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优秀读后感

黄飞老师

  《孩子你慢慢来》优秀读后感1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温柔的情怀的爱。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这是一本口碑很好的书,很早就听过,提起龙应台,第一反应是她的散文《野火集》。我会以为那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散文。这里的龙应台全然没有《野火集》里的忧国忧民,呈现于书里眼前的只是一个母亲,爱着她的两个孩子,仅此而已,却使我产生了更大感动与共鸣,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龙女士的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这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不过,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大概是龙应台所有文章中最特别的,它们完全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大部分的女作家在文章里都会流露出一点女性独有的笔调,但是看她的文章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是个男作家写的。而这本书则完完全全是从一个女性的感受,一个妈妈的视角写的,所以充满了温馨的感觉。如天上的云,一团团一块块的,有时白、有时黑,云的背后是蓝色的天空,偶然飞机经过时有长长的尾巴,把天空分开,如此细腻的描写,眼前彷佛出现龙应台女士如何跟儿子相处和教导的画面。诸如送孩子上学时见到一景一物,严选孩子看的故事书,孩子犯错时循循善诱这些平常的事,描写得细腻动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

  《孩子你慢慢来》优秀读后感2

  冬日的阳光浅浅淡淡,透过玻璃窗,洒在桌上干净柔和。路上行人不多,偶尔会从附近传出几声鞭炮响,节日的城市没有想像中的喧嚣。儿子趴在书桌上写作业,我倚在桌边,展开书,心也安静下来。今天要读的,是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这是一本记录作者龙应台的两个孩子成长的散文,平凡的事件,浅显的文字,展示着孩子的天真与母亲的欣喜。印象中的龙应台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急公好义、言辞尖锐,为社会文明振臂疾呼的女中豪杰。而这里的龙应台充满母性的温情,活泼温暖的语言,还原出一幅幅温馨的亲子画面。让读者看到、听到、感受到,然后若有所思。

  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有自己的方法。她用母爱引领孩子认识世界,随时随地耐心地教孩子认识自然万物天上的云、地上的花、路上的车她和孩子们一起救出落难老鼠、照顾阳台上的“客人”、放飞蜻蜓她用身教告诉孩子要善待生命,热爱自然。孩子的教育任重道远,做母亲的有时也有迷惘:要不要让孩子接受中国文化的传统教育?怎么跟孩子解释“神话、迷信、信仰”的不同?怎样给孩子讲《水浒》中的好汉行为?母爱渗透在生活中的细微处。母亲在耐心地付出,安静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因为她懂得:爱,首先必须是对幼小生命的尊重,而尊重缘于平等。因为她懂得:他的名字叫做“人”。也因此,她会考虑孩子的想法,哪怕孩子还很小;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不会去简单粗暴地指责这个伟大的母亲,不露声色地给了孩子善良、正直、诚实、担当

  “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慢慢来的或许不仅仅是孩子,或者说我们还都是孩子。慢慢来,因为成长需要时间;慢慢来,因为享受和品位也都需要时间。

  《孩子你慢慢来》优秀读后感3

  《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是龙应台站在女性的角度、妈妈的视角给儿子写的成长手记,但看这本书时,我仍然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阅读和欣赏,并从中吸取了很多教育智慧。

  读着龙应台的文字,我又一次重新认识了孩子。我强烈地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超强的智慧力,带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秘密,安安(龙应台的儿子)超强的、灵活的语言表达就说明了这点。由于安安爸爸、妈妈、老师各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所以,耳濡目染的安安竟能灵活地运用三种语言国语、德语、瑞语来称呼同一个物体,能根据来访客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而说不同的语言,对于安安的这种能力,连妈妈龙应台都在疑惑地说:“好像脑子里有几个按钮,见到不同的人就按不同的钮,绝对不会错乱。小小的人又怎么分辨西方人与东方人呢?”是啊,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是多么艰难啊,但安安呢?他却能灵活掌握,随意应用。

  除了这种超强的、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外,安安还有超强的想象力,当他知道了“龙”的形状,他念念不忘的'是“龙,好大”,后来,即使到了欧洲他再也见不到“龙”时,但,当他又看到“一条近一百米长的彩带,结在枝骨峥嵘的行道树上,大概是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彩饰”,安安又大喊起来“龙、龙,妈妈你看”正当龙应台要给安安强调那是彩条时,恰有一阵风吹来,彩条在风中飘舞,那一刻,连龙应台都疑惑起来:这难道不是龙吗?回到家,安安把自己的车排列成歪歪斜斜的长条,然后郑重地告诉妈妈“龙!”

