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周老师推荐阅读的这本仿童话小说《白轮船》,是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巅峰之作,该作品发表于1970年,作家把神话、幻想与现实三条线索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深刻揭露了人与自然的斗争、善与恶的较量。今天刚一字一句读完,语言优美,画面感很强,感触亦极深。
“小孩”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男孩,是故事发生地护林所仅有的三家人之中唯一的一个孩子,他是被父母遗弃在外公(莫蒙爷爷)家的孩子,父母都已有各自的新家庭,他们的新家庭或许容不下这个“小孩”。“小孩”什么也没有,连名字也没有,但他心存梦想,尽管这些美好的梦想最终以悲剧结束。
上学的梦想——这是他的第一个梦想。“百事管”的莫蒙爷爷帮他实现了第一个梦想:贫穷善良的莫蒙爷爷在流动商店售货员的固执坚持下为可怜的“小孩”买了“这只不寻常然而又是最普通的上学用的书包”,他高兴急了,向所有人炫耀,分享自己的喜悦,尽管阿洛斯古尔姨夫对他不屑一顾,“他才不管什么倒霉的书包呢!还有这个被父母抛弃了的孩子、老婆的外甥,跟他有什么相干!”“小孩”喜欢与书包对话、诉说。他向往与长角鹿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幻想着有朝一日变成一条小鱼游到白轮船边去看父亲。
与“长角鹿母”快乐的生活——这是他的第二个梦想。这个故事是爷爷反复讲给他的:很久很久以前,吉尔吉斯人遭到外族的杀戮,正当全族人几近灭绝,仅剩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也将被麻脸瘸腿婆婆推下悬崖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只长角鹿母,挽救了两个孩子......重新建立了吉尔吉斯民族。但到了后来,吉尔吉斯民族的后代,以恶报善,忘记了长角鹿母的救命大恩,以猎取鹿角卖钱为职业,捕杀鹿母的后代。“小孩”梦想着长角鹿母的归来,梦想着与长角鹿母快乐地生活,他还祈求长角鹿母带个白桦木的摇篮给阿洛斯古尔姨夫和别盖依姨妈,“让他们有孩子吧”,好让别盖依姨妈免除因不能生育而经常遭受姨夫的痛打和侮辱。莫蒙爷爷在一次帮阿洛斯古尔姨夫偷运树木的时候,为了接“小孩”放学回家而遭到阿洛斯古尔姨夫解雇,意味着他们将没有生活来源,“小孩”非常生气,“为了不让别人看见他哭,他沿着河岸跑了起来”,而就在河边,他看见了三只真正的鹿,安详幽静地散步,“小孩”被这优美的画面和长角鹿母雍荣的体态所吸引,我想,这可能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家”。
去看父亲——这是他的第三个梦想。这个梦想他从未和任何人说起,他想要看见白轮船,因为父亲是个水手,他相信白轮船上有他的父亲。他“幻想着能变成这样的一条鱼——身体、尾巴、鳍、麟都是鱼的,只有他的头仍旧是自己的!……”沿着小河,一直到湖里,去到白轮船边,去看看自己的父亲,也让父亲看看自己。
“小孩”的三个梦想是紧密相连的。莫蒙爷爷给他买了书包,虽然家离学校很远,但莫蒙爷爷每天骑马送他上下学,他的第一个梦想得到了实现。一天,为了接“小孩”放学回家,莫蒙爷爷与林场领导阿洛斯古尔姨夫发生了激烈冲突,莫蒙爷爷将因此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为了保住工作,莫蒙爷爷不得已在阿洛斯古尔姨夫的强迫下违心地向长角鹿母开了枪,内心痛苦难捱,一夜酩酊大醉。这夜“小孩”病着,他听到院子里人们饮酒吃鹿肉快乐的声音,他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第二个美好梦想随之灰飞烟灭。“小孩象鱼一样在河里游走了”,现在,他心里留存的只有第三个梦想,他要变成一条小鱼找白轮船,要去看父亲……
第一次接触《白轮船》是在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里,晓霞和少平深刻的热爱使我对这本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书馆偶然翻到这本书,便一发不可收拾。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生活在森林、连名字都不曾有的男孩,在整本书里,孩子就是他的代称。孩子是一个遭父母遗弃,跟着外公生活的少年。父母的遗弃、继外婆的冷眼和辱骂是孩子离开森林、寻找白轮船的不懈动力。为什么寻找白轮船呢?孩子听人说,自己的父亲在轮船上当海员。读到这,不禁泪目: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父母的陪护与关爱,在被抛弃后孩子仍想着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孩子多么无辜,父母何其残忍!
