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马谡失街亭,这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段故事。我从故事中学到了很多道理。
马谡是诸葛亮的幕僚之一,跟着诸葛亮学习了多年,专业知识肯定是很扎实的。但是他这个人刚愎自用,自命清高,放弃坚守城池的最稳妥的办法,在山上屯兵,企图像“下山虎”一样的气势杀退曹军。但是他失策了,被张郃围困,最后张郃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街亭,蜀国失去了战略要地。失街亭的主要责任肯定是马谡自己,但是还有一个责任人是诸葛亮。诸葛亮让马谡坚守街亭这么重要的要塞,就是犯了一个大错。刘备对诸葛亮嘱咐过,马谡不可大用,就是因为刘备识人。知道马谡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能力的人。但是诸葛亮不知道怎么了,居然在关键的时候用马谡指挥这场战役,这是诸葛亮的失责,最后他也因此自降官职。这次失败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伐魏机会。
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古人才说出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灵活运用知识,不能犯马谡的错。更不能一意孤行,马谡不听王平的建议才会有此结果,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自以为是。任何人都会犯错误,别人给你提出的这个建议可能就是避免你这次失败的宝贵意见,要有空杯理论的心态。
自从看了《马谡拒谏失街亭》,我的心一直无法平静下来,面对读书这一问题,我却有了一些新的见解,好似迎刃而解一般。
街亭与柳城乃是汉口的咽喉,参军马谡毛遂自荐,愿去守街亭,并写下军令状,孔明让王平与马谡同去,抵之。马谡要把军队在山上屯军。王平劝他,而他却狡辩,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 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王平见劝不住,自带五千人马屯于十里这外,之后司马懿带兵拿下街亭与柳城,王平在半途中救下参军马谡。
说起兵法,马谡皆可了如指掌,玩弄于五指之间,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马谡却只有匹夫之勇,只对文章的字词加以背诵,却没有真正的对文章的精神加以参透。正如"失街亭",说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马谡只看见面前的好处,却忽视背后的惊险。也正如赵括一般,只知道纸上谈兵,并无真学实才。
看书!人人都会看;读书!人人都会读;背书!人人都会背。当你在辛苦中好不容易把书背了,却发现无法在生活中运用,这是多么可悲!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以我发现,不管是看书还是背书,不管您看得再多,背得再熟,如果对其精神不理解,也只是做无用功,看不如不看;读不如不读;背不如不背。
"人可以把书读活,也可以把书读死",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好。我们在看书,读书还是背书中,要根据你所新闻阅读的内容去思考,故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能理解文章的灵魂,能够和文章的主人公一起分享着欢乐,悲伤,愤怒……进而体会文章的主题。让我们绝不能做一个像马谡一样读死书的人。
马谡,你就不要再转世投胎了吧!
在三国演义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马谡拒谏失街亭》这一小段。
这个故事讲了孔明听说司马懿从长安出兵,去助曹真,大惊:“司马懿出兵,必取街亭,断我咽喉之路。谁敢引兵去守街亭?”马谡说他愿去,并立军令状。孔明又派王平相助。马谡看了地形,觉得没有必要扎在城门旁边,居高临下,决定扎在山上。王平仍不放心,于是带着少数的兵扎在城门旁边。司马懿大军攻街亭,马谡在山上见此情景,命令士兵冲下山,可无一兵敢下山迎战,都怕大军冲上山来。王平见马谡无动静只好自己带着少数兵力迎战,但很快战败。司马懿见马谡在山上,命手下断山水,放火,马谡被困。孔明听说了,立刻派人疏运粮食,却遭攻城,孔明使出空城计,吓走了司马懿。事后,孔明挥泪斩了马谡。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第一,在委托别人办事之前一定要选好人,否则会发生错误或损失。诸葛亮就是选了一个骄傲的马谡,所以损失太多。第二,俗话说的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文中的马谡因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告,失了街亭。比如现在,有的同学学习很好,觉得没有必要再认真学了,别人说他也不听,成绩自然下降了。第三,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不要慌张,否则越紧张,事越糟。比如,发生火灾时,一定要冷静,否则惊慌失措的话,命也会搭进去的。
