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年锦时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刘莉莉老师

  素年锦时读后感1

  安妮她说,那些恋爱,最后仿佛只是孩子放给自己看的烟花,嗖嗖几下,天空换了换颜色,然后各自归家。感情是没有用的。真正有决定力的,是人置身生活之中的局限性,是各自的自私和软弱。

  这个世界,不具备情圣或情种产生的条件,如果真的有,那也是单纯的、衣食无忧的情种。无论多么看似坚固、有力的感情,仍逃不过现实和时间的劫难。

  一个男人如果真的喜欢一个女人,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与她联系、靠近;他的手机永远不会关机,因为怕她找不到他;他总是在那里,随时可以找到,愿意为她做一切事,就这么简单。

  当一个人累了的时候,或许会找一个安静、稳妥的停靠,比如一段清淡,实际,单纯的婚姻,养一些平凡的和名贵的花花草草,种种四季的果子和蔬菜,一大片黄灿灿的葵花,养一群可以自由飞去的鸟儿,陪伴着一个清淡,实际,有品位的伴侣,他们只有几个相知的朋友,心不远,地也不偏,关心俗事,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安。

  世间任何平常的美好的事情,也就是如此了。

  素年锦时读后感2

  安妮说,有时不明白人是出于何种目的,要忍耐生活,日复一日的生活。

  可是,不忍耐又能怎样呢?只要生活还没有达到让人无法承受的痛苦。而人的生命是有张力的,每个人又因人而不同。而且,没有人知道“生”的那一面是什么样子,没有人愿意把自己一生交付与一个未知上,于是,得过且过。大多数人是,只有到了不得已的情况下,经过与死神的奋力抗争也终未能抗拒自然的意志,才不情愿地被拖进那个未知世界。

  在自己的房子里,经常会失眠,比不得在旅途中或寄居处睡得安稳。睡不着的时候,从没有去刻意想什么,只是脑中会出现纷乱复杂的意象,走马灯一般地闪过。

  旅行的时候,不怎么喜欢慕名去攀哪座高山,看哪片湖和海,喜欢有充足人气的地方,人气充足不一定要很多人。有时候,道边的一座小寨子,田野中的三两座小房子,都可给人在人间的温暖。

  不习惯到人多聚集的地方去,不是喜欢安静,而是不愿意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为同一个目的或事情围观、注意同一件事,我喜欢看见大街上众人熙熙,为着各自不同的事情忙忙碌碌,来来往往。每个人心中都盛着一个世界。此时,只觉得心里稳妥,感到这个世界多么热闹,每个人都会长长久久。

  以前的时候,喜欢冬天,是喜欢它的寂静。而现在,喜欢夏天,是觉得冬天的寂静里面潜藏着一种空洞,一眼望去,除了雪,什么都没有,就不免有些恐慌;而夏天,虽然燥热,可是心里满满的,于是似乎到处都是满满的,让人心安。

  素年锦时读后感3

  最近在读庆山的《素年锦时》,感触颇深。偶然在新华书店看见了这本书,无论是正面大簇的白色花团还是背面的汪洋深海都让我心动不已,于是付了钱,把它变成了我的。

  有朋友不喜庆山的书,我理解她们,庆山不是个开朗乐观的人,于是她的作品也是黑暗系列的。而《素年锦时》恰好是少数几本散文及短篇小说集,是闲散且舒适的。

  翻开第一篇就爱上了它,南方的大宅院生活,幽暗且美丽,四面围墙,又给人极大的安全感,大团的黄白色菊花成了墨绿色院子里的鲜活点缀。庆山的文笔很清雅,淡漠因为自己的经历而有一种对世俗冷漠的`情感蕴藏其中,让人为之着迷。很仙的文笔,讲的却都是无比现实的故事,能够一针见血的刺穿柔软的内心,让我学会不逃避现实。毕竟避风港在温暖,也不可能只容纳我一个人。它让我学会独立,不过分依赖别人,给自己留有余地,在他们离开时不至于那么狼狈。