孩子一直盼望着能够见到白轮船,为此拿着望远镜跑到山上遥望海面,不惜忍受继外婆的辱骂。而梦中变成鱼游到白轮船上时,孩子却犹豫了:父亲的妻子和孩子看到我做何感想,父亲如何自处……多么善良、多么无辜的孩子!
在漫长岁月中,外公讲的守护家族的长角鹿妈妈的故事是孩子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消失多年的长角鹿再现森林,孩子是多么兴奋、激动,甚至求长角鹿妈妈用角给可怜的姨妈和残暴的姨夫送去孩子。可是,梦想幻灭了,长角鹿被那残暴不仁的姨夫和他的朋友杀害并食之,外公和孩子信仰破灭了—外公倒下了,孩子在悲痛之后也继续开始了他的寻找白轮船之旅。
故事到这截止,我们不知道孩子旅程的结果,可我们仍然热切地希望孩子不再孤苦,一生平安!
在故事趋近结束,我也在遐想着故事会以怎样的方式结尾,只是我猜中了故事的悲剧性,却没想到作者又会在流血的伤口上,狠狠的撒了一把浓盐。
如果说我们以某一类别将这世上的人归为三类,一类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人,一类是用童话来麻醉生活的人,一类是对童话世界嗤之以鼻的人(本想如此,可又一想,毕竟我们是小说之外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人,我们是敬畏童话,在现实中锲而不舍挣扎的好人)那么,故事中的孩子(我们叫他小鱼儿吧),莫蒙爷爷,小鱼儿的姨夫奥罗兹库尔之流便可以对号入座了。
小说是这样开始的:他有两个故事,一个是他自己的,别人谁也不知道。另一个是爷爷讲的。到后来一个都没有留下来。我们说的就是这回事。只有在看完整个故事之后,再回过头来才能感受到作者似在以一种怎样的淡然的口气讲述着一个多么酸楚的故事。或许,这样的开场或许可以表述成这样一个意思,小鱼儿的世界有两个,一个是小鱼儿想象中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个是爱小鱼儿的爷爷给他创造的纯真的童话王国。
小鱼儿的身世是凄楚的,小鱼儿的世界是单调的,但是像很多孩子一样,他们总是能在纵使这样枯燥乏味的世界创造自己的童话王国,那里的花草数目都是有生命的,那里的石头不是石头,是坦克是骆驼是狼,那里的花草也是分为勇敢的胆小的快乐的聪明的。那里的色拉尔珍草可以是很可靠的伙伴,他可以让你在伤心难过而不想让别人看到时给你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那里的天空独为你而变幻多姿,那里的气味独为你而芳香扑鼻。那个世界中的书包是可以谈心的,那里的望远镜是可以说话的,那里的伊塞克湖可以像大海一样辽阔,那里的白轮船上是有爸爸的,那里的小鱼儿也是可以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水里遨游。
那都是属于小鱼儿的故事,那是小鱼儿的童话,小鱼儿的童话是不会破灭的,即便爷爷的童话丢了,小鱼儿依旧可以变成一个小鱼儿,一个头是人头身却是鱼身的小鱼儿,小鱼儿依旧可以游向白轮船,然后向白轮船热情地打招呼:嗨,白轮船,我来了,我就是那个经常用望远镜看你的小鱼儿!