古人已经给了我们一个警告,现在我们可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了。
在星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将名帅闪耀着光辉。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当我看完《失街亭》后,感慨万千:最白的玉也有瑕疵。
司马懿派大军攻打街亭。诸葛亮问谁去守街亭,这时马谡毛遂自荐担当此任,诸葛亮同意了。可是马谡不听参军王平的苦苦相劝,把大军屯聚在山上,结果被司马懿断了水道,马谡大军不战自乱,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失了街亭。
难道失街亭就是马谡的错吗?马谡天生就是个草包吗?不!马谡自幼就饱读兵书,谙熟兵法,可谓是名门之后。诸葛亮赞誉他才华横溢。平定南方就采纳了马谡的计策见到奇效。北伐中原时又采纳他的计策,使蜀国大军势如破竹,捷报频频。可见马谡的谋略是可用的。
在《失街亭》中诸葛亮也有错。就是因为诸葛亮的疏于管理,让马谡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当马谡自以为是,傲气冲天时,诸葛亮没有洞察细微,临战换将,还是把任务交给了马谡。
刘备活着时让马谡带过一次兵,结果大败。刘备要杀他,而诸葛亮求情说这只是一次失误,无碍大事。刘备临死前反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诸葛亮只迷信自己的眼力,过于自信,用人不当,导致街亭败兵。
诸葛亮不明失察,而马谡自信骄傲乃街亭败因。细想想,人无完人,诸葛亮、马谡功过是非应有定论。
街亭一战,对蜀魏双方都止关重要,诸葛亮权衡再三,派参军马谡领兵去守街亭,谁知马谡却违背诸葛亮的战略战术,轻敌自持,拒绝王平忠谏,一意孤行,占山为寨,失却要率路,致使蜀军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终于丢失街亭。
自马谡拒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之后,一时舆论纷纷:“马谡言过其实”、“徒有虚名”、“庸才”……真是众口烁金,马谡简直体无完肤了,但我认为,马谡虽然丢失了街亭,但他仍不失为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汉。
街亭之战前夕,敌军来势凶猛,势如破竹,而街亭无城堡可据,要固守谈何容易!街亭失陷,蜀军必危。当孔明惊呼:“谁敢领兵去守街亭?”帐下勇将却无人敢应,惟独马谡挺身而出,慨然一声:“某愿往!”
马谡在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不是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国难,并“乞斩全家,立下军令状”,坚决请缨,这该具有何等的胆略,何等气概,又是多么的伟大!真可谓公而忘私,为国而忘家。
街亭失去后,马谡临危不惧,奋勇当先,生为蜀汉将,死为蜀汉鬼。这时马谡没有屈膝投降,求一官半职,也不是远遁他处,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是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一部分有生力量,返回大营。
莫非他不怕孔明按军法从事?非也,因为他是一个胸襟坦荡,光明磊落的大丈夫,不以个人生死荣辱而抛弃一片报国之心,马谡忠心可鉴,光照千秋!
败后的马谡,也不是死不悔改之徒,他知罪伏法,自缚与孔明帐前:“某之死罪,实已难逃。”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来替自己辩护,更没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这一点徇私,而是堂堂正正的受刑,没有一句怨言,而且托孤孔明,让儿子继承父志,报效国家,也就“虽然亦无恨于泉!”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忠贞的爱国之志!更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决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马谡为我们留下了白玉般纯洁的情操,翠竹般高尚的气节,当代改革洪流席卷全国,改革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种探索,改革进行中不可避免会走弯路,甚至犯错误,我们决不能因为失败而放弃改革,而应不断总结、改进和探索,中国才有腾飞的一天,这就是我们从街亭之失中由马谡人物得到的启示。
壮哉,幼常!忠哉,马谡!
读了《失街亭》之后,人们都会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所感动。古往今来,人们也都交口赞誉他那种执法如山的精神。诚然,这种精神是应该值得肯定、值得颂扬的。但是,我不禁要问:素以深谋远虑、谨慎小心著称的诸葛亮,既然已经知道街亭“干系甚重”,对手“非等闲之辈”,却为什么又偏让这个“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去守呢?