  喜欢《素年锦时》中的一句话:有谁告诉你,喜欢的东西就必须要得到,并且要始终得到。有时候喜欢的东西是得不到的,强行夺取与挽留,只会伤害自己。

  偏爱散文集、诗集。也有过错误的决定: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太难读;席慕蓉的诗集美好、短小,却无法给我力量。在书海中寻寻觅觅,一眼万年爱,爱上了《素年锦时》,在这心灵鸡汤的时代里格格不入,以淡雅如莲的柔婉语言,极端的抨击着现代人麻木而毫不设防的心灵。

  以前,我总是强迫自己去看书,每一个字都像蚂蚁一样晃花我的眼睛,有时读着读着就约会周公了,睡醒后又捶胸顿足;上了高中以后,我逐渐明白,没有人可以长久地陪伴我,她们会在时间的锤炼下变得疏离,即使是最亲的家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重心放在我身上,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敏感,多疑,善变,念旧。这世界所有人都会离我远去,唯有这些书,每日安睡在我的枕边,书桌,压住了我心底里的燥乱,它们会发黄,变旧,可不会丢我一个人面对未来。

  喜欢读书,在这喧嚣的城市里寻找一方净土。长路且行且远,因着内心深深不息的意愿,是啊,人生最美好的事不过如此了,在梨树下小坐,捧着喜爱的书,清茶浅酌,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身处高中,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读书,因此,每天午睡前的阅读已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事情。躺在床上,试想,这辈子与书为伴,在洒满阳光的落地窗前,靠在红漆雕花椅上,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足矣。

  素年锦时读后感4

  安妮宝贝出了新书《素年锦时》,这名字真是起得好,锦绣的年纪,朴素的年华。很多人都是这样度过的,在热烈华美的生命季节里安静地变老。其实我们并未抱怨,也没有向往,本性如此,正如有的花花草草,一生下来就适应的土壤,以后也不怎么喜欢改变。

  安妮她说,觉得人老去的某些迹象是:爱上听昆曲,看古书,不太说话,在某些时刻会不由自主地掉眼泪:反省自己的处境和内心阴影的时候。但这不能算是老去的迹象吧,只是心态趋于平和,心情正在沉淀的迹象。

  最近,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我突然莫名其妙地喜欢听戏曲:京剧,昆曲,黄梅戏。但这并不代表我正在变老。只是觉得它们较之一些歇斯底里,或哀怨凄绝的现代歌更加温和,婉转,含蓄,同时还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气洋洋,符合现在向往幸福的心境。

  有人的时候,喜欢说话,来让自己的大脑得到休息和空闲。尽管如此,我发现思维还是会宇正在进行的事情分离。

  没有人的时候,反省一下,知道了人之所以会有悲伤和不如意,总是因为对现实明知如此却无可奈何,所以才有了顺其自然的借口,来进行自我安慰,也安慰别人。

  安静的时候,习惯泡一杯菊花茶,欣赏着淡绿色的菊花在淡青色的水中沉醉,原来水才是最懂菊花的,它让每一片花瓣都舒展自如,通透澄澈,菊花在水的怀中绽放着第二次青春。菊花一样聪颖的女子,一定会选择水一样了解,珍惜她的男人。

  素年锦时读后感5

  《素年锦时》是这个假期读的第一本书,多少有些激动。虽然本书的风格并不是我喜欢的那种柔情浪漫类。但依旧从中获得了不少收获。

  《素年锦时》属散文一类文字,安妮宝贝采用一种"清谈"的方式来书写,字字句句,所思所想,多为有感而发的心情之语。那清素岁月的情感,那锦绣时分的清谈,给人一种"时光流转"般的沉静感觉。全书分春夏秋冬四季,冬的部分,如同一段比较安静的时间,来谈论身世、家庭、童年,回忆中消失的南方、流失、生命的客观性…剥离回忆的黑暗和光亮之处,将之呈现在新旧读者的面前。"夏"和"秋"部分,主要观察一些生活细枝末节的美感和思省所在,也谈论了写作和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的"春"部分,与其他部分的散文风格迥然不同,它是安妮宝贝最新写成的小说《月棠记》,在这篇3万字的小说里,安妮宝贝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女子面对婚姻和孩子的选择与态度,虽说是一篇关于婚姻主题的小说,但本质上更接近一个童话。为此,作者对这个故事的描写显出箫声婉转的意境,文字缓慢悠扬,让爱情在她笔下绽开,如一朵朴素的花儿,却又有着别样的芳香。

