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之通讯三》读后感

马振华老师

  《寄小读者之通讯三》读后感1

  早晨过济南,冰心奶奶打开火车上的窗户,对窗整发。看到那座座山峰环环相扣,如真如幻,若隐若现,尽没在那薄薄的朝露里,过了五时,见山拗里人烟四起,如同云起。在这庄严伟大的环境中,怪不得冰心奶奶触景生情。

  冰心奶奶由景联诗,由物触人,几笔就勾勒出山东那值得骄傲的人文、地理,历史事迹,将人带进现场院,与她心贴心,进行思想的交流。作者面对“一朵云,一片石,一阵浪花的呜咽,一声小鸟的娇啼,都能发现其中之奥妙,甚至连一秒钟间所得于轨道边花石的印象,也能变成一段“神奇的文字”。她的文字,几景矣,皆情矣。寄予每种事物以一定的情感。《寄小读者》有如“一春潺潺的细流”,带着诗人的感喟,祝愿“缓缓流到人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正因为冰心奶奶与小朋友沟通真心诚意,抚膝恬淡,才会得到小朋友的这般喜爱。甚至影响了整整八代人。

  《寄小读者》以其丰富的知识,纯洁的感受情,新颖的形式,清丽的语言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

  可见,诗人对于赞颂的对象,如人、物,甚至泥沙等,都没有外在形象的描述,并尽量避免正面的抒情,而是通过巧妙的暗示,生动的比喻,寓情意于朴实的语言之中。且在朴素的语言之中,适当安插些名词佳句,让人们在妙趣横生的世界扩大知识面。

  总之,我觉得《寄小读者》带给我的益处绝非甚少。

  《寄小读者之通讯三》读后感2

  这本书主要是以两个小小的日记为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我把这个主要内容分成三点:

  第一点是:“他总是专心的听讲,笔记也记得很好。”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我上课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老要和别人说说话,有时还玩一会儿小东西。那笔记就更不用说了,老师要求抄的我就随便抄点,不要求抄的我连看也不看,怪不得我的作文进步不大。我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专心听讲,从课文中学习好的`写作方法。

  第二点是:“他尤其喜欢读书,辅导员和教师介绍过的书刊,他总是读得很仔细。”多读课外书,积攒词语才能写好作文。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我虽然课外书读得也很多,但总是读得很快,只注意了故事情节,而不注意记忆书里的优美词语,所以老师的评语中总是写着“词语不丰富”。可我的姐姐却和我恰恰相反,她也喜欢读课外书,而且读得很仔细,她还特别爱看词语丰富,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书籍。像《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啊,她读得可多了。每次到家,我看她的作文评语中总是写着“词语丰富、语言生动”。相比之下,我比姐姐差远了。以后,我在看课外书时,一定要注意积累词语。

  第三点是:“你们现在的语文课本,里面有很多思维性很强的,写得很好的故事和诗歌。”我读到这里,回忆了一下,我们的课文里几乎都是思维性很强的,写得很好的故事和诗歌。我不由得想到,解放前的穷苦孩子多可怜呀,他们渴望读书,可是连书都没有,怎么读呀!有的地方日本人还强迫中国孩子读日本文字的书。高玉宝想上学却只能是梦想。相比之下,我生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既有老师辅导,又有家长关心,可我为什么不好好抓紧现在的有利条件认真读书呢?我读完这本书后,下决心一定要像冰心奶奶说的那个孩子一样,上课专心听讲,多看好的课外书,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世纪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