处境——与时代的顺从和矛盾,但也没有给出出路,这是一种探讨或者更多的是一种问寻吧。其中或多或少都找到你我内心的影子,当自己不被认同、不被理解、或者偏离大众时,具有的困惑也可以算是边缘人的感受。

  第二种含义,指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传统文化带来的边缘化影响。比如书中写到的城市歧照,曾经有着邻里间热情富含人情味的来往,传统节日里的个体参与所承载的存在感,现在大概都消失了。“*”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贫乏”。这些被边缘了的地方面临一种两难处境:是风风火火跟上*的步伐,还是保持原来的风貌自己走路?这两者并不对立,但是把它们结合得很好的地方很少。尤其在旅游城市和古镇上,显现出更多的是弊端。

  《春宴》总体来讲是不错的,内容不空虚,忽略它那些纠结的书面表达,而且有些对人们普遍心理的书写很真实而自然。老规矩,写完读后感,我要无看书评啦!看看别人的观点和角度。

  (三)

  昨日读罢安妮宝贝的《春宴》,犹如品尝了一餐文字的盛宴,只觉得字字珠玑,文字简练而冷酷,读后更觉得逐爱的艰辛。

  作者以探索情感的方式交替叙述了两位主角:庆长与信得的故事。每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经历与性格,庆长对爱的完整性屡次尝试,苦苦追逐,到最后败给现实,满身伤痕;信得从小跟着养母贞谅过着脱世的生活,长大后从与男人、女人的性爱中找到自己内心的满足与平衡。在中年她们相遇,然后又选择不同的方向面对人生。她们童年孤独的成长,构建起心灵强大的壁垒,不是那么容易被攻破,可也就是这样的人,反而爱得更为纯粹简单,更加热烈执着,对爱信仰般实践着。

  我对信得的妈妈--贞谅,那个逃遁者,最为感兴趣,那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人,对爱的理解真是让我心生敬佩。爱是简单无目的的,爱是灵和肉体的结合,把生活一切复杂浮夸多余的事情摒除,只留下赖以生存的出售织布,剩下的时间用来上山看花开,细细品味生活。不对物质产生过分依赖,不贪婪,懂得人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物质的尺度!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的!贞谅那从不远行的男友倒是一针见血,如果你知道生命的基本结构和自然地表现形式,对时间了然于心,唯一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