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人生半熟》读后感

黄飞老师

  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完成的,不变的自己。在每一件你值得全心做的事情上,我们得以塑造自己。不被社会的风气所影响,坚持初心,便是做好自己的一大步。

  向死而生

  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我们周围的人会在我们成长中慢慢离开,消无声息。作者在她奶奶走的时候没有哭,有人说她白眼狼,在她外婆走的前,还被医院的各种仪器折磨了一番。每每经历死亡,是对生命有了敬畏,对活着有了底线,对死去有了谅解。如果生活没有了意义,没有了自己想求的一切,那还不如相死而生,我们现在能抓住得是不过眼前的岁月,趁着无常未至,心血未冷,好好做每一件手头事,好好爱每一个经过的人。

  买学区房还是环游世界

  这一听就好像一个伪命题,当然是买学区房了,大多数的父母都愿意给孩子更好的教育,送去更好的学校,只为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下,是压抑孩子的天性而进行重复式输入的结果。

  作者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她父母不会在意她的成绩如何,排名如何,表达的是一种对应试教育的”无感”,这便发展出自己的评价标准,以及凡事重视过程而非结果。或许这种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行不通,甚至会吃很多苦头,在时代强大的扭曲力场之下,能找到一处适合自己的”缝隙”,不上别人的擂台,就无所谓成功与失败。

  时代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获取成功的方法会随时代而变,但成功并不代表着你幸福。我们想真正的幸福,取决于内心是否充满力量,是否对生活感到知足,是否能和欲望和谐相处。

  所谓的教育,应该让孩子培养出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发展出人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拥有一副好身体和伴随一生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