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参考文

秦风学老师

读后感参考文

  人类有阅读,有电影,有人说故事给你听,是件幸福的事。并不是说每本书都能带来什么信息,只是他提供一个连接点,一个契机,一个共鸣的理由,去看到自己,看到生活。

  我大概花了4个钟头看完了Z同学推荐的追风筝的人。我喜欢这样情节性强,人物关系浓厚的故事。觉得小说信息量小,所以很久以来避开没有读,但是不得不承认,要奢侈地品味情感和人性,大概除了小说,别的也不可能了。讲的是阿富汗的故事,父子,兄弟,朋友,自己,财富,名誉,贞节,忠诚,民族,国家。那么多种爱恨交织,却居然让每一种都有由来而并非莫名其妙的矫情。贯穿在所有这些情感里的`是许多个不能说的秘密。即使身边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也不能说不能问,你知道吗?我错了吗?即使无数次忏悔,愤恨,也不能说一句道歉,请求原谅,这种积郁,是最消磨精神和体力的悲伤,而这也使得那面纱揭开之后,所有情绪的转化有种甚至悲壮的奔流直下。故事内容就待各位自己自己体味了。转述总是平淡枯燥的。书评不是我的强项。但是好书还是要分享一下。那么多的情感,都很触动人,很厚重,只讲其中一个的话,可能会选拉米尔对父亲的感情,想成为他唯一的宠爱,希望父亲和自己单独出门,只给自己买礼物而没有拉桑的。对得到他的肯定,被他称为亲爱的拉米尔的渴望。想成为最特殊的那一个,这种偏执的骄傲,隐隐地和自己的影子重合起来。人总是特别在乎你在乎的那个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希望成为对你来说特别的人的最特别的一个。悲伤有是来自遥遥无期,不知结果的等待,而正是因为这样,在父亲死前的那段美国生活的描述,反而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轻快感,尽管他表象是辛苦和坚韧的。

  好的,道可道,非常道,所以还是要自己看了故事吧。另,学生送给我一张唐山大地震的DVD,昨晚睡前看了。哭得稀里哗啦,但够不上称为特别好的电影。故事还不错,徐老师的演技也不是盖的。但这类灾难片,我不喜欢的原因是,我无法不感觉到他们在蹩脚地咀嚼着各种悲伤,后母临终前病榻上的大大的工商银行的存折的特写,独臂的方达高声说,中国人寿吧,踏实!那天偶然看到2011年国家公费留学派遣人员重点专业理有一个是宣传技巧。确实,比起经营传销,这更有理由成为一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