小鱼儿想象自己幻作鱼儿游向了白轮船,去寻找爸爸,去寻找库鲁别克,因为小鱼儿从来没有想过长角鹿妈妈会死的,他从来没想过会有人杀死长角鹿妈妈,更没有想过莫蒙爷爷会杀死长角鹿妈妈。爷爷爱小鱼儿,小鱼儿爱爷爷,小鱼儿摇晃着躺在灰土里死一般的爷爷,作者在问“谁知他那孩子的头脑是否懂得,莫蒙爷爷躺在这里,是在为自己那长角鹿妈妈的故事的幻灭而痛心;是否懂得,是爷爷违心地背弃了自己要他终生信奉的东西,背弃了祖先的遗训,背弃了良心和自己珍贵的信念,而于这种事是为了自己苦命的女儿,也是为了他这个外孙……”,也许小鱼儿不懂,也许小鱼儿吓到了,也许此刻的小鱼儿更需要有人来保护……“我要变鱼。你听我说,爷爷,我要游走了。要是库鲁别克来了,你就告诉他,我已经变鱼了。”也许小鱼儿就应该这么变成一个鱼儿游走,也许小说就应该以这么一种方式结尾,至少小鱼儿的故事小鱼儿的童话还是存在的。但是,历经世故的作者似在淡然的抚摸着流泪的小鱼儿“可是你游走了。你知道吗,你永远也变不成鱼。你也游不到伊塞克湖,看不到白轮船,不能对白轮船说:”你好,白轮船,我来了!“,但是在作者的世界中小鱼儿是可以这样选择的,也是我们的选择”你游走了。你没有等库鲁别克来。非常遗憾,你没有等库鲁别克来。为什么你不朝大路上跑呢?要是你在大路上多跑些时候,你一定会遇上他的。你老远就能认出他的汽车。你只要招一招手,他马上就会停下车子。“也许作者就那一类人,敬畏童话,但在现实中锲而不舍挣扎的好人……
莫蒙爷爷骑着奥罗兹库尔的阿拉巴什带着小鱼儿忐忑不安的走在路上,那是莫蒙爷爷第一次反抗奥罗兹库尔,结果证明那不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反抗,他也确实没有能力来一次彻底的反抗,但是那一次他确确实实的顶撞了奥罗兹库尔,对于这么一大把年纪的老人来说已经无所求了,只希望大女儿能够生个儿子,只希望外孙能够健康成长,也许正因如此他才不能反抗,也许正因如此,莫蒙爷爷背弃了祖先,背弃了信念,背弃了外孙,背弃了自己,亲手杀死了长角鹿妈妈。莫蒙爷爷是悲剧性的一个人物,奥罗兹库尔之流这样的法西斯告诉他,那些个传说,那些个童话,都是封建,都是迷信,都是地主老爷玩弄农民的把戏,一位*小青年也说,那些个传说那些个童话都是迷信,他应该接受一下*再教育,唯有小鱼儿是相信莫蒙爷爷的童话传说,但他却亲手将之扼杀!莫蒙爷爷给外孙讲长角鹿妈妈的故事,外孙高兴,他便也高兴起来,作者写到”幸福来的时候,不幸总是悄悄守候在旁边,时时要闯进你的心灵,闯进你的生活,寸步不离地跟随着你,永远跟随着你,叫你甩也甩不脱。甚至就在此时此刻,在爷爷和外孙都觉得十分幸福的时候,在老人家心中,同时又是喜悦,又是担心:奥罗兹库尔在那里怎么样了啊?他在打什么主意,打算怎样来整治人呢?他想出什么点子来处罚他这个胆敢不听话的老头子呢?“,有没有感觉到在写自己呢,不通于孩子,孩子的幸福是纯粹的,伤心也是纯粹的,可是大人们的世界,幸福就像是黑夜的蜡烛,他们看到不仅是幸福还有光之所指的黑暗……莫蒙也许是悲剧的,可谁又不是呢?!
