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莉落老师

  【篇一】《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质量管理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包含物理层面、事理层面和人理层面:分别对应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完整的质量体系,强调的是抓需求和源头,而非事后的救火和补偿;注重系统的缺陷预防,解决根本的问题的方法。绝不在于我们如何宽容问题,也不在于我们如何妥协、如何折腾,更不在于我们如何不断地博弈。质量的目的,在于我们如何想办法去更好地根除问题产生的原因,想办法去预防问题的产生,更重要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质量管理的理念:“第一次把事情做好”的零缺陷管理思想。诚然,修船“质量检验和报验”可以帮助我们固守阵地。零缺陷理念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提高修船效率,提高修船的竞争力。坚持培训教育和实操训练,提高人员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前制定并固化作业基准,明确施工要求,完善技术工艺交底,完善质量控制流程,前期准备充分、过程管控有序、事后完善提高,一次把事情做好,让客户满意!

  质量管理就是修船市场竞争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修船企业的竞争力;质量就是修船品牌,创建质量品牌,就是发挥企业的修船品牌效应,赢得市场。还原质与量的本质,有机统一,遏制质与量的战争,起头并进,相辅相成,才能做大做强我司修船事业,提升修船竞争力,创建我司修船“中国品牌”,彻底扭转中国修船的质量形象!

  【篇二】《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质与量的战争》一书,作者对一些质量管理的案例进行剖析,让我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了质量管理的意义、质量管理本质以及改进方向,结合本职工作,我对质量管理理论及思想再次进行思考。

  “质量的目的绝不在于我们如何宽容问题,也不在于我们如何妥协、如何折腾,更不在于我们如何不断地博弈。质量的目的,在于我们如何想办法去更好地根除问题产生的原因,想办法去预防问题的产生。”这段话给我的抨击最大,对于质量提升,我们很自然的理解为需要用产量的降低去换取,而且平时的生产过程中也会经常验证这种观念。

  质量和数量也是可以兼得的,只是需要透过问题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影响产品建造进度的是弥补质量缺陷所消耗的资源,不做改进,质量和数量终究只能择其一。但是,若将前提条件予以修改,即通过改进作业方式,将质量缺陷扼杀在萌芽状态,则不需要用数量来换质量,两者就能共同提升。所以,质量分析是质量管控的重要手段,也是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

  基于此,作为分管质量的`我而言,要对这种理念予以实践,认真分析问题,找出并且落实解决措施,启发同类问题研究。实际工作之中,我也做到了对质量问题原因的不放过,例如对待分段制作过程中的精度问题,必定让工法组介入,除了坚守质量水平外还必须弄清原因,判断问题类别,度量影响范围,以及对后续制作的改进。尤其是在系列船的问题反省运用上,错误不能累犯,前几条船出现的问题必须在后续船上予以改进,否则将一直存在质与量的战争,给自己设置绊脚石,得不偿失。

  另外,我们要坚守质量底线。质量维系企业品牌,品牌丢失将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处于不利位置,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船舶的质量是我们各级员工必须坚守的底线,认真做好手头工作,按作业基准做事。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这样才能把质量做好,打造广东中远船务的品牌,赢得社会认可,立于不败之地。

  【篇三】《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这本《质与量的战争》是杨钢博士把克劳士比大师的管理理念与中国管理实践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一部全新力作。这本书提出的一个新观念让人深思:品质到底是谁的事情?在质与量的战争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由此让人联想到: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的战争不应该是人力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人们互相之间的一场各执一词的战争,而是大家一致站在完成公司共同目标的立场上,对单纯完成工作数量而忽视工作质量的行为的一场战争。以下仅对提高工作效率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零缺陷——第一次就做对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接到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把事情快速准确地做对,确定方向,不走冤枉路。俗话说:"马壮车好不如方向对",这句话的典故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即方向错误,再怎么努力都枉然。人生通常面临许多选择,但紧要的只有几步,在很多情况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同样我们在完成事情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住关键,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开展工作前我们需明确工作的目的,仔细想想做这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希望借此得到什么结果,这样做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与领导和同事一同讨论,再决定整个方向及流程。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我们完成日常的任务时,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再花时间去寻找所需的资料或工具,只会事倍功半,徒增出错的机会。事前即将一切所需都准备好,即取即用。如随时准备好"最新"的信息:"资料"的随时更新与增删,可以让我们永远掌握到最新的讯息,并随时将它做好整编、归类等的工作,以供我们随时掌握最新的状况,并可迅速做出正确的思考判断。随时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做好转换成工具的观念,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运用,或重新组合,以便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增加更多的成功机率。因此在我们理清需要做的事时,事先做好计划表或者在“小本上”随时记下要做的工作至关重要。

  三、权衡主次:“事以类聚,物以群分”

  养成把握重点、循序渐进、集中力量的习惯,决定次序,从最重要的事情着手。我们必须先决定哪一个工作比较重要,优先去做;哪些比较不重要,可以缓办。不考虑优先次序所产生的另一结果,常是一无所成,而且被拖延或耽搁的事情,等之后再提出时,往往已失去时效性。

  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和进化如此之快,陈旧的思维和理念与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已经脱节,"苦干"是成功的充分或基本条件,但它并不能保证成功,今天我们还要聪明工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及创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沉下心来用心感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主动学习、参加培训课程,甚至只是默默观察别人怎么做,都能从中学习到新知与技术,再消化出更有效的做事方法与解决问题之道。成长的快慢与成长的心有关,因此我坚信,只要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心吸取营养,不断总结,才能质与量两者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