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与责任读后感参考

李盛老师

角色与责任读后感参考

  《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是 魏老师对人生角色思考与定位。事情起于偶然。一天夜间,魏老师正在练气功,听到两位学生吵架,让学生到办公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魏老师设想了八种角色,有莽撞者角色、有之任之不负责任者的角色、有丰富经验教师的角色、有长辈对后辈的痛斥者的角色、有温馨亲情的角色、也有好朋友的角色。在众中的角色中,魏老师选择了严父和心理诊疗医生的双重角色,以爱为切入原点,以心理分析为教育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最终学生心悦诚服地受到了教育。如这儿能列出具体的案例对话,会让我们对这种角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可惜这儿省略了具体案例,看到不过瘾,看得有点迷糊。虽有点迷糊,但非常赞同“选择的角色不同,决定着教育效果的不同”这个观点。

  一、重读后,有两二点体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魏老师的设想角色基本上都扮演过,看来魏老师所列的角色,是来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所得的结论。仔细回想,面对学生犯错或与学生谈话,不同的角色积极确实能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年轻气盛,对学生犯的错误不能容忍,往往莽撞地找学生痛斥一翻,我们习惯了师者的“传来、授道、解惑”,与学生的对话往往有居高临下的意味。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不服气,老师不解气,师生平白再生多一顿气。教育收效不大,逐渐对自己的教育能力产生怀疑,对待学生的犯错,便采取了听之任之的做法,惹不起,还躲得起,结果学生越来越淘气,在学生面前威信降低,教育工作就成了一种苦差事,我看到很多老师去教室,常常有上战场的感觉。

  角色的选择是一种教育机智。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教育效果会好得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不应只有教师尊严的面具,我们应根据教育需要的学会变脸,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种角色里出不来。学习这篇文章给我启示是面对学生犯错,我们应先了解他们犯错的原因,分析的他们的心理性格特点,选择易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的角色,采取学生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没有吓得胆战心惊,又对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对自我进行了有效的解剖。”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不妨换换角色,或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师做好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外,还应积极扮演好社会的其他角色,以促进自己的成长。

  “我经常觉得,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角色的选择。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在活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更扮演着多种角色,我们千万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种角色里出不来。”教师只是社会角色中的一种,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我们走在校园里,我们是教师,我们走下讲台,走出校园,处于不同地场合,自己的角色就不同。这并不是说,我们在讲台上讲的做的是一套,走下讲台说的做的又是一套,而要求无论扮演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都应是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有趣的是,我们做教师久了,往往困于教师的角色里走不出来,生活中有意无意端起教师的嘴脸,将封闭在一种角色里。文中举例说明我们走在大街上,那么我们的角色或是匆匆赶向目的地行路人,或是悠闲地看路边的美丽风景的行路人,而不应是“班主任”的角色,“见对面来了人,非要给人家当班主任”,其他不把自己当作“疯子”才怪呢,那正是“自找麻烦”。在现实中,我看到家访时,不是与家长交流,而是训家长的,或是对家长历数学生的罪状,搞得双方不愉快。这是走不出自己角色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我们想得最多的,就是我跟卖冰棍的老大娘,跟卖白菜的老大爷,在人这个意义上是完全画等号的,咱们一点不比人家高多少。”魏老师是享誉国内的教育家,获得众多的荣誉。在荣誉面前,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平和的心态,这份宁静平和的心境,在浮躁的现代社会难能可贵。反观自己和身边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上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心态就比天高,当学校满足了不他们的要求,就大叫委屈,认为自己为学校做了多在的贡献,而学校却埋没人才,这种为自己利益着想,以为比别人高一等的心态是要不得的。特别是教师更应抱有一份宁静的心态,因选择了老师,可以说是选择一种静心静气的心情。

  以平等的目光对待每一个人,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积极演好自己的角色,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我们是一个负责任人,才能是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才能教出负责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