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个:马谡同他长期共事,“义同兄弟”,再说这马谡又慷慨陈词,又“愿立军令状”,当场撇不下面子,只好违心“从之”了。
在这个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壁大战之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若经华容道,关羽“必然放他过去”,但也经关羽一番慷慨陈词立了军令状之后,也就“留这人情”,让他带兵拦守了,结果,关羽果然让曹操逃之天天。
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挡守华容,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捉;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之后,才“深恨已之不明”,流泪斩了马谡。可是,这时只能是明军法而已了,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的大业,又有什么作用呢7
可见,与其执法如山在后,还不如任人唯贤在前!
敬爱的周总理在这一方面可作我们的楷模。他在处理葛洲坝水电站设计方案时,就是这样的。1971年,周总理经过调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当机立断决定:主体工程暂停,修改设计方案。他严肃地说:“长江出了乱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国家、整个党的事。”(1984年2月28日《报刊文摘》)当周总理得知工程的各级指挥长官是各级“军区司令”后,就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撤换了,接着调集精通业务的专家,成立技术委员会。方案几经专家的推敲修改,终于战胜了1981年百年不遇的洪灾(1981年6月《文汇·中国的新长城》)。假如周总理徇私情,照顾这些大司令员的面子,仍然让他们指挥,等到葛洲坝决了堤,再去“执法”,又有什么用呢?
由此我想起了我国现阶段的体制改革。领导同志也应从中得到启示:用人办事决不能徇私情、碍面子。不能因六亲九眷再三请求,知心朋友慷慨陈词,就顾面子而不顾事业违心用人。我们只能拿“德才兼备”的尺子去量人、选人、用人。特别是那些与街亭一样“干系甚重”的`部门,更应如此。否则,待到演出“空城计”,再“斩马谡”,就悔之晚矣!
作者从人们读《失街亭》的感受和看法写起,深入分析诸葛亮出差错的原因,再正面论述不留人情会出现的结果学得,出结论: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再联想到周总理不徇私情任人唯·贤制改革领导人用人办事决不能徇私情碍于面子,应拿德才兼备的尺子去量人、选人、用人,点出写作目的。条理清晰,针对性强。
古代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地利,自然是很重要的因素。占据有利地形,易守难攻。所以好地方自然会被争抢,《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便是典型的例子。
话说孔明北上,六出祁山的第一出之所以失败,就是他用错了自负的马谡。
孔明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魏,派马谡镇守战略要塞街亭。
马谡不顾王平阻拦,于上山扎营,又驳王平分兵驻守的建议。结果兵败如山倒,孔明的战略被完全打乱了。马谡失败主要就是因为他的过度自信——自负,实施了错误的战略并不听建议导致的,使得大好的伐魏形势逆转了。
“失街亭”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人可以自信,却万万不可自负。
自信是个好品质,盲目自负则不同。假如马谡听从王平的劝阻,不在山上扎营,他就不会兵败;即使山上扎营,倘若他听从王平分兵驻守的建议,分兵于山下扎营策应,也不致全军溃败。
自负有个通俗的理解,就是骄傲,像我本人就有深切的体会。四年级上册期中考的状况,至今记忆犹新,考试前很自负,老话说得好,骄兵必败,我一向引以为傲的科学只考了89分。我听到这五雷轰顶的消息,差点没哭晕在厕所。就因为我过于自信,考前不复习,所以跟所有自负的人一样败北。还好我能吃一堑,长一智,不再自负,此后,才好转了许多。
《失街亭》一节告诉我们,为人不能太自负。只有谦虚地接纳别人的意见,我们才会成长得越来越好,获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美好的人生。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断舍离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最新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读后感(精选六篇)
读史记有感
植物观察指南的读后感
断舍离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最新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读后感(精选六篇)
读史记有感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植物观察指南的读后感
和爸爸一起散步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灿烂千阳名著读后感800字
母鸡读后感范文400字
国史大纲优秀读后感
赢在执行优秀读后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读后感-高一
读名著骆驼祥子有感
西游记之三借芭蕉扇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
家庭教育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