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熬夜将这本“厚重”的书看完了,称其“厚重”,不单指她的内容多,字数超过50万;更是指她所书写的那段历史。彼得·弗兰科潘是英国人,毕业于剑桥大学,自小受的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但他对这种“西方中心说”日渐怀疑,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且不讨论世界的中心究竟在哪里——这在我看来是一个伪命题,百年前,人们都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却发现地球也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沧海一粟罢了。而自古以来,中东地区作为连接欧亚非大陆的十字路口,向来是商业繁荣之地,文化交流汇聚之所。因而,作者将其认作世界的中心。
这一点让我颇为恼火,中国不应该是当时的世界中心吗?我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就连“丝绸之路”中的丝绸,那也是中国制造啊!遗憾的是,这50万字中,提到中国的地方仅有两三次。愤懑之余,却也不禁莞尔,我这也是“中国中心论”啊,其实翻一下地图就知道了,中国当时地处偏远,丝绸之路的贯通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要将中国的丝绸运送到中东地区,路途艰险。
下面简单梳理一下书中所写的世界史。文明发展伊始,多是自给自足,有简单的交流与贸易,但规模不大,因而书中着墨不多。几个帝国的崛起促进了“世界”的交流与发展。先是波斯帝国,而后是罗马帝国,横跨欧亚大陆。波斯与罗马的此消彼长,对立与交流,最是有趣,印证了那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当然,埃及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于是在这片土地上,一个个帝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除了贸易往来、人文交流,宗教的传播也很重要。xx教的传播可谓是成功的典范,而在那个时代,波斯与罗马两大帝国对宗教的传播多是开明的(波斯当信奉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随后,xxx教兴起,阿拉伯半岛开始在历史上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波斯帝国(卡珊王朝)被取而代之。穆斯林的崛起甚至一度威胁罗马(君士坦丁)的存亡。于是乎,借着“圣战”的名义,欧洲开始介入这片土地的纷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打着“圣战”旗号的十字军,却是一点没有拯救苍生的意思,正如过去与现在的侵略者一样,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十字军与阿拉伯人打得不可开交,贸易往来倒是并未受到多少影响。面对不同的信仰,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还是占了上风。于是乎,在欧洲的中世纪,连接欧亚大陆的这一方土地上,贸易发展依旧繁荣。
对帝国的威胁仍然是存在的,那边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也参与贸易,且份额不小,马匹、粮食、羊毛。但历史上“野蛮征服文明”的事件还真是不少。最为人所知的大概要属蒙古人的“上帝之鞭”了,横扫欧亚大陆,成为欧洲人挥之不去的噩梦。伴随而来的是黑死病,人口锐减,却也因此带来了欧洲商业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人均财富增长)。最终,欧洲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
强大起来的欧洲国家时刻觊觎着这片富饶的土地,殖民者最终占据了中东。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石油成为必需的物资(黑金),而中东地区富饶的石油储备量使之再次成为各国争抢的宝地。两次世界大战也是围绕着这点展开,多方势力在此地角逐。冷战时期,一直到今天,均是如此,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正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所带来的利益角斗的结果。
历史就是这样,有些残酷,向来没有“正义”之说——那不过是胜利者的故作姿态,无奈的是,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当然,利益并非一定导向战争与冲突,也能够带来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就好像帝国时期的中东,虽然有不可避免的冲突,但双方利益的纠缠也维护了地区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想,也是我国现在建设“一带一路”的出发点。
世界史,此类著作并不少见,其中不乏多卷本巨著。其难点在于用不至于令读者生厌的篇幅梳理海量史实,理顺史事间的因果关联。这要求作者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细节中,拨云见日般凸显历史的主脉。
采用何种方式组织史实,世界史的书写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早期最为机械的方式,就是将世界史作为国别史的加总。但是,国别是民族国家出现以后方才成立的概念,用民族国家的框架回溯更早的人类历史,许多人群的活动就被人为地割裂,人群间的众多关联也被民族国家的清晰界线所遮蔽。为此,史家开始尝试突破民族国家的框架,引入文明的概念,汇聚不同文明的历史以成世界史,文明间的联系和冲突亦被纳入其中。
那么,人类诸种文明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当下世界的种种动荡又是出于怎样的因果?人类文明到底应当保持怎样的一种常态?这些问题既不能以某一文明为中心来看待,也不能仅从文明的冲突来理解。在此意义上,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的思路就相当巧妙,他选择了丝绸之路这一多文明间的通道作为切入点,透视人类诸文明的接触与演进,从而避开了以某一文明为中心的偏颇。
文明交汇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他根据中国和欧洲史家关于中西贸易的记载,在地图上绘制了一条横贯欧亚的贸易路线,并命名为“丝绸之路”,在英文世界中,名为silk road,为单数,但需要指出的是,彼得·弗兰科潘书中的“丝绸之路”为复数,书名亦如此。作者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条丝绸贸易的商道,甚至不仅仅是一条贸易路线。全书25章:丝绸之路、信仰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霸权之路……这样的章节编排固然有着修辞的手法,但它们也提示着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不止丝绸。
最近另有一册关于丝绸之路的新书——《丝绸之路新史》,作者为耶鲁大学著名的中国史学者芮乐伟·韩森。与彼得·弗兰科潘的作品不同,这是一部关于丝绸之路的专史。该书的“丝绸之路”使用了通行的单数专有名词,其结论却更倾向于揭示这条道路在形态和物流上的复数性状,这也正是书名中“新史”之意。芮乐伟·韩森选取楼兰、龟兹、撒马尔罕等七个丝路遗址,基于多语种文献和丰富的考古实物,发现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条单一的连续的丝绸之路,而只有东西方之间一连串的市场和由此组成的道路网络。丝绸也并非商路上唯一或最重要的货物,金属、香料和玻璃在一些路段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唐代陶塑:一个骑着巴克特里亚双峰骆驼的粟特商人。
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货品的流通,而在于丝路上穿行的人们将他们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技术以及它们在物质上的表现。因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的穿行与交流之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以及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古代希腊和罗马,这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而相遇。南北美洲的人类文明,也自地理大发现以降,深刻地介入了丝绸之路的人流和物流。尤其是中亚、西亚与东欧,它们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丝绸之路主体之所在。历史上,不同文明在此相遇交流,古老文明在此创生成长。而当今,这里既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时尚之都,又是世界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这是巧合吗?