即便是奥罗兹库尔,这么一个可恨至极的家伙,可谁又不是呢!不仅仅小鱼儿又两个故事,奥罗兹库尔也有两个故事,他自己的故事是想象自己像一个达官显贵一般生活在城市,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在那里,他可以娶个演员,他可以有几个孩子,而且他也会使劲的宠惯着他的孩子。”他对一切人、一切事恼恨透了。恼恨头顶上哇哇直叫的寒鸦,恼恨倒霉的老头子莫蒙,恼很能掐会算、三天前就跑到城里去卖土豆的懒家伙谢大赫玛特“奥罗兹库尔就是这样一个家伙,他恨一切东西,对一切不满,永远将错误归咎于他人,爱面子,爱耍酒疯,永远的自以为是,他将我们身上的所有缺点集成化了。他讨厌莫蒙和尚一般叨叨他的童话传说,可又有些害怕,可是像这样一个毫无怜悯之心的家伙,越是害怕越是疯狂,他毁了莫蒙的童话,毁了小鱼儿的童话,像个法西斯一般在掠夺,在掠杀……
小说留给我们三个故事,一个是白轮船的故事,一个是长角鹿母的故事,还有一个人鱼的故事;三个浪漫而又虚无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中男孩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孩子的爸爸妈妈在生下孩子之后就离开了,妈妈在遥远的城里做织布工的消息对男孩来说,根本就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所以他把对妈妈的这种留恋融入爷爷给他讲的长角鹿母的故事里,似乎长角鹿母就是他心中那神圣无暇的母亲,爷爷会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一遍遍地重复母亲的这个故事。可是后来,长角鹿母被凶煞的奥罗兹库尔杀了,而给他说长角鹿母故事的爷爷却软弱地成了帮凶,这无异于对他幼小的心灵施暴,他选择了变成人鱼,寻找白轮船,寻找爸爸。
他能找到白轮船,找到爸爸吗?他曾经幻想过,幻想爸爸会把他从水里捞起,但是最终,幻想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爸爸要回家,岸上有人等爸爸,而自己却不可能跟着爸爸去打扰爸爸现在的家庭。也可以这么认为,男孩其实很清楚自己的寻亲不会有结果,但是他却毅然跨进了水里,不顾滑跌,急急忙忙地在浅滩上奔跑……
他的选择,有评论说他是被恶势力征服了,也有评论说他这是和恶势力的分离,是胜利的表现,我个人觉得,他是一个男孩,他根本还没有善与恶的意识,但是他清楚自己的感觉,变成人鱼是他跟着感觉走的结果。而这种感觉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恋父恋母情结。他非常渴望,渴望有爸爸妈妈的爱,当母亲的爱在他心里彻底玩完的时候,他就奋不顾身的扑向了父亲。
小说人物简单,故事清晰,思想也单纯。它以男孩死的抗争来启示世人:给自己的孩子爱吧!他可以什么都不要,包括自己的生命,但他不能没有爱,爸爸妈妈的爱!
想起俄语文学,很多读者首先想到的是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们笔下对伦理道德的关注、对现实人生的追问,以及对宗教真谛的求索。不过,除此之外,俄语文学还有另一抒情传统,以伊凡·屠格涅夫、普里什文为代表,注重对俄罗斯山野、河流、森林的描绘。在后一传统中,其实还可以加上艾特玛托夫(虽为吉尔吉斯斯坦作家,但若依据语言文化,便不太勉强)。
艾特玛托夫出生于1928年,全名钦吉斯·托瑞库洛维奇·艾特玛托夫,漫长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有《白轮船》《花狗崖》《草原和群山的故事》《永别了,古利萨雷》《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群峰颠崩之时》等作,曾荣获前苏联国家文学奖、列宁奖。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多写乡间故事、儿童经历,语言简洁流畅,故事饱含诗意,征服了世界上很多读者。
《白轮船》被中国读者归为中篇小说,译成中文大约十一万字,但看作长篇小说未为不可。虽然是长篇小说,但结构比较独特:收录七个可独自成篇、彼此联系而又紧密的短篇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以“孩子”称之,却没有点出姓名),父、母亲虽生下了他,但都离开了他,各自建立了新的家庭,留他与外公外婆(第二任外婆,第一任外婆去世了)一起生活。