  在叙事风格上,安妮宝贝笔下所描摹的一景一物、所记述的一言一行,基本上都是从审美着眼、从意境着眼、从欣赏习惯着眼,更多的是一些质朴归真的观念描述,在这本书里充满了对生命、记忆和时间的珍惜和挽留,作者用一种看似轻松潇洒的笔调,来抒写深沉浓厚的感情;用一种看似闲适快乐的语气,描绘寺庙、首饰、青蟹、烟花、池塘、房屋、过路客、咖啡店、甚至战刀;用一种悠缓的神秘的光线,来连缀童年、爱河、对谈、等待、两忘…无不反映了她做好朴素真实的自己和达观的人生态度,这种生命与艺术交互作用的境界,正是安妮宝贝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着力追求的一种自然和超脱。她用这样的文字告诉我们:无非是朴素的一年,花团锦簇般的时分,有一种珍惜当下、及时体会的意味。

  作为文字气质独特的女性作家,安妮宝贝一直拥有极具个人色彩的风格和立场。无论是《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还是《二三事》、《清醒纪》,均以告别、流浪、宿命、性、死亡为题材;《莲花》里增添了历险和宗教;而《素年锦时》则是多了自然和历史,同时又带着善意温暖的情感和独立思辨的观点。总体来看,它们基本上是因循的,作者在成长,作品也在成熟,但相去不远。

  此外,这本《素年锦时》还呈现出一个自由写作者在多年写作之中,持续开拓的文字疆域和思考力。但安妮宝贝还是写景物、写思绪、写回忆最为精彩,写感悟则格局较小,这或许是因为她过于依赖自己的感受,像一个真实可爱却又长不大的孩子在逼迫自己进行深度思考,显出某种单纯。

  从阅读的角度来说,我比较青睐安妮宝贝"尝试做一次清谈,且谈论的都是关于自己"、"宁静时分倾诉前世今生",用"清谈"和"倾诉"的方式来表露自己的情感,还是颇为真实、大可玩味的。虽然她的"散文和小说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只有当她"做好朴素真实的自己",传递内心素淡的感受,才是她作为女性拒绝热闹、抗拒喧嚣的情怀里落寞的美丽和感动。

  素年锦时读后感6

  月坠云微,莺散花乱,无语独倚栏。

  天远雁稀,草萋水暖,细思有清欢。

  深秋,午后。

  暖暖的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投下一地斑驳的碎影。桌上的绿色植物闪烁着淡淡的光芒,沏一杯茶,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在一份静谧的感动中缓缓融入书中的世界。

  每次读一遍,心中都溢满淡淡的喜悦。为别人,亦或为似曾相识的自己,也为了那些无声而漫长的时光,细腻而丰饶的童年……也许还为了,那本书中,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时间就这样过去很好,”读它,不必想太多,静静地坐在时光的某个角落,用思想去触摸作者的感情,用心体味书中的独特又素淡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最喜欢书中的那篇《静静生活》:“站在一个静的位置上,做一个无言以对的人。不去想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将走在属于自己的深渊边缘。”生活中,我们总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目光,而忘却了生活的最初意义与价值。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又何必一定将自己改造成别人目光中的优秀者呢?静静地生活,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生活。

  一切喧嚣与浮华终将逝去。繁华过眼,锦绣成灰。在尘世安静的一隅里,何不用心去感受平凡纯真的生活呢?在光阴的缝隙里,细细地品味它,是一种岁月的沉淀,原始的积累;走近它,似乎看到了一幅绣着牡丹、秋月、浮云的月白素绢。

  又如《月棠记》,一个平淡却又夹杂着斑驳日光烟影的童话,总在不经意间打动我心。正如一杯清茶,初品时淡而无味,回味时却意蕴无穷,心中总无法轻易将其放下。

  岁月浮华,一梦千年。唯一不变的是一颗安于静默的心。捧起它,似走进一段成长的历程,走完一世平淡的生活。尘世的喧嚣在我身后渐渐远去,只剩下一颗心,尘埃落定,寂静无声。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它如风中轻舞的落花,期待有更多的人欣赏与感悟。

  推开窗,还是那悠远深邃的天空,却又似乎,多了些什么。

  晓星将散,风轻云淡,月中疏影暗。

  秋风落叶,远处枫山,霜林层层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