丝路上的文明竞演
欧亚大陆上,自西向东,以阿尔卑斯山、黑海、大高加索山、里海、兴都库什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等自然屏障为界,大体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各大古国的发祥之地,希腊、罗马、波斯、埃及和印度等均崛起于该地理屏障之南。从两河流域兴起的古巴比伦及随后的波斯帝国,一直是东西方交通的中继要地。从亚历山大大帝到罗马帝国,他们一直觊觎东方的资源和财富,并诉诸武力,但最终受到波斯人的`阻挡,双方在小亚细亚至中东一带长期拉锯。再来看阿尔卑斯山至青藏高原一线以北的草原、森林和沼泽地带,那里是游牧民族轮番奔驰的通道。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和蒙古人先后在这条道路上策马西征,形成一次次民族大迁徙。并且,随着对古代游牧民族了解的日益深入,历史学家发现,农耕民族记载中游牧民族残暴野蛮的形象遮蔽了他们在东西交通、商业和文化交流中的巨大贡献。
织物在丝绸之路上很受欢迎。这是公元8或9世纪的织物。
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间人员、物质和思想的交流之路。各种人类文明曾在这里竞演。彼得·弗兰科潘始终围绕着丝绸之路这一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描绘了一幅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涉及地域涵盖全球的世界史长卷。作者指出,在16世纪西方崛起成为世界霸主以前,东方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和帝国都出现在丝绸之路上,世界主要宗教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壮大,丝绸之路上的贸易让全球化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古代学者聚集在丝绸之路上创造交流智慧和艺术。
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展示其魅力的共同舞台,也是诸文明获取资源和文化的共有路径。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在争夺丝绸之路的硝烟散去之后,是沿途文明接力传递、利益共享的常态。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透过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一带一路”的战略价值将变得一目了然。
历史,谁在说?开卷有益,合卷难舍,意犹未尽……阅读这本书,您能聆听到从远古传来的声音。
本书作者彼得.弗兰科潘在各国图书馆查阅大量文献史料,书成了这部旁征博引的著作。书中的论述无一找不到出处,那100多页的尾注就是最好的证明平均。
对历史的不同诠释可以挑起、也可以平息昔日对手之间的敌意和争端。重视历史与现今的关系,对于未来发展会有极大帮助。丝绸之路不单单是一条漫长的贸易之路,更是连接着一片辽阔的土地,这片辽阔的土地以欧亚大陆为主体,把中国西域、阿拉伯半岛、地中海沿岸的领地都廊括了进来,形成一个看似分散实际上密不可分的牢固整体。《丝绸之路》这本书,是一本全面讲述人类文明,如何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面、在如此广阔的空间里面,全方位彼此影响、彼此对抗、彼此融合的一篇著作。
这本书的目标和范畴都比较宏大。我们生活在一个眼界受到束缚的世界,我们在过去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会阻碍我们接受新的思想,阻碍我们重新评价一些我们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知识。我们的历史观点都是以前父母、中小学老师、大学老师和朋友同事教我们的,若想摆脱这些束缚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就需要开放思想、增强自我判断能力。
已往我们读的世界史,从古希腊文明一下子就跳到欧洲文艺复兴,总是不吝笔墨讲述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把人类带入现代文明,所以直觉上感觉世界的中心在欧洲,在读过《丝绸之路》之后,才知道世界中心最初起源于东方,丝绸之路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连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纽带,诸多个文明在这里碰撞、交汇、融合。
作者虽然是个英国人,但在讲述史实还是能够保持中立,真实还原了一次大战以来欧美列强为掠夺资源,不惜牺牲弱小的丑陋嘴脸,强权霸道、血腥冷酷。阿拉伯世界至今还有许多国家常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真实存在的一面,已往我们只看到西方社会流光溢彩,殊不知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中东国家的被掠夺、被欺压。人类渴望能合作共存、共同发展,中国也在竭力想打通这条古老的贸易之路,但困难恐怕不会少,就最近发生的美英法联合对叙利亚进行精准打击,中东硝烟再起,俄罗斯要守住地中海海权必然会有后手,大国博弈,暗流涌动。中国又能作何应对呢?况且我们还要和老美贸易战,将来会这怎样?历史会给我们答案吗。
我是看了《耶路撒冷三千年》后,才看的《丝绸之路》,阅读感觉上比前者更愉悦,不是单纯的记流水账,收获不少,必须点赞。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精选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汇总五篇
精选员工工作自我鉴定模板锦集六篇
学生德育自我鉴定范文(精选五篇)
最新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推荐
假小子戴安小学生读后感600字五篇
诚实的孩子初中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千万別找借口读后感范文
茶馆读后感范文(通用十六篇))
背影的读后感200字
读小桔灯有感500字(精选10篇)
六顶思考帽读后感五篇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通用9篇)
水浒传读后感900字(精选12篇)
四大名著西游记读后感500字(精选50篇)
关于小兵张嘎读后感(精选十三篇))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