《白轮船》虚构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世界。在深林中,住着三户人家:男孩与外公外婆、别盖伊姨妈和奥罗兹库尔、年轻媳妇古莉查玛同谢大赫玛特。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看护森林,防止别人偷伐树木。奥罗兹库尔是护林员,谢大赫玛特给他帮忙,男孩的外公、他的岳父,被他“雇佣”,因此,在基层的伦理关系外,奥罗兹库尔与男孩外公,还存在着上下级关系。也正因为此,两人之间失常爆发冲突。
在男孩的生活中,日常的“娱乐”(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是在森林中奔跑、跟各种各样的石头说话,听爷爷反复讲述长角鹿妈妈的故事。当他逐渐长大之后,爷爷送给他一个书包,每天骑马送他上学。在空闲时间,男孩会来到山顶,用望眼镜看着湖上的白轮船——他父亲在上面工作;他还会想象着自己变成一条鱼,游到白轮船上,好父子团圆。这是俄语文学中少见的精灵一般纯洁的儿童形象。
不过,男孩,这个山之子的生活中,也有些那么不如意的地方:外婆不疼他,经常冷言冷语,将其视为外人;姨妈别盖伊因没有生育,长期遭到姨夫奥罗兹库尔的家暴,甚至自我内疚;男孩没有父母的疼爱,整天只能与书包、石头交流,很少人有意识地呵护着他幼小的心灵。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前,他已经见识到了太多成人的不堪:尤其是外公猎杀了长角鹿这件事,直接促使他对成人世界感到“恶心”,最终投水而死。
与男孩的最终命运,与圣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中的主人公,小王子(同样无名)相似,在长成大人之前,他们便失去了生命。无论是男孩,还是小王子,都呼应了“永远的少年”这一原型,他们注定了不会来到成人世界。不过,谁能知晓,这到底是福气,还是悲剧呢?福气指的是不必被卷入成人世界,麻痹自己的心灵;而悲剧指的是,一个年轻生命的凋亡,生命诸多可能性尚未展开。
我缓缓的合上书籍,内心有种说不出的五味杂陈,初看《白轮船》,觉得有点像曹文轩的《草房子》,小时候充满童真,可以与任何生物对话,没有那么大的追求,有个新书包,就能高兴想与所有认识的人分享快乐,“快腿莫蒙”是个老好人,热心帮助邻里,疼爱自己的外孙,即使自己穿着寒碜的衣着,也要为外孙买个新书包,文章的`开头这种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不禁让自己联想到自己小时候,但是奥罗兹库尔的登场,噩梦也就开始了,也许早就开始了,奥罗兹库尔是莫蒙的女婿,也是别盖伊姨妈的丈夫,他可以什么都不干,让外公莫蒙去干几乎所有的活,因为别盖伊姨妈没有给他生一儿半女,他可以整天对姨妈拳加脚踢,外公想去劝说,外婆却不让外公去管,因为他们要依靠奥罗兹库尔生活,所以无论奥罗兹库尔怎么把别盖伊姨妈打的半死,别盖伊姨妈总是原谅他,外公也总是原谅他,由于可怕、蛮横的奥罗兹库尔的存在,注定了孩子、外公、姨妈的命运会是悲剧。
文中的“孩子”由于住在山上,无人可以与他玩耍,所以他跟大自然成了朋友,有“坦克”石头、爱拍拍“睡骆驼”等等,带刺的田蓟是主要的敌人,他一天要跟田蓟厮杀好几次,表面看着很快乐,却透着孩子儿时的孤单;孩子是善良的,当别盖伊姨妈因未生个孩子多次遭到毒打时,他恳求着长角鹿妈妈能偕个神奇的摇篮,给他们带来孩子;孩子又是正义的,长角鹿妈妈是他的信仰,当奥罗兹库尔把别盖伊姨妈打的半死时,他幻想着能去惩治恶人,当看到所有人都在分吃长角鹿妈妈的肉时,他想像这充满正义的库鲁别克能给奥罗兹库尔一些颜色看看,但是他还小,他没本事,他只能选择逃离,他要去变成鱼,游走,去追寻自己心中的“白轮船”。
外公莫蒙一个老好人,古往今来现实都在教训这样的人:“别做好人,快做恶人!给你一鞭子,再来一鞭子!快做恶人”,可惜的是,他始终是一个老好人,他很爱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也许在他这里,你才能感受到一点亲情,他又是懦弱的,面对恶人多次暴打自己的女儿,他选择隐忍、原谅;而他又是富有反抗的,当奥罗兹库尔让外公把木头拖到地点,不让他去接孩子时,他开始是顺从的,当外公怎么努力,木头就是拖不到目的地时,他放弃了,他要去接自己的外孙,无论奥罗兹库尔怎样打骂,他还是去了,可是也因为这件事,他后来不得不到低声下气的去“巴结”奥罗兹库尔,他杀害了他信仰的长角鹿妈妈,他很痛苦,他不单是为自己那长角鹿的妈妈的故事的幻灭而痛心,也为自己违心地背弃了自己要自己终生信奉的东西,背弃了祖先的遗训,背弃了良心和自己珍贵的信念而痛苦,但是他干这种事是为了自己苦命的女儿,也是为了他这个外孙,他很困惑也很痛苦,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看完艾特玛托夫著,力冈译的《白轮船》,你会发现作者的文笔很细腻,人物的形象刻画的也很清晰,内容很丰富,通篇就如曹文轩老师所说,通过一个七岁孩子的悲剧性故事,把富有寓意的神话、孩子的幻想与严酷的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