  这就是孩子,带着超强的智慧力和想象力,带着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秘密。看着这些文字,我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不到两岁时,儿子就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有一天,我在厨房削茄子,削掉的茄子皮散落在地上,其中有几根杂乱在了一起,对于这些,我当然并没在意,可儿子却忽然说:“妈妈,你看,这是个‘不’字,这是个‘不’字”仔细看,可不,那几个茄子皮就是巧妙地组成了一个“不”字。还有一次,我们拉着一条线绳玩,玩累了,就随意地把线绳扔在了地上。但儿子看看,又惊喜地对我说:“妈妈,你看,‘风’字,这是个‘风’字。”天,仔细看,线绳散落的就是像个‘风’字。

  每个孩子都具有超强的想象力,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认识孩子和了解孩子,因为你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将宇宙介绍给孩子。在常人意识中,孩子们像白纸,什么都不懂,但殊不知,这张白纸却有着无穷的奥秘,似乎带有神性,带有灵性,具有着无穷的潜能。意识到了这点,教育者就一定要敬畏每一个生命,那个小不点儿,他可是上帝最得意的杰作。敬畏孩子,才是敬畏我们的未来。龙应台的文字不仅告诉我要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她还告诉我,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孩子。

  真正的尊重,就要允许他说“不”,允许他不完美。当龙应台要求安安把字再重新抄写一遍时,安安理直气壮地回答:“为什么?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是要我写得好,写得漂亮,我只是一个小孩,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你总是要我得到两只老鼠三只老鼠,我有时候也要得到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得到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老鼠可能是他们奖励的方式,犹如我们的小红花)是啊,孩子有权利说不,孩子有权利得到一只老鼠,在他仅能得到一只老鼠的时候,我们为什么非要强迫他去得到两只老鼠呢?有时候,缺憾也是一种美丽啊!

  龙应台对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的态度方面。有一次,龙应台和先生因工作和家务发生争执,“咆哮了一阵”后,龙应台生气地坐在草地上。这时,安安走过来,和妈妈肩并肩地坐在一起,问妈妈再想什么,妈妈迟疑了一下回答“在想事情”,安安继续追问“想什么事情”。这个问题难住了龙应台,因为她不知道该怎样对才仅仅两岁半的安安解释清楚“婚姻中的矛盾性”。龙应台就是这样,她“不愿意敷衍着小小的人儿,因为她觉得这不及草高的小小人儿是个独立而庄严的生命,她尊重”。

  龙应台的文字还告诉我,教育者要有一定的思考力和甄别力。在陪伴安安成长的过程中,龙应台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但是,就在她给孩子讲《小红帽》《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水浒传》时,她却敏锐地发现故事中的暴力倾向:野狼要么被开膛破肚,要么被剪开肚皮放进大石头,要么掉到河里淹死;皇后要勒死白雪公主,将毒梳子插进公主的头发,用毒蛇的脚、鼹鼠的眼睛、蛤蟆的尾巴、蜥蜴的翅膀做成剧毒涂在苹果上,让白雪公主吃,这不都是一种暴力宣扬吗?《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强盗被滚烫的热油烫死,这更是暴力;《水浒传》里,鲁智深把金刚的手折断,朱武、陈达、杨春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带着小喽啰下山要买路钱,宋江杀死婆惜等,这样的人,怎么能是英雄好汉?灰姑娘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王子,难道,女孩子的幸福只有嫁给王子这一条途径吗?这,是否价值观上的暴力?是的,教育者,一定要有思考力,要有甄别力,面对课本,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切忌人云亦云,惟课本是从,惟教参是从,惟经典是从。

  龙应台的教育方法,还让我体会到想让孩子有爱,教育者必须先带头去爱。龙应台教育孩子要爱护生命,有次妈妈带孩子外出,途中给孩子买了蝈蝈,但不一会儿,龙应台就建议孩子把蝈蝈放掉,因为爱并不是占有。但不一会,他们又遇到一位朋友,朋友送给孩子几只蜻蜓,刚开始,孩子爱不释手,但捧在手里里看了一会儿,他们就决定放掉,因为孩子觉得蜻蜓很“可怜”,要还给它们以自由,“真正的爱并不是占有”。

  还有一次,当孩子看到一只老鼠被垃圾桶卡住时,孩子以“保姆会弄死老鼠”为理由拒绝找保姆,尽管龙应台非常害怕柔软的东西,但听到孩子的要求,她仍然用手掏出老鼠以解救老鼠,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护孩子眼里的那条生命。

  这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求教育者自己先做出示范来。但,平常的日子里,我们能做到吗?课堂上,我们学习遵守交通规则,但是,我们真的能做到一次红灯都不闯吗?走出课堂,我们能把课堂上的语言转化成我们的行动吗?

  德国幼稚园的“学习”方式也给了我很大启迪。在那里,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玩,不需要排队,不需要秩序,不需要规矩,不需要整齐划一地做同一动作。他们像小蜜蜂儿一样,这儿一群那儿一串,玩厌了积木玩拼图,玩厌了拼图玩汽车,他们只有一件事:玩玩玩,他们的特长也是一项:玩玩玩我们呢?幼儿园里,我们的孩子不都在要求中规中矩地坐着,整齐划一地学语文或者学数学吗?甚至去厕所,有的幼儿园不也是有统一的规定吗?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温情教导;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和理性的思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安静、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耐心地等待,是啊,“我愿意等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