这部小说被分类为儿童文学,总觉着略有不妥。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将成年人内心的阴暗、自私、凶残、狂暴表现的淋漓尽致,阅读时似乎有一碗滚烫的油汤悬在头顶,一点点的浇淋在读者身上,从悲伤到疼痛,从疼痛到麻木,想大口的深呼吸,却因沉重的语言将口腔塞的密不透风,本想畅快的谈吐却变成了无声的控诉。
艾特玛托夫的小说有沉重的人性,有优美的风景,有动人的歌谣,所有的情节交织在一起,便成了一部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或许不能称为童话,艾特玛托夫只不过借着童话的外衣去批判世间的善与恶,批判世间的美与丑。艾特玛托夫的文风有一种诗意,像四季里的微风,只不过这微风转瞬即逝便变成了“兴妖作怪”的暴风雨,他会在你沉浸于美丽的幻想时,趴下那层美丽的面纱,露出骇人的面庞。
《白轮船》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刚刚上学的孩童,他纯洁无暇,世间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那么的生机盎然,他能将石头当作他的马匹,他能将书包当成他的挚友,他的父母遗弃了他,他与外公相依为命,他从未抱怨过生活的不公,树林中静止的事物他都能幻想成可人的动物。他喜欢爬到山顶,借着望远镜向远方的湖泊眺望,他期待父亲会出现在驶来的白轮船上,白轮船是他生活的源动力,是他的希冀,是他与勾心斗角的社会作斗争的武器,归根结底,白轮船只不过是他自我欺骗的幻想。他那和蔼可亲的外公,视他为掌上明珠,他用思想为孩童建起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他细心的照料着这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孩童理想化的生活来源于外公对他的保护,孩童不会被世俗所侵蚀,因为外公将一切污浊阻挡在了城堡外。当外公自己倒下的时候,世人将这座城堡蹂躏成了碎渣,碾压在了脚下,孩童被暴露在淫威肆毒的成人社会里,他内心的五彩缤纷的幻想,犹如一个个脆弱泡沫,纷纷炸了开来。
读完全书,如鲠在喉,我希望数千根麻绳鞭笞在那些世俗的人们身上,这是我的幻想,法律以及道德无法约束他们,我唯有用微不足道的想象去惩戒那些罪有应得恶人,我想为孩童重铸起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可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当孩童化作鱼游向白轮船的那一刻,他的幻想实现了,但他的生命也就此终结了。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一个犹如千百斤石块压在胸前的故事,一个走遍天涯海角也无处救赎的故事,只愿孩童真能如鱼一样,自由的在水中翱翔,愿他的天堂就是梦中的模样。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关于幼儿园优秀教师自我鉴定范文(精选五篇)
毕业生自我鉴定集合八篇
关于幼师自我鉴定集合7篇
中专毕业自我鉴定三篇
关于弟子规读后感(通用27篇)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精选10篇)
初一精选暑假读后感范文:我读繁星•春水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种下美德的种子读后感范文(精选三篇)
罗克练摊记读后感范文
致良知读后感(精选10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精选10篇)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600字(通用8篇)
读论语的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男生贾里全传读后感(精选10篇)
高老头读后感怎么写
海恋读后感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精选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